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装卸栈台加装油气回收装置设计
油气回收技术在储运装卸系统中的应用
吸收剂中溶于其中油气混合物的含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选择正确的对应吸收剂材料才能够良好地把两者分离开来。
吸收剂通常是煤油或特殊的吸收剂液体,并且石油和天然气与吸收剂的回流相接触,从吸收塔的顶部卸下吸收器,吸收器选择性地吸收碳氢化合物。
未吸收的气体进入真空吸收罐以吸收和富集石油、天然气,然后与石油一起吸收。
剩余的可以通过阻火器排出。
在填料层中,吸收剂与相反的电流接触,吸收剂材料从吸收塔的顶部排出。
吸收材料选择性地吸收碳氢化合物组分。
在这个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会被大量的溶解并且被吸收材料直接吸收,而吸收塔会在天然气和石油被溶解的过程中把不能溶解的物质带走二次回收。
这个方法最主要优势在于对人工操作能力要求不高,甚至可以完全由机械代替,同时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恢复率非常低。
利用制冷技术替代油气的热能,能够帮助气体向液体过渡,便于采集和回收。
并且这个技术的应用配合烃来降低温度使得油气中的烃类可以直接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
油气所需的回收率和废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极限是由它进入大气环境以后所形成的挥发性气体的成分来计算和确定的,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也要据此来确定。
并需要使用到对烃具有优选渗透性的特殊聚合物膜。
因此,在相对压力条件下,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合理地翻搅将能够让油气分子最先通过聚合物膜的筛选,并把空气排除出去。
将石油和天然气返回储罐或通过其他方式液化浓缩。
由于空气中碳氢化合物颗粒的大小以及氧气和氮气分子的大小不同,因此膜的渗透性也不同,此功能可用于实现油气分离的目的。
油、气和空气之间的分0 引言油气采收是指在装载(储存)轻油时收集挥发气体,以及处理合并后的气体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破坏,而且可以实现油气的回收、恢复和使用。
当轻油存储或装载到车辆中时气体会挥发,油气收集的过程称为油气回收[1]。
回收时必须采用某些技术来处理潜在的有害气体[2]。
目前,我国的石油公司也排放多种类型的石油和天然气,但主要是MTBE 、酒精和汽油。
装车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思考
装车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思考摘要: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在我国能源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生产和消费量飞速增长,极大的促进了石油产业的发展,但在石油加工和储运行业中,油品出现了挥发现象,造成了巨大的油气资源浪费,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降低石油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就需要合理应用装车油气回收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石油资源;成品油装车;油气回收技术;应用引言:石油的生产和储运环节往往会出现油气挥发的状况,尤其是装车环节产生大量的油气,石油挥发产生的油气密度大于空气常常聚集于地面,如果通风状况不好并达到油气爆炸的极限,极易造成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为了降低装车油气的损耗,对于成品油装车油气进行回收,可以采用“浅冷吸收+多级吸附+再生尾气冷凝回收”工艺,对装车油气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石油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1.常见的装车油气回收技术分析根据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知,我国原油加工量已经突破7亿吨,而油品装车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就达到了0.3%左右,造成了石油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近年来我国对于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油气回收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油气进行回收利用,防止高浓度的油气挥发,消除装车以及周边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1 油气吸收法。
吸收法是根据混合油其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
一般用柴油等贫油做吸收剂,采用油气与从吸收塔顶淋喷的吸收剂进行逆流接触,吸收剂对烃类组分进行选择性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经阻火器排放,吸收剂进入真空解吸罐解吸,富集油气再用油品吸收。
吸收法优点是设计弹性大,操作方便,可以回收气体混合物; 缺点是不利于间歇操作,对吸附剂和吸附设备的要求高、吸收剂需要不断消耗不断补充,能耗高[1]。
1.2 油气冷凝法。
罐区储运装车栈台油气回收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罐区储运装车栈台油气回收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作者:刘在智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车辆数目的持续增多,汽油的需求量明显在持续增加。
众所周知,汽车装车栈内存储有非常多的汽油,然而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汽油具有着较强的挥发性,故容易致使汽车装车栈在运输、加油、存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汽油挥发的现象,进而为汽车装车栈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和周围环境污染。
