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1用人单位误区不少用人单位在选取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潜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
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潜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潜力不比研究生业务潜力差。
第二,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思考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同等状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三,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思考到本单位的业务状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期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必须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思考本地人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期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2大学毕业生误区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必须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透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必须的损害。
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潜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本文将从就业形势、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就业形势分析由于各行各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
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2. 岗位匹配不合理: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选择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常出现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的情况。
这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难以发挥自身专长,降低了就业的效益。
3. 城市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往就业。
相比之下,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二、就业问题分析根据就业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1.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高薪和稳定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和行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他们忽视了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2. 职业规划不足:大学生在学业阶段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潜力,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这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盲目追随热门岗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3. 创业意识不强:一些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缺乏敏感性,对自主创业持观望态度。
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进入传统企业就业,而错失了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实践教育: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更多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
比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导正确就业观念: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解就业不仅仅是追求高薪和稳定的工作,更包括积累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
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就业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并且还遭受了不少的挫折和困难。
今天我们来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1. 缺乏专业技能:由于当前社会越来越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而很多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没有专业性的技能训练,只是传承了一些基本的学科学习,缺乏真正意义的实践技能。
2.市场供需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迅速增加,而企业招聘大学生的需求还没有跟上。
因此,市场供给不足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3. 就业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工具不完善,在招聘市场上,很多公司的招聘信息无法真正的为学生所知晓。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或政府机关进口的公开招聘,进口较为狭窄,难以满足广大应聘者的需求,也容易造成就业渠道不平衡。
4. 求职意识不强:即使一些大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不乐观,他们也很少会去主动思考如何去更好的面对就业问题,采取科学的求职策略,往往会选择让任何一家公司都能招到自己,而不加以思考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5. 关系网“领先”法则: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有许多用给头顶排行榜或成绩在全班排名前列的学生优待,而忽略了那些不在学校“权利阵地”上领略到的优秀学生,让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失去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二、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难?1.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大学生要在校园之外寻找相关的实践机会,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拓展就业渠道: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逐渐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及大学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机会和优质就业信息。
3. 增强求职意识:提醒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问题,每个人每天都去关注一下招聘信息,还要增加自己的求职手段,如保持通电话,发简历邮件等。
4. 强制性的实习计划:为了弥补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实习培训计划,促进大学生通过实习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提高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积累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职位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
这种供需不平衡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1 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
这就导致了就业岗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提高毕业生素质: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就业成功率。
1.2 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在就业市场上,高质量就业岗位往往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关注。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难以获得这些岗位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学校品牌:高校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学校声誉和影响力,增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实习:高校应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和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3.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和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
通过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中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人才过剩,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急需人才,却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越发严峻。
与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一、现状分析1. 就业指导服务存在普遍不足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现状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
从学校来看,就业指导服务的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缺乏专业人才。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室规模较小,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际的就业经验和资源。
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也不够明确,通常只能在毕业前才会主动寻求就业指导服务。
2. 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现有大部分高校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培养。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3. 就业信息不对称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为严重。
许多大学生对于选择职业方向、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非常缺乏了解。
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信息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就业资讯,而对于职业规划的深度分析以及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都缺乏完善的支持。
4. 臨時性的培訓過度有些高校为了应对就业率的压力,更多地采取了“培训”式的就业指导措施。
即将毕业的学生会接受一些短期的培训,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短暂的培训,但不具备长期的效果。
这种培训式的就业指导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5. 就业观念需更新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或误导。
一些学生和家长过度迷信名校和专业,未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专业和找工作;有些学生对创业和就业的现状认识不足,只求安稳而不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
这种观念的滞后导致了学生就业观念的狭隘和就业实践的盲目性。
二、问题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的制约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仍然以实现人才培养的传统角色为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部分还存在较大的空白。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国贸学院 081国商0 包玉刚 200829044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
