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培优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汽车约载重4( ),每小时行驶60( )。
课间休息时间是10( ),跳绳10下要用7( )。
2.电视台某儿童节目每天从16:35开始播放,播放时间是25分钟。
这个节目的结束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
3.请你估一估:一副耳机售价98元,买9副大约要花( )元;3张桌子售价598元,平均一张大约(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约21( )。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 )。
④一辆小型货车最多载货物5( )。
5.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6.护眼灯196元,学习机298元,明明买了一台护眼灯和一个学习机,大约花了( )元钱。
7.□96是一个三位数,□96×6的积最接近3000,□是( )。
8.估一估:一台学习机198元,买5台这样的学习机,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
9.把一根丝带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
()
()
,7段是它的
()
()。
10.用载重2吨和载重3吨的两辆车来运8吨大米。
如果每次车都装满,恰好运完的方法是()。
A.3吨的车运3次B.2吨的车运一次,3吨的车运2次C.2吨的车运3次,3吨的车运1次
11.小明、小曼和小云参加50米赛跑。
小曼比小明多用1秒,小云比小明少用1秒。
谁跑得最慢?()
A.小明B.小曼C.小云D.不确定
12.三(2)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9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三(2)班一共有( )人。
13.要使129×□的积是一个四位数,□里最小填()。
A.9 B.8 C.7 D.6
14.下面七巧板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A.1
2B.
1
3
C.
1
4
D.
1
8
15.手工课上,同学们交了26份折纸作品,18份泥塑作品,两份作品都交的有7名同学,这个班共有()名同学交了作品。
A.51 B.44 C.37
16.如图是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摆成的图形,周长最短的一个是()。
A.B.C.
17.口算我最棒。
570+20=78-29=270+130=42÷7=
650-300=30×3=210×2=202×4=
18.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354+860=★910-125=★756+686=
780×5=405×8=352×7=
19.递等式计算。
751-167-276859-56×3
349+(158-72)(645-279)×6
20.在下边的方格纸上按下面要求画图形。
(1)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
(2)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3)用阴影涂出这个正方形的1
2。
21.丽丽家、小刚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离学校350米,小刚家离学校800米。
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多少米?
22.小亮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亮家到学校有984米,小红家到学校有520米,小亮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23.王师傅3天做了27朵花,照这样计算,15天可以做多少朵花?
24.乐乐今年5岁,爸爸的年龄是乐乐的7倍,爸爸今年多少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乐乐的几倍?
25.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合称亚欧大陆,其中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5
8
,欧洲人口约占
世界人口的1
8。
(1)亚欧大陆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
(2)亚洲人口比欧洲人口多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
26.李奶奶家有块一面靠墙的菜地,长8米,宽5米,现在要给这块菜地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
27.三年级(1)有52人,每人至少喜欢喝一种,喜欢喝牛奶的有27人,喜欢喝豆浆的有36人。
既喜欢喝牛奶又喜欢喝豆浆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吨##t 千米##km 分##min 秒##s
【解析】
由情境根据重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填上适当的单位即可。
一辆汽车约载重4(吨),每小时行驶60(千米)。
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跳绳10下要用7(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来选择。
2.下午5:00
【解析】
已知开始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求结束的时刻,用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时刻没有超过12的,直接加上限制词(凌晨、早上、上午、中午),超过12的,不仅需要减12,还要加上限制词(下午、晚上),据此解答。
16时35分+25分=17时
17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下午5: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基本关系式: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根据题意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3. 900 200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买9副耳机需要花98×9元。
乘法估算时,将乘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
据此估算出买9副大约要花的钱数。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可知,平均一张桌子售价598÷3元。
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据此估算出平均一张桌子的售价。
98×9≈100×9=900(元)
则买9副大约要花900元。
598÷3≈600÷3=200(元)
则平均一张大约200元。
故答案为:900;200。
【点睛】
熟练掌握单价、总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灵活运用乘除法的估算方法解答即可。
4. 分钟##min 千米##km 分米##dm 吨##t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小明身高用“分米”作单位,计量一辆车载重量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
②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约21千米。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分米。
④一辆小型货车最多载货物5吨。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
5. 差 减数
【解析】
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例如:700-123=577
700
123577-验算:700577123- 577123700
+
6.500
【解析】
要求大约花了多少元,先把196看成200,298看成300,用200加上300,据此解答即可。
196看成200,298看成300;
200+300=50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4
【解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然后与一位数相乘即可解答。
496×6≈500×6=3000,所以□96×6的积最接近3000,□是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1000
【解析】
一台198元,买5台就是求5个19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大约需要多少钱,需要估算,把198估成200计算即可。
198×5≈200×5=1000(元)
估一估:一台学习机198元,买5台这样的学习机,大约需要(1000)元。
【点睛】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将两位数、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二、选择题
9.