文章针对汽车装车栈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通过对其系统和设备的研究,确定其改进方案,提升回收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汽车装车栈台;油气回收;技术应用1 油气回收系统的基本构成油气回收系统的组成:油气回收系统的物理结构主要由以下6部分组成:①引风机,引风机是为了气体克服装置阻力提供的动力来源;②吸收塔,吸收塔主要由塔体和金属网波纹填料组成。
用于吸附从活性炭中脱附下的油气,油气与来自罐区的常温贫油逆流接触,被吸附下来。
只有少量油气返回活性炭与装车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混合后进入活性炭再次被吸附。
吸收部分还包括汽油进油泵和回油泵、进油阀、回油阀、液位指示变送器;③吸附器,吸附器是整个装置的主体设备,通过管道、阀门将两个吸附器连成一个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吸附床、放空阀、油气入口阀、再生阀、吹扫空气阀和温度探头,主要是完成吸附和再生过程;④真空泵机组,机组包括干式螺杆真空泵、变频电机、流量开关等机组的冷却循环液为循环油;⑤进回油泵,通过进回油泵将吸收塔内的吸收剂循环输入和输出;⑥排气筒,排气筒高15m,洁净尾气通过排气筒后排往大气。
2 汽油油气回收工作中的问题2.1 完整回路尚待建设根据上面的一系列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汽油回收工作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在装车栈台内进行装载汽油工作的时候,将罐区油罐内通过管路携带出来的油气输进油罐车内,一部分在装载过程中直接排入大气;一部分随车运出装车栈台。
油气回收装置在火车装车栈台中的应用
油气回收装置在火车装车栈台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1T23:33:50.85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王月鹏孙方圆[导读] 摘要:分析了火车装车栈台装车过程中油气溢散造成的多方面危害,列出了炼油厂东油品车间栈台配套俄罗斯原油增效改造现状,阐述了利用吸收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在装车栈台中的应用情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辽宁省辽阳市 111003摘要:分析了火车装车栈台装车过程中油气溢散造成的多方面危害,列出了炼油厂东油品车间栈台配套俄罗斯原油增效改造现状,阐述了利用吸收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在装车栈台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油气回收;油品;吸收;安全;环保1.前言油气回收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罐区、装车栈台、加油站等处。
油气蒸发损耗的危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影响健康、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影响油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1)影响健康油气中含有的烃类化合物主要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主要碳元素组成为C2~C8。
油气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
油气浓度很高,会引起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嗜睡、全身无力或如醉样步态、精神兴奋、恍惚、言语不清。
一般在脱离现场时稍加治疗即可迅速好转,严重中毒者则可能因意志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而死亡,严重损害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2)浪费能源汽油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有机物质,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储运、运输的损耗。
3)污染环境烃类VOCs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对大气环境造成光化学烟雾、含氧烃类污染地下土壤与水源等两大方面。
4)影响成品油的质量由于蒸发的都是油料中的轻组分,因此油品蒸发还会严重影响油品质量,甚至使合格油品变为不合格。
5)产生安全事故。
油品的燃烧速度很快,尤其是轻质油品,由于油气爆炸极限范围宽,油气扩散范围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多,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汽车装卸站工程设计
汽车装卸站工程设计摘要:本文结合实际设计项目,介绍了液化烃及可燃液体汽车装卸站工程设计。
对装车台布置,工艺流程设计及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汽车装卸站;储运;鹤管;工程设计1概述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液体化工原料及成品的运输必不可少,且对于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大部分的原料及液体成品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因此,汽车装卸车站是化工液体仓储库区和石油化工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
本文通过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就汽车装卸站工艺流程设计及控制方案进行了简述,装卸台布置和鹤管数量计算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作为其他同类型装置设计的参考。
2鹤管选型及数量计算2.1鹤管型式选择鹤管的型式需根据装卸物料的特性(包括火灾危险性类别,密度粘度,毒性等)、装卸车方式及槽车车型来综合考虑。
常用化工流体介质装车要求及鹤管型式可按照《HG/T21608-2012液体装卸臂工程技术要求》选取。
对于液化烃(甲A)类介质,因其饱和蒸汽压高,极易挥发,而密封帽与槽车之间的密封效果不理想,所以在装卸液化烃、液化气介质时,应采用管法兰接头[1]。
液化烃类介质应采用液下装车方式,即槽车底部进行装卸以避免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其气相介质一般返回储罐平衡或送火炬放空系统,严禁就地排放。
