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及预报模型

合集下载

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

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

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遇到的边坡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边坡失稳易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本文针对抚顺西露天煤矿采坑北邦边坡变形,防止诱发地质灾害,而利用GPS 监测、深层岩移监测、地下水深埋监测等方法,对边坡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

【关键词】:边坡变形;GPS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网络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 increasing scale, encountered the slope stability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slope instability, easy formation of landslide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Fushun Western Open-pit Coal Mine Pit north state slope deformation, prev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use of GPS monitoring, deep rock movement monitoring, deep groundwater monitoring methods, analyzes the slope monitoring and data.[ Key words ]: slop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GPS; data analysis; monitoring network中图分类号: TU4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目前对边坡进行监测,主要包过对以下方面:危岩;位移、倾斜;应力应变、地声变化;地震、爆破震动;降雨量、气温、地表(下)水(水位、水质、水温、泉流量、空隙水压力)等监测。

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一、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边坡的滑坡或塌方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开展边坡监测工作对于确保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现有的边坡监测手段大多依赖于人工巡视和传统的监测设备,存在监测不及时、监测范围有限、数据获取不准确等问题。

为了提高边坡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设计一种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二、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智慧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传感器:通过安装在边坡上的传感器,实时感知边坡的位移、变形和应力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

2. 数据传输和处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 监测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监测边坡的稳定性。

系统可以实现预警功能,一旦发现边坡出现稳定性问题,可以及时发出警报。

4.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负责将监测系统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为矿山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案1. 传感器部署: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传感器可以选择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以获取较为全面的边坡数据。

2. 数据传输和处理:传感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可以选择以太网、无线局域网、GPRS等方式。

接收到的数据将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边坡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3. 监测系统构建:构建一个实时监测平台,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服务器等方式搭建,实现边坡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4. 预警机制:根据边坡的稳定性指标设定预警阈值,一旦发现边坡的稳定状态超过这些阈值,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科技成果——露天煤矿边坡稳定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

科技成果——露天煤矿边坡稳定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

科技成果——露天煤矿边坡稳定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技术开发单位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适用范围该技术主要用于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和分析,可以圈定可疑边坡的不稳定区段,确定不稳定边坡的滑坡类型,特别是确定不稳定的蠕动边坡的滑移面及滑移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滑移速度和方向,从而为变形破坏过程的研究以及滑坡的中长期预报提供实际的基础数据。

其成熟的监测手段也可用于桥梁、建筑、地震、大坝等行业。

成果简介1、实现了BD2/GPS数据自动化高精度处理技术,克服了变形监测系统单纯依靠美国GPS的固有缺陷,有效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2、采用多系统多频的方法进行监测,特别是GPS与北斗二代的监测方式,增加了可跟踪卫星数,使在高遮挡的区域进行长时间、稳定、可靠的采用GNSS监测成为可能;3、研发了一套适合露天煤矿边坡蠕动变形与稳定分析特点并且能够解析露天煤矿边坡灾变演变时空关系的露天煤矿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关键技术1、各监测点的响应时间一般为2小时一次,最快可达到几分钟一次,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2、监测点的监测精度小于3mm;3、可实现数据自动传输、数据自动处理及自动网平差、数据自动分析、自动报警及自动生成报表;4、用户可根据各监测点位置的地质情况或预警模型设置预警值,系统可通过短消息、声光或者E-mail的方式自动报警给相关人员;5、数据分析软件基于WEBGIS平台的可视化系统,智能滑坡灾害管理与防灾决策,建立滑坡监测信息发布网站,同时该系统软件支持其它监测手段数据输入,并能自动分析等功能。

应用情况该技术已成功在小龙潭露天煤矿、布沼坝露天煤矿、龙桥排土场、黑岱沟露天煤矿、黑岱沟北排土场、东排土场、西排土场、阴湾排土场推广,特别是在布沼坝露天煤矿、阴湾排土场成功实现预警,2013年布沼坝露天矿西帮、阴湾排土场西南部变形较大,有滑坡迹象,监测系统分别在第一时间发出了预警信号,现场通过紧急部署,最大化的减少了边坡变形破坏带来的损失,保证了露天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的接续工作。

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监测方案一、概述露天煤矿边坡工程是指采煤场附近的坡地工程,由于煤矿露天采矿的特殊性,其边坡工程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实时监测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灾害,需要进行综合的监测方案设计。

