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
第一节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和速度都不变的运动.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3、质量都是 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的图像的是( )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7 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是 100m,头 20s 通过的路程是 200m,则这列火车(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都不对
2.一平直铁道线旁沿线每隔 50m 等距离竖立着电线杆,测得列车依次经过 1、22、25、30、
42、90 号电线杆所用时间分别为 8.8s、8.7s、8.7s、8.9s、8.8s、8.8s,则这列车( )
的说法是 ( ) A.t秒末速度最大 B.运动最初一瞬间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D.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大
7.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中,错误的有 ( ) A.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B.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变化快慢相等 C.在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快慢相同 D.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即相等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即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
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2秒内速度增加1 m/s ,则第五个2秒内速度增加 , 它的加速度为 。
/m s 2,其中 的加速度最大。
在0t s =时 的速度最大,在4t s =时 的速度最大,在t = s时,A 、B 的速度一样大。
4.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表达式为v =(5-4t )m/s ,则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 为___________m/s 2,4s 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t =_________s 时物体的速度为零。
5.下列运动过程可能实现的是 (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却减小6.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从图象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在下列哪段时间方向相同 ( )A. 0~2sB. 2~4sC. 4~5sD. 5~6s7.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 末开始刹车,经4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 A. 1:4 B. 1:2 C. 2:1 D. 4:18.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 /s 2。
则汽车刹车后第4s 末的速度大小为( )A .2.5 m /sB .2m /s C.0 D .3 m /s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 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 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 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s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 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s 210.一个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v t ,如图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速度v 和加速度a说法中准确的是( )A v 越来越大 B.v 越来越小 C.a 随时间逐渐增大 D.a 随时间逐渐减小11.A 、B 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a 1=1.0 m/s 2,B 的加速度a 2=-2.0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准确的是 ( )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B .A 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 .两个物体的初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12.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能力练习
图2-4匀变速直线运动1.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2. 一个沿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2t 内的平均速度是2v ,则物体在2t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vB v 32C v 43D v 653.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2-1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t 3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t 3以及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t 4以及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4.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三车同时到达5. 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V —t 图象为图2-2中的(取向上为正)( )6.在三楼的阳台上,一人伸出阳台的手上拿着一个小球,小球下面由细绳挂着另一个小球。
放手后让两个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1。
又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2,则(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t 1≥t 27. 一个小球一次沿ABC 槽无摩擦滑下,另一次沿ADC 槽无摩擦滑下,如图2-3所示。
槽的AD 段和BC 段是竖直的,而∠ABC 和∠ADC 成圆角形。
试对于这两种情况作出球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图,如果AB=BC=AD=DC=h ,球在A 点处速度为零。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高铁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0增加到5m/s时位移为25m,则当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时,它的位移是()A.25m B.75m C.125m D.175m2.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a、b两车相遇两次C.t1到t2时间内,a车的路程小于b车的路程D.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都在均匀增大3.(2022·上海浦东新·高一期末)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
