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说明一、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施工图系根据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浙发改设计[2004]128号)《关于杭州至浦东高速公路杭州大井至海宁袁花段工程初步设计的复函》(以下简称“批复”)中有关路基路面方面的审批意见进行设计,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按批复建议,施工图设计对路基防护设计进一步优化,植草防护的一般路堤填筑高度增大到4m。

2、初步设计沥青混凝土上、中面层均采用SBS改性沥青,批复建议中面层改用符合要求的道路沥青。

施工图设计中面层仍采用SBS改性沥青,其理由是:我省同期建成的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上、中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而另一条仅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在2003年夏季持续高温条件下,仅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的路面比上、中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的路面车辙要严重得多,经实地检测发现,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温度甚至比上面层还高,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施工图设计中面层仍采用SBS改性沥青。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以及超高方案1、路基横断面布置杭州至浦东高速公路杭州大井至海宁袁花段路基标准宽度为35m。

各部分具体布置如下:路基宽度 B=35m中央分隔带 3.0m左侧路缘带 2×0.75m行车道2×11.25m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 2×3.25m土路肩2×0.75m路面横坡: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3%。

路堤边坡坡率为1:1.5。

坡脚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置梯形混凝土预制块边沟,边沟上口宽 1.8m,底宽0.6m,沟深0.4~1.0m。

2、超高设置路面超高方式采用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旋转。

硬路肩与行车道一同超高,曲线外侧土路肩同一般路段一致,即横坡向外侧倾斜,当超高值大于3%时,弯道内侧土路肩横坡与行车道、硬路肩横坡一致。

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⑴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标高。

⑵路基干湿类型根据沿线地下水位和雨季地面水排泄情况的调查,以及填料性质、填筑高度等,划分了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

路基、路⾯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路基、路⾯设计说明1 ⼀般路基设计1.1 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象等⾃然条件,结合《⼯可报告》,依据相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设计。

初步设计⽂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交通部颁2007年10⽉实施的《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图表⽰例》。

1.2 路基横断⾯布设及加宽超⾼⽅式1、路基标准横断⾯主线⼀般路段为26m路基标准横断⾯,采⽤平原微丘区双向四车道⼀级公路标准,整体式断⾯,其断⾯组成为:中间带3.5m(其中左侧路缘带2×0.75m,中央分隔带宽2.0m),两侧⾏车道2×3.75m,硬路肩2×3m(含右侧路缘带2×0.5m),⼟路肩2×0.75m。

图1 路基标准横断⾯图2、路基超⾼及加宽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对于平曲线半径⼩于4000m的路段均设置2%超⾼;全线未设置加宽路段。