本文就在露天煤矿边坡工程中如何设计一套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进行探讨。

二、监测目的1.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存在的问题。

2.为未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真实的监测数据。

3.基于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采煤的安全进行。

三、监测内容1.边坡的变形监测。

2.地下水位监测。

3.地质构造监测。

4.环境参数监测。

5.重力变化监测。

6.温度和湿度监测。

四、监测方法1.边坡的变形监测边坡的变形监测可选择位移仪和监测雷达两种方法,通过安装在边坡上的位移仪和监测雷达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移情况,将数据上传至监测中心进行分析,以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2.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井下螺纹水位仪进行监测,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数据,以了解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为防范边坡突发事故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地质构造监测地质构造监测采用地震波、重力仪等方法,研究地下岩层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地质构造问题,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环境参数监测环境参数监测可采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监测大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分析边坡环境参数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5.重力变化监测重力变化监测可采用重力测量仪进行监测,了解边坡重力变化情况,剖析边坡稳定性问题。

6.温度和湿度监测温度和湿度监测可采用温湿度变送器进行监测,了解温度和湿度变化对边坡的影响,并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五、监测系统建设1.传感器布设在边坡上部、中部和下部合理布设变形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环境参数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确保覆盖全面,监测效果更佳。

2.数据云平台建设数据云平台,将各类监测数据集中存储,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3.监测报警系统建设监测报警系统,一旦监测数据超出安全范围,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露天煤矿是一种传统的开采方式,由于其开采方式特殊,一些地质条件不利于煤炭开采的地方,采矿的技术水平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常常出现煤炭开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对采煤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非常重要。

一、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地质构造和地层组合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2、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变化会引起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3、荷载。

荷载是导致煤矿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二、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1、数值模拟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分析较为真实的地质条件,并定量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2、实地观测法。

实地观测法就是利用仪器观测边坡变形的方式来评价其稳定性。

3、模拟实验法。

通过对不同条件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边坡的稳定性。

三、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1、基本的分析方法。

要对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

2、实验分析法。

通常需要在露天煤矿附近建立实验场地,打缩模泥样、边坡模型进行研究,以确定边坡破坏机理,进一步加深对其稳定性的了解。

3、监测分析法。

对边坡的变形膨胀与位移进行全面的监测,同时利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稳定性。

四、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报告的编写1、报告的开头应清晰地说明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2、交代评估的范围,定义研究的地质条件,分析影响因素以及边坡稳定性。

3、利用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4、分析结果应具体表述,包括各个影响因素的评估、边坡等级和安全系数等。

5、总结评估结果,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如加强支撑、降低坡度等。

综上所述,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保障煤炭开采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煤矿边坡稳定性,以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摘要:随着我国露天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边坡稳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预防和减少边坡事故的发生,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和预警系统。

本文从预警方法和预警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进一步提高露天矿边坡的安全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1.1 影像监测法:利用无人机或卫星等遥感技术,对边坡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比对前后时期的影像数据,识别和分析出边坡的形变情况,从而实现边坡的预警。

1.2 地震监测法:通过在边坡周围布设地震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震参数,如震级、震源深度等,结合地震的动力学特性,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预警。

1.3 岩体应力监测法:通过在边坡周围布设应力监测仪器,对边坡的岩体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岩体应力变化的规律,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预警。

1.4 灾害历史资料分析法:通过对露天矿边坡的历史灾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相关规律和特征,建立灾害预警模型,从而实现边坡的预警。

1.5 数值模拟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边坡的应力、位移、变形等变化,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预警。

2. 露天矿边坡预警系统2.1 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影像监测子系统、地震监测子系统、应力监测子系统等,用于采集边坡的监测数据。

2.2 数据处理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边坡的形变变化、地震参数等,为后续的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2.3 预警决策子系统: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判断和预警决策,包括预警触发条件的设定、预警级别的划分、预警信息的发布等。

2.4 预警响应子系统:在预警决策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如疏散人员、加固边坡、停工等,以减少边坡事故的发生。

2.5 监测与评估子系统:对预警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预警系统的参数和策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某露天矿采场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构建及监测数据分析

某露天矿采场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构建及监测数据分析

现代矿业MODERN MINING总第625期2021年5月第5期Serial No.625May.2021某露天矿采场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构建及监测数据分析蔡彬亭1李树建・2赵雷1王孟来1'2(1.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为了实现监测工程岩体灾变失稳情况,以某露天矿采场边坡为例,构建了一套以表面位移在线监测为主,内部位移手动监测和裂隙变形在线监测为辅的监测系统。

结果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技术的表面位移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满足采场边坡日常变形监测工作需要,采用钻孔测斜法能够获取采场边坡岩体内部变形情况,利用裂隙传感器能够实现采场边坡裂隙变形监测分析。

