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动作训练(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第周第课时
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
二、教学内容
1、训练学生能独立往前跑、跑时转弯,沿线跑、追逐跑、直线跑
三、训练目的
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
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讲清跑(各种跑要求、准备、整理动作)的动作要领。
2、跑前做好基本功,针对每个学生精心设计练习。
3、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和防范措施。
(2)训练过程:
1、讲解各种跑的基本步骤并示范
①、独立往前跑:上体稍微向前倾,两臂自然地在体侧前后摆动,两腿自然抽前迈步跑动,向正前方独立自然快跑。
②、直线跑:同①方法,先在地面上画好直线,弱智生沿着直线行跑。
③、跑时转弯:同①方法,围着教室墙内(或操场)向右转,训练学生在跑时转弯。
④、沿线跑:同①方法,在地面上画好所跑的线路,对准目标站立,然后沿线跑到目标跟前。
2、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指定模仿的动作跑,不示范,由学生自己去练习。
3、集体训练
训练时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技术,要注意趣味性,运动技术由易到难,运动负荷由小到中,防止运动负荷过大,以逐渐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4、个别训练
针对生个性差异,严格实行区分对待,使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吸收到预期的效果。
5、趣味比赛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注意能力好的学生搭配能力差的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第周第课时
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
二、教学内容
1、训练学生能换物跑、原地抬高脚跑、障碍跑、跑时转弯
三、训练目的
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
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压脚、踢脚
2、各种跑法训练
(一)、换物跑
规则:学生手持一轻物跑步,到达规定点,将手中物体按规定放下,同时换拿另一物跑回原地。
(1)、先示讲解、示范
(2)、生在师提示下练习,主要在转弯时提醒学生“换物”和“跑回原地”。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跑到换物处停止,忘记换物即中回去。
纠正方法:师站在换物处,及时提示生换物和往回跑;多次强化练习。
(二)、原地抬高脚跑
方法:上体稍前倾,大腿积极上用上抬几乎与躯干或直角,蹬地腿充分伸直。
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
两臂屈时前后自然摆。
训练:
(1)、原地抬高腿走练习。
学生双臂体前屈时,掌心向下,原地走步并用膝盖
碰自己的手掌。
(2)、支撑高抬腿练习。
(3)、原地高抬腿跑练习。
(三)、障碍跑
方法:跑到障碍物前,用单跳踏跳,上体稍前倾,摆动右腿,高抬向前跨步,踏跳腿同侧臂前摆,异侧臂后摆。
当摆动腿着地时,踏跳腿迅速向前迈出,继续跑进。
障碍物高度、宽度都要适当。
训练:
(1)、先示范,后讲解方法,并教会方法。
(2)、先原地练习过障碍的方法,然后在慢慢跑中通过障碍,最后以较快速度通过障碍。
(四)、跑时转弯
方法:在进行弯道跑时,为维持身体平衡,整个身体要向左倾斜,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左脚以脚掌外侧着地,右脚以脚掌内侧着地。
3、集体训练
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分组进行训练,也可以用比赛的形式增加趣味性。
五、训练注意事项:
1、先示范,后讲解,并学会方法。
2、原地练习:上体向左倾斜,左臂前后摆,右臂“横摆”。
3、在弯道上跑步,提示生体会左脚外侧着地,右脚内侧着地的动作。
4、先在大弯道上练习,后在小弯道上练习,加深学生对弯道跑技术的体会。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第周第课时
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
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快速传球、运球
三、训练目的
1、初步熟悉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提高传球、接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2、发展学生眼手协调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
(一)传接球游戏
[准备] 篮、排球若干。
在场地上画若干组相距3米的平行线。
[方法] 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成偶数的若干组(10人一组为宜)。
每组成两列横队,面对面,保持适当间隔站在两条平行线上,各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
