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2.1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练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素养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学习。
一、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带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大家说说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对,是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那大家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很好,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看来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那你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吗?没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板书)【导入2】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种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降温)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
5(3)化学反应: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P2O5,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标准状 况下的 密度
熔点
沸点
是否 易溶 于水
氮 气
无色 气态 无味
1.251g/L
-209.9℃
-195.8℃
不易溶 于水
【知识延伸】氮气能作保护气,主要利用 了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另外还考虑到 氮气的无毒和造价低廉。
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1)可用作保护气; (2)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可用于激光技术。
3.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B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 10~50 km 的高 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R·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放 出 大量的热 ;打开弹簧夹后,进入广口瓶中 的水约占原广口瓶体积的__15__。 (2)反应的文字表式: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1__。
氧属于( A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课后作业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
氧 2,点燃红磷,迅速
气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yǎngq
含 ì)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 量 时,打开止水夹。
的
测
定
第四页,共十六页。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
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后,水顺着导管 流入集气瓶,进入(jìnrù)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
的1/5。
文字 表达式 (wénzì)
第八页,共十六页。
探究 点二:纯净物和混 (tànjiū) 合物
• (二)小组讨论:
• 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它们是由
哪些物质组成 的? (zǔ chénɡ)
• 纯净物:
;
• 混合物:
。
第九页,共十六页。
2. 纯净 物与混合 (chúnjìng) 物 象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wùzhì)组成的物质(wùzhì) 是混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 空气确实存的吗。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 (xiāohào)完。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象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混合物:糖水(含有糖和水) 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其中是纯净物的是:①⑥⑧⑦
• 2、纯净物:水 氧气 氮气 蔗糖
混合物:糖水(含有糖和水) 空 气(含有氮气、氧气等)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cèdìng)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空气是我们每天都会呼吸的,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呢?化学空气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空气的组成、特性以及与生活和工业生产相关的化学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九年级上册化学中有关空气的知识点。
1. 空气的组成所有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还包括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和氦气等。
其中,氮气可以稳定大气的压力,而氧气则是我们呼吸所必需的气体。
2. 空气中的杂质空气中还存在各种杂质,例如水蒸气、尘埃、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等。
这些杂质对空气的质量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空气的特性空气是无色、无味和无形的。
它具有弹性,能填充容器,并且易于压缩和膨胀。
空气还可以形成气团、气流和风。
4. 燃烧与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部分的燃烧都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而燃料则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物。
例如,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时,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光亮正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致。
5. 空气污染尽管空气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危害性。
6. 空气中的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物质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当过热的铁丝与氧气反应时,就可以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锈。
当硫化氢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这些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7. 空气中的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由水分子蒸发而来的。
水蒸气可以通过冷却或加热等过程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这是天气变化和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8. 空气与生命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生命维持所必需的。
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
9. 空气和环境保护保护空气质量对维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技术以及合理使用能源等都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空气的重要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1 我们周围的空气
感悟新知
知3-讲
易错提示: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方法: 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来判断,如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不要被“洁净”“混合”等字词 迷惑。
感悟新知
考向 辨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3-练
例3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
的是( C )
A. 二氧化碳 液氮
B. 洁净的空气 矿泉水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金属铜具有导热性,加热铜丝,用来引燃红 磷,故A 正确;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 时再读数,故B 正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 一,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 度1 处,故C 正确,D 错误。
感悟新知
知2-练
教你一招:通常采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即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倒流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3-讲
1. 定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的,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感悟新知
知3-讲
2. 区别 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
质。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一般无固定的组成和性 质,且各物质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各自保持自己 原来的化学性质。
① 作保护气;② 食品充氮防腐;③ 作化工原料; ④医疗上可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等
① 作保护气;② 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 激光技术;④ 液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感悟新知
知4-讲
易错提示: 1.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不是氧气浓度越高越好;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其本身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 2. 稀有气体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利用其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课题1 空气 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 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4)实验注意事项:A 、装置不能漏气;B 、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 、红磷要过量;D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 、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 、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 、弹簧夹没有加紧;B 、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点燃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本PPT为可编辑版本,此内容若不 请删除后使用,感谢您的理解,祝 活愉快,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万 意。