无论表面位移和裂隙变形在线监测,还是内部位移手动监测,只有长时间持续监测,才能实现采场边坡灾变预警的目的。

关键词采场边坡监测系统位移检测裂隙变形D0I:10.3969/j.issn.1674-6082.2021.05.062Construc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Analysis of Monitoring Data of Pit Slopein an Open-pit MineCAI Binting1LI Shujian1,ZHAO Lei1WANG Menglai1,(1.Yunnan Phosphate Chemical Group Co.,Ltd.;2.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Phosphat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catastrophic insta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rock mass,taking the slope of an open-pit mine as an example,a set of monitor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with surface displace­ment online monitoring as the main part,internal displacement manual monitoring and fissure deformation online monitoring as supplementa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robot technology can meet the needs of daily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tope slope.The borehole inclinometer method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stope slope rock mass,and the fracture sensor can be used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 deformation of stope slope.Whether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fracture deformation are monitored online or the inter­nal displacement is monitored manually,only long-term continuous monitoring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arly warning of stope slope disaster.Keywords pit slope,monitoring system,displacement measure,fracture deformation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工程岩体灾变监测早已实现从早期的人工监测过渡到现在的实时自动化监测,监测手段越来越多,监测精度也越来越高[1]°以采场边坡监测为例,监测内容主要有变形监测[2-5],采动应力监测[6-7],岩体破裂监测[8-9],爆破振动监测[10]、水文气象监测[11]和视频监测[12]等,其中变形监测应用最为广泛。

露天矿不采区边坡位移监测及滑坡预报研究

露天矿不采区边坡位移监测及滑坡预报研究
维普资讯
2 6 1月 0 年 2 0
矿 业 安 全 与 环 保
第 3 卷第6 3 期
露 天矿 不 采 区边坡 位移 监 测 及 滑坡 预 报研 究
何 姣云 , 张世 雄
( 武汉理工大 学 资源与环境 工程 学院 , 北 武汉 4f /) 湖 3 0 f
随着露天矿开采 深度 的加 深 和开采 范 围的扩 大, 边坡逐年增高 , 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 的影响 , 必然引起地表的变形 , 其大小直接反映了边 坡的稳定程度。露天矿边坡在其服务年限内的稳定 性, 一直是矿业 生产部 门及科 技人员最为关注 的课 题。因为它不仅直 接关 系到作业 人员 及设 备的安

要: 对平朔煤炭工业公 司露天矿不呆区的表面位移监测资料进行 了分析 , 结合位 移速率与实际
工程的变形破坏情况, 能准确地判定边坡的变形 阶段 , 评价和预测使用过程 中边坡的稳定状况。 关键词 : 露天矿 ; 位移监测 ; 边坡位移速率 ; 滑坡预报
中图分 类号 :D 2 . 3 T 84 7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8 452o )6—03 —0 10 —49 (06o 05 3
降雨等 , 及时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 , 判定边坡失稳破
坏 的时 问 。边 坡失 稳 预测 主要
表 1 某些滑坡 滑动破坏前 的变形情况
滑坡名称 滑 动破坏前 裂缝变形速率/m / ) ( m d 1( 0 滑动破坏 前 1个月 ) 平均 水 =8 2 垂 .; =9.( 2 滑动破坏 前 2 ) 2d l( O 山崩前 3 ) 2d 1( O 滑动破坏前 2 ) 1 d 4( 0 滑动破土: 1 )8 ( f ;0 滑动破坏当 夫) 前 d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标准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标准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标准一、引言露天矿边坡是矿山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形式,边坡的不稳定性和失稳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事故往往给矿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因此,研究和建立可行的边坡预警方法和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边坡预警方法1. 监测方法边坡的监测是进行预警的基础,可以采用测量仪器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如倾斜仪、变形仪、位移计等。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变化趋势,为预警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 特征识别方法边坡的失稳通常会伴随一些特征,如裂缝、渗水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识别和分析,可以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

常用的特征识别方法有地质调查、地震监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等。

3. 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建立边坡稳定性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来推断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极限平衡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

数学模型方法可以对较复杂的边坡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较准确的预警结果。

三、预警系统建设边坡预警系统是通过对监测数据和特征识别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给出预警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个好的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数据采集与处理预警系统应能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2. 预警模型建立通过对监测数据和特征进行分析,建立边坡稳定性的预警模型,可以对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实时预测。

3. 预警信息发布预警系统应能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给相关人员,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4. 应对措施选择预警系统应能根据预警结果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5. 预警效果评估预警系统应能对预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预警方法和系统。

四、评价标准对于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预警准确性预警方法和预警系统的准确性是评价一个预警系统的关键指标。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报告露天煤矿是指煤矿露在地表或地表以下浅层煤矿,是一种开采方式,常见于山区或者深层煤矿无法开采的地方。

然而,露天煤矿的开采方式对于矿区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首先,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