无人驾驶汽车以v≤15m/s的速度前进,若雷达发现前方有静止障碍物,就会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已知5m s8m s之间的某一值,则此系统自动刹车的最此安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2长时间约为 ( )A .1.87sB .3sC .10sD .16s4.我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时,有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且始终沿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66 s 末开始掉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 s 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的加速度为a =-0.75 m/s 25.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 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 ,加速度是1m/s 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 ,加速度是6m/s 2;物体丙的速度是4m/s -,加速度是2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A 点,物体甲最快,丙最慢B .通过A 点前1s 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C .通过A 点后1s 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D .2s 后,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均相同6.(2021·甘肃白银·高一阶段练习)雨后,某人用高速相机拍下一幅水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若滴水的时间间隔相同,第1滴与第2滴水的实际间距为1m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 =g ,不计空气阻力,则拍下照片的瞬间,图中第2滴水的速度大小为( )A.2m/s B.3m/s C.4m/s D.5m/s7.(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 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 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 s由静止释放(g取10 m/s2)。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A.B.C.D.答案:DACD.t=0时刻,若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根据a−t图像可知,0~T2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T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3T2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T2~2T内物体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C错误;B.t=0时刻,若物体的初速度为v0,方向为正方向,,根据a−t图像可知,0~T2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T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T时刻开始做加速大小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故选D。
2、如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其中元洪航道桥的A、B、C三根桥墩间距分别为AB=132m、BC=196m。
厦门中学生助手所在的高速列车匀加速通过元洪航道桥,车头经过AB和BC 的时间分别为3s和4s,则这列高速列车经过元洪航道桥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0.7m/s2B.1.4 m/s2C.2.8 m/s2D.6.3 m/s2答案:B高速列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ABt1=44m/sBC段的平均速度v2=BCt2=49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可知a=v2−v1t12+t22≈1.4m/s2B正确.故选B。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0~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在1~2s内反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汽车在2s末回到出发点D.汽车在0~1s内和1~2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A.由图可知,汽车在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汽车在1~2 s内速度仍为正,故仍向正向运动,故B错误;C.汽车在2 s前一直向正方向运动,所以2 s末没有回到出发点,故C错误;D.汽车在0~1 s内和1~2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均为v=0+52m/s=2.5m/s故D正确。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及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A.一定为3 m/s B.一定为1 m/sC.可能为1 m/s D.不可能为1 m/s3、(多选)有关部门对校车、大中型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驾驶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记分分值.如图是某司机在春节假期试驾中某次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0~25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小轿车在0~15 s内的位移为200 mB.小轿车在10~15 s内加速度为零C.小轿车在10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小轿车在4~9 s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6~24 s内的加速度大小4、(双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保持不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一定相等C.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D.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5、(双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时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时的瞬时速率为v2,则()A.t1>t2B.t1=t2C.v1∶v2=1∶2 D.v1∶v2=1∶36、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 m/s,沿斜面向下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上7、一物体的x-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此物体的v-t图象可能是()A BC D8、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A.2v20a B.3v202aC.v20a D.v202a9、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质量大的下落得快B.质量小的下落得快C.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D.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10、某品牌轿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示车型的整体加速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 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 则型号为50TFSI的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时间约为()A.5.6 s B.6.2 sC.8.7 s D.9.5 s11、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质点在4 s末速度相等B.前4 s内A、B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末两质点相遇C.前4 s内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后4 s内A质点的位移大于B 质点的位移D.A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 s末回到出发点12、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1)刹车后3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2)刹车后6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 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 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物理2020--2021人教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及答案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答案】C[A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图象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故选项C符合题意.]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A.一定为3 m/s B.一定为1 m/sC.可能为1 m/s D.不可能为1 m/s【答案】C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即a =1 m/s 2或a =-1 m/s 2,由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v t =3 m/s 或v t =1 m/s ,故选C.]3、(多选)有关部门对校车、大中型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驾驶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记分分值.