加之2008 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波及和影响还未消除,这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2010 届大学毕业生就更是雪上加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1 劳动者数量供过于求。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0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630 余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其次,庞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群体也在寻求就业机会;另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向城市靠拢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2、高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2.1 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在专业结构上,所设课程内容陈旧,偏重理论方法,缺乏实践性,许多学生学了也不知道怎么应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评价学生主要还是分数,不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课程学了之后,考试完就忘了,学生学到的实用的东西太少,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社会上存在一些专科技校的学生很好找工作,而很多本科生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1.2.2 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机构只是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单调,有的只是毕业班才开设就业指导课,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开设。
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方面的指导。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些 小 城 市 发展 ; 单 位 选 择 过 高 , 重 咽 对 看
家 机 关 、 单 位 等 , 一 些 小 企 业 、 苦 企 大 对 艰 业 不 感 兴趣 , 使 高 不 成 低 不 就 。 致 二 、 新 时 期 解 决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的 对 策
为大学 生人 数增长 或因 中国经济 的持续
大 学生就业难 问题 的原 因非常复杂 ,
而 且 还 隐含 着深 层 次 的社 会 问题 。 当 前 在 新 形 势 下 , 决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问 题 也 解
、
高 校 大 学 生 就 业 现 状 的分 析
灯, 而对一些外 地毕业生则加 上各种条件
加 以 限制 。 一 个 真 正 公 平 、 争 、 优 、 竞 择 有 序 的就 业 市 场 尚未 建立 , 务 保 障 体 系 还 服
1 大 学 生 应 更 新 就 业 观 念 , 力 提 高 、 努
万 人 ,0 6年 为 4 3万 人 ,0 7年 为 4 5 20 1 20 9 万 人 , 0 8年 为 5 9万 人 , 一 年 都 将 比 20 5 每
上 一年 多 出 6 0万 左 右 的 毕 业 生 。2 0 0 9年 时全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人 数 突 破 了 6 0万 , 0 达
4 、大学生 自身的素质及就业观 念存
在 问题
随着 近 年 来 的 高 校 扩 招 , 学 生 人 数 大
越 来越 多 , 学生 的基础有 高有 底 , 上高 加 校 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能及 时跟 上 , 造成 了学 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 有的学 生成 绩不
错 , 动 手 能 力 差 , 的学 生 动 手 能 力 强 , 但 有 适 应 能 力 也 强 , 是 学 习 成 绩 差 , 能 通 但 未
城市化进程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解决对策
城市化进程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城市化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系列困境。
本文将对城市化进程下大学生就业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分析1. 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不同,大学生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之一。
一些地方的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而另一些地方则需要更多的金融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不合理,导致了大批专业人才出现就业难的情况。
2. 求职技能和实践经验匮乏市场对大学生求职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教育往往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通常缺乏实际岗位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3. 就业观念和期望值不合理部分大学生有着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和过高的期望值,希望从毕业之初就能找到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然而现实是,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岗位需要从基层做起,薪资待遇可能并不理想。
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的心态和期望值需要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符合。
4. 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城市化人口,而城市就业机会却是有限的。
许多大学生希望在城市中找到工作,这使得城市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就业机会不足,大学生很容易陷入就业困境。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以增加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2. 推动产教融合,提高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学校与企业之间应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制定实用的课程计划和实训项目,提高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代表来校园招聘,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遭遇到了困境,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原因分析教育与就业之间脱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知识和就业之间脱节的现象。
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注重专业学习,而对职场技能的培养较为忽略,导致毕业后对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不足。
用人单位招聘门槛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多用人单位发起校园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业界认可的资格证书,许多大学毕业生没有符合要求的工作经验和证书,因此无法胜任对应的工作。
市场供需不平衡行业供需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之一。
现实中时常发现像商科专业这种受欢迎的专业供应过剩,但工科、文科等其他专业的供应却明显不足。
造成了某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对策建议职业规划教育的加强加强专业人才的职业规划教育,将职业发展的思考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并注意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培养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相关认识。
鼓励企业招聘毕业生政府应通过政策和税收优惠等形式,鼓励企业招聘毕业生。
同时,鼓励各大企业建立培养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实践经验,培养其实际工作的能力。
职业生涯服务机构的设立政府可以通过职业生涯服务机构的设立,为学生提供择业指导、职业咨询等方面的帮助,促进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缩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结论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需要从高校的教育质量、社会需求、政府政策等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当学院、学生和用人单位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关系时,才能真正达到高校人才培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大学生就业现状策划书
大学生就业现状策划书标题: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策略策划书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策略,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策划书将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就业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1.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
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2.专业结构:大学生专业结构错位严重,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差异明显。
一些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好,而一些冷门专业就业困难。
3.就业观念: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倾向于选择稳定薪水高的行业,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加。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1.教育引导: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提高就业观念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专业,避免盲目跟风。
2.专业调整:建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具就业前景的专业选择。
3.技能培训: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创新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具备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
4.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相关岗位信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信息透明度和选择性。
5.创业支持: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施方案1.加强就业指导: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
2.加强与企业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培养计划,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的现状出发,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之策。
1. 当前就业形势的挑战1.1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难、找工作差的现状。
1.2 技能与需求不匹配部分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导致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1.3 行业结构转型影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部分传统产业就业需求减少,新兴行业的发展反而更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
2. 当前就业形势的机遇2.1 互联网经济崛起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互联网行业成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理想选择。
2.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扶持政府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下,大学生创业的环境逐渐优化,创业成为一种新的就业出路。
2.3 人才短缺领域需求增加随着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这些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3. 应对策略3.1 多元化就业观念大学生应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包括自主创业、外企就业、公务员考试等。
3.2 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3.3 主动拓展人脉在就业过程中,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和人脉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
综上所述,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充满挑战与机遇。
只有认清形势,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规模和生人数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2008年末2009年初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等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种种因素,中国面临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高峰,全社会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客观的说,这是有失公允的。
