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2.“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
这种景观的形成说明
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显著 ②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显
著 ③人类活动、地表状况的季节变化显著 ④气旋、锋面的季节变
化显著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
材料二 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
年份
1825年 1949年 1985年
面积(平方千米) 6 000 4 350 2 690
容量(亿立方米) 400 293 174
(1)结合材料二,分析洞庭湖迅速退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 上游地区森林的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使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 增大;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沿岸地区 防止海风侵袭、海浪侵袭
城市 交通道路两侧
热带雨林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 噪声等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深化整合
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
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② 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 水库”)
③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 平衡(“生命的摇篮”)
④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 织中富集有害物质、分解有害物质、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 球之肾”)
答案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 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 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积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 淡水湖退居第二。我国西部地区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 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 海、艾丁湖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 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考 向 湿地的形成原因
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右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
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 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 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 寒,年平均气温-4.7℃。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 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 修建水库会使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减少,造成艾比湖萎缩;退耕还
草有利于涵养水源,同时减少种植业用水量,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B 项正确;水产养殖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湖泊
面积减小;湖泊的生态系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若水质恶化,
种植芦苇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难以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答案
4.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叙述正 确的是 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解析 答案
3.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解析 雨林大规模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解析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三江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 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基础自测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 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近年 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令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据此 完成1~2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减少洪涝灾害
雨林的全球 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环境效应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基本恢复:15年 完全恢复:80年
脆 雨 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土壤相当贫瘠
弱林
性 的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不同区域森林的主要生态效益
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干旱、半干旱 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根本 原因
人口增长 贫困 发展需求
主要 过度的迁移农业 活动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发雨 计林 划开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雨林的前途
开开发发还还是是保保护护?
亚马孙雨林 属于全人类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世界或我国典型 区域图;代表性 河流、湖泊或湿 地分布图
说明湿地当前存在的 问题、形成原因、造 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结合图示和区域信息, 根据答题模板回答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基础梳理
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
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
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
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
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
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5·天津文综,8~9 2015·广东文综,41(1)~(3) 2015·安徽文综,35(2)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36(1) 2013·海南地理,13~14
命题揭秘
以区域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辅以文字 说明,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生态效 益、存在问题及整治措施。难度中等,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世界或我国典型区 说明湿地分布特点,
域图;代表性河流、 分析湿地的形成原因
湖泊或湿地分布图
结合图示和区域信 息,根据答题模板 回答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
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4.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 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 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 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 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 图(右图)。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下图)。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考点二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课时作业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基础梳理
湿地的作用
① 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 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台__田__鱼__塘__;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湖__泊__。
解析 从柱状图的内容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 为原因。 答案 台田鱼塘的建设、稻田面积的扩大、建筑用地的增加。 解析 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从过度垦殖、不合理的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增多;荒漠化 程度加剧,涵养水源减少,下渗量增大。 (3)湖泊退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试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叙述。 答案 湖泊退缩、消亡削弱了径流的调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 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生态遭到破坏。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调节气候 作用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繁衍生物 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 净化空气 功效
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减弱噪声
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我们要发展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基础自测
1.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
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
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主要是指其贫瘠的土壤、脆弱的生 态环境与沙漠相似。
解析 答案
巴西和中国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在监测亚马孙地区森林砍 伐情况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2~3题。 2.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解析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及 贫困。
2016·全国文综Ⅱ,37 2016·全国文综Ⅲ,36(3) 2014·全国文综Ⅰ,7~9
以小尺度区域的森林变化为背景材料,以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森林的生态意 义和生态问题及对策。难度较大。
考 向 森林的生态效益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 风速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⑤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航运功能,各种动物的 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深化整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 _西__北__—__东__南___ 走 向 。 部 分 入 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_降__水__量__季__节__ _分__配__不__均__,__沿__途__用__水__过__度__。 解析 根据图示即可得出该湖 泊的走向;断流的原因主要从 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方面 入手分析。
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2~3题。
2.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பைடு நூலகம்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3.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2.“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
