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
1.活性染色质
按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将染色质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
活性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是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非活性染色质是指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由于核小体发生构象的改变,往往具
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
“灯刷型”染色 体
真核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模板是染色质而不是裸
③大多为重复序列,一般长约50bp,适合与某些 蛋白因子结合。其内部常含有一个核心序列: (G)TGGA/TA/TA/T(G),该序列是产生增强
效应时所必需的; ④ 增强效应有严密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说明
增强子只有与特定的蛋白质(转录因子)相互作
用才能发挥其功能;
⑤ 没有基因专一性,可以在不同的基因组合上表 现增强效应;
DNA含量的发育控制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从拟南芥不同发育阶 段的组织中分离到的间期细胞核进行分析,发现多倍体的DNA 含量与组织的成熟程度成正比。对于一给定的物种,C是单倍 体基因组中的DNA质量。
三、基因重排
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
wk.baidu.com
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这种方式被称为基因重排。
通过基因重排调节基因活性的典型例子:免疫球
是在基因转录起始位点(+1)及其5’上游大约100~200bp 以内的一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每个元件长度大约 7~20bp,是决定RNA聚合酶转录起始点和转录频率的关键元件。
上游启动子元件:通过 TFⅡD复合物调节转录 起始的频率,提高转录 效率
核心启动子:确定转录 起始位点并产生基础水 平的转录
与DNA结合。
位于螺旋疏水区的亮氨酸 相互作用
碱性区与DNA相 结合
碱性区与DNA相 结合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 )
二、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
信息传递 → 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
根据基因调控在同一事件中发生的先后次序又可分为:
DNA水平调控--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 (RNA加工成熟过程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蛋白质加工 水平的调控)
第三节 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 基因丢失 ● 基因扩增
● 基因重排
抗体分子的形成
Ti质粒 转座子
● DNA的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 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
2-9个
配位键
Cys2 / Cys2锌指
Cys2 / His2锌指
见于甾体激素受体
见于SP1,TF ⅢA等
转录因子SP1 (GC盒) 、连 续的3个锌指重 复结构。
碱性-亮氨酸拉链( bZIP ) •二聚体 •亮氨酸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二 聚体,形成“拉链” 。
•肽链氨基端有一个含20~30
个碱性氨基酸的结构域,能
二、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是指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 象,它使得细胞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 发育的需要,是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如非洲爪蟾卵原细胞中rRNA基因(rDNA)扩增是因 发育需要而出现的基因扩增现象。
发育或系统发生中的倍性增加在植物中普遍存在
基因组拷贝数增加,即多倍性,在植物中是非常普遍的 现象。基因组拷贝数增加使可供遗传重组的物质增多,这 可能构成了加速基因进化、基因组重组和最终物种形成的 一种方式。
活性染色质上具有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
MAR一般位于DNA放射环或活性转录基因的两
端。在外源基因两端接上MAR,可增加基因表达水 平10倍以上,说明MAR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作用, 是一种新的基因调控元件。 活性染色质上具有基因座控制区。
第四节 真核生物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 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 helix /loop /helix,bHLH)
螺旋-转折-螺旋( H-T-H )
锌指结构
定义:是一种常出 现在DNA结合蛋白 中的结构基元 (motif)。是由一 个含有大约30个氨 基酸的环和一个与 环上的4个Cys或2 个Cys和2个His配 位的Zn构成,形成 的结构像手指状。
1.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
指外显子和内含子的交界或称边界序列,它有两个重 要特征:
• 1)内含子的两端序列之间没有广泛的同源性
• 2)连接区序列很短,高度保守,是RNA剪接的信 号序列(GT-AG法则)
5'GT……AG 3'
2.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可变调控 • 组成型剪接: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通过剪接只能 产生一种成熟的mRNA。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两种甲基化酶活性: 日常型甲基转移酶:催化处于半甲基化的DNA双 链分子上与甲基胞嘧啶相对应的胞嘧啶甲基化。
从头合成型甲基转移酶:催化未甲基化的CpG成 为mCpG
2.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机理 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 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即抑制了转 录因子与启动区DNA的结合效率。
• 选择性剪接:同一基因的转录产物由于不同的剪
接方式形成不同mRNA。
PS DNA
外显子 S
PL
外显子 L
外显子 2
外显子 3
50b
2800bp
161bp
4500bp
205bp 327bp
初始转录本: 在唾腺中转录 成熟 mRNA: 1663nt 初始转录本: 在肝中转录 成熟 mRNA: 1773nt 图 18-57 小鼠淀粉酶(amy) 基因利用不同启动子产生两个不同的 mRNA
一、基因丢失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丢失掉某些基因而去除这 些基因的活性。某些原生动物、线虫、昆虫和甲壳类动物
在个体发育中,许多体细胞常常丢失掉整条或部分的染色
体,只有将来分化产生生殖细胞的那些细胞一直保留着整 套的染色体。 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中尚未发 现类似的基因丢失现象。
一、真核基因转录 二、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
一、真核基因转录
(一)真核基因结构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产生一条多肽链或 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顺式作用元件
定义: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非编码DNA序列。 例: 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1)启动子: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识别、 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核心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2)增强子:指能使与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 显增加的DNA序列。
SV40的转录单元上发现,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00bp