对于甲B、乙类可燃液体介质,应采用密闭液下装车,其气相返回储罐或者进入油气回收系统。
与槽车连接方式通常有密封帽及法兰连接型式,装车过程中法兰连接方式泄露量相对于密封帽较小,应根据物料特性考虑选择具体的鹤管型式。
丙类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可采用敞开式装卸,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安全角度考虑,仍优先推荐选用密闭装卸车型式。
酸碱等腐蚀性介质,应避免液体喷溅并确保人身安全,根据物料的挥发特性,以选择是否采用密闭装车方式及气相是否回收处理[2]。
总体来说,应综合考虑物料特性及所用槽车的接口以确定鹤管型式。
2.2鹤管数量计算鹤管数量计算及鹤管流速选取时,应根据物料是否为液化烃介质按照规范执行。
浅谈航空煤油装车栈台油气回收
浅谈航空煤油装车栈台油气回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航空业也迅速发展,带动了对航空煤油的需求。
在东部发达地区,航空煤油的输送主要依靠管道输送,基本不存在油气挥发,但在中西部地区,航空煤油的输送还主要依靠火车,装卸过程存在油气挥发。
一、航空煤油栈台油气回收的必要性火车栈台装车的设施目前大多仍采用敞开式鹤管装车,存在油气挥发,污染环境的现象。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国家对航空煤油栈台挥发油气的治理也提出了要求。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的《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明确要求航煤的装卸过程应优先采用高效油气回收设施,并且要求京津冀区域石化行业2015年底前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2014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VOC有组织排放源排放限值2016年1月1日开始必须达到80mg/m3。
天津分公司需要对炼油部现有航煤火车装车栈台采取密闭治理措施,满足天津市地标的要求。
二、治理方案国内航空燃料油品装车一般采用普通鹤管装车技术,航空油品的装车质量要求极高,采用普通大鹤管装车时,大鹤管装车设备的清洁过程即复杂繁琐又无法确保其质量,导致航空油品出厂质量不合格问题突出。
80 年代以来,大鹤管装车系统随着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和控制元件的高速发展而逐渐成熟,但装车设备结构未进行根本改进,存在易泄漏、油品易受污染等问题。
大鹤管升降管的进油口和底部分流头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空气中灰尘和毛絮污染物直接进入鹤管内壁和外壁,不可避免地造成油品被污染,航空油品出厂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为避免油品在装车时设备被污染,必须从大鹤管整体结构上进行改进,彻底解决装车设备受污染,造成航空油品出厂质量问题。
传统的外液压式大鶴管结构,受压力和流量等因素的影响,升降管顶盖与三通密封,内外套管之间密封均为动密封结构,容易发生泄漏造成油品损耗和安全隐患;升降管进油开口及外部完全暴露在空气环境中,每年春夏之交,空气中柳絮及其他植物毛絮较多时,环境中的污染物(灰尘和毛絮)能进入升降管内或吸附在升降外壁上,装车时被带进罐车造成航空油品被污染,严重影响航煤的出厂质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装车区800立方油气回收双通道冷凝技术方案
装车区800立方油气回收双通道冷凝技术方案双通道冷凝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回收技术,通过在装车区设置双通道冷凝装置,可以实现油气回收的高效率和环保性。
下面是一份关于双通道冷凝技术方案的详细介绍,包括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和实施方案等。
一、工作原理双通道冷凝技术主要通过冷凝装置将装车区的油气进行冷凝处理,使其转化为液态状,从而实现油气回收的目的。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油气收集:在装车区的加油站、装油场等关键位置设置油气收集装置,将油气集中收集到主管道中。
2.油气净化:通过精密过滤器将油气中的杂质去除,确保后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冷凝处理:将经过净化的油气导入双通道冷凝装置中,利用冷凝器将油气冷凝成液态,分离出油水。
4.油水分离:通过油水分离器将油水分离出来,并分别进行处理。
油可以作为再生燃料或者回收利用,水经过进一步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5.油气回收:经过冷凝和分离后的油气,在转化为液态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再次使用。
二、主要设备双通道冷凝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主要设备:1.油气收集装置:用于将装车区的油气集中收集到主管道中。
2.精密过滤器:用于去除油气中的杂质,确保后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双通道冷凝装置:由冷凝器和油水分离器组成,用于将油气冷凝成液态并分离油水。
4.油水分离器:用于将冷凝后的油气中的油水分离开来,并分别进行处理。
5.油气回收装置:用于将经过冷凝和分离后的油气进行回收利用,再次使用。
三、实施方案1.设计布置:根据装车区的布置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油气回收设备的位置和通道,确保油气能够顺利收集和处理。
2.安全防护:在油气收集装置和双通道冷凝装置周围设置安全隔离带,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设备运行:确保双通道冷凝装置和油气回收装置的稳定运行,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同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4.油水处理:对分离出的油水进行进一步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油气回收技术在装卸储运系统中应用
p H 值 的作用。 ( 2 ) 加大 炉水 连排 , 并增 加 定排 频次 。
( 3 ) 补 充完 善加 热 器芯 子泄 漏状 态 下 , 切换 操
[ 3 ] 雷铭. 发电节能手册[ M]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 0 0 5 : 2 0 8 — 2 1 3 .