这种景观的形成说明
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显著 ②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显
著 ③人类活动、地表状况的季节变化显著 ④气旋、锋面的季节变
化显著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
材料二 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
年份
1825年 1949年 1985年
面积(平方千米) 6 000 4 350 2 690
容量(亿立方米) 400 293 174
(1)结合材料二,分析洞庭湖迅速退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 上游地区森林的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使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 增大;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沿岸地区 防止海风侵袭、海浪侵袭
城市 交通道路两侧
热带雨林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 噪声等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深化整合
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
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② 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 水库”)
③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 平衡(“生命的摇篮”)
④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 织中富集有害物质、分解有害物质、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 球之肾”)
答案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 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 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积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 淡水湖退居第二。我国西部地区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 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 海、艾丁湖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 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考 向 湿地的形成原因
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右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
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 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 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 寒,年平均气温-4.7℃。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 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 修建水库会使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减少,造成艾比湖萎缩;退耕还
草有利于涵养水源,同时减少种植业用水量,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B 项正确;水产养殖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湖泊
面积减小;湖泊的生态系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若水质恶化,
种植芦苇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难以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答案
4.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叙述正 确的是 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
解析 答案
3.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解析 雨林大规模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解析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三江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 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基础自测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 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近年 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令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据此 完成1~2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减少洪涝灾害
雨林的全球 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环境效应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基本恢复:15年 完全恢复:80年
脆 雨 养分存储于生物部分,土壤相当贫瘠
弱林
性 的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不同区域森林的主要生态效益
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干旱、半干旱 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根本 原因
人口增长 贫困 发展需求
主要 过度的迁移农业 活动
开辟大型农牧场 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发雨 计林 划开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雨林的前途
开开发发还还是是保保护护?
亚马孙雨林 属于全人类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世界或我国典型 区域图;代表性 河流、湖泊或湿 地分布图
说明湿地当前存在的 问题、形成原因、造 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结合图示和区域信息, 根据答题模板回答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基础梳理
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
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
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
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
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
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逐渐干燥,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5·天津文综,8~9 2015·广东文综,41(1)~(3) 2015·安徽文综,35(2)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36(1) 2013·海南地理,13~14
命题揭秘
以区域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辅以文字 说明,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生态效 益、存在问题及整治措施。难度中等,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世界或我国典型区 说明湿地分布特点,
域图;代表性河流、 分析湿地的形成原因
湖泊或湿地分布图
结合图示和区域信 息,根据答题模板 回答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
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4.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 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 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 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 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 图(右图)。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下图)。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考点二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课时作业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基础梳理
湿地的作用
① 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 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台__田__鱼__塘__;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湖__泊__。
解析 从柱状图的内容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 为原因。 答案 台田鱼塘的建设、稻田面积的扩大、建筑用地的增加。 解析 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从过度垦殖、不合理的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增多;荒漠化 程度加剧,涵养水源减少,下渗量增大。 (3)湖泊退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试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叙述。 答案 湖泊退缩、消亡削弱了径流的调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 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生态遭到破坏。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调节气候 作用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繁衍生物 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 净化空气 功效
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减弱噪声
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我们要发展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基础自测
1.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
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
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主要是指其贫瘠的土壤、脆弱的生 态环境与沙漠相似。
解析 答案
巴西和中国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在监测亚马孙地区森林砍 伐情况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2~3题。 2.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解析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及 贫困。
2016·全国文综Ⅱ,37 2016·全国文综Ⅲ,36(3) 2014·全国文综Ⅰ,7~9
以小尺度区域的森林变化为背景材料,以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森林的生态意 义和生态问题及对策。难度较大。
考 向 森林的生态效益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 风速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⑤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航运功能,各种动物的 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深化整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 _西__北__—__东__南___ 走 向 。 部 分 入 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_降__水__量__季__节__ _分__配__不__均__,__沿__途__用__水__过__度__。 解析 根据图示即可得出该湖 泊的走向;断流的原因主要从 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方面 入手分析。
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2~3题。
2.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பைடு நூலகம்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解析 答案
考 向 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3.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