本PPT为可编辑版本,此内容若不 请删除后使用,感谢您的理解,祝 活愉快,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万 意。
实验原理:根据某物质只 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 固体,从而使密闭容器内 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 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下使密闭容器内的水面上 升来测量的。
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 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1/5体积。
新课讲授
结论: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注意: ①可燃物要求:该物 质要足量且在空气中就能燃 烧;燃烧后产物是固体。 ②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新课讲授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组成 组成性质 只有一种成分 固定
混合物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不固定
表示方法
举例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新课讲授
1.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B )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新课讲授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 化学大师。
普利斯特里
新课讲授
(1743—1794)
拉瓦锡
法国化学家,他建立了燃料燃烧理 论,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新体系, 开创了化学发展新纪元。
新课讲授
拉瓦锡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曲颈甑(盛空气)中加 热汞。 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汞→汞+氧气 实验现象:①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 红色粉末(氧化汞)。 ②容器内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 (氧气);剩余气体约4/5(氮 气)。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红磷+氧气
(2)实验装置: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3)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纯净物与混合物
4.(2017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5.(2017苏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石油
C.生铁
D.蒸馏水
)A
) D
1.(2017重庆)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
有足量的红磷和木炭粉,a、b为弹簧夹。分别点燃红磷和木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
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A
8.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粉末氧化汞,又把这种红色粉
2019/10/17
14
谢谢欣赏!
2019/10/17
15
【水改进进入】集气第瓶二的小量组约同占学集设气计瓶了原C装水置面,以优上点容是积的1/5
。
减小了实验误差,避免了空气污染
(1)实验后发现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
红磷量
不足;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
(2)从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6.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磷充分燃烧后无底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2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易错提示 1.测量空气(kōngqì)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采取燃烧去氧气的方法,使用的可燃 物要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不生成气体,对实验失败原因要认真分析。 2.空气中各气体所占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3.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第三页,共二十页。
典例精选
例:(2015,宜宾)下列物质都属于(shǔyú)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第四页,共二十页。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qūbié),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①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②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液氮中只含有液态的氮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属于混合物。故①③都属于纯净物。 答案:A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D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
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
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
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使密氧闭气集气瓶内的__________,在大气压压的强作减用小下,将水压入集气瓶,进
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是_____________。 氧气的体积
第六页,共二十页。
(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3)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集气瓶内空气 体积的_________。 1/5 (4)实验结论:空气中含有约占空气体积______1_/5的氧气(yǎngqì)。 3 . 空 气 的 组 成 按 体 积 分 数 计 算 , 空 气 中 _ _ _ _氮_气的(d含àn q量ì) 最 大 , 约 占 ____7_8_%___;其次是_____氧_,气约(y占ǎng_q_ì)___;2再1%次是_________稀_,有占气空体气总体 积的__________;二0氧.9化4%碳的体积分数仅占0.03%。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1空气2.1.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2
精品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4、混合物、纯净物的判定5、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2)混合物、纯净物的判定第一课时【自学过程】1、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并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算),大约是3、混合物:纯净物:各举三例。
【课堂研讨】4、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回答:燃烧匙中盛装的物质是足量的该物质燃烧的现象是燃烧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5、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6、该实验的结论是:实验中红磷为何要足量若测得的结果发现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1/5,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习题巩固】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精品【拓展延伸】1、用生活事实或小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2、如何收集某化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课后作业】 A、练习册对应习题 B、练习册对应习题学案【拓展延伸】教学反思:学生教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空气里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原理。
(3)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个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学习重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体积分数。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
【学习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误差分析。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提问: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猜猜看,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2.导语: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空气”。
3.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P26~P27的内容。
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讨论交流: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其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其缺点:实验所用时间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
知识拓展:拉瓦锡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的科学家,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
知识模块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原理提出问题:模拟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我们如何选择药品、仪器,设计装置进行实验呢?讨论交流:分析上述实验,讨论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
探究实验:做课本P27实验2-1。
课堂讨论1.上述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哪些性质?(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 2.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其他的装置图吗? 归纳总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0.03%知识拓展: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一种混合气体,其成分比较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因地区和气候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