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隐在好莱坞类型片中的意识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隐在好莱坞类型片中的意识形态
[摘要] 电影绝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它同时也是一种潜藏着意识形态倾向的文本,或者说电影是用视听语言编码的意识形态语言。

好莱坞的电影风靡全球,它在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美国文化的同时,也在隐蔽地传播着美国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使观众在观影的时候不自觉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识。

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的类型片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在讲述美国当时的文化和社会。

[关键词] 好莱坞;类型电影;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综合,而且吸收了阿尔杜塞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在阿尔杜塞的代表性论著《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建构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名词异常关键――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意识形态机器具有阶级性和非暴力性,统治阶级借此机器将代表自己利益的世界观强加在其他阶级身上,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并接受属于自己的“宿命”位置,从而屈服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场”,它是将个体同化以进行生产关系、社会形态
再生产的精神软武器。

意识形态被看成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机制,那些接受了统治阶级基本意识形态的阶级就具有“虚假意识”,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对于马克思以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社会的变革依赖于工人阶级摆脱统治阶级思想上的束缚,超越他们的“虚假意识”并发展一种代表着工人阶级经济利益的“革命意识”,这一新的意识是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

意识形态批评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作品,特别是20世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批评理论发生了演变,它一方面保留了马克思主义根源的要素,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细微的差别,更加具有复杂性。

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意识形态的讨论和“虚假意识”这一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当今的意识形态批评在保留早期马克思主义思维模式基本轮廓的同时,也从“虚假意识”这一概念中演变了许多。

当今意识形态分析法仍然关注权力问题、统治问题以及某些集团为了自己的特定利益怎样斗争的问题,但是它的研究从理论上说更为复杂,它关注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甚至反对有权有势阶级的意识形态。

意识不再只是简单的“虚假意识“,意识和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也不一定是直接的。

实际上,当今大多数意识形态研究的关
注点已经发生了转移,即从经济和阶层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了文化领域的概念化。

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因此它势必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电影担负潜移默化地使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得以延续与再生产的功能,它是辅助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统治阶级通过电影叙事,通过声光电化将意识形态十分隐蔽地表达出来,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本来不愿接受的思想。

布洛克尔在其《文化理论简明术语汇编》一书中将意识形态看成是文学、文化和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术语。

毫无疑问,电影是一种潜藏着意识形态倾向的文本,或者说电影是用视听语言编码的意识形态语言。

好莱坞电影忠实地实践着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并且是美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最为有效、有力而迷人的部分”。

一部好莱坞电影的产生,绝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它同时也是在推广美国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潜隐的符码被编排到各个时期的经典好莱坞电影文本当中。

当我们用意识形态来分析好莱坞电影的时候,分析某一类型的电影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好莱坞的恐怖片、爱情片、伦理片、动作冒险片等。

因为同
一类型的电影文本采用的基本手法是相同的,这样便于挖掘出隐含的主题和思想,而不同类型的电影叙述故事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研究起来就比较麻烦,有时候甚至会得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

除此以外,电影意识形态研究要么关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里根时代的电影,要么将不同时期的同类型电影做比较。

通过意识形态研究,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电影是怎样去表现特定的世界观以及意识形态斗争,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表现社会的电影是怎样变化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种类型片――动作冒险片和战争片颇受观众的喜爱,曾风靡一时,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一下潜藏在这些电影中的意识形态。

比如像Raiders of the Lost Ark(《夺宝奇兵》)和Romancing the Stone (《绿宝石》)这样的动作冒险片以及像Rambo(《第一滴血》)和Top Gun(《壮志凌云》)这样的战争片吸引了大量观众,获得了巨大的票房,从而刺激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创作出大量的续集并催生出无数的模仿者。

我们应试图用意识形态去分析这些电影所隐含的信息:这些电影是关于什么的?为什么这些电影如此吸引美国观众?换句话说,这些电影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一、动作冒险片
动作冒险片是20世纪80年代最为流行的电影。

由哈里森•福特领衔主演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是这一类型片的代表。

在这一系列片中,由哈里森•福特所扮演的英雄有着超人的勇气以及非凡的技艺。

电影剧情扣人心弦,经过几次惊心动魄的历险,剧中的英雄最终反败为胜,打败恶人,并且赢得了剧中女主角的好感,对他产生爱慕之情。

这一类型片通常将剧中的英雄设置在异国他乡或者荒郊野外,在那些或玄妙、或瑰丽、或阴毒、或神秘的场景中,反面角色的出现以及电影的剧情变得更加的不可预测。

坦率地说,这样的类型电影确实扣人心弦,情节紧张(尽管观众都知道随着剧情的发展,英雄会取得最终的胜利),甚至带有几分浪漫的色彩。

当电影中的英雄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观众的心理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如果我们深究那些隐含在情节表面的东西,我们能够挖掘出这些电影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学者马凯蒂(Gina Marchetti)认为这种类型片意识形态的关键在于主要角色(英雄和坏人)的类型建构。