[ 4 ]李青 , 高 山, 薛彦廷.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 M] . 北京 : 中
染 了给水 系统 , 造 成给水 、 炉 水均 有硬 度 。
3 采取措 施
2 生水加热器过程 中 , 没 有 考 虑 对 相 关 系 统 的影 响, 使 被 生 水 污染 的疏 水 窜 入 l 低 压 厂 用 蒸 汽 母 管, 造成 给水 、 炉 水硬 度超 标 。
参考 文献 :
在装车过程 中 , 油 气 排 放 浓 度 超 出 了 国家 标 准 污染 物 排放 标 准 , 如 不进 行 处理 , 挥 发 的油气 既
的安全 隐患 。
1油气 回收 工艺 技 术
目前 常见 的方法 有 吸 附法 、 吸 收法 、 冷 凝 法 和
膜 分离 法 。
( 1 ) 吸 附法
法液 化 ; 而 活 性 炭 等 吸 附 剂 对 空 气 的吸 附 力 非 常 小, 未 被 吸 附 的尾 气 经 排 气 管 排 放 。活 性 炭 纤 维 是 近年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的一 种 新 型高 效 吸 附材 料 。
可对人体造成健康上 的危害 , 又可造成火灾 、 爆炸
低 压 脱 氧 器 水 通 过 中继 泵 打入 高压 脱 氧 器 时 , 污
[ 1 ]刘星. 宝鸡二发电 l 机组炉水 、 给水超标原 因分析[ J ] 冰 处理设备
油气回收技术在装卸储运系统中的应用
油气回收技术在装卸储运系统中的应用李玲(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沈阳 110000)摘要:油气回收技术在装卸储运系统中,对安全隐患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油气回收技术的安全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该文对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做了不同程度上的分析,针对不同油气回收技术在不同实际情况中做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油气回收;储运;安全油气回收技术就是把即将要挥发的气体,通过装卸存储运系统把它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处理,对此可以防止气体泄漏造成的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回收再利用。
现今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气体有苯类、醇类、MTBE等,这些气体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易形成爆炸混合物,甚至危害人的视觉器官和呼吸道器官,严重的因此缺氧而亡。
在这些气体中苯的毒性相当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吸入苯类气体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衰败。
油气回收过程中,如果油气在空气中泄露的溶度达到国家空气污染指标,如果不及时做出处理,不仅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会造成爆炸和火灾问题的出现。
1 油气回收工艺技术现今油气回收的方法有四种:1.1 吸附法吸附法通常是运用活性炭、活性纤维、硅胶等物质,让油气和空气分离开来。
通过这些物质可以净化空气,但作用不太明显,所以在技术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在活性炭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
这种吸附材料不再是那种一般的活性炭,它的活性面积比原来的活性炭面积要大的多,不仅如此它的容量和速度也增大了不少。
新兴的吸附材料再生产率高而且对低溶解度的物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再生产率高、处理的效率高、回收效果显著。
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操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做二次处理,如果稍有不注意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和二次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1.2 吸收法吸收法就是根据油气的组成元素在不同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油气和空气。
吸收剂要根据在不同介质中来选择具有不用性质的化学药剂。
吸收法只运用于汽油蒸气的回收,这里运用的是油气与吸收液是倒流接触的,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液对油气进行选择吸收,未被吸收的油气在进行二次用油品吸收。
油库油气回收装置设计与评价
油库油气回收装置设计与评价胡叶红【摘要】在油库的储油、收发油过程中受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限制,会有一部分油蒸气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气,从而引起蒸发损耗。
油气损耗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会降低油品质量,影响油品正常使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油品蒸发损耗问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油气回收措施。
油气回收系统分为油气收集系统、油气分离系统以及回收系统三部分。
根据现场实际设计出油库卸车油气回收方案:在量油口加装一个可人工移动、质量不超出6 kg的带内孔的锥形橡胶密封盖帽或喇叭形密封胶帽,胶帽的上部通过一段金属软管连接管道,管道中加装空压机。
对回收装置进行现场采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装置的净化效率为99.7%,排放浓度为1200 mg/m3,均符合标准规定。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64-65,66)【关键词】油气损耗;油气回收装置;回收方案;评价【作者】胡叶红【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在油库的储油、收发油过程中受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限制,会有一部分油蒸气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气,从而引起蒸发损耗[1]。
统计结果表明,在222例火灾爆炸事故中,由于油气引起的事故就有101起,占45.5%。
成品油库各区的火灾发生率统计结果为罐区6.94%,接卸区27.78%,发油区36.11%,这三个区占71%。
另外,油气损耗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会降低油品质量,影响油品正常使用。
因此,油品蒸发损耗问题己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安全、节能、环保难题之一。
要从根本上解决油品蒸发损耗问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油气回收措施。