3、路基边坡、护坡道及边沟填⽅路段:主线填⽅路段H≤6.0m,采⽤1:1.5的边坡坡率,护坡道1.0m。

路基横断⾯各部分线条连接处折点均宜作圆弧处理,形成流畅优美的视觉效果。

挖⽅路段:坡底设5m宽碎落台,碎落台下设置矩形边沟,路堑边坡坡率为1:2。

⼟路肩、边坡坡脚⾄边沟均采⽤圆弧流线形连接。

4、公路⽤地界填⽅路段路基边沟外边缘以外1.0m为公路⽤地界,挖⽅段路堑边坡顶部以外1.5m为公路⽤地界。

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地界;桥梁段落⼀般不设边沟,⽤地界为桥梁正投影。

1.3 路基设计1、路基填料与路基压实根据路基⼟调查成果,项⽬区域5⽶以浅多为低液限黏⼟,局部为低液限粉⼟。

结合本项⽬取⼟条件进⾏分析,路基填筑时主要采⽤以下填料:低~⾼液限粘⼟。

初步填料处理⽅案为:低~⾼液限粘⼟采⽤掺⽯灰处治可以满⾜填料强度要求。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公路自然区划Ⅳ区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The Design On The Road Surface Structure Of A Class-A Highway In ⅣRank Nature Division For Highway作者姓名:张孝龙专业、班级:道桥0903学号:8指导教师:魏海霞设计时间:2012-6-10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目录1 引言 (2)2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及计算 (3)基本资料 (3)2.1.1自然地理条件 (3)2.1.2土基回弹模量 (3)2.1.3交通量及其年增长率和设计年限 (3)2.1.4设计轴载 (3)初拟路面结构 (6)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6)2.3.1试验材料的确定 (6)2.3.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略) (6)2.3.3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6)2.3.4路面材料劈裂强度测定 (7)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 (7)2.4.1方案一的结构厚度计算 (7)2.4.2验算防冻厚度 (9)2.4.3计算机计算过程对比 (9)3、新建普通混凝土路面设计及计算 (13)基本资料 (13)3.1.1自然地理条件 (13)3.1.2土基回弹模量 (13)3.1.3交通量及其年增长率和设计年限 (13)3.1.4设计轴载 (14)初拟路面结构 (16)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16)荷载疲劳应力 (17)温度疲劳应力 (17)可靠度系数确定 (18)极限状态方程验算 (18)附图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公路自然区划IV区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1 引言某地(IV区)拟建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

有关资料如下:1.初始条件:在双轮组(或多轮组)货车型号中自行选取,型号不少于7种(如表1),日交通量自拟,保证计算的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或特重交通。

03-1路基路面说明

03-1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一、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执行3.3.1条“填料选择”,淤泥、耕作土、泥炭和强膨胀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执行4.1.1条“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执行9.2.1条“路基施工应制订安全预案、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确保施工安全”。

1.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执行2.0.5条“各种材料及砌体的各项极限强度规定”,来明确材料的极限强度要求。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执行3.1.5条与4.1.5条“混合料施工气温要求”、3.1.7条与4.1.7条及6.1.7条“混合料压实度要求”、3.3.1条与4.3.1条“混合料抗压强度要求”。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方式2.1 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路基宽度 4.5m,其典型路幅型式从左至右为: 0.5m(路肩)+3.5m (行车道)+0.5m(路肩)。

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2 加宽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7.6.1条,当平曲线半径R≤250m时,应设置加宽, 由于本项目为现状路面改造,保持平面线形及路基宽度与现状一致,因此,本次设计仅对有条件的路段进行加宽设计。

2.3 超高方式超高过渡在直线段内完成,其旋转轴为道路中心线(设计中心线),超高过渡按直线渐变。

超高渐变率控制:从+2.0%渐变到-2.0%时,渐变率取1/100。

路基超高方式详见《超高方式图》。

2.4 路拱横坡行车道为双向2.0%。

三、路基设计3.1工程地质根据业主的要求,本路线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仅做了一般性的工程地质调查。

3.2 地理位置拟建公路位于xx镇xx村内,路线全长1.850698km,支线全长0.394km,为路面改造工程。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任务依据1.1任务依据本路线在云南境内,根据所给的参数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通过交通量计算,确定为双向四车道,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6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3%-0.5%。

路面宽度23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1.2设计标准1.2.1主要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6年版(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2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12.设计主要过程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云南省一级公路第1标段,属于山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合建设一级公路。

(2)作用:该工程主要是联结昆明和桂林两个地区的路线,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两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1 概述1.1 任务依据受xxx交通局的委托,我公司对xxx新建工程进行了勘察设计。

全线分为3段进行设计,第一段为K0+000-K7+170,第二段为K7+170-K10+455.424,第三段为AK0+000-AK0+735.296。

1.2 技术标准本设计执行交通部标准,同时执行辽宁省“十一五”公路技术政策,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包括:1.2.1 K0+000-K7+170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 km/h;最大纵坡:5%最小坡长:200m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 m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凸):3000 m(凹):2000 m设计安全等级:二级;环境类别:Ⅱ类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桥涵为1/100;路基、路面宽度:全线路面宽度为21.5米,两侧各有0.75米的土路肩,路基宽度为23米;小桥涵与路基同宽,大中桥与路面同宽。

1.3 测设经过根据委托要求,我公司设计人员于2009年2月进入现场,进行外业勘测。

首先用1:10000地形图做路线方案选定,然后依据选定方案沿线布设控制点及水准点,并结合实际地形、环境等进行选定方案的局部调整。

导线点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

依据交通部发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第一段(一级路部分)K0+000-K7+170路线起于xK34+100处,终点位于x,起讫桩号为K0+000—K7+170,长度7.17公里。

