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祖三宗:江西诗派推崇的四位诗人。一祖
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此为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
❖ 江西诗派的演变
❖ 1、内容的变化,靖康之难后,忧国忧时成为 表现的主要内容;
❖ 2、诗歌理论上,进一步深化,有徐俯的“中 的”论,韩驹的“饱参”论;吕本中的“活 法”论;
❖ “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 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 也。”(《夏均父集序》)
❖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 “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 诨。”(见《王直方诗话》)意即运用出乎 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 张力。
❖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他强调以才学为诗,
注重从古人、从书本中寻找灵感。黄庭坚
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并把学诗的具体 路径概括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夺胎 换骨”,就是模拟前人的诗意时,要改换
❖ 第三,黄庭坚在“以才学为诗”方面变本加
厉,他善于点化前人的诗意或诗句,善于使 事用典,广征博引,甚至用了不少冷僻的典 故和稀见的字面。
❖ 第四,声律奇峭,黄庭坚为力矫西昆体声调
圆熟柔弱之弊,好用拗律,押险韵,拗峭奇 崛;在字句方面,黄庭坚为创意出奇,相当 重视练字造句,音节打破常规,好造硬语, 用奇字,力避陈、熟。
❖ 3、诗歌风格由生新瘦硬向轻快圆美转变,代 表人物为吕本中。
❖ 思考与练习
❖ 1 解释:
❖ “点铁成金”、“山谷体”、江西诗派、 “一祖三宗”。
❖ 2 背诵、抄写《登快阁》、《寄黄几复》、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 3 试述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3)音律拗峭,声调奇崛。此诗的第五句两平五 仄,第六句也是顺中带拗,皆平仄不叶,却使音节 峭拔劲健,也更有助于表现黄几复卓然不群、刚正 不阿的个性气质。
❖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 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 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 吾与白鸥盟。
❖ 一、黄庭坚的诗论:
❖ 论诗主张循序渐进,多读前人作品,炼字、造句、谋 篇,再打破束缚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 第一,论诗以杜甫为宗,提倡学杜,但重点在借鉴杜
甫炼字、造句、谋篇的艺术经验,专力在杜诗的形式 技巧上下功夫。
❖ “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 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然而发。” (见《潘子真诗话》)
❖ 全诗几乎是“无一字无来处”,但无生硬晦涩之 弊,而且由于活用典故,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有些地方取《左传》、《汉书》中的散文语言入 诗,又给近体诗带来苍劲古朴的风味。
❖ 李白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 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 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 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 成,罚依金谷酒数。
❖ 登阁观景,化用典故,孤傲之心映衬澄远之 境。
❖ 全诗围绕快字生发。首联入题,为求解闷而 登快阁。颔联绘景,写阁上所见,顿有感悟。 颈联抒情,虽世无知音,尽可自得其乐。尾 联述志,归隐自乐。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 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 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 三江。”
❖ 黄庭坚诗以生新瘦硬的风格自成一体,被 称为“黄庭坚体”、“黄鲁直体”或“山 谷体”。特点是文人气、书卷气浓厚,句 法迂曲回旋,音节打破常规,多用拗句, 力撰硬语,想象奇特,兀傲奇峭,以常见 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具有生新廉悍、奇 崛瘦硬的艺术风格。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 的艺术特征。
❖ (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黄庭坚的书法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 特点:
❖ 1、以黄庭坚为学习典范,注重诗句的推敲锻 炼;作诗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
❖ 2、题材内容以表现自己生活经历、人生感慨 为主,以真境、真情动人;
❖ 3、语句简洁精练,质朴无华,表现出“朴拙” 的风格;
❖ 代表作品有《登快阁》、《寄黄几复》、 《题竹石牧牛》、《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二首》。
❖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 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 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溪藤。