目前油气回收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产生的油蒸气收集起来,称之为油气收集系统;第二部分是将烃类与空气进行有效的分离,称之为油气分离系统;第三部分是回收系统,使分离出来的烃类液化,以便重新加以利用[2]。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
我国是石油消耗大国,也是进口大国,由于石油产品在装卸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轻烃类油气蒸发,因此我国每年蒸发的油气量非常大,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轻烃类油气蒸发,对于油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污染了大气环境,在加油站等环境中还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研究数据表明,石油产品在装卸过程中的油气蒸发量平均达到0.13%,相当每一吨石油产品损失1.3公斤,而且油气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非常不利,因此对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油气回收的意义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可以提高油气利用率,节约资源,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产品,我国是消耗大国也是进口大国,而且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在石油产品的装卸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环境变化产生大量的轻烃类挥发性油气,此类油气是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有益人们身体健康,在挥发性的油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类有机物,如芳香烃等,尤其是被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毒性更大的污染物,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对工作人员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有重大的威胁。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降低安全隐患,在加油站,油品储存站等地方,发过国多起因油气挥发而造成的火灾事故,油气回收有利于降低这些油品聚集地空气中的油气浓度,降低安全隐患。
二、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对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蒸发进行分析,主要可以采取三类方法降低油气蒸发的损耗:第一,通过一定的措施抑制石油产品的蒸发排放,比如使用浮顶罐,但是难以应用在大量车船的装卸作业中,而且固定顶罐的车辆难以不能应用;第二,焚烧油品蒸发排放气,虽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但是无法避免资源浪费;第三,油气回收,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有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能源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于化工物料汽车装卸栈台(鹤位)的设计和安全运行相关规范要求
目前国家关于化工物料汽车装卸栈台的设计和安全运行还没有出台一部专用的标准,装卸方面的专用标准只有关于铁路和港口,唯独没有陆路汽车的。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编撰一部该方面的标准,去年已经开始征求意见了。
现在石油和化工界的同仁们都在困惑到底汽车装卸设施该执行什么样的标准,或者各种涉及到汽车装卸设施的标准条文中,又是怎样规定的,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归纳总结,以方便大家做为参考,在正式的专用标准没有出台前,也不失为当下项目建设或安全运营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引用以下标准:《GB 50160-201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074-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489-200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984-2014 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 50759-2012 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HG-T 21608-2012 液体装卸臂工程技术要求》《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一、汽车装卸栈台的总平面布置要求(1)石油化工企业液化烃、甲B、乙A类汽车装卸栈台的平面防火距离按照表4.2.12(石油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GB 50160-201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2)装卸站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
(3)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4)装卸车鹤位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高架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6m。
(5)甲B、乙A类液体装卸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甲B、乙A类液体装卸鹤位及集中布置的泵与油气回收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5m。
;(6)站内无缓冲罐时,在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7)甲B、乙、丙A类液体的装车应采用液下装车鹤管。
(8)甲B、乙、丙A类液体与其他液体的两个装卸车栈台相邻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m。
浅谈装油台油气回收
浅谈装油台油气回收随着国家把环保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中石化集体公司开展“碧水蓝天”项目,中石化武汉分公司铁路管理站油气回收项目作为总公司的试点项目,对武汉分公司的铁路装油台油气回收装置进行介绍其工艺流程及特点。
标签:油气回收;吸附法;密闭装车1 裝置简介中石化武汉分公司铁路轻油装油台共有46台鹤位,其中汽油22台,溶剂油8台,航煤16台。
汽油铁路出厂量20万吨/年以上,原铁路轻油装油台虽然采用锥形密闭鹤管装车,但实际密封效果有限。
先针对汽油栈台22套汽油鹤管改造为全密闭槽车鹤管为集气系统,新建一套有青岛安工院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
