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五种核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五种核⼼价值观
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五种核⼼价值观
⼀.教育领导者是有育⼈使命的教育者
教育的⽬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育⼈”,这是教育领导者的终极⽬标和终极使命。
只懂得传授书本知识,只会在知识点上反复巡讲,只顾关注技能培训的教育领导者只是教书匠⽽已,不能称其为“师”。
以为“师”者,必须“育⼈”,就是培养有德性的⼈。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才德兼
德才兼备亡谓之“愚⼈”;德胜才谓之“君⼦”;才胜德谓之“⼩⼈”。
也就是说德和才⽽论,司马光把⼈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德才兼亡为愚⼈,德胜才者为君⼦,才胜德者为⼩⼈。
在司马光看来⽤⼈应该以德为重,也就是⽤君⼦⽽不⽤⼩⼈。
历史上任⽤有能⼒⽽⽆德以⾄乱国的例⼦不胜枚举。
所以司马光提醒后⼈,“⾃古昔以来,国之乱⾂、家之败⼦,才有余⽽德不⾜以⾄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司马光,1950,第15页)蔡元培(2005)先⽣是极为重视学⽣品德培养的,他也表达了与司马光同样的观点“德育实为完全⼈格之本。
若⽆德,则虽体魄智⼒发达,适⾜助其为恶,⽆益也。
(第49页)在就任北京⼤学校长时,蔡元培也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风俗⽇偷,道德沦丧----败德毁⾏之事,触⽬皆事”(第43页),勉励学⽣要“砥砺德⾏---以⾝作则,⼒矫颓俗。
”(第43页)蔡元培认为学⽣是为学⽽来,是研究学问,⽽不是为升官发财,在校要敬爱师友,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同学之间要互相亲爱,道义相助。
我国1995年出台的《教育法》和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修订本)均强调要使学⽣在品德、智⼒和体质等⽅⾯的全⾯发展。
所以说“育⼈”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千古不变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领导者责⽆旁贷的使命。
“育⼈”就是育有德性的⼈,育⼈格全⾯和谐发展的⼈。
所谓全⾯与和谐包括感性与理性,智商与情商,⾝体、⼼理与精神等,其主要表现为性格良好和⼼态阳光。
同时⼀个有德性的⼈内⼼是有敬畏感的,⾃孔⼦以来,君⼦就有三畏:畏天命、畏⼤⼈、畏圣⼈⾔。
(〈论语·季⽒〉)要敬畏法律,敬畏规范,敬畏⽂化,敬畏⾃然,敬畏天地。
反⼀个没有敬畏感的⼈是德性严重缺失的⼈。
之,⼀个没有敬畏感的⼈是德性严重缺失的⼈。
⼆.教育领导者是⽂化范式的领导者
肖恩(Schein,1985)认为,领导的职能是建构及维持⼀种组织⽂化,⽽管理是建构及维持⼀种组织机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领导者所肩负的应该是营造教育⽂化氛围的使命。
学校⽂化是影响学校⽣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应实⼒与软实⼒的总和,前者指学校的⾃然环境及其基础硬件设施,后者指学校的⼈⽂环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信念、信仰、⾏为习俗、实践规范和精神⽓质。
由此衍⽣⽽来的学校⽂化的主要形式可以分为环境⽂化、典章⽂化、领导⽂化、精神⽂化、礼仪⽂化。
这五中⽂化在不断影响着学校的提升、改进和发展。
⽽建构学校⽂化是教育领导者的⾸要任务、使命、⽬标和战略定位。
教育领导在引领学系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关注这五种⽂化的构建。
学校的灵魂是其⽂化,没有⽂化的学校是没有精、⽓、神的躯壳。
学校⽂化由校长倡导⽽创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种精神境界和品格。
校长应该是学校⽂化建构的精神领袖,校长应该在⽂化、思维、⾏为、学术四个⽅⾯引领群体,应该是价值、规范、理解、宽容的典范。
学校⽂化建构的核⼼就是价值观的构建,是整个价值体系、信念、信仰的确⽴或重建。
价值体系是学校的黏合剂,具有凝聚学校成员思维、话语、⾏为的功能。
但这⼀价值体系必须由全体成员共同认识、内化,进⽽转化为⾏为规范,才能产⽣凝聚⼒。
形成向⼼⼒。
教育领导者,尤其是校长,在学校⽂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是第⼀责任⼈,⽽学校各类各级管理⼲部,在建设处室⽂化、教研⽂化、班级⽂化中也应该承担各⾃责任。
学校在打造各种⽂化的过程中,均要渗透价值观。
⽐如学校确定的节⽇⽂化,使之成为⼀个传统。
节⽇⽂化的确⽴应依据我国法定的节⽇和本校的育⼈⽬标,最终的⽬的是将本校的教育精神、价值理念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挖掘学⽣的多重智⼒,让具有不同资质、禀赋的学⽣有不同的展⽰平台。
以下⼀些学校的节⽇活动可供我们参考:
以增强亲情为⽬的,感谢⽗母、⽼师的感恩节,教师节;
以强⾝健体,弘扬⾼雅艺术,展⽰个⼈才艺为主题的“青春才艺展⽰节”;
以培养实践能⼒和创新精神为主题的“⾦⾊年华科技节”;
以增进环保意识,美化校园环境为主题的“爱我家园植树节”;
以开拓视野,做国际公民为主题的“国际⽂化交流节”;
以毕业年级为主体,以树⽴正确的⼈⽣观、世界观、理想观为主题的“惜别母校,青春⽆悔节”。
学校⽂化构建的⽬的是给学⽣提供个性多元发展的平台,让学⽣⼼⾥充满阳光和希望,搭建教师实现个⼈和专业价值的舞台,让教师展⽰风采和才华,让学校彰显超凡的⽓质和品格;终极⽬的是营造师⽣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烈归属感的精神家园,⽽教育领导是精神家园的建筑师、设计师、施⼯者和质量监督员。
三.教育领导者是教育管理的实践者
教育领导者不仅仅是⽂化、思维、⽅向、战略的领导者,更应该是教育活动的管理者。
管理是“运⽤⼀定的⽅法和⼿段,建⽴⼀定的制度,极⼤地发挥校内⼈财物诸因素的作⽤,充分地利⽤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致地有效实现预定的学校⼯作⽬标的⼀种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张济正等,1985)⽽管理的内容是学校的⼈⼒资源和物⼒资源调配、经济财务、教师的教学、学⽣的学习等校内的各项管理。
