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 1.孩子在玩冰块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脱”晓冰、“穿”彩丝——小心、谨慎 “敲”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得意 冰块“碎地”——懊恼
2.全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全诗围绕“稚”字来写。稚气和乐趣使儿 童忘却了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 活力和快乐。
3.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诗中的“稚趣”?
思考讨论 1.除了“耘田”“绩麻”,农人们还会干什么?
插秧
施肥
浇地
2.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描写了一幅乡村男女 耕田、绩麻,日夜忙 碌的景象以及儿童学 着大人的样子参加劳 动的情景。
热情地赞颂了农民 紧张繁忙的劳动生 活,塑造了农村儿 童天真、勤劳、可 爱的形象。
3.如果根据这首诗作画,画中应该画些什么? 请你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吧!
字词乐园 zhòu
昼夜
我会读
yún
耕耘
gòng
供认
zhì
稚气
yī
涟漪
打地鼠 昼
供
晓
耕
桑
我会写
昼 耘桑 晓
(白昼)(耕耘)(桑树) (知晓)
zhòu 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结构
点
部首:一
击 播
组词:白昼 极昼 不舍昼夜
放
造句:战士们昼夜不停地奋战在
抗洪救灾一线。
书写指导:“尺”的撇捺要舒展,“日”稍扁,
品读鉴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 诗 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 意 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
块,提在手中,就像一 个银钲。
这两句通过对小孩“脱”“穿”等一 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 赏 快乐的儿童形象。“稚”既交代了wenku.baidu.com 析 孩的年纪小,又是全诗的“诗眼”。 小孩不怕寒冷,在冬天玩冰块,突显 了其活泼、爱玩的天性。
画的内容:天空万里无云,田间大人穿 着薄衫,戴着草帽在劳作,远处有几个 孩子在桑树下学种瓜。 画的名字:农家夏忙图。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5.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 感情?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 生活气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会耕地也 诗 不会织布,却在茂 意 盛的桑树下学着大
人的样子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儿童的活动场面,表 赏 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的 析 赞赏。 “未解”“也”“学”等词让人
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样子, 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解词义 ①幼小的孩子。 ( 稚子 ) ②玩冰块。(弄冰 ) ③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玻璃 )
钲
磬
初读感知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朗读点拨
边读边想象稚子弄冰的过程,通过语气、语速的变 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第一句语速稍快,重读 “脱”,读出稚子取冰时的欣喜;第二句语速稍慢, 重读“穿”,读出稚子的小心;第三句语速稍快, 重读“敲”,读出稚子的得意;第四句语速稍慢, 重读“碎地”,读出稚子的懊恼。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 诗 在牛背上,拿着短笛 意 随意地吹奏,也没有
固定的曲调。
这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 和“信
赏 析
口吹”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
闲自在。
思考讨论 1.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
2.如果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朗读点拨 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农家夏忙时的情景, 体会诗歌的感情。前两句语速稍快,表现出 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语速稍缓, 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 孩子的天真。
书时,演变为“又”,其他部分也进行了简化,
变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桑”字。
多音字
供 ( gòng )供词 供品 供奉 ( gōng )供给 供应 提供
读gòng:表示“向神佛或死者奉献祭 辨 品”“奉献的祭品”“被审者述说案 析 情”。读gōng:表示“供给,准备着
钱物等给需要的人使用” 。
解词义 ①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 杂兴 ) ②在田间除草。( 耘田 ) ③把麻搓成线。( 绩麻 ) ④不懂。( 未解 ) ⑤从事。( 供 ) ⑥靠近。( 傍 )
小孩在寒冷的冬天玩冰,还用彩线把冰块 穿起来当钲敲,玩得非常高兴。我从这个 情景中感受到了诗中的“稚趣”。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板书设计
动作: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弄冰
童真 童趣
声音: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本课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孩子的天真活泼,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在朗读的时 候,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背诵时先理解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
话讲出诗句的大致意思,再按这个意思还原到古诗
中,这种理解型背诵的方法相对来说速度快些。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默写时,涉及 三个要求会写的字:“昼、耘、桑”,在默写时不 要把生字写错了“耘”左边有三横,“桑”上面是 三个“又”,“昼”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把它分 成“尺”和“旦”两部分来记忆。
6.诗中最后一句写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 细节,意在表现什么?