路线途经夹xxxx中间控制点有大沙河、引碧入连工程引水工程水渠、鹤大公路沿线交叉的公路:xxx沿途所经河流:大沙河流域。

2 沿线地质环境2.1沿线地形、地质:本工程路线通过山区台地,纵向有起伏,但高差不大,地表层为种植土和砂砾土,1.0m以下为碎石土及强风化片麻岩。

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路面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垫层施工完成分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后,路面施工队即可对检验合格的路段进行垫层的施工。

垫层施工区域为路基加宽部分,工程量34110m2.工期:由于全线路基被5座桥梁隔5段,进行路面施工时按5个施工段安排工期。

2XX年8月20日自XX溪桥头开始施工,自南向北推进,于2XX年10月10日至XX桥头k0+000完工,工期51天.并及时做好养护工作。

1、准备工作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级配的均匀性、摊铺料的厚度、平整度和压实度,工前,人工将路基表面清扫干净,路基用22t振动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设备静压2遍,检验路基表层是否出现质量问题。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质干燥、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质含水量过大,出现“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等措施进行处理,直到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后,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施工放样⑴、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肩边缘外0.3~0。

5m设指示桩。

⑵、进行水准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度以指导施工。

3、备料选择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按松铺厚度均匀的堆放在路床上。

4、摊铺用推土机将材料按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推土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出现“窝”的现象。

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撒铺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撒铺均匀.5、定型和碾压用振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缝外.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图说明书

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图说明书

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1.1路基设计原则、设计依据1.1.1路基设计原则据项目区特点,充分收集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充分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结合自然条件、路基填筑高度、环境景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型式及组成设计参数,进行路基排水、防护、取土等的综合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

(1)充分研究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条件,充分借鉴和吸收河南省已建、在建的公路勘察设计的成功经验及公路建设的精髓,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公路。

(2)路基设计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高度、横断面型式和边坡坡率,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对路基的影响,同时针对地区雨水集中等气象特征,采取经济有效的排水防护及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

对重要路段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

(4)特殊性岩土路段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的控制性因素。

对于其处理措施,应在全方面进行经技术比选的前提下,选用安全、经济的处理方案。

(5)路基要与路面成为一体,且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应严格掌握路基填挖料的特性,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填挖方案,确保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

路基穿越斜坡路段时,应做好防滑措施,按照规范要求开挖防滑平台。

零填零挖以及低填挖方路段应加强处理,确保路基强度,做好排水设施。

(6)路基设计要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并加强沿线绿化,尽量减少对沿途景观的破坏,改善和美化施工变化后的地形景观。

(7)路基防护以安全、经济、环保为原则。

因地制宜,树立边坡绿色环保的防护设计理念,加强边坡绿色防护,减少圬工防护,同时,注重景观与绿化设计,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说明书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路基设计原则本工程充分考虑因地制宜、便利施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本工程属于农村公路工程,根据业主要求,现对原路设计改造。

2、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计算行车速度 20km/h路基宽度采用 4.5 m行车道宽度 3.5m两侧硬路肩 2×0.5m3、路基加宽、超高方案:圆曲线加宽类别采用第Ⅰ类加宽值,单车道加宽值取半,超高绕线路中线旋转,加宽采用线性加宽。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路拱横坡为1.5%。

超高路段按四级公路20KM/h设计速度的要求进行超高(见超高方式图和超高计算表)。

本工程高程采用实际测量高程,线路设计高程为路面中心顶面标高。

二、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填方边坡,路堤不放坡采用路肩式干砌片石挡墙防护,以节约用地。

2、挖方路基应按规范相关要求进行开挖,开挖至标高后对基底碾压,压实度(重型)应达到设计要求95%,如达不到要求应与设计及时联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理。

路基施工前,应先对场地进行清理,并进行压实。

路基应按路面平行线分层填筑,均匀压实;严禁同一层中由性质不同的填料混杂使用。

路基填料要求见下表:三、路基压实度标准及说明填方以及原路面调拱压实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如下:路基设计(测算)弯沉:235(1/100mm),其余结构层参数见路面结构图。

四、排水系统以及防护工程说明路基排水根据路线的平纵面及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以满足路基排水功能,新建圆管涵位置做了综合考虑,通过砼边沟、跌水井将水排至涵洞,最终排到路基范围外。