换句话说,领导不仅要勾勒愿景,不仅要能说、会说,还要能做,也就是懂管理、会实施。
⽐如对课程教学的管理和实践应该包括课程设计、决策、实施、评估等。
西⽅学校管理中对学校领导有⼀句名⾔是:Walk the talk,即领导要去践⾏说过的话,去履⾏许过的诺⾔。
陶⾏知先⽣曾强调“⾏是知之始,知是⾏之成。
”由此提倡教学做合⼀,也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要根据学的法⼦,学的法⼦要根据做的法⼦。
”(陶⾏知,2005,第232页)陶⾏知先⽣接着指出,“教学做是⼀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是⾮常注重‘做的’。
”这些实践活动,其寓意是⾮常深远的,包括宏观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也包括微观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法。
在“教学做”合⼀的过程中,也实现了陶⾏知先⽣的另外2个很重要的教育观点:⽣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理念的转变、理念的树⽴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教育领导来说,应该切忌:语⾔上的巨⼈、⾏动上的矮⼦,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念与实践割裂,语⾔与⾏动分化。
应该要倡导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念与实践的统⼀、语⾔与⾏动的⼀致。
因此,实践、践⾏、学⽤⼀贯是重中之重,只有知⾏合⼀,只有教学做合⼀,学校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四.教育领导者是⼈际关系的协调者
教育领导者要注重四个⽅⾯的和谐:
⼀是师⽣个体⾃⾝的和谐,即⾝体、⼼情、精神的和谐---个体应该是⾝⼼健康、⼼情舒畅、精神愉悦的有机统⼀。
要做到这⼀点,个体需要有强⼤的⾃我控制能⼒,需要阅读、需要阅历、需要顿悟、需要感恩。
⼆是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即与他⼈的共处和共存,要有处理好⼈际关系的能⼒,应该说只有克⼰复礼才能与他⼈和谐。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尽量减少对别⼈的伤害,和谐的⼈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三是个体与社会和客观现实的和谐,当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应该懂得如何去适应。
四是⼈与⾃然的和谐,⼈类只是⾃然界及其渺⼩的⼀员,⼈类只顺应⾃然,⼩⼼呵护⾃然,或在不改变⽣态平衡的基础上改造⾃然才能与⾃然和谐相处。
学校的全体成员都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才能达到天⼈合⼀的最⾼境界。
五.教育领导者是不断提升⾃我的学习者
管理学有⼀个公式:L<C=die,L就是Learn,C就是chang,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学习的步伐赶不上时代的变化,管理者就要消亡(die),就要被⾃然淘汰。
基于这样的管理理念,现代社会的⼈必须成为终⽣的学习型的组织,⽽教育领导必须是不断⾃我提升的学习者,同时是建构与发展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
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交了⼀份迄今为⽌看来影响异常深远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译《学习—内在的财富》)。
该报告认为,终⾝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来重新设计、组织。
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柱: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获得理解的⼿段,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具。
“要求要学会运⽤注意⼒、记忆⼒和思维来学习。
”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即学会在⼀定环境中做事、⼯作。
不但要有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包括实际动⼿能⼒,⼈际关系的协调能⼒,社会⾏为、交际能⼒,管理的能⼒,解决问题和⽭盾的能⼒。
3.学会共同⽣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指要培养学习者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懂得⼈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的⼈之间具有相似性⼜是相互依存的。
”
4.学会共存(learning to be)。
要学会适应和改造⾃⼰的环境。
要发展⾃⼰的⼈格,增强⾃主性、判断⼒、责任感。
教育应重视这些记忆⼒、交往能⼒等潜能。
这四⼤⽀柱不仅仅对个⼈,包括教育领导者,⾃我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对未来学校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领导者指引学校发展的历史性要求。
这四⼤之柱是个⼈发展的主观必然,也是学校全⾯发展的客观必然。
四⼤⽀柱是四位⼀体的,任何⼀根⽀柱不能少,伴随⼈和组织的发展也是终⾝的。
这四⼤⽀柱不仅仅关注⼈的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的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解决问题、与他⼈协作、团结等。
所以,不断学习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呢?