如图是某司机在春节假期试驾中某次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0~25 s 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A .小轿车在0~15 s 内的位移为200 mB .小轿车在10~15 s 内加速度为零C .小轿车在10 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小轿车在4~9 s 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6~2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答案】ABD [小轿车在0~15 s 内的位移为200 m ,A 正确;10~15 s 内小轿车匀速运动,B 正确;0~25 s 内小轿车始终未改变方向,C 错误;小轿车4~9 s 内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 2,16~2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 m/s 2,D 正确.]4、(双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保持不变B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一定相等C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D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答案】AC [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即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根据公式x =12at 2可知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不同,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根据公式Δx =aT 2可得位移变化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C 正确,B 、D 错误.]5、(双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且A 、B 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时的瞬时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时的瞬时速率为v 2,则( )A .t 1>t 2B .t 1=t 2C .v 1∶v 2=1∶2D .v 1∶v 2=1∶3【答案】BC [对垫片A ,有l =12gt 21,对垫片B ,l +3l =12g(t 1+t 2)2,则t 1=t 2,选项A 错误,B 正确;而v 1=at 1,v 2=a(t 1+t 2),故v 1∶v 2=1∶2,选项C 正确,D 错误.]6、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 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 .25 m/s ,沿斜面向下B .5 m/s ,沿斜面向下C .5 m/s ,沿斜面向上D .25 m/s ,沿斜面向上【答案】B [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t 1,由v 0=at 1,得t 1=v 0a =2 s ,此后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1 s 后速度大小为v =5 m/s ,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 正确.]7、一物体的x-t 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此物体的v -t 图象可能是( )A BC D【答案】A [非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是曲线,但并不是说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x-t 、v -t 图象均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分析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白两种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因x-t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0~t 12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为正且越来越小,在t 12时刻图象斜率为0,即物体正向速度越来越小,t 12时刻减为零;t 12~t 1时间内,斜率为负值,数值越来越大,即速度反向增大,比照v -t 图象可知,只有A 正确.]8、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 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A .2v 20aB .3v 202aC .v 20aD .v 202a【答案】B [由公式v 2-v 20=2ax 得,x =v 2-v 202a =3v 202a .]9、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质量大的下落得快B .质量小的下落得快C .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D .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答案】C [两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g ,因此两小球下落的快慢相同,选项A 、B 、D 错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 =12gt 2可知t =2hg ,故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故C 正确.]10、某品牌轿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 、35TFSI 、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 值),G 值用来表示车型的整体加速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 G 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 则型号为50TFSI 的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的时间约为( )A .5.6 sB .6.2 sC .8.7 sD .9.5 s【答案】A [由题意可知,50TFSI 的加速度为a =5 m/s 2,v =100 km/h ≈27.8 m/s ,故加速时间t =v -0a =27.85 s ≈5.6 s .故选A.]11、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质点在4 s 末速度相等B .前4 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 末两质点相遇C .前4 s 内A 质点的位移小于B 质点的位移,后4 s 内A 质点的位移大于B 质点的位移D .A 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 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 s 末回到出发点【答案】B [x-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4 s 末二者的斜率不同,所以速度不同,故A 错误;前4 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 末两质点位置坐标相同,表示相遇,故B 正确;前4 s 内A 质点的位移等于B 质点的位移,后4 s 内A 质点的位移与B 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 错误;由图象斜率可知,A 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 质点先减速后加速,8 s 末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12、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 km/h 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 m/s 2,求:(1)刹车后3 s 末汽车的速度大小;(2)刹车后6 s 末汽车的速度大小.[解析] 汽车行驶速度v 0=108 km/h =30 m/s ,规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 =-6 m/s 2,汽车刹车所用的总时间t 0=0-v 0a =0-30-6s =5 s.(1)t 1=3 s 时的速度v 1=v 0+at =30 m/s -6×3 m/s =12 m/s.(2)由于t 0=5 s<t 2=6 s ,故6 s 末汽车已停止,即v 2=0.[答案] (1)12 m/s (2)0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 m 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2 s ,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 m/s.求:(1)汽车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2)汽车从出发点到A 点经过的距离;(3)汽车经过B 点后再经过2 s 到达C 点,则BC 间距离为多少?