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
山东省临沂市第七中学于爱菊陈彩霞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从认知和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学生既是认知主体,又是发展主体。

因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教学目标,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新教材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讲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是把学生当主体看待,是不是承认他们的主体地位是问题的关键,教师如果对此持肯定态度,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

反之,教师如果对此持否定态度,则是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认识到学生是主,教师是宾,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这才是真正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落实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具有关键性作用,任何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他的,道理很简单,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书要自己读,进步要靠自己,如果离开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一切教育都不会起多大作用,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素质教育收到实效,在思想教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即做到课本让学生看,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要点让学生归纳,并引导竞争机制,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设法活跃课堂气氛。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达到用时少,见效快的目的,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还应当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人进行学习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习目的和内容的多样性,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学习方法的分类有多种,若从学习过程的心理因素分,可以分观察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认识学习法、情感学习法、记忆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若从学习目的上分,可分为知识学习法、能力学习法、品德学习法、语言学习法、讨论解决问题学习法等;若从提高学习效果上分,可分为程序学习法、掌握学习法、积极学习法、探索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优化学习法等。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把学习方法分成很多方法,但不论怎么分都离不开学习目的、内容,学习者的心理因素。

学习方法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能力的培养还在于思想政治课应教会学生运用所学观点,解决一个或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要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

讨论能否成功,取得好的效果,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如果是学生讨论,教师
与学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的准备包括讨论的选项、
目的、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存在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重点发言人对讨论进行状况的事前估计,讨论总结的
要点等。

学生的准备包括,根据讨论主题阅读有关资料,
必要时做出有关主题的调查,然后写好发言提纲,还要考虑讨论时可能引起的争议,准备好自己要通过讨论解决哪些问题,准备在讨论中提出哪些问题,这也是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正确选定讨论的主题。

讨论的主题是讨论的中心和方向,主体是否恰当,关系讨论的质量,一般的讨论,主题应当反映学习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引起讨论者的兴趣,如果是学生讨论,还要考虑与学生所学教材的联系,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存在的问题,主题不可过大或过小,过难或过易,主题不能过于抽象,离开学生学习的主体太远,摸不着边际;但也不能过于具体,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主题应当有助于学习者增长加深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组织好讨论的过程。

首先要选好讨论的主持人,其对讨论和主题要求明确,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抓住讨论的中心和争论的焦点,进行恰当的引导,使讨论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讨论的目的。

其次进行讨论时应当把自由发言、中心发言、临时指定发言结合起来,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再次,讨论时充分发挥民主,使参加讨论的人畅所欲言,让更多的人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大家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不着边际的空谈还要有
意识地引导问题的争论,开展不同观点的交锋,活跃讨论的气氛,争论问题要抓住要害,不能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要讲究实效,争论时要坚持真理,要使学生思想充分敞开。

暴露各种不同观点然后适当引导,围绕主题取得比较一致的观点。

第四,做好讨论总结。

必须教师负责,总结时讨论中的正确意见给以肯定和鼓励,对不同的观点要做出肯定和鼓励,对不同的观点要做出肯定的意见。

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是非分明,总结时应当允许不同意见的人保留意见,不可强人所难,对于错误的观点,要旗帜鲜明的作出分析,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思维,总结要围绕主题,抓住问题实质,重点的简明要地做出言论,不必面面俱到,做总结的人应当在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坚持真理,解决问题等方面,做出令人信服的表率。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尽量接近学生学习生活,把思想政治课和学生在学习中展现的主体地位,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伴随知识的传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闪现出新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育人的整体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