从边坡材料的角度,边坡主要由岩土体构成,岩土体主要包括矿石、碎石、泥土等材料。

从边坡结构的角度,边坡主要包括矿坑坑壁、矿堆堆角。

其次,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主要考虑边坡的失稳机理,包括岩体结构、地形地貌、岩石力学参数、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开采方式和煤场排水等因素。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解算是本文的重点。

数值分析结果是评估边坡稳定性的基础。

此外,可通过GPS、遥感和人工监测等手段,定期对矿坑边坡进行实地监测,并分析监测数据。

最后,我们将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价矿区边坡的稳定性。

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有风险、风险较大、风险较小、基本稳定和稳定等级五个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我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措施。

对于有风险和风险较大的矿坑边坡,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排水和减少开采量等。

对于风险较小、基本稳定和稳定等级较高的边坡,应加强日常巡视和监测,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对于矿区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矿区的安全生产,我们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矿坑边坡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评价矿区边坡的稳定性,并对评价结果提出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安全稳定的目标。

浅谈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

浅谈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

浅谈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摘要:边坡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边坡在采矿、剥离、爆破和降雨影响下的变形活动特征,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保证生产建设活动的安全进行,同时通过监测了解不稳定边坡体的演变过程,为不稳定边坡的预测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某露天矿采用边坡雷达进行变形监测,旨在获取精度高、连续性强的滑坡变形数据。

在使用列表、作图和统计等手段的基础上,通过边坡雷达位移和速度等监测数据的解读,综合分析在爆破、降雨影响下边坡监测数据的变化,达到判断当前边坡稳定状况的目的,并为该露天矿下一步工作方案、采矿进程和爆破预裂方式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对实际采矿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显著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同时保障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边坡;监测;方法露天矿边坡监测是边坡管理和确保边坡安全的基础,受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本文主要从边坡监测的项目选取上着手,区分了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的不同,并分类列举了现代较先进、较常用的边坡监测方法。

边坡工程是露天矿开采中首要涉及的工程项目。

随着地表的剥离和矿体的开挖,边坡内部岩土力学作用也越发复杂。

为了得到边坡岩土的真实力学效应,检验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及治理后边坡的稳定状态,边坡监测必不可少。

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本文举例通过S-SAR合成孔径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差分干涉技术对大范围边坡进行实时位移监测,提高露天矿开采边坡监测的可靠性,降低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

一、边坡监测方法的分类监测项目的选取决定了其所使用的监测方法。

一般常用的监测方法可分为4类:①简易观测法,是针对边坡中地表沉降、地面鼓胀、裂缝、岩石坍塌、地下水位变化及地温变化等现象,采取人工直接观测的一种定性判断观测法;②设站观测法,是指依据边坡工程地质资料,将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摄影仪或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GPS 接收机等)固定在变形区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地点作为基站,对边坡上设立的线状或网络状变形观测点定期进行三维(X、Y、Z)位移测量的一种宏观监测方法;③仪表观测法,对比设站观测法少了设站环节,即通过精密仪表仪器直接对边坡的水平垂直位移、倾斜变形、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应力、微震与声发射及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是一种局部监测手段;④ 远程观测法,是基于快速的发展空间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将各种先进的自动遥测系统应用于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变形、崩塌等进行连续自动化遥测的高效监测方法。

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体系构建及滑坡预测研究

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体系构建及滑坡预测研究

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体系构建及滑坡预测研究
露天矿是一种重要的矿山开采方式,但其边坡稳定性常常受到地质、气候和采矿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边坡变形和滑坡的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测边坡变形,保障矿山安全,我们进行了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体系构建及滑坡预测的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座典型的露天矿进行研究,并在其边坡上安装了一系列监测设备,包括倾斜计、位移传感器和压力计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边坡的倾斜、位移和压力等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次,我们建立了边坡变形监测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监测设备传输的数据;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数据存储模块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然后,我们利用收集到的边坡变形数据进行滑坡预测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边坡变形与地质条件、降雨量和采矿活动等因素有关。

我们建立了边坡变形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了边坡未来的变形趋势。

最后,我们根据预测结果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边坡变形较为严重的区域,我们采取了加固和支护措施,以提高边坡
的稳定性;对于可能发生滑坡的区域,我们加大了监测频率,及时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滑坡的危害。

通过本研究,我们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体系,并进行了滑坡预测研究,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露天矿的边坡变形监测和滑坡预测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C omputer automation计算机自动化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张爱军摘要: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安全要求的提高,边坡安全监测成为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边坡安全监测雷达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监测手段,可以实时、精确地获取边坡形变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露天矿边坡和其他边坡有着很大不同,其在岩层和节理上更为复杂。

