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图中B所示的是( )
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D.森林、海盐
解析:图中B的含义是自然资源,而焦炭、化肥、大米不能从自然环境中直接获得,雷电目前还没开发利用,它们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D
2.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C.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D.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析:土地资源的可再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D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阶段,人们逐水草而居
B.农业文明阶段,在任何地区,水资源的数量都不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因素C.工业文明阶段,水资源数量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D.工业文明阶段,水资源质量明显下降
解析:在农业文明时期,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而水资源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答案:B
4.目前出现的自然资源短缺甚至某些资源濒临枯竭的原因有( )
①人类对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
②人类对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
③自然资源不能繁殖和循环再现
④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可以不断更新和循环再现。

答案:A
5.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
C.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
D.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解析: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再次,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答案:D
6.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2: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3: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1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而且使____________增高。

(2)材料2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3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对落后。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按照材料反映的地理事实来回答,注意语言表达,尽量用课本上的专业术语。

答案:(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生产成本
(2)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