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构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地形构造分析
第一篇总括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的下游,地理坐标北纬30°42′—35°08′,东经116°20′—121°54′,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交通极为便利,是我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江苏地处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

江苏地形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较大,成为江苏一大地理特点。

本区居我国大陆东部两大构造单元——华北准地台和扬子准地台的衔接部位,与黄海、东海两大构造盆地紧密相连,地质构造复杂,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斜贯本区西北部。

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是我国最早进行地质调查的主要地区之一。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第二高山:宜兴市张渚镇岭下村黄塔顶,最高峰海拔611.5米,苏南山区第一高峰。

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本区东临黄海、东海,南连上海、浙江,西邻安徽,北接山东,北、西北、西南三面围低山丘陵环抱,中部和东部为大片冲积平原。

北部〔徐州—连云港一带的低山丘陵〕是鲁南低山丘陵向南延续的侵蚀残丘。

西南部低山丘陵中的宁镇山脉、茅山山脉海拔200—400米,二者呈弓矢状展布,宜溧山地海拔一般为300—500米,个别山峰超过500米。

本区中东部平原,大致以通扬运河为界,以北由古黄河、淮河冲积面成,地势坦荡如砥,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从西北丰县的45米向东南至东台降至5米以下。

横亘在平原之上的黄河古道像一条“沙龙”,蜿蜒曲折。

里下河地区地势尤为低洼,是本区的“锅底”。

通扬运河以南的平原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地势亦较低洼,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二、水文
本区水系极为发育,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

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滁河、沂河等,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江苏跨江滨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江苏”之称。

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陆域水面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中居首位。

其中尤其以长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长江以北的里下河平原,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网状,分布极为稠密,为大面积的水网密集地带。

长江是流经江苏最大的河流,呈东西向横穿江苏,省境内长度425公里,将江苏省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在江苏省境内,长江的支流有江苏省西南部的秦淮河,在南京市汇入长江。

在历史上,淮河曾经流过江苏省北部,注入黄海,也是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

不过,自1194年以后黄河夺取淮河河道入海,虽然黄河在1855年又再度向北注入渤海,但是淮河已经无法经由原河道入海,而是主要由洪泽湖、高邮湖、京杭大运河注入长江。

淮河故道〔也是黄河故道〕今日水量不大,其南侧不远处开凿了苏北灌溉总渠。

三、气候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基本以淮河为界。

江苏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
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

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全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四、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7353万亩,占全国的3.97%,人均占有耕地0.99亩。

沿海滩涂890多万亩,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二〕水资源
江苏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降雨年径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间。

本省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长江横穿本省南部,江水系本省最可靠的水资源。

境内有太湖、洪泽湖、云龙湖、高宝湖、骆马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运河、淮沭河、串场河、灌河、盐河、通榆运河、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等各支河,河渠纵横,水网稠密。

本省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下水源丰富。

全省地下水总量对农灌具有开采意义的是徐淮浅层水约29.57亿立方米/年,供垦区及海涂开发,人畜饮用的沿海深层地下水5.85亿立方米/年。

〔三〕矿产资源
全省地跨华北地和扬子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粘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已探明储量的65种,其中建材、粘土等34种单矿储量列全国前十位,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一位,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

〔四〕生物资源
全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

苏北邳州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银杏树种植区。

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

内陆水面有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1200万亩。

有淡水鱼类140余种,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

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盱眙更是被称为“龙虾之都”。

〔五〕鱼米之乡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

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

种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云台山云雾茶”、"芦蒿茶"、“雨花茶”等。

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

第二篇地质构造
地壳各部分发育的各种地质构造形迹,如褶皱、隆起、凹陷等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许多不同形态、不同力学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构造形迹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和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为构造体系。

依据此定义,厘定了东西向构造、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山字形构造、弧形构造、旋钮构造、南北向构造、古北东向构造以及北西向构造等。

本区主要属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此外,淮阳山字型东翼及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也进入区内。

因此,新华夏系、华夏式和东西向构造在本区特别发育,基本上控制着本区构造的格局。

地层分区图
1—地层分界线;2—太古界—下元古界;3—中元古界;4—上元古界—新
生界;5—郯庐断裂〔燕山期平移〕
一、东西向构造
东西向构造是本区重要的结构体系之一,由一系列走向东西或近东西的隆起、坳陷及褶皱、压妞性断裂、片理、片麻理构成,伴生或派生构造形迹相随,按一定纬度展布。

根据内东西向构造形迹展布特征,可分布五个构造带,位于郯庐断裂西侧是丰—沛构造带,可能是秦岭—昆仑韦向构造体系的东延部分。

郯庐断裂东侧自北而南有赣榆构造带、洪泽—建湖构造带、宁—通构造带和高淳—宜兴—嘉定构造带。

二、华夏式构造
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华夏式构造:该期华夏式构造形迹,区内广泛发育,主要为断裂,见于滨海—盐城地区和苏州—无锡地区,常被晚白垩世地层不整合覆盖。

主要由一系列北东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二次纵张断裂及横张断裂以及褶皱所组成。

这些形迹虽然起始可能较早,但主要活动时期是侏罗世—早白垩世。

三、淮阳山字形东翼反射弧
淮阳山字型展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前弧东翼大体沿长江伸展于安徽安庆、铜陵、无为及和县等山地与丘陵,东翼反射弧在江苏的宁镇、江浦。

六合及扬州一带,自然弯转成向北突出的弧形。

第三篇丰〔县〕—沛〔县〕构造带
该带横贯苏、鲁边界大致位于北纬34°40′—35°15′之间,长达200公里,宽约70公里。

展布在单县—丰县—沛县—枣庄市一带,有东西展布的隆起、坳陷及规模较大的断裂和褶皱所组成。

主要构造形迹有:丰—沛隆起、金—腾坳陷、敬安—四户坳陷、陶—枣向斜、单县—欢口断裂等。

丰—沛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活动。

有太古界变质岩组成的古老东西向隆起带,向东延因受后期郯庐断裂左平移而断裂。

古生代时,是一水下隆起,古生界直接不整合在太古界变质岩之上。

新生代自北而南形成了金腾坳陷,丰沛隆起、敬安—四户坳陷。

喜马拉雅期,除坳陷区内继承性继续下沉外,在丰沛隆起又进一步形成了突起和凹陷。

参考资料:《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百度百科词条《江苏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