[解析] (1)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过A 点时速度为v A ,则AB 段平均速度为v -AB =v A +v B 2故x AB =v -AB t =v A +v B 2t ,解得v A =12 m/s对AB 段:a =v B -v A t AB=1.5 m/s 2. (2)设出发点为O ,对OA 段(v 0=0):由v 2-v 20=2ax得x OA =v 2A -v 202a =48 m.(3)汽车经过BC 段的时间等于经过AB 段的时间,由位移差公式有:x BC -x AB =aT 2,得x BC =x AB +aT 2=27 m +1.5×22 m =33 m.[答案] (1)12 m/s 1.5 m/s 2 (2)48 m (3)33 m。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 B.a v n 2202 C.a v n 2)1(20-D.a v n 2)1(20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1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______s.(g取10 m/s2)1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等于______.三、实验题(10分)16.(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17.(6分)在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0分)18.(8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18.(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 cm ,s BC =20 cm ,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s CD =?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参考答案 1.B 2.A 3.B4. C 由v t 2-v 02=2a s ,知:v 2=2as 1,4v 2-v 2=2as 2,s 1∶s 2=1∶35.D6.A7.A8.D9.A 10.B11.38s 12. 5 m/s -2.5 m/s 213.违章解析:由于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20t v v v +=,又因为s =v t 所以9=200+v ×1.5解得v 0=12 m/s=43.2 km/h >40 km/h ,此车违章.14.115.4H 16.解析: 方法A 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 实际上也是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v -t 图象,才能充分利用各次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故C 方法正确.B 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的分度可以任意选取,根据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做出倾角不同的图象.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只有在同一坐标系中,才能通过比较倾斜程度的方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但不能用tan α计算加速度.17.解析: 1.0103031-⨯==T s v m/s=0.3 m/s 因为s 4-s 1=3aT 2,所以a =32214101.0330483-⨯⨯-=-T s s m/s 2=0.6 m/s 2 18.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 1=v A T +21aT 2 s 2=[v A ·2T +21a (2T )2]-(v A T +21aT 2) 将s 1=24 m,s 2=64 m,T =4 s 代入两式求得21所以a =2.5 m/s 2,再代入s 1=v A T +21aT 2可求得v A =1 m/s. 点评: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19解析:(1)由a =2ts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221.01520-=-t s s AB BC cm/s 2=500 cm/s 2=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v B =1.0220152⨯+=t s AC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 CD - s BC = s BC - s AB 所以s CD =2s BC -s AB =(40-15)cm=25 cm=0.25 m(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v A因为v B =v A +at v A =v B -at =1.75-5×0.1=1.25 m/s 所以A 球的运动时间t A =525.1=a v A s=0.25 s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答案】 (1)5 m/s 2;(2)1.75 m/s;(3)0.25 m;(4)2个。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0312xt t-B.车头经过立柱A、B的平均速度为021xt t-C.动车的加速度为()()()()03212132312x t t tt t t t t t-+---D.车头通过立柱B、C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032121312x t t tt t t t-+--【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车头经过站台上立柱AC段的平均速度312ACACACx xvt t t==-由图可知,B点是AC段的位置中点,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应该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车头经过立柱A、B的平均速度为21ABABABxxvt t t==-故B正确;C.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动车的加速度为021331213121322(2)()()()22AC ABv v x t t tvat t t tt t t t t t t---∆===--∆----故C错误;D.车头通过立柱B、C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021331212(2)()()x t t tv a tt t t t--∆=∆=--故D错误;故选B。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其21xt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t=0时,物体的速度为abC.0~b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2D.0~b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2b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12x v t a t=+加得2112xv at t=+加即21xt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2b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D正确;B.根据数学知识可得:221av k abb===选项B错误;C.根据数学知识可得1-2a a=加解得-2a a=加将t =b 代入2012x v t a t =+加得 ()2220112222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选项C 错误。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项训练单选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受重力作用且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答案:DAB.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即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AB错误;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相同的,C错误;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D正确。
故选D。
2、无人机航拍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进行摄影。
某款质量m=1kg的摄影无人机开始悬停在湖面一定高度处,为了全景拍摄景物,无人机先加速下降至v1=4m/s再匀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至速度为零。
接着无人机加速上升达到v2=6m/s随即减速上升为零时,恰好升至原来高度。