由于滑面主要位于边坡的薄弱结构位置,因此不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

一旦在自然降水和爆破振动的共同作用下,软弱结构面强度系数减小,抗滑力减弱,边坡内岩体沿软弱结构面滑动,对边坡造成破坏,发生滑坡、泥石流等。

为保障露天边坡稳定性,除过需要对边坡加固外,更加需要对露天边坡稳定性和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更好保障矿山开采活动安全,以此实现矿山开采效益。

基于此,本文针对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边坡安全监测雷达;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应用分析1 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特点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是指对露天矿周围的高边坡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预警高边坡变形、滑坡、崩塌等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监测方法主要有地下测量、遥感监测、应变测量、无线传感器网络、人工观测等。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实时获取高边坡位移、变形、应力、压力等因素的信息,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确定高边坡的稳定状态,及时预警危险情况,提前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减少高边坡对露天矿造成的安全隐患,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山的正常运行。

同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分析,可研究露天矿高边坡的长期演化和变形,为安全风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边坡安全监测雷达是一种基于微波信号的非接触式监测手段,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在露天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其原理是利用边坡安全监测雷达发送微波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来获取目标的位置、形变等信息。

露天矿边坡监测措施

露天矿边坡监测措施

露天矿边坡监测措施1. 概述露天矿边坡监测是指对露天矿边坡进行实时监测,旨在发现并及时预警边坡稳定性问题,保障生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露天矿边坡监测措施。

2. 监测设备2.1 GNSS监测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边坡位移监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边坡上安装GNSS接收器,可以实时获取边坡的位置信息,从而判断边坡是否存在位移并据此预警。

GNSS监测精度高,适用于大规模露天矿边坡的监测。

2.2 高精度测量仪器高精度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自动水准仪等。

通过在边坡上设置测点,利用仪器进行定期测量,可以获取边坡的位移数据。

这些仪器具有高精度和较长的测量距离,适用于边坡较小的监测范围。

2.3 倾角仪倾角仪是用于测量边坡倾斜角度的仪器。

通过将倾角仪安装在边坡表面,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倾斜情况。

倾角仪可实现边坡的连续监测,适用于边坡稳定性较差的情况。

3. 监测方法3.1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边坡监测。

在监测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监测设备获取边坡的位移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对,判断边坡的稳定性状况。

定期监测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边坡稳定性较好的情况。

3.2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是指对边坡进行连续不断地、实时的长时间监测。

通过使用各种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边坡的位移、倾斜等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进行分析与预警。

实时监测方法适用于边坡稳定性较差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边坡位移等异常情况。

4. 监测数据分析与预警监测数据分析与预警是对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根据监测设备获取的位移、倾斜等数据,结合边坡的地质条件以及历史监测数据,使用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预测边坡的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预防措施除了边坡监测措施外,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预防措施包括:•边坡加固工程:对边坡进行加固,如喷射混凝土、钢筋锚杆等。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

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范文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是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预警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2024年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传统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主要依靠地质勘探和数学建模,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勘探结果受限、建模过程繁琐等。

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评估方法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1.地质雷达技术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雷达波在地下反射的时间和强度来判断地下结构和岩层特性的方法,它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移情况,从而及时发现边坡稳定性问题。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使用卫星、飞机等载荷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它可以快速获取较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并提供边坡稳定性评估的依据。

3.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主要通过数学建模来分析边坡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进而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模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露天矿边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定量化和智能化,相关的预警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露天矿边坡预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等组成,具备实时监测、快速报警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1.传感器选择与布置预警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对边坡的位移、倾斜和应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装置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的重要设备,它通常由数据采集卡、数据存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组成。

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传输,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预警处理。

露天煤矿边坡监测报告

露天煤矿边坡监测报告
二、
1、
露天矿边坡变形、滑坡是矿山开采过程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事故,其特点是突发性强且危害巨大。GPS自动化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是近几年露天矿开展边坡监测的示范工程之一,为露天矿边坡体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黑山露天煤矿北帮发生过3次滑坡,根据边坡变形模式及可能存在滑面的位置,矿山对矿区边坡采用地面位移监测方法,即在采坑周边和排土场周边地面建立长期位移观测点,或对重点部位设置临时观测点,开展GPS实时自动监测和按周期进行人工观测,监视边坡局部变形、裂缝、滑移等,及时做出边坡稳定性、变形、滑坡等预报,确保周边施工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和防治滑坡等地质灾害事故。
④ 北二出入沟东段出现滑体,其下部北1出入沟改道。道路修好后,对滑体下部北1出入沟排土充填,防止滑体垮塌。
五、
① 10个自动监测点安置在矿区重点监测部位,监测数据分析和现场查验相结合,数据真实可靠。2月监测工作和数据说明2月份矿区采场和排土场边坡整体比较稳定,已发现滑体持续向西南滑移需及时治理。
② 自动监测仪器四个支撑脚为角铁,放在边坡台阶易发生沉陷和偏斜,引起监测数据不真实变化,建议安置监测仪器,基底要夯实整平,每个支脚下放置不小于10*10*2(1)cm的木(钢)片。
2月22日在内排北侧北二出入沟东段发现裂缝,23日将GPS3#点微调至开裂滑体边缘,监测滑体位移数据。2月24日-28日监测累计三维(3D)变化位移,累计垂直位移;说明滑体均匀向西南沉降,如图4。
图4 GPS3#点2月监测滑体累计地表位移图
2内排南侧
内排南侧2315m台阶布置1个监测点GPS8#点,2月1日-28日监测累计三维(3D)变化位移,累计垂直位移,此点3D位移变化主要由沉降引起,说明内排南侧这个监测点周围比较稳定,略有沉降。
2、