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两个大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中国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增长,为什么中国在GDP增长达到11%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就业难的问题?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苏黛瑞就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过剩的问题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够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经济的结构也不适合吸收社会上的劳动力。
其实质原因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遵循着一个畸形的模式,中国GDP增长的50%依赖出口。
国家和地方的硬件投资开发包括建桥,修路,建各种市政美容设施,修各地政府机关大楼,建各种工业旅游园区等形象工程也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00万一步步跃升到如今的610万。
但在这些年间中国的GDP不过从10万亿增加到30万亿,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
粗放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所吸收的劳动力大部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工。
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就业形势严峻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并未相应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困境。
1.2 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传统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导致这些领域的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
而一些新兴行业和岗位,由于大学生对其了解不深,导致供需不平衡,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1.3 就业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影响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2.1 提高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分享就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2.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传统行业,还要关注新兴行业和岗位。
可以通过参加招聘会、实习实践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2.3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4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5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对大学生的招聘数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5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5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大学生“就业难”具体表现(1)不同层级的学校之间毕业生就业状况喜忧参半。
现在很多大公司、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家机关,越来越看重“名牌效应”,很多单位的进人指标仅限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有的甚至限制更大,仅仅限定在全国几所重点高校,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2)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较大。
整个社会的总体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来明显提高,尽管目前研究生的总体就业情况较前几年有降低的趋势,但是比本科生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就业,而本科生又比专科(高职)生容易就业。
(3)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文科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机关、事业单位需求缩小的影响,就业渠道变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文科专业毕业生由于受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的影响,目前他们的就业趋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4)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竣。
现在女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公开的事实,说性别歧视也好,说用人单位对女生有成见也好,对于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来讲,不要女生或者优先考虑男生,也逐步成为他们选人的标准。
(5)家庭背景成为决定大学生就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靠家庭背景的“关系”就业成为近几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攀比心理,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层出不穷。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影晌。
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调整造成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表现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能接受到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下面职场的我就给大家共享的关于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缘由对策分析,欢迎阅读!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篇一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生就业难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了化解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一是高校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力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应当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对同学综合素养力量的培育;三是政府要加大统筹高校生就业政策宣扬和优待政策落实的力度。
2022年毕业季立刻到来,新一批毕业生即将迈入社会,在他们迈入社会之前,首要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
当前,高校生毕业人数呈不断递增态势,但是,数量浩大的毕业生军却不得不接受一个高毕业率低就业率的事实。
2022年,中国高校生毕业人数为212万人,而2022年则达到了680万人,十年时间,毕业人数猛增。
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而到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却降到了令人咋舌的55.7%,如此巨大的差别让人不禁汗颜。
2022年毕业期将至,即将有699万毕业生走出校内,开头面临就业压力。
伴随着毕业生如潮水般地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呈现一个缓慢增长趋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
一、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缘由:客观方面主要是结构性冲突突出,结构性冲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区域经济进展不平衡与大批毕业生涌入经济发达地区的冲突。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进展快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毕业生首选的抱负就业地。
依据我们的调查,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区人才奇缺,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远未饱和。
地域经济进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才"扎堆'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缘由之一。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助于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为政府、高校和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高校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背景与现状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产业和基础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减少,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而部分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来就业,导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自身兴趣和发展潜力,导致就业不稳定和职业发展受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大量工人被裁员或失业。
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限,无法承载大量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2.人才供给过剩大学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市场供给过剩。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3.信息不对称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不清楚企业的需求和招聘信息,因此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够明确,使得大学生难以满足招聘标准。
4.创业压力大学生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压力,许多人选择创业。
然而,创业的风险较大,许多创业者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市场洞察力,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增加。
二、对策建议1.调整教育理念大学需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在毕业前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培训。
大学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动与企业对接,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
3.提高创业支持力度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导师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支持,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加强职业实践大学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社会资源和人脉。
5.加强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激励政策。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过剩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致。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现状走势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以大学生就业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上较高,但是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
许多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找到了较好的就业机会,而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其次,大学生就业领域普遍存在着择业限制,很多大学生只能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
另外,大学生就业薪资普遍偏低,不符合他们所受教育和付出的努力。
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面临着择业困难、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是一个突出问题。
现有教育体系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许多毕业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其次,优质就业资源的稀缺性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优质岗位有限,大批毕业生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岗位供需不平衡现象很普遍。
