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详细试卷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牡蛎.(nì)倒坍.(dān)分.(fèn)外妖娆
B.荫.(yìnɡ)庇亵.(xìe)渎度.(dù)德量力
C.守圉.(yù)嗔.(zhēn)怒孜.(zhī)孜不倦
D.阔绰.(chuò)阴晦.(huì)鳞次栉.(zhì)比
2.(2分)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胸有成竹B.妇儒皆知一气喝成
C.物竟天择脑羞成怒D.心旷神宜门廷若市
3.(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萧索:荒凉、冷落
B.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C.不言而喻:不用说的比喻
D.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4.(2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被贬谪到龙场(今修文县).在龙场的三年期间,他潜心悟道,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了“致良知”思想。
这些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修文是王阳明学说并传播的始发地,所以人们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
A.创作因为所以诞辰B.创立不仅而且诞生
C.创作不仅而且诞辰D.创立因为所以诞生5.(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余光中和郑愁予都是台湾诗人,我们学过他们的作品分别是《乡愁》和《雨
说》
D.契诃夫;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羊脂球》、剧本《万尼亚舅舅》等6.(2分)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
”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是动宾短语。
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句中“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
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
7.(4分)名著阅读。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
文段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①《》.紧接文段的情节是:鲁达找到②(人名),要他亲自切了十斤精肉臊子和十斤肥肉臊子,还要十斤③,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鲁达的戏弄彻底激怒了他,二人一番打斗,不想鲁达三拳将其打死。
机智脱身后,
鲁达出家避祸,法名为“④”。
8.(8分)诗文默写。
(1)请将下列诗文的句子默写完整。
①天时不如地利,。
②假如我是一只鸟,。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
调的诗句是,。
②刘方平在《月夜》中,叙写了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
(3)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9.(4分)语文活动。
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内容要求合理、具体)
三、阅读能力考查(45分)
10.(14分)
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
佚名
①那天,我站在老邻居露丝的房间里,茫然地看着东一堆西一堆的报纸,在心中
问自己:“我怎么到这里来了?”
②“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
”露丝说道,“我正在找一个笔记本,封面是个茶壶。
”
③我紧张地笑了笑:“你还记得上一次看见它的时候是在哪里吗?”
④“哦,不记得了。
但它应该就在这里,在这些报纸当中。
”她说道。
⑤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帮助一个视力糟糕的89岁的老太太寻找一本沾满灰尘
的旧笔记本。
⑥上个月,我失去工作后,搬回了家。
我感到疲惫、沮丧,什么都无法激起我的
兴趣。
我一直很喜欢手工制作,但现在一点劲头也没有。
妈妈让我去帮助别人,但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向别人传授失败的技巧吗?当露丝打电话到我家来,问我是否能抽出一分钟时间去帮她一个忙,妈妈几乎是把我推出了家门:“你会做得很好的。
”
⑦但我在一大堆报纸中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那个笔记本。
我沮丧地说:“我想我找
不到它。
”
⑧“别丧气,亲爱的。
待会儿它会自个儿跳出来的。
”她说道,“它们总是这样。
”
⑨她的乐观感染了我。
也许在楼上?我想。
随后,在楼上一个卧室的角落里,我
找到了那个笔记本。
⑩“太棒了!”她欢叫道,“下周到老年人活动中心作茶壶收藏报告的时候我就可以用上它了。
”我惊讶地看着她。
她都快90岁了,但是她好像比我还忙。
⑪从此,我每周都去看望露丝几次。
刚开始,我承认,我是在应付妈妈。
但露丝那里总有一些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一本书、一个茶杯,或者一件挂在墙上的饰品。
⑫一天,我到露丝家时,看见她正眯着眼看一张信纸。
“我又需要你的眼睛了。
”
她说道,“你可以给我读读这封信吗?”
⑬“当然可以。
”我说。
我在她身边坐下来。
⑭“亲爱的露丝,”我开始读道,“我们什么时候再去考古挖掘……”
⑮我惊讶地看着她。
“你是一位考古学家?”
⑯“不。
”露丝笑道,“只是爱好。
”
⑰读完信,露丝说道:“谢谢你。
现在我最好给她回信。
”
⑱从此,几乎每天我都要去给她读信,听我读完信后她就马上回信。
我还知道了,她收集了许多漂亮的茶壶,去过许多国家旅行,去过不少地方探险,结交有数以百计的朋友,养育了三个孩子,开了一个服装店。
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只在我的梦中出现过。
⑲秋天过去,冬天到来。
一天,她的儿子打电话给我,问我楚否愿意晚上到医院去陪护摔伤的露丝。
当然,他们会付酬给我。
想到露丝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我怎能拒绝?
⑳那个寒冷的冬夜,我来到了露丝的病房。
她看起来是这么瘦小,这么无助。
看到我,她挤出了一丝笑容。
“我一直盼望着你来。
”她说,“今天来了一封信,你可以给我读读吗?”