路面排水主要利用路面纵坡及路面横坡自然排水方式排入路基外。

路基防护:本工程填方路堤采用干砌片石挡土墙防护,基础埋深1.0米,地质较好时可按60厘米控制,设计工程量按60厘米计算,对可以利用的原挡土墙采用接高处理,接高前挖除原挡墙至离地面高0.2m处,清理其表面再做接高处理。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1 概述1.1基本概况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 路基设计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K113+449.395~K118+980: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第二篇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第一章

第二篇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第一章

第二篇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第一章概述1路基: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 它既是线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品质。

2 路面:用各种筑路材料,按一定厚度与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亦即供汽车安全、迅速、经济、舒适行驶的公路表面部分,又称行车道。

第一节对路基和路面的基本要求一对路基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品质,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有如下两方面:1足够的稳定性在地表上修筑路基,不挖即填,必然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基,亦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的结果引起受力状态的改变,导致路基失稳。

例如,在软土地基上填筑高路堤,或在岩质或土质山坡上开挖路堑时,有可能由于填土的附加应力超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或是路堑开挖的结果使上侧坡体失去原有的支承,出现路堤的沉陷或坡体的滑坍破坏等,从而导致交通阻断或行车事故。

因此为保证道路的畅通与安全,必须①正确选用路基的断面形式与尺寸;②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护和加固等工程措施,确保路基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路基和路基下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下会产生变形。

地基软弱、填土不密实或过分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变形和不均匀变形会使路面结构出现过量变形和应力增大,导致路面过早损坏影响道路使用品质。

因此,①路基要采取选择合适的填料;②进行充分的压实;③改善水温状况;④加固软弱地基等措施,以保证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

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确保其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

※二对路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公路与城市道路全年通车,提高行车速度,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延长道路使用年限,要求路面具有下述一系列的性能:1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1)路面强度是指结构整体及其各组成结构层抵抗行车荷载作用产生各种应力、避兔破坏的能力。

1-4' 路基.路面说明

1-4' 路基.路面说明

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一、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2009年2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文件内交发[2009]78号《关于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的批复》进行了第一次施工图设计。

2009年5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关于《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进行了第二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施工图设计按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

(一)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风积沙路段填方路堤的坡脚及土路肩与边坡相交处宜设计成圆弧形,挖方段根据路线与主导风向的关系,设置积沙平台。

执行情况:路堤坡脚与边坡相交处及挖方路堑坡口线与原地面线设计成圆弧形,与原地面圆缓过渡挖方路段,挖方段设置宽度为2米的浅碟形边沟,边沟外侧设置宽度为3米的积沙平台。

2、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对全线不良地基段落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地质资料合理确定不良地基处理方案。

执行情况: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情况,在路线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及围堰,以防止施工期间积水侵蚀路基,同时保证路基高度,并根据积水深度在路基基底填筑砂砾垫层。

3、进一步完善对旧路路基的弯沉、含水量、压实度、CBR值等指标的调查,确定合理的旧路利用方案。

执行情况:原有路基为三级标准,压实度及路基填土高度不满足改造后的一级公路标准,如不挖除重新填筑,易造成差异沉降,因此将原有路基挖除后重新分层填筑,以保证路基稳定性。

4、同意路面设计方案,主线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

收费站路面面层采用28cm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18cm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 的水泥稳定碎石。

连接线路面采用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

执行情况:根据批复意见,采用初步设计推荐的路面设计方案。

5、进一步补充路面用碎石的沥青黏附性、压碎值等相关试验。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公路自然区划Ⅳ区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The Design On The Road Surface Structure Of A Class-A Highway In ⅣRank Nature Division For Highway作者姓名:张孝龙专业、班级:道桥0903学号:8指导教师:魏海霞设计时间:2012-6-10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目录1 引言 (2)2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及计算 (3)基本资料 (3)2.1.1自然地理条件 (3)2.1.2土基回弹模量 (3)2.1.3交通量及其年增长率和设计年限 (3)2.1.4设计轴载 (3)初拟路面结构 (6)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6)2.3.1试验材料的确定 (6)2.3.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略) (6)2.3.3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6)2.3.4路面材料劈裂强度测定 (7)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 (7)2.4.1方案一的结构厚度计算 (7)2.4.2验算防冻厚度 (9)2.4.3计算机计算过程对比 (9)3、新建普通混凝土路面设计及计算 (13)基本资料 (13)3.1.1自然地理条件 (13)3.1.2土基回弹模量 (13)3.1.3交通量及其年增长率和设计年限 (13)3.1.4设计轴载 (14)初拟路面结构 (16)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16)荷载疲劳应力 (17)温度疲劳应力 (17)可靠度系数确定 (18)极限状态方程验算 (18)附图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公路自然区划IV区一级公路路面结构设计1 引言某地(IV区)拟建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