已知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a2=1m/s2.忽略空气阻力影响,求无人机:上升的高度H()A.24mB.27mC.32mD.42m答案:B上升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v22 2a1+v222a2=H得H=27m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便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和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关系是()A.物体运动和接通电源应同时进行B.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先接通电源,后让物体运动D.先接通电源还是后接通电源都没有关系,对实验来说效果是一样的答案: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且在纸带上能得到清晰的点迹,在实验开始时要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让物体运动。
故选C。
4、“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
假设某次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运动,经时间t上浮到海面,此时速度恰好减为零。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一名特种兵从空中静止的直升飞机上抓住一根竖直悬绳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2时刻特种兵着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t2时间内,平均速度v=v1+v22B.在t1~t2时间内特种兵所受悬绳的阻力越来越大C.在0~t1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减小D.若第一个特种兵开始减速时第二个特种兵立即以同样的方式下滑,则他们在悬绳上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A.在t1~t2时间内,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特种兵的位移大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错误;则平均速度v>v1+v22B.在t1~t2时间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阻-mg=ma解得F阻=mg+ma因为加速度a增大,则特种兵所受悬绳的阻力增大,B正确;C.在0~t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在t1~t2时间内,图线切线的斜率绝对值逐渐增大,则加速度逐渐增大,C错误;D.若第一个特种兵开始减速时第二个特种兵立即以同样的方式下滑,由于第一个特种兵的速度先大于第二个特种兵的速度,然后又小于第二个特种兵的速度,所以他们在悬绳上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
故选B。
2、在离水面高h处的跳台上,运动员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起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估算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的时间t,可用下列哪个方程()A.ℎ=v0t−12gt2B.ℎ=−v0t+12gt2C.ℎ=v0t+12gt2 D.ℎ=−v0t−12gt2答案:B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得−ℎ=v0t−12gt2即ℎ=−v0t+12gt2故选B。
小提示:规定运动的正方向,同一等式中所有矢量的正方向要一致。
3、每隔0.2s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6m/s的小球,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
g取10m/s2,则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A.6B.7C.8D.9答案:B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h=v0t-12gt2可知小球位移-时间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t=1.2s,每隔0.2s抛出一个小球,故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的交点表示两小球位移相等,可数得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3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7。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 和14m 。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A .40mB .48mC .50mD .150m 3.一辆摩托车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5s 时间经过甲、乙两个标记位置,已知甲、乙间的距离为60m ,车经过乙时的速度为16m/s ,则( ) A .车从出发到乙位置所用时间为10sB .车的加速度为25m/s 3C .经过甲位置时速度为5m/sD .从出发点到甲位置的距离是40m 4.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则( )A .物体在2s 末的速度是20m/sB .物体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是20m/sC .物体在5s 内的位移是50mD .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20m 5.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3L ,B 的长度是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1v 射入A ,以速度2v 以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 时的速度为( )A .124v v -B .22124v v -C 22123v v +D 22123v v +6.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50cm 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30cm ;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 。
【单元练】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A .48m x =,4m/s v =B .50m x =,0v =C .48m x =,0v =D .50m x =,4m/s v = B解析:B刹车时间为 0020s 5s 4v t a === 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 2000150m 2x v t at =-= 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0v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 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 、7m 、5m 、3m 、1m 。
可知( )A .初速度为9m/sB .末速度为1m/sC .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 .加速度一定减小C解析:CAB .汽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97531m/s 5m/s 5x v t ++++=== 因为汽车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相等的,都是2m ,所以汽车做的是匀减速运动,由题可知汽车的末速度v 为零,根据02v v v +=可得汽车的初速度为 0225m/s 10m/s v v ⨯===故AB 错误;C .因为汽车是从制动到停止,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所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后,故C 正确;D .汽车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是一个定值,所以汽车做的是匀减速运动,即加速度大小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50cm 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30cm ;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 。
从乙、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必考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A 、B 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汽车均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 .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C .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相距最近,且速度相同D .汽车A 在0t ~30t 与汽车B 在50t ~60t 时间内的图线斜率相同,故两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大小为00x t 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 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 、7m 、5m 、3m 、1m 。
