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课下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
通过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搭建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为农村地区教师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推动庐阳教育均衡发展。
主题:城乡互动,多轮跟进,共同发展
二、活动目标:
为促进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我县优质的教师资源,发挥我县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幅射作用,通过现场观摩、当堂点评、专题讲座等系列的教学活动,突出典型,以点带面,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建立骨干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通化市第九中学秦晓宁
一、指导思想
以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适时开展学科间、校际间、区域间的联动,扩大交流,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的和意义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送课、课后研讨交流、专家点评,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备课教研、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水平,把教育新理念进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内容和方式
活动内容:
名师工作室成员作课,自评,互评,现场互动研讨,教研员结合讲课及研讨情况进行点评。
名师和教研员对学校教研进行指导和交流,并介绍具体做法和经验。
活动方式:
每年组织一到两次送课下乡,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农村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受益。
四、组织安排
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由秦晓宁工作室联合市县教育学院部署安排,工作室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工作,活动的实施由市县
教育学院协办,乡镇中心校负责名师工作室和教研员的接送,安排讲课、评课、教研的地点及所需设备,包括桌椅摆放、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并组织学生和听课教师。
每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动员准备阶段:确定送课教师、学校、送课题目、送课要求、培训内容。
活动实施阶段:工作室与市县教育学院、被送课的中学组织、实施,进行课堂教学和研讨培训。
活动程序:①上课。
②评课。
③教研员总结。
总结表彰阶段:颁发证书,收集送课教师的双案,PPT,教学设计与反思。
培训教师的培训PPT或文稿。
做好送课下乡总结工作。
五、相关要求
(一)名师送课下乡活动是秦晓宁工作室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位成员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专人负责安排送教人员表。
工作室要和学校、教研室及时沟通,协调好名师送课下乡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尽可能为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提供帮助和方便。
(二)各位名师工作室送课教师应提前,把自己在本次活动中承担的任务(讲课、评课、教研)准备情况上报工作室,请教研员要做出细致指导。
(三)活动承办校要搞好组织协调,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签到册、会标、场地布置、教具、借用的班级、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调试、摄录器材、胸麦、无线话筒等,同时安排好活动服务人员,做好
相关的组织、服务工作。
在活动过程中,如有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向工作室反馈。
(四)送课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确保出精品,向乡镇学校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
同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名师要通过送课下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工作室要对每次活动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后,工作室要对作课教师写出书面评价意见,并存入档案,本次活动的优秀学案将在工作室网站上进行展示交流,工作室对本次活动进行认真总结。
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快农村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4月22日,县教育局副局长徐明带领普教股和教研室相关人员来到但店小学开展“体音美学科送教下乡”活动。
团风小学体育教师童志霞、县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刘利、县实验小学美术教师胡培展示了她们的教学风采,但店、总路咀、贾庙、杜皮等乡镇的体音美2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次送课下乡活动的3节示范课,各具特色的教学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体音美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积极研讨。
一些听课教师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非常生动有效,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给农村学校广大教师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受益匪浅。
近几年来,团风县教育局为了促进体音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课程管理的要求,开齐课程,保证课时,禁止对未纳入升学考试、未纳入考核的科目特别是体音美等短线学科进行随意删减。
坚持以农村学校需求为主的原则,大力在农村学校开展“联校跑教、走教”活动,大力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熟练地掌握了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的青年骨干教师,让她们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及娴熟生动的教学技巧,给教师和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全新示范课,让参与听课的农村教师开阔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在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