处有两段长72bp的正向重复序列。
增强子特点:
① 增强效应十分明显,一般能使基因转录频率 增加10-200倍 ② 增强效应与其位置和取向无关,不论增强子以 什么方向排列(5‘→3’或3‘→5’),甚至和 靶基因相距3kb,或在靶基因下游,均表现出增强 效应;
⑥ 许多增强子还受外部信号的调控, 如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启动区上游所带的增强子, 就可以对环境中的锌、镉浓度做出反应。
增强子作用机理:
(3)沉默子:某些基因含有负性调节元件—— 沉默子,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 录起阻遏作用。
(三)反式作用因子
1、定义: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
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 效率的蛋白质。
分真核细胞的基因中间还存在不被翻译的内含子。
④ 真核生物能够有序地根据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
行DNA片段重排,还能在需要时增加细胞内某些基因
的拷贝数。
⑤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转录的调节区相对较大, 它们可能远离启动子达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碱基对, 这些调节区一般通过改变整个所控制基因5’上 游区DNA构型来影响RNA聚合酶与它的结合。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的调节区都很小,大都 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调控蛋白结合到调节位 点上可直接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与它的结合。
3×109bp、染色质、核膜
• 基因不连续性 断裂基因、内含子(intron)、 外显子(exon)
• 非编码区较多
多于编码序列(9:1)
• 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 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
● 结构简炼
● 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 ● 有重叠基因
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 结构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
露的DNA,因此染色质呈疏松或紧密结构,即是
否处于活化状态是决定RNA聚合酶能否有效行使
转录功能的关键。
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
调控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滑动。
2.活性染色质的结构特点 活性染色质上具有DNaseI超敏感位点。 每个活跃表达的基因都有一个或几个超敏感 位点,大部分位于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
1.简单多基因家族
简单多基因家族中的基因一般以串联方式前后相连。
The eukaryotic ribosomal DNA repeating unit
2.复杂多基因家族
复杂多基因家族一般由几个相关基因构成,基因之间由
间隔序列隔开,并作为独立的转录单位。现已发现存在不
同形式的复杂多基因家族。
Organization of histone genes in the animal genome
TFⅡD(TATA)、CTF(CAAT)、SP1(GGGCGG)、
HSF(热激蛋白启动区)
2、结构
DNA结合结构域(DNA识别) 反式作用因子 连接区 转录活化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
– 螺旋-转折-螺旋(Helix-turn-helix,H-T-H)
–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 leucine zipper)
第七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Contents
•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种类 • 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 真核生物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 真核基因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
第一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一、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 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 • 单顺反子
(二)真核基因的断裂结构 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为非
编码序列所隔开,其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非编码序列称内含子。 外显子(Ex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
些序列被转录成RNA并进而翻译为蛋白质。
内含子(Intr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但随即被剪除而不翻译。
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哪些方面?
武汉大学2003年分子生物学硕士入学试题
① 在真核细胞中,一条成熟的mRNA链只能翻译 出一条多肽链,很少存在原核生物中常见的多 基因操纵子形式。
② 真核细胞DNA与组蛋白和大量非组蛋白相结合,
只有一小部分DNA是裸露的。
③ 高等真核细胞DNA中很大部分是不转录的,大部
(三)假基因
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的基因,无蛋白质产
物。
一般是启动子出现问题。
第二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种类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 瞬时调控(可逆性调控),它相当于原核细胞对环境条件 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瞬时调控包括某种底物或激素水平升 降时,及细胞周期不同阶段中酶活性和浓度的调节。
2) 发育调控(不可逆调控),是真核基因调控的精髓部分, 它决定了真核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全部进程。
⑥ 真核生物的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只有经转运穿过
核膜,到达细胞质后,才能被翻译成蛋白质,原核
生物中不存在这样严格的空间间隔。
⑦ 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只有经过复杂的成熟和剪接 过程,才能顺利地翻译成蛋白质。
三、基本概念 (一)基因家族(gene family)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很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 功能相关的基因,将这些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如:编码组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基因都 属于基因家族 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时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成为 一个基因簇(gene cluster) 。
蛋白结构基因的表达。
四、DNA的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1.DNA的甲基化
DNA 甲基化能关闭 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 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 新活化和表达。 DNA 甲基化能引起 染色质结构、DNA构象、 DNA稳定性及DNA与蛋 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 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 达。
在真核生物中,5-甲基胞嘧啶主要出现在CpG序列、 CpXpG、CCA/TGG和GATC中 CpG二核苷酸通常成串出现在DNA上,CpG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