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作者:熊江林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02期
【提要】汉语言文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中也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是一项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
本文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加强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针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几点合理措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写作教学
一、引言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彰显学生专业优势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是社会对汉语言专业人才的要求。
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师、文化传媒、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和秘书等工作,这些工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毕业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基本要求,可见,写作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项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的文学功底,有利于学生文学气质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因此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教学势在必行。
二、部分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广泛,生源素质参次不齐,由于入校之前受到的教育差别很大,因此,很多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不够,文化素养不高,写作基础一般。
其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之前的学校盲目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忽视学生的写作练习课程教育,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学方式陈旧僵化,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受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写作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教师的主导地位很高,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就使得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被打消。
其次,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训练,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的机会较少,使学生创造力受到限制,学生缺乏对写作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写作很被动,难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是机械的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很少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和研究,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时间和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写作教学课时设置较少,学生达不到通过训练提升能力的程度,而且写作内容的设置也不科学,教师往往仅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奖就固定模式和套路,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写作内容空洞且脱离生活实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
三、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一)整合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与课时,保证学生的实训机会
我国高职院校的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要想实现写作教学的提升,首先要学校要积极整合写作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从写作基础知识到规范文体的实践训练,再到独立思考与写作,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做好教学内容与结构的优化工作,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培养人才。
其次,写作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或学习,要保证能实现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顺利对接,写作主体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割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学习内容。
最后,写作课时安排也要科学合理,以往写作教学一般只在一年级进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写作应该贯穿整个教育始终,尤其在三年级更应该加强写作练习,一是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同时为毕业实现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积极转工作态度,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的教学模式亟待开发。
高职院校本身的教育宗旨就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专业的人才,因此能力培养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构建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互动性強的、现代开放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
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但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掌握好主导的力度,不要一味展现自己的教学内容,要给学生一段时间供学生去思考、讨论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范文进行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立意与文章思路;还可以运用经典文学作品导读的模式进行教学,以经典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品味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写作最初都是由模仿开始,所以鼓励学生多阅读是积累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有模仿过渡到创造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学素养积累的过程。
(三)建立健全写作课程考核评估机制
考核评估是对写作教学效果加以验证的过程,以往写作考核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模式已经落伍了,成绩不是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且使学生感到不公平,对学生综合能
力的提高也有不良影响。
高职院校要下调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要将平时表现、文学素质、写作技巧都纳入到考核中,另外考试的答案也不要完全依照大纲要求,鼓励学生用创新思维和个性思维解决问题。
要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使考核能够真正为学生施加正向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由知识考核转变为能力考核的机制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文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寻找到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时代发展对于汉语言人才的要求,也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需要。
参考文献
潘连根、王静义、李佩仑2010《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1期。
熊丹2016《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第23期。
尼玛卓玛2014《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分析》,《考试周刊》第66期。
(通信地址:410000 湖南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