2 工艺流程简述在铁路槽车装油过程中,从密闭装车鹤管来的挥发气(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先通过集气管,利用密闭装油过程自身形成的气压,而被引导到油气回收装置。
空气和大部分油气将在油气回收装置内加以分离。
在油气集气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油气在管道内凝聚下来。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原理图如图一所示。
吸附罐120处于吸附状态、吸附罐130处于再生状态。
状态切换以吸附罐120再生、吸附罐130吸附为例。
首先罐130的进气阀MOV1035和排气阀MOV105打开,与此同时罐120的进气阀MOV102和排气阀MOV104关闭,待MOV102和MOV104关闭后,罐120再生阀MOV106打开,待MOV106开启后,真空泵低频启动开始抽真空,将吸附罐120内的油气送至吸收塔,与此同时,进油泵和回油泵开启,喷淋开始,吸附罐内的油气被贫油吸收。
待吸附罐压力降至5kpa或抽真空到660秒时,吹扫电磁阀XSV110打开,引入干净的空气使更多的烃类从炭床上解吸下来。
待吸附罐120再生结束后,微开电动阀MOV104,使其恢复常压,同时进油泵,回油泵关闭,停止喷淋。
此后吸附罐120处于平衡状态,等待吸附罐130吸附饱和。
其后状态切换流程类似。
3 油气回收前后的数据对比根据油气回收装置记录,在本次标定中,共回收油气608m3,据此进行回收量的计算可知,本次标定过程中,汽油回收量达352Kg,回收率为0.74‰。
汽车油罐密闭装卸与油气回收系统工艺研究
汽车油罐密闭装卸与油气回收系统工艺研究针对汽车油罐顶部敞口装油的不足,分析了装卸油密闭装置和油气回收技术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在改进装卸油密闭装置的基础上,采取油气管道和专用设备相结合的油气回收工艺设计,大大提高了油料装卸效率和作业安全系数,同时,减少油气排放,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汽车油罐;密闭装卸;油气回收;工艺1、研究背景目前,油库向汽车油罐车发放油料时多采用顶部灌装方式,其蒸发损耗大,在浸没状态下,油气浓度最大时可达到95%。
据估算:发出15000公升油料,大约损耗30~100公升,平均损耗率达0.2﹪~0.7﹪左右。
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油料质量下降,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而且造成安全隐患。
同时易产生中毒的危险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由于加注方式的制约,油气回收和处理无法同步,给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造成极大危害。
因而采用密闭式加注油料方式,建设行之有效的油气回收系统工艺,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是解决油气挥发、降低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
2、总体设计思路本着节约油料、保护环境、确保安全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出发,改变目前敞口式汽车油料加注方式,设计行之有效的密闭油料加注系统,并研制一批与之相配套的设备,建成密闭油料加注系统,减少油气排放,同时采用油气回收系统,实现油气回收再利用。
2.1汽车油罐密闭加注油料系统设计思路应用三通式密闭加油装置,在上装式加注油罐车入口和发油鹤管出口处,实现油罐车顶部密闭装油;应用国际加油接头,在零发油亭底部连接管线,实现油罐车下部加注油料。
对汽车油罐设备进行改造,加设或改进相应的装置设备,以利于顶部和下部密闭加油。
在实现上述两项加注方式的同时,应用油气回收系统,同步实现油气回收,完成油气的回收再利用。
2.2汽车油罐油气回收系统设计思路对油库汽车油罐密闭装油系统相配套油气回收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改造及相应的装备研究,形成统一配套的油气回收系统。
汽车栈桥油气回收系统原理和自动控制分析
工业与信息化
汽车栈桥油气回收系统原理和自动控制分析
姜金国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信网公司 新疆 独山子 833600
摘 要 本文综合介绍了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油气回收方案;分析了我厂油气回收系统方 案选择及控制分析。 关键词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活性炭吸附
理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活性炭罐进行吸附处理,使得排放气到 达国家环保标准。经真空解吸的高浓度烃类气体返回到压缩机 入口进行循环。在装车过程中,挥发出的油气/空气的混合物, 汇入油气收集系统中。当总管的压力达到设定的高值时,膜法 油气回收装置启动;当总管的压力下降到设定低值时,膜法油 气回收装置停止工作。进入膜法油气回收系统中的油气/空气 的混合物,经压缩机加压至操作压力。压缩机采用液环式压缩 机。喷入少量的重芳烃可以起到密封并冷却的作用。压缩后的 气体与密封液一同进入吸收塔中部。在塔内可将密封液与压缩 气体分离。气态的油气在塔内由下向上流经填料层与自上而下 喷淋的液态汽油对流接触,液体汽油会将大部分油气吸收,形 成富集的油品。富集的油品包括吸收液和回收的油气,由富油 泵送回吸收液贮罐。剩下的油汽/空气混合物以较低的浓度经塔 顶流出后进入膜分离器。膜分离器由一系列并联的安装于管路 上的膜组件构成。真空泵在膜的渗透侧产生真空,以提高膜分 离的效率。膜分离器将混合气分体成两股—含有少量烃类的截 留气和富集烃类的渗透气。经膜分离净化后的物流,引入变压 吸附单元(PSA)进行精化处理,使排放的各种有机物均达到 排放标准。PSA由两组吸附床组成,每个吸附床装填有专用吸 附剂。两个吸附床按程序自动交替工作,保证系统连续运行。 吸附床的再生是利用前级的真空泵实现的。再生的气体与膜渗 透气混合在一起,循环至膜法油气处理装置(VRU)的压缩机 入口,与收集的排放油气相混合,进行上述循环。
装车汽油油气回收装置设计技术方案
市xx化工有限公司装车汽油油气回收装置技术方案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设计单位概况 (4)1.2 VOCs回收治理简介 (6)1.3油气回收方法介绍 (8)1.4油库、炼油厂、码头装卸区VOCs回收 (11)1.5 设计选型对比思考 (15)1.6 冷凝+吸附法与吸附+吸收法油气回收方法的比较 (17)1.7 油气回收业绩实例 (20)1.8项目概述 (24)1.9汽油油气回收工艺参数 (24)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5)2.1执行的标准规范(不限于下列规范,规范执行最新版本) (25)第三章性能要求和供货范围 (27)3.1汽油油气回收流程 (27)3.2工艺参数 (27)第四章技术方案 (27)4.1工艺路线 (27)4.2工艺流程 (28)4.3工艺过程描述 (30)4.4 气相管路改造方案 (33)4.5工艺特点 (38)4.6能耗说明 (39)4.7 装置自控系统 (39)4.8 性能指标 (43)4.9供货范围 (44)第五章技术资料交付 (47)5.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7)第六章售后服务及运输、交货 (48)6.1现场服务 (48)6.2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49)6.3培训 (50)6.4售后服务承诺 (51)6.5运输、交货及验收 (52)市xx化工有限公司装车汽油油气回收装置技术方案第一章概述1.1设计单位概况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解决环保问题的“专家级”高新科技企业,是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以“共创和谐企业,共建绿日环境”为我们的宗旨。