而好莱坞的动作冒险类型片基本都建构了这种人物冲突,即“我者”和“他者”之间的冲突。

当然,在一类型片
中,“我者”和“他者”之间的界定有着很多的决定因素,比如国籍和种族通常就是一种界定的标准,在《虎胆龙威》中,布鲁斯•威利斯(白种美国人)代表着“我者”,而外国人代表着“他者”;《印第安纳琼斯之圣战奇兵》中的文明人代表着“我者”,野蛮人代表着“他者”。

电影的高潮部分,英雄最终会通过一场生死对决将代表着“他者”的坏人杀死,从而消灭异己,解除危险,达到“坏人群敌尽歼、英雄美女大团圆”的结局。

在好莱坞电影这种紧张的人物关系冲突背后,在强烈的观影快感和诱人的视觉奇观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的意识形态。

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霸主地位的获得和实力的急剧扩张,骄傲、自负甚至自大的倾向已开始形成。

美国人开始具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自认为天下第一能够为所欲为。

不管是侵略还是干涉他国内政,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是维护和平的使者。

在美国看来,自己是维护世界秩序的英雄,而其他国家则是代表着“他者”的坏人。

美利坚民族的这种狂妄、自大、藐视一切的做派,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美国精神”。

同时这种类型片十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个个都是单枪匹马,能够以一敌百,神通广大,几乎完全靠自己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去取得胜利。

在这刀光剑影以及
英雄浪漫主义的背后,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美国精神”的存在。

二、越南题材影片
20世纪80年代的动作冒险类型片有一些“回到越南”电影,其中《第一滴血》(Rambo)系列片是这一类电影的典型代表,同时还有《越战先锋》(Missing in Action)三部曲以及《长驱直入》(Uncommon Valor)等。

这些电影讲述的是越战老兵在战后十几年重新回到越南去营救美国政府早已放弃的美国战俘。

在营救的过程中,越南人被丑化成凶残的敌人,他们罪该万死,而影片的英雄――史泰龙和诺里斯最为有名――在解救战犯的时候对劫持者进行了最为严厉的惩罚。

这些电影的意识形态并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捉摸,考虑到这些电影在里根任总统期间的欢迎程度,它们的意识形态共鸣并不让人感到惊讶。

从本质上说,这些电影是在利用大众传媒重新打一场越战,在影片中,美国人既是好人也是最后的胜利者。

美国政府一直以来不能接受越战的失败并为之感到羞耻,而这些电影恰好充当了救赎的功能。

现实中的美国不能在战场上赢得越战的胜利,而这些电影却能让美国人回到电影的虚幻世界里去改变历史。

在这些电影里面,美国人不再有羞耻和失败,取而代之的是骄傲和胜利以及对
国家力量的再肯定。

电影中所展示的这一切正是里根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他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正需要一种民族自豪感、国力和国家目标的回归,让整个国家从越战综合症中走出来。

从根本上说,这些“回到越南”电影是意识形态工程的一部分,它们试图通过一种虚拟的胜利让美国克服越战综合症,让美国人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并对越战的失败做出重新的理解。

同时这些电影所刻画的英雄形象(兰博、布莱多克)回到越南重新获得了他们的力量和权力,这一点正好符合了当时美国男人的一种渴望。

在过去,强大的美国男人掌控着家庭,但由于20世纪60年代几近沉寂的女权运动再次在欧美社会爆发,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男性的社会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回到越南”去营救美国战犯实际上反映出美国男人渴望回到神话般的过去,再造其“男性化”的特征。

而越南题材的电影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渴望,从意识形态上讲,电影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满足渴望的虚拟方式。

三、结语
当我们欣赏电影的时候,这些电影所塑造的形象不再只是简单的虚构。

如果我们用意识形态的方式去
解读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电影,我们会发现电影文本以及它们的流行实际上是在讲述美国当时的文化和社会。

当时的男性战争电影一方面反映出了美国男人的一种恐惧和渴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美国自负自大的形象。

90年代,美国的这种形象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些电影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和美国1989年侵略巴拿马,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出自于一个版本。

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新闻中的战争场景和1986年的热门电影《壮志凌云》并无太大的差别。

美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克服了越战综合症,此时不少的美国人开始支持对巴拿马、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并支持“反恐战争”。

同样,好莱坞也创作出了一部分带有意识形态的电影来服务于这一政治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郝大铮.电影意识形态散论[J].当代电影, 1989 (04).
[2] [美]罗伯特•斯科拉.啊!阿尔杜塞:编史学和电影研究的兴起[J]. 胡菊彬,译.当代电影,1989 (05).
[3] 贝•巴拉兹,边季.电影的精神――意识
形态断想[J].世界电影,1985(02).
[作者简介] 周浩(1976―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美国Rocky Mountain College访问学者,长江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英文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