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
凌静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028)012
【总页数】2页(P1011-1012)
【作者】凌静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15病区,江苏,姜堰,22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13.3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多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复发病,30%的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反流性食
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甚至食管腺癌[1]。
2010年 1月至2011年
12月,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GERD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0~30岁5例,30~40岁8例,40岁以上17例;病程1年以下12例,1~5年15例,5年以上5例。
嗳气、吞酸25例,胸痛、吞咽痛20例,食管外症状有咽喉阻塞感23例,咳嗽、哮喘6例。
舌质淡10例,舌质红16例,舌质深红6例,舌苔白腻18例,舌苔微黄腻
14例,边有齿痕14例。
脉细弦25例,弦略数7例。
诊断标准[2]:①有烧心,泛酸,打嗝,嗳气及咽下困难或反流物刺激咽部口腔有烧灼感。
②内镜检查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如食管黏膜可见条纹红斑、糜烂或
溃疡等变化;X线钡餐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皱襞增粗、不光滑,食管蠕动减弱,有的
可见龛影或狭窄。
③排除消化道溃疡、心绞痛、食管癌和其他原因引起者。
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0g,半夏10g,甘草5g,生姜
10g,大枣10枚。
泛酸重加乌贼骨30g、吴茱萸2g,嗳气频加沉香6g、枳壳
10g、香附10g,干呕加炒竹茹15g,呕吐加代赭石20g,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热加黄连3g、蒲公英2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7日为一疗程。
显效:服药1个疗程症状消失。
有效:服药2个疗程症状消失。
无效:服药2个疗程症状无明显减轻。
显效12例,占 37.5%;有效 17例,占 53.1%;无效 3例,占 9.4%;总有效率
90.6%。
杨某,女,33岁,2011年4月就诊。
近3个多月来反酸、嗳气频作,时有上腹
部及胁肋部胀痛,纳差,不思饮食,无明显口干口苦,近日来畏寒怕冷,二便尚调,舌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为吐酸(肝胃不和)。
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药用醋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生姜 10g,陈皮6g,枳壳 10g,香附 10g,吴茱萸2g,白芍 20g,乌贼骨30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甘草5g,大枣10枚。
嘱调畅情志,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服14剂后反酸、嗳气症状缓解,上方去乌贼骨继服14剂后反酸、嗳气、上腹及胁胀痛等基本消失。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要为抗反流机制减弱,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抵抗
力降低,抗反流屏障不健全所致。
治疗主要用抑酸及促动力药,但存在易于复发的问题。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胃痛”、“痞证”等范畴。
病机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治疗常以疏肝理气,透达郁热,和胃降逆为主。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微苦寒凉,入少阳经,具升发之力,疏肝解郁,而透达内外。
半夏性味辛苦温燥,取其开结之力,解半表半里郁结。
黄芩苦寒,苦降气,寒清热,以清少阳之郁火。
人参,甘温入脾,
起到了扶正祛邪之用。
甘草、大枣、生姜伍以人参,甘温补中,鼓舞胃气,以助少阳枢转。
其中半夏、柴胡合用,一辛一苦,一寒一热,一阴一阳,开散升发,通泄升降二者互寓,相辅相成,使肝胆三焦气机上下升降枢转通畅,气行血运,气血安和,病症自除。
[1]莫剑忠.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和并发症[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3(3):175 -177.
[2]罗德城,陈文斌.临床药物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6-198.
【相关文献】
[1]莫剑忠.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和并发症[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
3(3):175 -177.
[2]罗德城,陈文斌.临床药物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6-198.
[中图分类号]R256.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