❖ 1. 此诗是写给少年时期的好友黄几复的, 表达了对远隔万里、音讯难通的朋友的深 切思念,同时对朋友晚境的凄凉悲苦则充 满了同情与不平,其中也隐然寄寓着作者 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成自己的言词或有所引申发展;另一种是
所谓“点铁成金”,就是取前人之“陈言”
时,必须经过重新熔铸,使之在自己的诗 歌中获得新的意蕴。目的是推陈出新,化 腐朽为神奇。
❖ 二、黄诗思想内容
❖ 少数作品直接反映了社会政治现实。
❖ 诗作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个人生活经历和抒写自 我怀抱,揭示了自己卓行独立、不同流俗的内 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抒发了诗人数遭贬谪、转 徙江湖的愤懑之情。
活感觉的表达,更多显示出士人的审美情 趣、价值取向,因此其诗中的人文意象格 外丰富、密集。
❖ 三、 黄诗打破了唐诗藩篱而创造出独 特的艺术风貌。
❖ 第一,黄诗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不落
常格;结构往往是回旋曲折,起接无端, 绝不平铺直叙。
❖ 第二,黄诗的意象新奇别致,文人气、书
卷气浓厚(喜爱吟咏书画作品、亭台楼阁 以及笔、墨、纸、砚、香、扇等物品。写 其他题材也努力抉发其中的人文意蕴)。 书卷气与生活气息并存,从而表现出深刻 的文化内涵。这正是宋诗别开生面的表现 之一。
❖ 如苏轼《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鲁直 体。”
❖ 黄庭坚将以往的文人之诗改变成学人之诗, 将唐诗以丰神情韵取胜、圆熟浑成的风格 意境改变成宋人以筋骨思理为主、拗峭锻 练的风格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完 成了宋调的创造。
❖ 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晚年的诗歌创作由 生新瘦硬进而反朴归真,表现出平淡质朴 的审美趋向。
❖ 杜甫 不見 (原注:近無李白消息)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
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 (2)句法新奇,对照鲜明。颔联两句全部用常见 的名词性词语组合起来,不用一个动词,句法较为 特殊,对仗相当工巧;同时这些名词性词语的巧妙 搭配,又构成新颖独特的意象,而六个意象的跳跃 联缀和强烈对照,把对昔日良辰美景短暂欢聚的回 忆与今天飘泊江湖两地相思的漫长凄凉和盘托出, 以乐景衬哀景,以乐情衬哀情,感人尤深,张耒评 这一联诗为“真奇语”。
❖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 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 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与王观复书》 之二)
❖ 第二,主张创新。为了使诗歌创作具有独创
性而不落俗套,不惜刻意求新求奇,即使强 调学习前人,目的仍是“以故为新”。
❖ “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
❖ 与黄庭坚并称“黄陈”。有《后山集。❖ 黄庭坚:“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 游。”
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 江西诗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
得名。吕本中在此书中,收了25位创作风格 相近的诗人的作品,尊崇黄庭坚为宗主,正 式提出“江西诗派”的名称。此派诗人论诗, 提倡学习杜甫、韩愈,崇尚瘦硬风格,注重 对字句的锤炼,要求“无一字无来历”,强 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手法,表 现出浓厚的学人之诗的特点,对后世产生深 远的影响。
第五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 号涪翁,洪州人。 遭《神宗实录》引起的文 字狱。诗与苏轼并称“苏 黄”。又被称为江西诗派的 开山。有《山谷集》、 《豫章黄先生文集》。
❖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与苏轼 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史上之 所以富有盛名,一因他是诗、词、文全才的 作家,并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文学见解;二因 他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 的三宗之首。甚至被推为宋诗最高成就的代 表。
❖ 此外,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题画诗、咏物诗、 论诗诗等,其中也不乏佳作。
❖ 这些诗歌的题材取向并无显著特点,其独 特之处在于:
❖ 第一,诗人善于从哲学或精神的较高层次
来处理日常生活题材,向心灵深处挖掘独 特的人生体验,并以独特的手法加以表现, 使常见的题材翻出新意和深意。
❖ 第二,他的诗更加内敛而趋于个人文化生
❖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昔日交游之欢乐,今日 怀想之深挚;后半部分写黄几复清正廉洁, 干练有为,赞叹之意,包蕴其中,然而他 垂暮之年,却仍为一县令,不平之鸣,则 溢于言外。
❖ 2. 此诗的艺术特点:
❖ (1)善用典实,以故为新。
❖ 首句、二句分别用《左传•僖公四年》与《汉书• 苏武传》之典,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谓: “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 三、四句分别 化用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和李商隐《夜雨 寄北》中的有关句意。五、六句出于《汉书•司马 相如传》与《左传•定公十三年》,七、八句用了 杜甫《不见》等诗中的句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