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的研究

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的研究

大型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的研究由于露天矿开采方式的特殊性,当开采深度逐渐加深,边坡也会逐渐加长,当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时,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露天矿的边坡就很可能由上向下滑动,当滑动量逐渐增大达到极限时就会引起滑坡。

严重的滑坡不仅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威胁坑内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很多露天矿山都在积极地进行边坡的监测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监测经验。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测量机器人TCA2003 进行边坡监测的方法和经验。

1.监测控制点布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露天矿边坡监测控制点布设时,控制点的布设除了考虑后期监测工作的方便性外,更要考虑控制点的稳定性,控制点布设时其基础应建立在稳定的基岩上,以防止在长期监测过程中其位置有微小的变化。

在考虑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更应注意监测基站点的位置,其与所要监测的点的连线应尽可能与监测的重要方向一致。

在露天边坡监测时其重要方向是边坡滑坡的最可能的方向,其往往为坡度最大方向,当监测点分布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多基点观测以保证基点与被监测点中的最外边缘点的连线和重要方向的夹角不宜过大,这样可有效提高重要方向的监测数据的精度。

测量机器人TCA2003的测距精度和测角精度都很高,但随着边长的增加,测角误差对监测数据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如果能减小测角误差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在重要方向上的监测数据精度必然会被提高。

见下表为某露天矿部分监测点的坐标精度与边长和方位角的关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监测点坐标精度与其方位角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基点与被监测点的连线与X 轴的夹角较小时被监测点的X 坐标精度较高,基本上可达到亚毫米级精度,当基点与被监测点的连线与Y 轴的夹角较小时被监测点的Y 坐标精度较高,当基点与被监测点的连线与X 轴和Y 轴的夹角基本相等时X 坐标、Y 坐标精度基本相等。

下面分析一下原因。

见图1根据测绘知识我们知道:11cos A A x x s α=+⨯ 11sin A A y y s α=+⨯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有:222222212sin sin x xA sm m m m s αααρ=+⨯+⨯⨯图1222222212cos cos y yA sm m m m s αααρ=+⨯+⨯⨯式中1x m 、1y m 分别为1点x 、y 坐标的中误差,xA m 、yA m 为控制基点A 的x 、y 坐标的中误差,s m 为测边误差,m α为测角误差。

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及预报模型

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及预报模型

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及预报模型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与预报模型综述目录一、概论.................................................................2 二、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传输......................................4 三、露天矿边坡数据分析方法......................................8 四、滑坡预测的模型与参数........................................15 参考文献 (26)1露天矿边坡监测数据采集分析与预报模型综述一、概论一、露天边坡及稳定性分析边坡工程中,安全问题随着矿山开发、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等项目的进行,往往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经常会形成有超百米的临时边坡或永久边坡。

例如,五强溪水电站坝址左岸形成的边坡高度在130~150m;清江隔河水岩电站厂房人工开挖形成的台阶式边坡高达185m,长350m;我国露天矿山规模宏大,最终设计边坡高度一般为300~500m,有的已经达700m,冶金部重点矿山大冶铁矿整个东露天采场上口尺寸为2250m*1000m,南北帮采深将分别达390m和420m,是典型的高陡深凹露天大型矿山。

大小边坡失稳事件数目众多,小事故可以造成工期延误,财产、设备损失,大事故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改变设计初衷。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及贵州省安龙县的界河――南盘江上。

水电站首部枢纽布置在天生桥峡谷出口的坝索坝址至厂房长约14.5km的河段内181m集中天然落差,裁弯取直,开凿引水隧洞引水发电。

1985年,在该工程水电站进水口明渠开挖时,发生边坡坍塌,造成48人死亡;此外,该工程电站厂房殷边坡稳定问题几度改址。

1989年,位于越西县的漫滩水电站在左岸坝肩开挖时,发生10.6万m3滑坡,工程被迫中断,并导致更改枢纽的原布置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概论 (2)二、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传输 (4)三、露天矿边坡数据分析方法 (8)四、滑坡预测的模型与参数 (15)参考文献 (26)一、概论一、露天边坡及稳定性分析边坡工程中,安全问题随着矿山开发、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等项目的进行,往往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经常会形成有超百米的临时边坡或永久边坡。