㉑我坐在床边,迅速给她读完了信。
㉒她犹豫地看着我。
“你可以帮我写一封回信吗?”她说。
㉓那一刻我几乎要流泪了。
露丝需要我。
这个曾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老人,现在确实需要我。
我已经知道自己从今天开始应该去做什么。
㉔和其他人联系。
这是露丝一直在做的。
她因为伤痛而躺在这里,但她仍然想伸出手去联系她的世界。
㉕露丝离开医院后,我的陪护就结束了。
然而,我不再把去看望露丝当作一项任务。
几乎每天我都在想能为她做什么。
但现在这些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重新开始进行我的手工制作,与朋友联系。
㉖我给露丝做了一份礼物﹣﹣一件刺绣。
㉗当礼物呈现在露丝面前时,她的双眼泛起了泪光。
“谢谢你。
”她激动地说,“真是太漂亮了!在我收集的物品中,这绝对是一件珍品。
㉘“你让我感到自己又年轻了起来,”她看着我,“你有这么多的精力和丰富生活,我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
”
㉙我惊讶地看着她。
她说的是我吗?
㉚但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意识到,露丝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我。
只是我自己现在才发觉。
坦率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新的人生了。
(文段有删改)(1)这是一篇①。
(文学体裁),采用第②人称,主要运用了
③、④这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叙写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2)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我”为露丝做的另外三件事。
(3)段⑥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指“我”是露丝的“眼睛”,第二指露丝是“我”的“眼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二种观点的理解。
11.(10分)
笔尖上的中国
佚名
①点、横、竖、撇、撩,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
一个个
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神奇、多情、顽强的汉字,将博大深沉的中华文化,细细密密地织画在了历史长河中,妙笔生花,美不胜收。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
汉字如歌如画如符
咒,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撩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
汉字揭示了生命的规律、人生的哲学;描绘了宇宙的辽阔、海洋的无际;解读了民族团结的奥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一个个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
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也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亦心痛着骨肉分离……它们仿佛天生就有诗的灵性,韵律严谨或摇曳生姿,金戈铁马或缠绵悱恻。
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一个个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看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
身姿。
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
从古至今,无论是领土的分裂统一,还是政权的更迭交替,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固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
⑤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
键盘上“拼写”而不是用笔尖“书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泼墨的点画与幸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字发展现阶段的困扰……
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
⑥汉字本在生活中生长,才留下点点滴滴。
汉字,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
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撩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字中蕴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濒临逐渐被毁掉的边缘。
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逐渐土崩瓦解。
那将是多幺可怕的未来!
⑦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被有的文化基因﹣﹣汉字。
传承
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
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呼吁每一个中国人一起用汉字勾勒出一个正走在复兴大道上的美丽中国。
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⑧现在,让我们提起手中的笔,笔尖上﹣﹣“杏花、春雨、江南;牛羊、穹庐、
塞外……”中国,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就在这里。
(文段有删改)(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①中“一个个方块宇,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运用了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汉字是构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B.段④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进行对比,突出以汉字为基石的华夏文明顽强的生命力。
C.段⑤紧承上文,通过“然而”笔锋一转,用“侧耳倾听汉字的脉博”形象地开启下文内容。
D.文章主要运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叙写汉字的悠久历史。
(2)根据段⑦的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应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
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那是“众”字……
(3)段③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也奔跑看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亦心痛着骨肉分离……。
12.(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又何间.焉:
②必以.分人:
③小惠未徧.:
④牺牲
..玉帛:
(2)翻译句子。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3)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4)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①”(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②(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3.(5分)
怀念花溪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飘来四月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又悄悄的流回他们的巢
定
四月金黄的花海就在溪畔生长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爱梦的女孩就在花蕊的中
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蜒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我想知道还有没有另外的人和我一样在选芙丽的水进成长如果是五月绵绵细雨北会涨满它的,心房涨满它多情的愿望我在十月南方的人群之中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澳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踌我知道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花癯也依然碧绿运载若采朵雪花流向远方……
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五、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2分)
14.(3分)“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
①战国王魏晋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竹筒的制作材料是竹片。
②我国多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竹简,其中居延出土了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③为了便于书写并避免虫蛀,要用火烘烤青竹片使水分如汗渗出,故称“汗青”。
④除竹简外,还有木简和“牍”,“牍”的外形此“简”更宽更厚一些。
⑤竹简常用于书写经典、记载史传,因此“汗青”多用来借指“史册”。
⑥竹简对中国更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脍炙人口,有些同学总是把“汗青”误写为“汉青”。
上面提供的历史素材中哪三句话最能言简意
赅地解释为什么要写为“汗青”?(填写句子序号)。
15.(8分)新华网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牲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1)阅读上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