教师发令后,排头按规定的方法顺序传球。
最后以球到排头手中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传球,传球的顺序和路线不得变更。
2.传球失误时,必须把球拾起来回到失误地方继续进行。
3.传球时,脚不得踩线和越线。
(二)、拍球比多
〔方法〕:在场地上画若干直径为1.5米圆圈,学生按圆圈数目分成若干队(每队人数不宜过多),各队绕圆圈站立。
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先到圈内按教师规定的动作要领原地右手运球,其余同学计数,失误后换第二人做。
每人做过以后,再从第一人换左手运球。
依次进行,全部做完后,比比谁左右运球总数多。
〔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动作要领运球,左右手各运一次。
2.球出界或球在地上连续跳两次或两次以上算失误。
3.运球时如受外界直接影响,造成失误时,可以重做。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第周第课时
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
二、教学内容:青蛙跳
三、训练目的
1、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能尝试各种不同的跳跃的动作、发展跳跃能力、提高下肢的耐肌力。
2、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
3、体验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训练手眼协调的动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活动准备:呼啦圈几个,录音机
2、动作要领:
(1)问学生,有没有看过水塘里或田间的小青蛙,小青蛙的动作是怎样的。
(2)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水动作,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创意跳法
(3)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合併跳时,双膝与并节弯曲;落地时双脚着地。
3、活动过程
(1)让学生练习弹起身体往上跳,熟悉身体动作的控制后再进阶练习跳跃的动作
(2)总结出刚才学生有创意的跳跃动作如:转身跳、直线跳、变换方向跳、连续跳等,让学生集体练习掌握后,再要求学生依指令做出跳跃的动作。
例如:
A、小青蛙跳上岸:原地双脚向上跳。
B、小青蛙跳荷叶:双脚连续向前跳。
C、小青蛙比跳远:生分组,听哨声,于教师指定的起点处立定跳远。
D、小青蛙跳房子:双脚连续向前侧跳。
E、小青蛙跳下水:双脚向下跳。
(3)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指一名学社概念负责变换动作,另一人则跟随着变换动作。
(4)在地上画大口、长直线,大O,让每个学生沿着大口、长直线,大圆的边沿跳。
(5)播放音乐,与学生一起布置场地,指定一个区域为水塘,于水塘中直线放置呼啦圈(或者画几个圆圈当作荷叶)。
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水动作,跳过每一个荷叶,停在最后一个荷叶上休息。
(6)分组趣味比赛,看谁先跳过水塘。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第周第课时
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
二、教学内容:创意报纸
三、训练目的
1、让学生学会用报纸进行多种游戏,有创造游戏玩法的乐趣。
2、训练学生能四肢协调灵活的进行走、跑、跳、投、钻、平衡等各种基本动作。
3、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废旧报纸
(二)、活动过程
1、出示报纸,提问学生:你喜欢看报纸吗?为什么?报纸上有什么? 家人谁最喜欢看报纸?
2、教师让学生说出废报纸的多种玩法
3、带领学生尝试各种玩法:
(1)过独木桥:
把折叠成宽20厘米左右的报纸接在一起,形成独木桥,学生在独木桥中间走,踩边、出边为落河。
(2)跳报纸:
①跳远:以报纸的长和宽为距离,把报纸有间隔的平放在地上,学生双脚并齐从上连续跳过去。
②跳高:两名学生为一对,分别手拿报纸的一角,使报纸立起来,形成一定高度的一队,其它学生从上连续跳过去。
③跨小河:把报纸摆成宽4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作为小河,学生从上跨跳过去。
(3)钻山洞:两名学生为一对,分别手拿报纸的两角,形成一定高度的山洞,
学生可从下面钻过去。
(4)走钢丝:把报纸撕成窄条连接起来为钢丝,学生踩窄条向前行进。
(5)投篮:把报纸团成球,投入篮子里。
(6)打雪仗:每人一纸球当雪球,可以互相投掷胸部以下部位,看谁投得准,躲得快。
(7)立棒比赛:把报纸卷成纸棒,立于手心之上,努力保持平衡,看谁纸棒立的时间长。
(8)小足球运动员:把报纸团成团当足球,学生可踢球向前行进。
(9)抛球拍手:学生用力将纸球往上抛,同时拍手,纸球落下时即使接住,看谁拍手的次数多。
3、师幼共同放松运动,到外面贴报纸跑。
4、废旧报纸的玩法还很多,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玩,谁有了新的玩法,便组织其他学生模仿,激发学生创造力。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
教学点第周第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