可知( )A .初速度为9m/sB .末速度为1m/sC .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 .加速度一定减小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 和14m 。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A .40mB .48mC .50mD .150m 4.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 =5s 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 远处C .分析知t =15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 .分析知t =30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5.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20m/s C.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D.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6.如图所示,20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在一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子弹以初速度0v正对木块射入,当子弹穿过第20块木块后速度恰好变为0,子弹从进入第一块到速度为零所用时间为t,若将子弹视为质点,已知子弹在各木块中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1(附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1(附答案)一、选择题(共48 分。
其中1-8 题为单选题,每题4 分;9-12 题为多选题,每题6 分,选对但不全得3 分,有错选得0 分)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₀,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为v₁,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v₀+v₁)/2B. v₁-v₀/tC. v₁+v₀/tD. 2v₀v₁/(v₀+v₁)2. 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²,则汽车刹车后4s 内的位移为()A. 20mB. 30mC. 40mD. 50m3. 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大小为2m/s²,则质点在第4s 末的速度为()A. 4m/sB. 6m/sC. 8m/sD. 10m/s4.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A. aT²B. 2aT²C. 1/2aT²D. 1/4aT²5.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为2m,则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A. 6mB. 8mC. 10mD. 12m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 后速度变为v,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A. vt/2B. vtC. at²/2D. v²/2a7.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6m/s,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²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²8.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 和64m,每个时间间隔为4s,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2.5m/s²B. 5m/s²C. 7.5m/s²D. 10m/s²9.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不变B.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C.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变化量相等D.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10.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₀,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位移为v₀t+1/2at²B. 物体的末速度为v₀+at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₀+v₀+at)/2D. 物体在t/2 时刻的速度为v₀+1/2at11. 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₁,紧接着在相等时间内又通过的位移为x₂,此时质点的速度为v,则关于质点的加速度表达式错误的是()A. (x₂-x₁)/t²B. (x₂+x₁)/t²C. -2(x₂+x₁)/t²D. -2(x₂-x₁)/t²12.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₁和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₂,则()A. 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v₁<v₂B. 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v₁>v₂C. 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v₁<v₂D. 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v₁>v₂二、实验题(12 分)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工作电压为______V。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电梯由地面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4t 时刻电梯上升到最高点B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2:3D .00t ~与004~6t t 时间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0.4m/s 2B .前3s 内的位移是6mC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3s 末的速度是4m/s3.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A .48m x =,4m/s v =B .50m x =,0v =C .48m x =,0v =D .50m x =,4m/s v =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 - t 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位移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B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C .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的x 0处D .丙的运动比丁的运动快6.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停编队后排成“70”字样飞过阅兵区,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编队做的是往复运动B .0~t 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 .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t 2~t 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t 2~t 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 1时间内的位移7.如图所示,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置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 处,空心管长度为H ,小球与管的轴线重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 x-t图像与v-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
习题课:x-t图像与v-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质点沿x轴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规定x轴正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
下列大致反映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是(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0~1s内,斜率为负,则速度为负,1~2s内,斜率为正,速度为正,选项B符合题意。