有关资料如下:1.初始条件:在双轮组(或多轮组)货车型号中自行选取,型号不少于7种(如表1),日交通量自拟,保证计算的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或特重交通。

一级砂石路标准

一级砂石路标准

一级砂石路标准
一、路基与路面
1.路基宽度:一级砂石路的标准路基宽度为8.5米,单车道和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同,单车道为3.5米,双车道为6.5米。

2.路面厚度:一级砂石路对路面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应在200毫米以上,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应在50毫米以上。

二、排水系统
1.边沟:一级砂石路应设置边沟,以便于排水。

边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20厘米深,30厘米宽。

2.排水沟:在边沟无法满足排水需求的情况下,应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路基范围。

排水沟的设计应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确保排水顺畅。

三、防护措施
1.挡土墙:一级砂石路应设置挡土墙,以防止路基边缘受到水流的冲刷。

挡土墙的设计应考虑墙的高度、厚度等因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2.护脚墙:在一级砂石路的边缘,应设置护脚墙,以保护路肩和边坡的稳定性。

护脚墙的设计应考虑墙的高度、厚度等因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标志标线
1.标志:一级砂石路应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如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标志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清晰、易读。

2.标线:一级砂石路应设置标线,以指示车辆行驶的方向和车道。

标线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清晰、耐用。

五、其他设施
1.路肩:一级砂石路的路肩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每侧0.75米。

路肩应平整、坚实,并设有相应的排水设施。

2.安全设施:一级砂石路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标牌、反光镜等,以确保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1.1基本概况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 路基设计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K113+449.395~K118+980: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K118+980~K124+448.023:路基全宽60m,5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5m侧分带+2×0.5m左侧路缘带+2×9m 辅路+2×0.5m右侧路缘带。

本段行车道路面横坡度为2.0%,辅路路面横坡度为1.5%;辅路边缘设置砖砌矩形边沟,边沟顶宽0.86m;根据地方景观规划要求,辅路两侧各设20m 绿化带。

其中K118+780~K118+980为路基宽度渐变段。

2.2公路用地界K113+449.395~K118+980段,不设边沟路段以路基边坡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设边沟路段以边沟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对于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路段一般不设边沟,两侧用地界为桥梁正投影外侧1.0m。

K118+980~K124+448.023段,本路段规划控制用地范围100m,辅路两侧各设20m绿化带。

本次施工图设计以辅路坡脚为道路用地界。

2.3 路基设计2.3.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

行车道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2-1:路基压实度表表2-1注: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3.2路基填料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要求见表2-2。

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表2-22.3.3路基填料处理及石灰用量计算本次路基填料采用掺石灰及水泥处治,石灰及水泥计量用外掺法,即:重量(t)=1.9×灰土体积(m3)×掺石灰(水泥)百分比,素土体积(m3)=灰土体积(m3)-石灰重量(t)×0.5-水泥重量(t)×0.5。

若填筑用土含水量较高,取土时应充分晾晒,并在试验指导下,适量掺入合适的无机结合料(如石灰等)进行处理;粉质黏土尤其是粉土用于路基填筑,必要时需掺加水泥处治。

先导段范围内表层为1-2层素填土(粉粒含量较高)及2-1A层粉土,施工时应根据试验段铺筑情况确定合理的掺灰原则。

路基填土掺加石灰(水泥)的具体处理原则如下:(1)原地面压实补偿(设计按10cm厚计)、地基翻挖处理,均采用5%石灰处治。

(2)当路基填筑高度H≤1.76m时,路床80cm范围内填土掺加5%石灰+2%水泥处治,基底15cm及中部30cm掺5%石灰处理;当H>1.76m时,主线路床80cm范围内填土掺加5%石灰+2%水泥处治,基底15cm及中部均掺5%石灰。

(3)为了减少路基在桥梁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在桥梁两侧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过渡段路基全部按5%石灰+2%水泥处治。