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化工、建筑、结构、电气、自动控制、暖通空调、概预算、机械等专业人才,90%以上人员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多年从事相关专业,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同时公司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机制和提供培训机会,形成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
公司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名环保企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合作,并与德国、加拿大、美国、荷兰、日本、法国等环保技术及产业化发达的国家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新科技实体。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的探讨
油库油气回收工艺设计的探讨一、油气回收方法的简介目前油气回收常规方法主要有冷凝法、膜分离法、吸收法、和吸附法。
有些是两种或者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
1.1冷凝式油气回收原理冷凝一般分一级冷凝、二级冷凝、三级冷凝等步骤,利用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对装卸油品时所产生的油气进行冷凝回收。
将混合气体中高沸点组分的气体通过低温冷凝为液体,而低沸点组分将保持为气体状态,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在不同的温度下将得到相应的分离产品,以实现回收利用。
1.2膜分离油气回收原理膜法气体分离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轻质油油气分子各组分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的速率差异较大,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膜分离技术通常是压缩、冷凝法和选择性渗透膜技术的结合。
由于油气与空气混合物的分子大小不同,在某些薄膜中的渗透速率不一样,膜分离技术就是利用薄膜这一物理特性来实现油气分子与空气分子的分离。
也就是混合气中的油分子经膜的“过滤作用”,根据油气优先透过膜得以“脱除”回收。
1.3吸收法油气回收原理吸收法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吸收过程是有机化合物进入液体吸收剂后所发生的传质过程。
气液两相之间的浓度差是传质过程的推动力,同样待吸收有机化合物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吸收率也就越大。
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是高效吸收液选择性吸收在油品装卸过程中置换或者挥发出来的油蒸汽。
1.4吸附法油气回收原理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由吸附系统、解吸系统和吸收系统组成。
装置由两个交替工作的活性炭床组成,以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单位体积活性炭吸附表面积极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装卸过程中所置换或者挥发的轻质油油气进入吸附器后,首先被活性炭吸附。
当吸附器出口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吸附器的出口阀门自动关闭,真空解析阀门打开同时真空泵启动。
在负压力作用下,油气分子从活性炭的孔隙中脱离出来,经过真空泵被输送到吸收塔中。
进入吸收塔的油气与来自罐区的贫油逆流充分接触后被吸收,吸收油气后所形成的富液被输送回低标号储油罐。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
石油产品装卸及储运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石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油品储运量逐年增加,在油品储运过程中油气蒸发损耗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油气的回收不论从环保还是节能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产生的油气污染及其治理方法、工艺过程与技术特点。
结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各个分公司及加油站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产生的油气污染及损失情况, 论述了油气污染的危害性及回收油气的几种方法, 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实用性和优缺点。
对油气回收方案的选择、回收工艺及油品回收情况与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石油产品; 装卸; 油气污染; 汽油回收石油产品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的销售, 油品储运贯穿整个过程。
油品储运过程的损耗占总损耗的40%—50% ,其中油品的蒸发基本上都发生在储运过程中。
蒸发的油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安全隐患。
因此, 解决好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油气污染问题, 研究油品回收利用技术至关重要。
挥发性很强的石油产品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气蒸发。
我国每年蒸发的油气量十分惊人,这已成为造成大气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油气的大量蒸发、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石油产品数量的严重损失和质量下降[ 1], 而且可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留下重大的火灾隐患。
对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产生的油气污染及油品损失问题, 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 2~ 4]。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及又据有关资料报道, 装车过程中汽油的平均挥发量为装车量的0 13%[ 5], 若不采取相应措施, 我国每年在装卸过程中挥发损耗的汽油量就超过80 kt。