例如,五强溪水电站坝址左岸形成的边坡高度在130~150m;清江隔河水岩电站厂房人工开挖形成的台阶式边坡高达185m,长350m;我国露天矿山规模宏大,最终设计边坡高度一般为300~500m,有的已经达700m,冶金部重点矿山大冶铁矿整个东露天采场上口尺寸为2250m*1000m,南北帮采深将分别达390m和420m,是典型的高陡深凹露天大型矿山。

大小边坡失稳事件数目众多,小事故可以造成工期延误,财产、设备损失,大事故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改变设计初衷。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及贵州省安龙县的界河——南盘江上。

水电站首部枢纽布置在天生桥峡谷出口的坝索坝址至厂房长约14.5km的河段内181m集中天然落差,裁弯取直,开凿引水隧洞引水发电。

1985年,在该工程水电站进水口明渠开挖时,发生边坡坍塌,造成48人死亡;此外,该工程电站厂房殷边坡稳定问题几度改址。

1989年,位于越西县的漫滩水电站在左岸坝肩开挖时,发生10.6万m3滑坡,工程被迫中断,并导致更改枢纽的原布置方案。

又如,大冶铁矿狮子山北帮A区在1990年4月30日发生6000 m3体积的滑坡,而后,在1996年7月1日再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滑坡体垂直高差240m,总体积约90000m3。

可见边坡事故影响很大,所以其安全问题历来备受重视。

我国的露天矿边坡工程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70~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边坡工程总体技术水平上,已居于国际先进行列。

进入20世纪8O年代后期,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露天矿山转入深凹露天开采,边坡高度从原先的l00~300m增加到300~500m,有的甚至超过700m。

90年代以来,我国露天矿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亦取得不少新的进展。

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早期的边坡研究是仅以土体为研究对象的,其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采用材料力学和简单的均质弹性、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半经验半理论性质的研究方法,并把此方法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但由于其力学机理的粗浅或假设的不合理,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开始采用苏联的“地质历史分析法”,但也是偏重于定性描述和分析。

60年代初意大利依昂水库边坡及我国一些水电工程中所遇到的边坡失事,研究者意识到边坡破坏是一种时效过程或累积过程,从而使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入模式机制研究或内部作用的阶段。

80年代后,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计算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研究之中,同时,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加大,边坡岩体工程条件也越来越复杂,随机方法和模糊方法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被应用。

二、露天矿边坡数据分析方法和预报模型露天矿边坡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天然岩体,它不仅具有显著的不连续性、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而且受到地应力和地下水等作用,这使得其天然状态十分复杂。

而大型边坡开挖扰动了自然条件下的地应力(初始应力)场。

合理的计算模型要求能真实的反映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应力释放和重分布时的岩体性状。

露天矿边坡数据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定性分析通常包括:对实测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测值信息进行基本特征值统计,例如,计算某时段(某区域)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关时间,平均值、极差、样本方差等;进行对比分析,如将新监测值与历史同条件测值进行对比,与历史最大、最小值和平均值比较,与近期数值比较,与邻近测点数值比较,与相关项目数值比较,等等;绘制实测值变化曲线及相关测项对应曲线,并以这些为基础对被监测体的状态进行初步定性识别,同时可考察测值的真实性,识别由仪器失效、观测失误等因素造成的明显不合理数据。

定量分析则需要从力学、数学等方面入手,从定量角度较为深入、详细地揭示数据所含的信息,描述内在规律,进行预测、评价和反演等。

总体来说,露天矿边坡数据分析应用研究工作都是一个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的过程,并处在进一步研究、发展阶段。

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数学监测模型在露天矿边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工程人员借助监测模型可以对被监测状态的变化规律进行定量描述,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揭示状态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还可以借助模型进行反演分析,而在监测模型上的预测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预测方法。

正是由于监测模型能有效服务于几乎全部的安全监测目的,它已成为深入分析监测资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

露天矿边坡监测项目众多,主要包括工作条件监测(如降雨、气温、施工进展),变形监测(如外部水平、垂直位移,内部水平、垂直位移,倾斜,裂缝及接缝,土体固结,等等),应力应变监测(衬砌、支护应力,锚杆荷载,混凝土应力应变,等等),渗压渗流及地下水监测(如渗压、渗流量,地下水位,等等)。