(4)路基填筑期及后期沉降补偿采用5%石灰+2%水泥处治土。

(5)施工加宽(每侧30cm)与路基同步填筑,掺灰量与一般路基相应层位相同。

(6)沿(压)河塘路基填筑,清淤后回填40cm厚碎石土,再用5%石灰处治土回填至整平高程。

(7)以上掺灰量均为设计计列量,具体施工时应按现场试验段填料压实情况加以调整,保证路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

2.3.4路基一般设计在填筑路堤前,应先清除地表15cm 耕植土。

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路基填筑高度并结合区域内项目的经验,确定一般路基的处理方案为:(1)主线行车道当路堤边坡填筑高度H(下同)≤1.76m时,清表15cm后下挖至土路肩边缘以下 1.91m,并进行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7%;若开挖后地面潮湿时,再向下翻松20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填筑两层各15cm5%石灰处治土,其压实度分别为93%、94%;路床80cm掺5%石灰+2%水泥,压实度≥96%。

当H>1.76m时,清除15cm耕植土后,直接进行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填料掺5%石灰处治,上路堤(30~70cm)压实度不小于94%,下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3%,若路基中部小于70cm,则中部先填筑15cm,压实度不小于92%,其上压实度不小于94%;路床80cm掺5%石灰+2%水泥,路床压实度≥96%。

(2)辅路当H≤0.85m时,清表15cm 后下挖至路基边缘以下1m处,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4%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床40cm 掺5%石灰处治,分两层填筑,压实度分别为93%、95%。

H>0.85m,原地面清表15cm后直接碾压,压实度≥87%,其上回填15cm4%石灰处治土,压实度≥90%;路基中部均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90%;路床40cm掺5%石灰处治,分两层填筑,压实度分别为93%、95%。

(3)河塘路段先清淤,并将河(塘)堤岸挖成宽≥1.0m向内倾斜3%的台阶后,回填40cm 碎石土。

碎石土中碎石要求含量大于80%,其上回填5%灰土至原地面。

填土分层压实,压实度逐渐过渡,原地面以上部分同一般路基处理。

对于回填至塘顶(原地面标高)路基土的压实度,应根据路基填土高度确定,当H≤1.76m时,其压实度应达到路堤相应位置的压实度标准;当H>1.76m时,其压实度≥90%。

若河塘与路基交界线位于辅路路基范围内,则沿交界线铺设6m宽土工格栅。

若河塘与路基交界线位于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若河塘宽度(沿路基横断面方向最大处)≤1/4行车道路基底宽,则在河塘所在的半幅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设置土工格栅;河塘宽度>1/4行车道路基底宽,则在全幅行车道路基范围内设置土工格栅;若整个路基在河塘范围内,则在河塘路基交界处整幅路基铺设6m宽土工格栅。

若整个河塘在路基范围内,则不需设置土工格栅。

2.3.5取土方案高等级公路土源问题不仅关系到公路建设本身,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在取土、弃土布置时,尽量节约耕地,多利用边角地、荒地和坡地。

优先考虑结合城镇景观、水利、养殖等建设规划沿线集中取土。

取土坑尽量选择在交通较为方便的道路两侧,以方便土方的调运和施工。

2.3.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置,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除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原有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用土过湿时须经过晾晒,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并掺石灰(水泥)处治,(3)沿(压)鱼塘、河沟路段,应清淤彻底(清淤后塘底基本同塘周围土质)。

(4)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5)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6)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7)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拌和的均匀性。

(8)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超宽30cm压实(不含软土路堤沉降加宽),施工加宽与路堤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9)桥梁过渡段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的CBR值除路床顶面以下0~30cm 大于或等于8以外,余均要求大于5,该范围的路基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

施工方案要求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桥台,其压实机具要求同一般路基;当路桥的施工方案采用先施工构造物后填路基时,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2.4特殊路基设计2.4.1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线路位于江淮平原南端高邮市境内,地势较低洼,地面标高一般在2.2~4.0m,线路沿线地形总体较平坦,起伏变化较小,沿线沟河密布。

地貌上属于苏北里下河冲积平原区。

2.地震效应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道路位于里下河冲积平原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地形低洼,河网密布,地表水位、流量除受季节影响外,还受人工水利设施条件所控制,变化较大,一般7~9月水位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