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的建构需要有5项修炼,组织成员不断学习才能使组织发⽣变⾰和发展。
第⼀项修炼---⾃我超越(personal master)。
指学习者能以⼀种客观的态度观察现实,并培养⾃⼰的耐⼼,了解⾃⼰的需求、愿望,能不断学习,超越⾃我。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项修炼---改善⼼智模式 (improving models)。
挖掘内⼼世界的想像⼒,培养⼀种开放、宽阔的胸襟。
摈弃刻板、僵化甚⾄错误的认知模式,能“有效地表达⾃⼰的想法,并以开放的胸襟容纳他⼈的意见。
”(彼得·圣吉,1998,p.9)
第三项修炼---建⽴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为组织的发展勾画未来,形成组织共同的未来景象。
“⼀个缺少全体衷⼼共有的⽬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器,”“有了衷⼼渴望实现的⽬标,⼤家会努⼒学习,追求卓越,不是他们被要求怄⽓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衷⼼希望如此。
”(p.10)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沟通、共同学习,发挥团队⼒量。
因为“团队的集体智慧⾼于个⼈智慧,团队拥有整体搭配的⾏动能⼒。
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会产⽣出⾊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较其他的学习⽅式快。
” (p.11)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这是整个五项修炼的基础。
组织成员以客观的态度了解事实的全貌,拥有全局的战略眼光,不是单⼀机械的“刺激—反应”的个体。
系统思考“即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拥有实⽤的⼯具,可帮助我们认清整个变化形态,并了解应如何有效地掌握变化、开创新局。
(p.7)
对于学校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教育领导者需要深⼊思考的问题。
反观中国的⽂化,其实我们博⼤精深的思想宝库早已有关于持续学习、终⾝学习的理念和⽅法。
荀⼦(前313-前238)在《劝学》中开宗明义指出,“君⼦⽈:学不可以已。
”这就是⼈要终⾝学习的思想。
荀⼦进⼀步指出学习的⽅法和规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学习要虚⼼向他⼈学习,站在巨⼈的肩膀上,才能超越。
荀⼦还强调反思性学习,“君⼦博学⽽⽇参省乎⼰,则知明⽽⾏⽆过矣。
”荀⼦认为学习者要谦逊低调,不要⾃以为是,不要夜郎⾃⼤。
因为学习者“不登⾼⼭,不知天之⾼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之遗⾔,不知学问之⼤也。
”学习的⽬的是坚持“操守”然后才能“成⼈”,所以说“⽣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
”荀⼦认为学习者有两类⼈:⼀类是君⼦,⽬的是“以美其⾝”,即修养⼼性,提升境界和品格;另⼀类是⼩⼈,⽬的是“以为禽犊”,也就是⼩⼈不能修⾝,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取悦于⼈。
⽽⾄于学习的态度要“⽤⼼专⼀”,要“锲⽽不舍”,这样学习才有效果。
杜威认为,“⼀个⼈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该停⽌。
”(杜威,2004,第214页)古语有道“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我想这就是对每个⼈包括教育领导者的⼀种期望。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与贤⼈、经典、各种流派进⾏对话和交流。
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声的,但⽆声胜有声,在此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感受到真、感受到善、感受到美的洗涤和熏陶,感受到古⼈灵魂的伟⼤和精神的超然。
这样,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启迪,⼼灵得到净化。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提升⾃⼰的⽂化品格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