其中,变形监测以其测量精度高、观测方便、资料齐全、能直接反映被监测体状态等特性而成为监测及分析的重点,其应用范围与分析水平都处于各观测项前列,是分析被监测体规律、掌握动态、评价安全的主要凭据。

二、监测技术及数据采集传输由于早期装备条件的限制,我国边坡安全性监测主要是根据人工观测地表变化特征、地下水以及周围动植物的异常来推断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表面位移监测法的一些常规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GPS监测以及新近发展的GPS手机监测和InSAR技术等,也逐渐得到应用。

这类方法由于表面位移和滑面位移的不一致性,预测预报准确度十分有限。

而通过深部位移监测法,即钻孔倾斜仪进行监测,虽然能够确定滑面位置,但产生较大错动后,倾斜位移监测失效,后期滑坡位移数据无法获得,故其数据带有“一孔之见”而有失准确。

一、监测技术1 边坡监测的作用①为边坡设计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技术资料;②获得更充分的地质资料和边坡发展的动态,从而圈定可疑边坡的不稳定区段;③确定不稳定边坡的滑落模式,确定不稳定边坡滑移方向和速度,掌握边坡发展变化规律,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④通过对边坡加固工程的监测,评价治理措施的质量和效果;⑤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2 边坡监测的内容与原则①重点突出、全面兼顾②及时有效、安全可靠③方便易行、经济合理3 边坡监测的方法①简易观测法②设站观测法③仪表观测法④远程监测法(参考文献——边坡监测技术浅谈)二、GPS 技术与数据采集传统的监测的传统方法是利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垂直位移,利用全站仪测量水平位移。

该技术常规做法是在变形区域内分别布设水平变形监测控制网和地表沉降监测控制网。

由于传统监测方法网形结构要求较高,而受通视条件限制。

在观测作业时,监测时间长、工作量大,并且不能实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高精度变形信息。

同时,如果边坡处于变形加速期,难于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

在边坡监测过程中,其滑坡变形预报的准确度不但与监测设备能否实时、准实时或在相应的观测周期内灵敏可靠地取得相关精度要求的变形数据有关,还与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关。

随着GPS接收机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及GPS定位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更好地运用GPS定位技术对边坡等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测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应用GPS监测边坡变形时,基于监测网的精度指标、可靠性指标和灵敏度指标优化监测网。

经验可知GPS一机多天线边坡自动监测系统与常规监测结果几乎是一致的。

可用于高边坡,特别是传统方法由于观测条件困难而难于实施的场所,并且具有全天候监测、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有时候由于产生电磁干扰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会给测量结果带来影响,形成突变,降低了定位数据的可靠性,影响定位精度。

因此为了提高GPS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应对测量数据进行粗差剔除。

GPS用于边坡监测,不仅是对观测设备有要求,数据处理方法也是核心内容。

针对不同的监测环境和条件,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得到精度高和可靠性强的监测结果。

(参考文献——GPS在露天边坡地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参考文献——GPS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参考文献——GPS实时监测技术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三、监测过程数据采集的全自动化徕卡的TCA系列全站仪,具有自动识别目标的ATR(AutomaticTargetRecognition)功能,能自动搜索、照准目标,实现角度、距离的全自动化测量。

基于徕卡TCA系列的边坡工程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在某矿山边坡工程变形监测中得到了应用。

(参考文献——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四、监测预报的全自动化清华大学3s中心承担的“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数据库建设”,设计了基于GPRS/SMS和NET技术的边坡稳定监测数据管理预警系统。

提供了一套完整且运行效率较高的边坡稳定数据的监测、实时传输、处理、统计以及分析的解决方案。

边坡稳定监测系统由自动监控没备、现场机、传输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四部分组成。

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传输网络与现场机交换数据、发起指令、应答指令。

如图l所示。

(参考文献——边坡稳定监测数据管理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五、变形监测数据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管理软件设计开发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人工干预、比较先进的数据算法、方便的操作方式和友好界面实现监测数据的管理,从而保证监测数据内外业处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为高边坡的稳定和三峡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变形监测数据资料。

另外,系统的开发需要具有以下的几个要求(1)模块化;针对升船机及临时船闸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分成若干子模块,但其本身又要能接受三峡监控中心主控模块的调用。

(2)可扩充性和先进性_5;系统应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即使个别组件出现故障或需更新,也不会影响到整个数据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整个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应更加容易。

作为我国的重点水电项目,必须采用当前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3)易学实用性;系统功能的划分应清晰合理,人机界面良好,人工干预少,菜单简单直观,易学、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4)可靠性;一是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确保系统的软硬件长期稳定地工作,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准确地进行分析。

二是采集的数据必须经过错误和粗差检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应用的监测分析预报模型必须正确,保证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