石油产品散发的气味会使人头昏脑胀。
据有关资料报道, 在装卸过程中, 每装卸 1 L 汽油, 就会有约 1 g 的气体释放出来, 释放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 是导致臭氧空洞以及烟雾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工艺技术方案
汽车栈台的下装鹤管 (本研究中将汽车装卸 栈台的上装鹤管改造为下装鹤管) 在运发油过程 中产生的油气通过加装油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处 理,合格的尾气直接排放,回收的油气由相关供货 商拉走回收利用。 2.1 工艺流程简述
本方案包括两部分,即汽车栈台鹤管改造和 工艺泵区加装油气回收装置。
汽车栈台鹤管改造。鹤管从装卸型式上可分 为 上 方 装 卸 和 下 方 装 卸 。 可 输 送 介 质 有 原 油 、汽 油、柴 油、润滑 油等石 油产 品;也可 输 送 浓 硫 酸 、 液化 天然 气、液化 石油气、溶融 硫磺 、沥 青 、二 硫 化碳等化工产品。在项目中汽车装卸栈台是上装 鹤管,现改造为下装鹤管,根据原栈台鹤管的数目
收稿日期:2018-11-20
76
天津化工
2019 年 7 月
改造成相同数目的下装鹤管。下装鹤管如图 1 所示。
图 1 下装鹤管图
工艺泵区加装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的方 法 主 要 有 :吸 附 法 、吸 收 法 、冷 凝 法 、直 接 燃 烧 法 、 膜分离法。本方案选择“冷凝+吸附”的集成工艺。 其主要 工艺 过程 如下:装 置采取“ 冷凝+吸 附”的 集 成 工 艺 ,冷 凝 段 :进 气 段 设 置 阻 火 器 ,防 爆 引 风 机与进气管道中的压力变送器联动,检测到压力 信号时,引风机启动,为冷箱壳层阻力和吸附床层 阻力提供动力。待处理介质依次引入预冷箱、一级 浅冷箱、二级深冷箱,一级冷凝温度设计为-20益, 在此温度条件下,大部分的石脑油挥发气冷凝液 化, 二 级 冷 凝 温 度 设 计 为 -70益 ,在 此 低 温 条 件 下,85%以上的其余介质冷凝液化,回收液汇集流 入回收装置内的暂存罐中,暂存罐外设一体化磁 翻板式液位变送器,液位高低信号直观显示并反 馈给 PLC,系统按用户预设参数通过输油泵输送 回收液到用户储罐;吸附段:剩余少量未凝油气经 吸附罐下端的进气阀进入罐内,经过床层吸附剂 的深层吸附,从吸附罐顶端的排气阀进行尾气排 放,此过程中剩余不凝介质绝大部分被吸附剂吸 附,确保最终排放指标。为保证连续吸附运行提高 工效,系统设置两只吸附罐交替工作,当一只吸附 罐接近达到饱和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另外一只吸 附罐吸附,而对接近饱和的吸附罐,则降低其压 力,通过真空泵使富集的油气从吸附剂的孔隙结 构中脱离出来,重新进入冷凝系统,如此循环往 复,确保最终达标排放。两只吸附罐均设置温度保 护和压力监测,确保安全可靠[1]。 2.2 工艺流程(见图 2)
车过程中,有很多油气挥发出来,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汽车栈台加装油气回收装置设计,油气回收是
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
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油品,达到回收利
用的目的。既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又改善大气环境。
图 2 工目主要设备包括:一套油气回收装置及相关
输送管道,12 套下装鹤管,相关设备规格型号见表 1。
表 1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1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2 下装鹤管
3 油气输送管道
型号及规格 由厂家成套供应 干断式底装鹤管 碳钢管道
数量 备注
1 配套 若干
2.3.1 油 气回收 装置 :撬 装 设 备 ,由 相 关 厂 家 成
2016 年 12 月 15 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清新空气 行动分指挥部组织召开“加强储油库油气回收治 理设计管理”工作会议,会上要求辖区内储油库必
须严格落实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 市环保局、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关于加强对油 气回收处理、储油库、油槽车管理工作的通知》、 《储 油 库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等 文 件 要 求 ,落 实 油气污染治理工作,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 染 防 治 设 施 ,按 照《天 津 市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条 例》进 行处罚。
关键词院装卸栈台;油气回收;鹤管改造
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9.04.028
中图分类号院TQ0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院1008-1267(2019)04-0075-02
1 引言
汽油、煤油、石脑油等轻质油品在储存、装车、 运 输 过 程 中 挥 发 的 油 气 含 有 苯 、甲 苯 、二 甲 苯 、乙 苯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对环境、健康和 安全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发达国家就对装车、装船过程 蒸发损耗油气进行回收技术的研究,20 世纪 70 年 代,欧美等国已广泛应用油气回收技术用于装车、 装船等过程。在油气回收方面,欧盟各国都做出了 明确的规定,有的国家还对加装了油气回收装置 的油库和油气回收处理实行阶段性财政补贴或税 收减免的优惠。我国于 2007 年 6 月发布了《储油 库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20950 - 2007)、《汽 油 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油 气 回 收 处 理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20952 2007),并于 2007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根据《储 油库大气排放标准》的要求,汽车栈台装油时产生 的油气应进行密闭收集和回收处理,经过回收处 理的油气排放浓度要臆25g/m3(非甲烷总烃)。最新 发 布 的 《石 油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GB31571 -2015), 上 述 标 准 均 要 求 油 气 处 理 效 率逸95%。
第33卷第4期 2019年7月
天津化工 Tianjin Chemical Industry
Vol.33No.4 Jul.2019
浅谈汽车装卸栈台加装油气回收装置设计
夏优美
(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
摘要院本文根据我公司汽车装卸栈台加装油气回收装置设计项目进行研究,在很多汽车装卸栈台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