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也随着信息时代
的繁荣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通过本人长期工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亲身感受,阐述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际运用及其适用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适用性教学成效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爱玩游戏,这是天性。
而作为当代初中生,在这个时代
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种游戏的影响甚至痴迷于其中。
比如“网络游戏”、“端游”、“手游”以及卡牌游戏“狼人杀”、“三国杀”等。
不可否认,确实有不少青少年沉迷
其中无法自拔,无心学习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同时,我们不能就此忽略了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好处。
游戏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提高反应能力;在网络游戏上我们可以开阔视野,随心所欲;上网玩游戏让双手变得敏捷、提高打字水平和
电脑知识的应用;网络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社交能力;有些网络游戏可以
增添学习乐趣等等好处。
应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相比其他科目具有先天的优势。
就如同祝智庭教授所言:“关注并投入娱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则是为教育技
术开辟了一个新领地,对于促进教育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我就以本人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些实际例子,来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课前准备
举例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有一节内容是《计算机病毒》的理论课。
在备课时,我将知识点、重点、难点拆分出来,并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存
在寄生性、破坏性、潜伏性、传染性、可触发性等特性,这些知识点都带有鲜明
的特点。
课余时间我都会与学生聊天交流,了解他们时下喜欢玩些什么游戏,不
仅可以拉近师生间距离,还能掌握学生们的喜好。
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们喜欢
玩的卡牌游戏“狼人杀”的游戏规则和角色设定很适合《计算机病毒》这一课知识
教学。
于是,我专门买来“狼人杀”卡牌,仔细研究游戏规则,最终敲定用“狼人杀”这个在学生间流行的卡牌游戏作为本次教学。
二、游戏设计
选好了游戏,下一步就是要将授课的内容和游戏完美的融合,使学生在做游
戏的同时能够记住这些知识点,以达到授课的最终目的。
游戏设计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之前的备课,我已经对知识点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就需要对“狼人杀”游戏角色进行进一步的发掘了。
“狼人杀”的游戏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游戏
中的玩家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狼人和村名。
狼人的目标是吃掉所有的村民。
村民的目标是消灭所有的狼人。
同时,村民中还存在特殊职业的人类,比如预言家、猎人、守卫等。
狼人的特点是白天如正常人一样,到了夜晚月圆之夜变成了
狼去袭击村民。
潜伏、破坏、触发……特点鲜明,就如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出
一辙。
所以,很快我就确定游戏中“狼人”改名为“计算机病毒”,那村民就是网络
中普通的电脑用户,而带有特殊身份的村民的加入让游戏的对抗性和趣味性更加
有趣。
“守卫”我将它定义为安装在电脑内的杀毒软件,“预言家”定义为拥有丰富
经验的网络用户,熟悉计算机病毒伪装方式的人。
除了这些角色之外还有“盗贼”、“女巫”、“猎人”等角色我都重新诠释了这些角色的定义。
做完这些之后,就是游
戏的实施了。
三、游戏的实施
游戏的实施并不容易,需要很多学生参与进来才能开展。
但参与的人数多了
游戏的复杂程度和耗时也变得难以把控。
所以在把游戏带入课堂之前,我请了备
课组的几位教师帮我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演练了多次。
在演练中发现,如果我完
全按照“狼人杀”游戏的规则将每个角色都加入游戏的话,一节课40分钟都不够玩完一局。
所以,我开始对游戏进行“瘦身”,我将定义牵强的角色剔除,将扮演“村民”和“狼人”的人数减少,特殊角色只保留了更贴合知识点运用的“守卫”、“猎人”、“预言家”、“盗贼”等几位。
这样一局游戏下来,只需要10分钟,而且游戏结构保
存完整,能够将所学知识点都带入游戏中。
敲定好了最终游戏方案,剩下的就是课堂实战了。
上课铃声响起,当我提出
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次“狼人杀”游戏时,全班学生都开心的大吼:“我要参加!我
要玩!”反响超乎了我之前课前的想象。
最后在50位学生中选出3位“村民”,3
位“狼人”,每个特殊职业1位学生,而我作为“法官”也就是游戏规则的监督者,
总计12位学生参与。
游戏开始后,参与游戏的学生洋洋得意、积极配合,没能
参与的学生都脸带笑意,异乎寻常的专注,看到参与游戏的某个同学那里做错了
都抢着提醒。
可能是设计游戏时经过我的多次打磨,在课堂上游戏很顺利完成一局,耗时
正好9分钟。
整个过程,全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和专注,感觉都投入了满满的热情,没有一个学生是心不在焉的。
在玩游戏之前,我并没有提前告知学生们这个游戏
跟我们今天的课程内容有什么联系。
当游戏做完之后,我才提出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游戏就先到这,游戏里的角色与我们所学内容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先不揭
晓每个角色所代表的含义,请同学们自学本节内容后一起揭开谜底。
”所有学生都快速翻开课本认真的自学课本,并允许他们相互讨论。
同时,在他们自学时,我
告诉他们如果能正确说出“狼人”等角色在课本里代表什么内容,就将获得下一次
游戏的参与权时,所有学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努力和专注的投入到自学和讨
论中了。
最后,自学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引出知识点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能
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点,都不用我怎么费力去讲解一番。
整节课上下来,不仅知
识点记忆牢靠而且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四、总结
游戏教育法的运用,就是换了一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变得深动有趣。
游戏
教育法的好处多多,我总结有以下几条:(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学生都
喜欢参与游戏,并且做游戏时都能集中注意力。
只要老师能够趁着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之时,“顺便”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和
吸收;(2)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通过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思考、记
忆和想象等能力;(3)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潜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获得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
但是,作为教师使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是通过生动有趣
的游戏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进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
游戏教学法失去了教学性,就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游戏,不再是一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