1
10
;
7
10
【解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把一根丝带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
1
10
,7段是它的
7
10。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载重2吨的车运的次数×2+载重3吨的车运的次数×3=这两种车运的总吨数,只要这两种车运的总吨数刚好为8吨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A.3×3=9(吨),9吨>8吨;
B.1×2+2×3=2+6=8(吨),8吨=8吨;
C.3×2+1×3=6+3=9(吨),9吨>8吨;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对吨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B
解析:B
【解析】
三个人都参加50米赛跑,比赛的路程相同,花的时间越多,则跑的最慢,据此比较三个人所花的时间即可。
因为小曼比小明多用1秒,小云比小明少用1秒,所以小曼用的时间>小明用的时间>小云用的时间,小曼用的时间最多,则小曼跑的最慢。
故答案为: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比赛的路程相同,花的时间越多,则跑的最慢。
12.32
【解析】
用参加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即可解答。
19+22-9
=41-9
=32(人)
所以三(2)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9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三(2)班一共有32人。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容斥原理。
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13.B
解析:B
【解析】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根据125×8=1000,要使129×□的积是一个四位数,其中129大于125,则□里面的数最小可能是8,通过验证129×7以及129×8的积,求出□里最小填的数。
129×7=903,129×8=1032,则要使129×□的积是一个四位数,□里最小填8。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根据最小的四位数及算式中数据特点,找出□里可能填的数,再将这个数及它相邻的数代入算式中进行验证即可。
14.D
解析:D
【解析】
添加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相当于把这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
8。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认识,关键找到整体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个阴影部分。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容斥原理可知,交折纸作品的人数+交泥塑作品的人数-两份作品都交的人数=总人数。
26+18-7
=44-7
=37(名)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容斥原理的应用,公式是: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16.C
解析:C
【解析】
每有1个拼接处摆成的图形就比4个小正方形周长总和减少2条正方形边长,数出每个图形拼接处的多少进行比较,拼接处越多,周长比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减少得越多,所摆成的图形周长就越小。
A.四个小正方形共有3个拼接处,摆成图形周长比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减少6条正方形的边长;
B.四个小正方形共有3个拼接处,摆成图形周长比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减少6条正方形的边长;
C.四个小正方形共有4个拼接处,摆成图形周长比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减少8条正方形的边长;
所以选项C的图形周长最小。
故答案为:C
【点睛】
把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平面图形,由于拼接处多少的不同,造成拼成的图形周长不相同。
17.590;49;400;6;
350;90;420;808
【解析】
略。
18.1214;785;1442
3900;3240;2464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
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354+860=1214 ★910-125=785
3548601214+ 910125785-验算:785
125910
+
★756+686=1442 780×5=3900
756
6861442
+验算:1442756686- 78053900⨯ 405×8=3240 352×7=2464 405
83240
⨯ 35272464⨯
19.308;691
435;2196
【解析】
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即可。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
751-167-276
=584-276
=308
859-56×3
=859-168
=691
349+(158-72)
=349+86
=435
(645-279)×6
=366×6
=2196
20.见详解
【解析】
(1)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相等,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并画出这个正方形。
(3)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据此可。
知,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
2
(5+3)×2
=8×2
=16(厘米)
16÷4=4(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分数的意义,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与长方形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450米或1150米
【解析】
第一种情况,丽丽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800-350米。
第二种情况,丽丽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则此时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350+800米。
(1)丽丽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800-350=450(米)
(2)丽丽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350+800=1150(米)
答:丽丽家和小刚家相距450米或1150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丽丽家、小刚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22.464米或1504米
【解析】
根据题意小亮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那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同一侧,求两家的距离,用减法;一种是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两侧,求两家的距离,用加法。
据此解答。
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同一侧:984-520=464(米)
答:小亮家到小红家有464米。
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两侧:984+520=1504(米)
答:小亮家到小红家有1504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分情况解答。
23.135朵
【解析】
用27除以3,求出平均每天做的朵数,再乘15,求出15天可以做多少朵花。
27÷3×15
=9×15
=135(朵)
答:15天可以做135朵花。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
解析:135朵
【解析】
用27除以3,求出平均每天做的朵数,再乘15,求出15天可以做多少朵花。
27÷3×15
=9×15
=135(朵)
答:15天可以做135朵花。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24.35岁;6
【解析】
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分别用爸爸、乐乐今年的年龄加1计算出他们明年的年龄,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5×7=35(岁)
解析:35岁;6
【解析】
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分别用爸爸、乐乐今年的年龄加1计算出他们明年的年龄,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5×7=35(岁)
35+1=36(岁)
5+1=6(岁)
36÷6=6
答:爸爸今年35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乐乐的6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25.(1)
(2)
【解析】
(1)用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加欧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就是亚欧大陆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
(2)用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减欧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就是亚洲人口比欧
解析:(1)6 8
(2)4 8
【解析】
(1)用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5
8
加欧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1
8
,就是亚欧大陆的人口约
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
(2)用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5
8
减欧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1
8
,就是亚洲人口比欧洲人
口多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
(1)5
8
+
1
8
=
6
8
答:亚欧大陆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
8。
(2)5
8
-
1
8
=
4
8
答:亚洲人口比欧洲人口多占世界人口的4
8。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6.18米
【解析】
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长度就是用长方形菜地的长再加2个宽即可,依此计算。
8米>5米
8+5+5
=13+5
=18(米)
答:篱笆至
解析:18米
【解析】
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长度就是用
长方形菜地的长再加2个宽即可,依此计算。
8米>5米
8+5+5
=13+5
=18(米)
答:篱笆至少要围18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1人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喜欢喝牛奶的人数+喜欢喝豆浆的人数-全班的总人数=既喜欢喝牛奶又喜欢喝豆浆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27+36-52
=63-52
=11(人)
答:既喜欢喝牛奶
解析:11人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喜欢喝牛奶的人数+喜欢喝豆浆的人数-全班的总人数=既喜欢喝牛奶又喜欢喝豆浆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27+36-52
=63-52
=11(人)
答:既喜欢喝牛奶又喜欢喝豆浆的有11人。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