2.(福建龙岩高一期末)下图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质点在0~2 s内的运动情况是( )A.t=1 s时速度为零B.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2 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5 mD.2 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10 m0~2s内,图像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物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t=1s时速度一定最大,故A、B错误;Δ,0~2s内位移大小为10m,故C错误,D正确。
3.(江苏木渎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一质点0~22 s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在BC段通过的路程为34 m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相同,即大小和方向都相同,A正确;由图看出,CD段和DE段的斜率数值最大,根据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错误;由图分析得知,物体在O到D过程中一直沿正方向运动,D到E段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C正确;由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知质点在BC段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4m,此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大小,则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34m,D正确。
4.如图甲所示,一质点以初速度v0=12 m/s从固定斜面底端A处冲上斜面,到达C处时速度恰好为零,滑块上滑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斜面AB 段粗糙程度均匀,BC段光滑,滑块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是BC段加速度大小的3倍。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典型例题单选题1、汽车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v1=80km/h的速度行驶时,应在s1=56m的距离内被刹住;以v2=48km/h的速度行驶时,应在s2=24m的距离内被刹住。
假设两种情况下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相同,驾驶员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时间相同,则反应时间约为()A.0.5sB.0.7sC.0.9sD.1.2s答案:B在反应时间Δt内,汽车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设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vt刹车的末速度是0,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x′=v2 2a总位移为s=x+x′由题设条件则有v1Δt+v122a=s1v2Δt+v222a=s2联立解得反应时间为Δt=0.7s故选B。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sB.8sC.9sD.10s答案:B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时,所需时间t1=Δva=5s运动的位移x B=vt=102×5m=25m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的位移x A=v A t1=4×5m=20m显然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静止,设追上所用时间为t,则有4t=x+25m解得t=8s故选B。
3、高速收费站有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专用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若甲、乙两辆车并排均以36km/h的速度分别进入ETC专用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已知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收费窗口时速度刚好为零,因为交费停留了30s,然后汽车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到速度再为36km/h时,此过程甲车比乙车节省了1min时间(甲车始终以36km/h匀速运动),则加速度a的大小为()A .13m/s 2B .14m/s 2C .15m/s 2D .16m/s 2答案:A由题意知,甲、乙两辆车的初始速度为v =36km/h =10m/s ,设乙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位移为s 1,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2,位移为s 2,则由运动学公式有s 1=v 22at 1=v as 2=v 22at 2=v a设甲车运动时间为t 甲,则甲车运动的位移为 s 甲=s 1+s 2=vt 甲由题意知,甲车比乙车节省了1min 时间,则有t 甲+60s =t 1+t 2+30s联立解得a =13m/s 2A 正确,BCD 错误。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带答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带答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的点B 的时间间隔是TB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 A .18g (TA 2﹣TB 2)B .14g (TA 2﹣TB 2) C .12g (TA 2﹣TB 2)D .12g (TA 2+TB 2)2、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 <t BC <t CD B .闪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C .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 ∶v BC ∶v CD =1∶4∶9 D .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3∶5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 、B 、C 点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 。
B 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A.0.91 m/sB.0.91cm/sC.4.55m/sD.455cm/s4、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
若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11∶5,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则()A.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 sB.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x1-x2=15 m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7 sD.物体的初速度为10 m/s5、在离水平地面高H处,以大小均为v0的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和向下抛出甲、乙两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相对乙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落地前甲、乙两球间距离均匀增大C.两球落地的速度差与v0、H有关D.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与v0、H有关6、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B.实验中不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C.实验时要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D.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7、如图是某轮船在海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在0~6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m/sB.轮船在66s末运动方向改变C.轮船在66~96s内运动了225mD.轮船在96~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动手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路程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1秒内(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 .sB .2sC .3sD .4s8.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判断( ) A .第1 s 末物体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B .第1 s 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C .前2 s 物体的位移之和为零 D .第3 s 末和第5 s 末物体的位置相同9.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 10.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 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 2时间后停下。