此外,招聘过程不透明和不公平等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大学生就业对策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和解决问题,各方面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部门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建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行双向选择机制,更加贴近就业市场的需求。
此外,建议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就业前景及要求,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还有,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资源,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最后,建议加强就业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减少招聘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为大学生提供平等公正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和严峻。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谈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就业现状根据最近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有以下特点:1.就业比例下降。
数据显示,尽管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
2019年,全国本科生就业率为89.6%。
2.就业形态丰富。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校园招聘,还有很多互联网和创业公司的新型招聘形式。
许多大学生也更愿意选择自己创业或者自由职业。
3.求职压力大。
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前景的变幻不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求职压力,许多毕业生不得不接受薪水较低的工作。
4.就业岗位不匹配。
由于不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工作与专业不符,就业岗位匹配度不高。
二、原因分析1.高校就业观念落后。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学校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实践和实习经验的培养,也缺乏启蒙性的就业指导。
2.市场需求和人才素质不匹配。
高校招生和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充分对接,有时候出现人才过剩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情况。
3.科技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结构调整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复杂。
新技术重构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流程,许多之前的就业机会消失或者被削减。
4.社会竞争压力加大。
除了传统职业竞争,市场越来越需要具备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这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并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三、对策1.加强职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大学应该增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实习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
2.吸收市场需求和优化专业设置。
大学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的要求,考虑相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更新。
3.鼓励创新和终身学习。
学校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和资源。
大学应该鼓励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课程。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1. 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优秀的竞争对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2. 求职门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对招聘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等。
3. 岗位匹配度不高有时候,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这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分析1. 增强专业素养大学期间,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增加职业规划意识大学生在求职前应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前了解职业市场需求,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社交与人际关系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
大学生要多参加社团活动、校友会和各种职业交流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机会的获得。
4.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招聘渠道,大学生还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可以关注互联网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多方面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5. 改善实习机制实习是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 鼓励创新创业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鼓励他们创新创业,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三、结语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需要增强专业素养、加强职业规划、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宽就业渠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1-05-26T14:56:12.0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王健
[导读] 高校中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个部门要采取行动,逐级落实责任,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
◆王健辽宁省沈阳药科大学110016
摘要: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已提前启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如何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政府及高校面临的最大考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分析就业现状,找寻就业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就业乃民生之本。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就业,无疑成为政府面临的民生最大考题。
在高校,如何使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考验。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40余万人。
虽然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
二、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首位”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同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政府表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时也明确指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
2、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各高校应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本着对大学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
(1)高校的各个部门群策群力,关心和帮助每一名毕业生就业。
高校中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个部门要采取行动,逐级落实责任,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
有些高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的书记、校长、校学生处就业部门、团委、研究生处、学院的负责人、班导师、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辅导员都要逐级落实责任,深入到学院、期队、班级、寝室,关心和帮助每一名学生就业。
(2)为毕业生积极收集岗位信息,广泛联系用人单位进校招聘。
各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应深入各行各业如大中小、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收集信息、寻找岗位,同时广泛联系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确保招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全力为毕业生收集并提供岗位信息,帮助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落实就业岗位。
沈阳药科大学每年都成功召开了大型毕业生双选会及多场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双向选择平台。
2010年11月13日,沈阳药科大学在校体育馆成功举办了2011届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
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24家用人单位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双选会,各用人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5500多个,需求专业涵盖了学校所有专业。
双选会期间签约率达20.7%,300多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另外,从2010年10月份到12月份,学校还组织专场招聘会将近100场,接待企业近100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很多毕业生通过专场招聘会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成功签约。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大一开始分阶段为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教育,上好就业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就业的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就业的活动。
第一学年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对应的职业,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
第二学年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使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或对目标进行调适。
第三学年应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简历准备、着装指南、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引导,通过系列培训,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大四学年主要引导学生进入就业实战。
(4)引导毕业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很多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业期望值过高。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毕业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具备良好的就业心态,使他们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应引导毕业生把工作分为三个步骤——就业、职业和事业,引导他们从基层做起,从一线岗位做起。
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从个人成长及积累工作经验的角度来看,到企业一线岗位工作较有必要。
通过一线岗位的工作,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职业目标。
总之,高校应积极开拓就业思路,加大力度拓展就业途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