儿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 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 儿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板书设计
四时田 园杂兴 (其三 十一)
大人 儿童
白天—耘田 夜晚—绩麻
繁忙
学种瓜
自得其乐
对劳 动人 民的 敬重, 对农 村儿 童的 赞扬
主旨提炼
本诗描写了乡村农人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绳, 就连儿童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 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 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劳 动人民的敬重、对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课堂练习
填空。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夏 )
季的(儿童 )生活。其中“(昼出耘田夜绩麻 ),
书写指导:上面的“又”大,下面两个“又” 稍小,“木”稍扁,横长而平,托住上面。
xiǎ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日
点 击
组词:通晓 破晓 揭晓 无人
播
不晓
放
造句:天刚亮,我就听到从远
处传来的雄鸡的报晓声。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日稍窄,第九笔撇伸到
“日”的下方,末笔竖弯钩舒展有力。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品读鉴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天,农人白天到田 诗 里除草,晚上在家搓 意 麻线,农家男女都各
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大人的劳动场面,表 赏 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勤劳品质的赞扬。 析 “昼”“夜”“儿”“女”等词,从时间、
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 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
品读鉴赏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
里,池水高涨。太阳正
诗 意
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
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
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这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绿 草碧水、青山落日图。两个“满”字, 赏 写出了池塘水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 析 “衔”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日挂在山 头的景象。“浸”字生动地描绘了落日 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 诗 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 意 地,发出像玻璃破碎一
般的声音。
敲击冰块的声音就像玉磬发出的声音,冰块 落地的声音就像玻璃破碎的声音,这样描写
赏 生动具体,使人如闻其声。“敲成玉磬穿林 析 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孩敲冰块时的得意
。“忽作玻璃碎地声”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小孩失望的表情。
多么勤劳的农人,他们 “昼出耘田夜绩麻”,多么 可爱的孩子,他们“也傍桑 阴学种瓜”!让我们一起走 进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感受古代儿 童的生活吧!
助学资料
范成大(1126-1193)
生平介绍:字幼元,号此山居士、石湖居 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 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成就最高的是以 描写农村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为主的田园 诗。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著有《石湖集》。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其中描绘了天真、懂事的农 村孩子学着大人样子种瓜的情形。这节课, 我们接着学习剩下的两首古诗,一起来感受 童年童趣。
稚子弄冰
助学资料
杨万里
生平介绍: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歌 大多描写自然风光,语言平易,风格清 新,富有情趣。 主要作品:《小池》《宿新市徐公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景: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人: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自得其乐
主旨提炼
本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 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和骑 牛晚归的吹笛牧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习题答案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 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村庄儿女各当家
)”两句体现了农村男耕
女织的忙碌生活;“( 童孙未解供耕织 ),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两句写出了儿童爱劳动
的情景。
课后作业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预习《稚子弄冰》《村晚》。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课前导入
不要忘了横
昼
晓
没有点
趣识字——昼
昼
金文
篆书
楷书
“昼”的繁体写作“晝”,是由省略“田”的畫
(“画”的繁体)和日两部分组成。“畫”表示
划分界限,与“日”合在一起指以太阳的出没为
标志划分日与夜的界限。“昼”的本义为白天。
趣识字——桑
桑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甲骨文的“桑”字,就像一棵桑树。篆书的“桑”
字,把甲骨文上面的枝叶变成了手的形状,到楷
主旨提炼
本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 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诗人将孩子取冰时的欣 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 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 喜爱之情。
村晚
助学资料
雷震
生平介绍:南宋诗人,出生日期不 明。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 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
3.如果将《村晚》画成一幅画,你会怎样表现 诗中的“衔”和“浸”?
将太阳画在两个山头中间来表现“衔”;在 水中画出远山落日的倒影来表现“浸”。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本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板书设计
村晚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单元主题 童年往事
语文要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
情。 习作要求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 具体。
◎精读课文 学习方法 ◎略读课文 迁移运用方法 ◎口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 作 习作实践 ◎语文园地 归纳方法
课前导入
古代乡村儿童都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来 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吧。
解词义
①池岸。 ( 陂 ) ②水中的波纹。( 漪 ) ③曲调。( 腔 ) ④随口。( 信口)
初读感知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朗读点拨 朗读时,前两句语速放缓,重读两个“满”字, “水满陂”“浸寒漪”的尾音稍拉长,表现出 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中的“横”“信口” 可略微拖长,表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 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 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 中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和农民 的生活,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也反映了农民遭 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本课选的是“夏日”中的 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最后一笔横长而平。
yún
点 击 播 放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耒 组词:耕耘 春耕夏耘 造句:农民在田里精心耕耘, 希望获得好收成。
书写指导:左高右低,左边三横间距一致,中间 一横最短,底横最长,左边的末笔捺变点。
sāng
结构:上下结构
点 击
部首:又
播 放
组词:沧桑 桑叶 指桑骂槐
造句:蚕宝宝喜欢吃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