①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②根据新闻内容,提炼出计划中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①②。
16.(5分)某校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进行“杠杆平衡条件”专题调查研究。
为了写好调查报告,要先设计一份调查表。
调相表内容包含:(1)调查者姓名(不填写自己的姓名);(2)调查时间;(3)调查对象:人体中的杠杆,厨房中的杠杆;(4)调查项目:支点、阻力、动力、阻力臂,动力臂;(5)备注。
根据上面材料,设计一份关于“杠杆平衡条件调查研究”的表格,要设计合理规范、简洁实用。
温馨提示:表格制作请使用黑色字迹笔。
六、写作能力考查(60分)
17.(60分)“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修养,“让”是一种“智慧”。
有时候,“让”
是退让、忍让;有时候,“让”是谦让、礼让。
“孔融让梨”,让出了亲情友爱;
“负荆请罪”,让出了宽容大度;“斑羚飞渡”,让出了生存机会。
其实,“让”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避其锋芒,更是一种勇气﹣﹣迎难而上、当仁不让。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敞开心扉,让出一条阳光之道;为了他人,理解扶持,让出一条成长之道;立身社会,和谐相处,让出一条友善之道。
让我们都做
个有心人,为盲人让出一条关怀之道,为救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为百姓让出一条绿色通道……
请以“为让出一条道”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牡蛎.(nì)倒坍.(dān)分.(fèn)外妖娆
B.荫.(yìnɡ)庇亵.(xìe)渎度.(dù)德量力
C.守圉.(yù)嗔.(zhēn)怒孜.(zhī)孜不倦
D.阔绰.(chuò)阴晦.(huì)鳞次栉.(zhì)比
【分析】本题要结合字音来分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多音字的几种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解答】A.“蛎”的读音应为“lì”;
B.“荫”的读音应为“yìn”,“亵”的读音为“xiè”,“度”的读音应为“duó”;C.“嗔”的读音应为“chēn”,“孜”的读音应为“zī”;
D.注音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其几种读音结合语境进行辨析,对于容易误读的字的读音要重点识记。
2.(2分)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胸有成竹B.妇儒皆知一气喝成
C.物竟天择脑羞成怒D.心旷神宜门廷若市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的积累来做题,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对一些同音字进行归纳,并且都多写一遍,做到书写的准确无误。
【解答】A.书写正确;
B.“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一气喝成”应为“一气呵成”;
C.“物竟天择”应为“物竞天择”;“脑羞成怒”应为“恼羞成怒”;
D.“心旷神宜”应为“心旷神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
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同音字、形似字进行积累归纳,在注意观察字形的同时,理解其不同的含义。
3.(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萧索:荒凉、冷落
B.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C.不言而喻:不用说的比喻
D.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分析】本题要结合词意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尤其对那些重点的课下注释要重点记忆,不能望文生义。
【解答】A.解释正确;
B.解释正确;
C.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喻”为词中关键字,应该解释为“明白”,不能理解成“比喻”;
D.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意的认知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准确识记词语的意思,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辨析词意。
4.(2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被贬谪到龙场(今修文县).在龙场的三年期间,他潜心悟道,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了“致良知”思想。
这些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修文是王阳明学说并传播的始发地,所以人们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
A.创作因为所以诞辰B.创立不仅而且诞生
C.创作不仅而且诞辰D.创立因为所以诞生
【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关联词语的准确运用,首先明确所提供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明确所应填写的词语;关联词语根据上下句的意思,明确上下句的关系,选出合适的词语。
【解答】“创立”指首先建立;开始建立。
“创作”1.创造文学艺术作品;2.也指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学说应该是“创立”。
“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和“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两句是递进关系,所以2、3个空填写“不仅”“而且”。
“诞生”是口头语,诞生就是出生的意思。
“诞辰”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此句应该用“诞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关联词语的准确运用,注意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5.(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余光中和郑愁予都是台湾诗人,我们学过他们的作品分别是《乡愁》和《雨说》
D.契诃夫;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羊脂球》、剧本《万尼亚舅舅》等【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文学常识的题目。
文学常识是考试中的常考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并注意进行归类整理。
只要平时的学习中认真细致,选出正确答案的难度是不大的。
【解答】ABC.正确;
D.契诃夫是俄国作家,《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做这类题目是要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外国作家要知道其国籍。
6.(2分)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句中“节日”和“厚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周末到孔子学堂听讲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
”句中“听讲座”和“新选择”都是动宾短语。
C.“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句中“为
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活动”依次是状语、宾语
D.“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和短语类型的把握,以及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
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词性;并列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四种短语类型;会划分单句句子成分,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复句包括递进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等关系。
【解答】A.正确;
B.句中“听讲座”是动宾短语,“新选择”都是偏正短语。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注意把握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复句关系等知识。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
7.(4分)名著阅读。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
文段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①《水浒传》.紧接文段的情节是:鲁达找到
②郑屠户(人名),要他亲自切了十斤精肉臊子和十斤肥肉臊子,还要十
斤③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鲁达的戏弄彻底激怒了他,二人一番打斗,不想鲁达三拳将其打死。
机智脱身后,
鲁达出家避祸,法名为“④智深”。
【分析】本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内容来分析。
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情节等有关资料应孰记,随时搜集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在做题时,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及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一定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