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211t a B .222t aC .2+ 2211t a t a D .)+(2 + 21222211t t t a t a二、填空及实验题11.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0~t 和t ~3 t 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位移的大小之比为,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12.如图所示,质点A 从高为h 的窗台上方H 处自由下落。
则A 通过窗台所用的时间为 __________。
13.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A .长度为1 m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B .长度为1 m 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C .秒表;D .打点计时器;E .低压交流电源(50 Hz );F .低压直流电源;G .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 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 、B 、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 ,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cmA三、计算题15.为了比较汽车的加速性能,请计算下列汽车的加速度。
(单位用m/s2,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6.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时速度大小为6 m/s,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运动,则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多大?加速度之比多大?17.一个屋檐距地面9 m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
当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
(g = 10 m/s2)18.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等于自由落体加速度。
一个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是30 m/s,经过2.0 s、3.0 s、4.0 s,物体的位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各秒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取10 m/s2)19.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 s,它的速度达到3 m/s;然后做匀速运动,经过6 s;再做匀减速运动,3 s后停止。
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它的速度图象。
20.跳伞运动员从350 m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降,最初未打开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打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 m/s,求跳伞运动员自由下降的高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C解析:只有C 正确。
你能把错误的选项都改正确了吗?改A :在任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而物体速度增加2 m/s 。
改B :在任1秒内物体的初速度一定跟前1秒的末速度相等。
改D :在任1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4 m/s 。
3.C解析:规定初速度v 0方向为正,则a =t∆∆v =t-v v =210-10-m/s 2=-10 m/s 2,v =tx = 0,C 正确。
4.AC解析:以v 0方向为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6 m/s 2。
停下所需时间 t' =a 0-v v =6-12-0s = 2 s3 s 内的位移x =2+0v v t' = 12 m∴若不经判断分析,而直接选用公式 x = v 0t +21at 2将3 s 代入,求得x = 9 m 是错误的。
5.ACD解析:此题情景中,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到零后,又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3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
A 、C 、D 正确。
6.A解析:竖直上抛运动,虽然速度方向有改变,但加速度大小、方向始终未改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应是一条直线。
A 正确。
7.B解析:如果刹车的时间为t ,刹车距离为s ;在这段时间内后车匀速行驶的距离为2s 。
前车刹车结束时,两车距离为s ;后车刹车距离也为s ,只有两车相距为2s 以上才能不相撞。
8.D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中,曲线与横轴间所围的面积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所以在前2 s 内物体的位移一直在增大。
到第2 s 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第1 s 末、第3 s 末、第5 s 末物体所处的位置相同。
9.D解析:汽车通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v =td =550m/s = 10 m/s ,又v =2+10v v ,所以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5 m/s 。
D 正确。
此题也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来解,但计算起来用平均速度公式更容易些。
10.D解析:v =tx =212222112121t t t a t a ++=)+(2 + 21222211t t t a t a∴正确答案为D 。
二、填空及实验题11.2 : 1;1 : 2;1 : 1;1 : 1解析:运用平均速度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解。
12.gH h )(+2-gH 2解析:根据h =22gt ,得到t =gh 2所求时间t =gH h )(+2-gH 2注意,公式t =gh 2必须在初速度为零的条件下运用。
13.ADE ;自由落体 14.4.0 m/s 2;1.1 m/s解析:x 1 = AB = 5.0 cm ; x 2 = AC -AB = 9.0 cm 。
x 3 = AD -AC = 13.0 cm ;x 4 = AE -AD = 17.0 cm 。
Δx = x 2-x 1 = x 3-x 2 = x 4-x 3 = 4. 0 cma =2Tx ∆= 4.0 m/s 2由v c =TBD 2或v c =TAE 4得v c = 1.1 m/s 三、计算题15.解析:1.98 m/s 2;2.06 m/s 2;1.85 m/s 2a 羚 =1t ∆∆v =146.3100⨯m/s 2 = 1.98 m/s 2 a 奇=2t ∆∆v =5.136.3100⨯ m/s 2 = 2.06 m/s 2a 悦=3t ∆∆v =156.3100m/s 2= 1.85 m/s 216.解析:53;925由平均速度v 平均 =2+0tv v上行和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v 平上= 5 m/s v 平下= 3 m/s由于上行和下滑阶段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 时间之比下上t t =53加速度之比下上a a =92517.解析:5 m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h 43∶h 32∶h 21 = 1∶3∶5h 21 =5+3+15H = 5 m18.解析:40 m ,45 m ,40 m ;40 m ,45 m ,50 m ;10 m/s 向上,0 m/s ,10 m/s 向下。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初速度30 m/s 的上抛过程,与末速度30 m/s 的自由落体过程对称。
此题还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19.解析:27 m升降机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H = S 梯形 =21(6+12)×3 m = 27 m20.解析:59 m设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 1,做减速运动的高度为h 2。
h 1 + h 2 = 350 m自由下落:2gh 1 = v 21减速下落:-2ah 2 = v 22-v 21联解三式得h 1 = 59 m30 m/s 30 m/s20 m/s10 m/s 10 m/s 第第第 4 s 第5 s 第6 s 0 m/s5 m15 m 25 m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