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路由器实训报告(2018.05.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报告
实训题目: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实训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训地点:
实训报告成绩
完成时间:年月日
信息科学系制
目录
第一章项目的目的和任务 (3)
1.1 项目目的 (3)
1.2 项目任务 (3)
第二章开发环境 (3)
2.1 硬件环境 (3)
2.2 软件环境 (3)
第三章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项目的目的和任务
1.1 项目目的
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命令,对交换机的密码清除、交换机加密、修改名字、IP设置、远程登录设置以及VALN的划分有明确的认知及操作。
2.熟悉路由器的基本命令,对路由器的密码清除、路由器加密、修改名字、IP设置(包括第二IP以及子端口的划分和IP设置)、远程登录、路由器的各个端口的IP划分有明确的认知及操作。
3.对基本的局域网的组建以及对局域网内的网络设备的配置有明确的方向与目的,以实现局域网内各个主机之间的互联互通,或允许某一主机和某一网段的网络流量控制。
4.对各种局域网的搭建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搭建局域网所应用的网络设备和线路有深入的了解。
5.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网络,能正确的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来解决其网络的通信问题。
1.2 项目的任务
对路由器进行观察,了解路由器的外观以及每个端口的作用和类型,再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可实现远程登录、各个接口能实现正常通信。
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的不同网段的计算机,或者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的不同网段以及不同VALN的计算机使用单臂路由进行通信。
在拥有多台路由器相连的情况下,能使用静态路由或者动态路由进行复杂的网络通信。
第二章开发环境
2.1 硬件环境及软件环境
PC机若干台,交换机、路由器若干台。
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平台上完成
第三章路由器的配置
实验–配置IPv4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拓扑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设置拓扑并初始化设备
第 2 部分:配置基本设备设置并检验连接
第 3 部分: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递归静态路由。
∙配置直连静态路由。
∙配置并删除静态路由。
第 4 部分:配置并检验默认路由
背景/场景
路由器使用路由表来确定将数据包发送到何处。
路由表包含一组路由,描述路由器使用哪个网关或接口到达指定网络。
最初,路由表只包含直接连接的网络。
要与远程网络通信,则必须指定路由并将其添加到路由表中。
在本实验中,您将根据下一跳IP 地址或送出接口手动配置指向指定远程网络的静态路由。
还将配置静态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静态路由,指定当路由表不含到达目的网络的路径时应使用的网关。
注意:本实验为配置静态路由所需实际命令提供最少协助。
但是所需命令在附录 A 中。
尝试在不参考附录的情况下配置设备,测验您的知识掌握程度。
注意:CCNA 动手实验所用的路由器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2(4)M3(universalk9 映像)的Cisco 1941 集成多业务路由器(ISR)。
所用的交换机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0(2)(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
也可使用其他路由器、交换机以
及Cisco IOS 版本。
根据型号以及Cisco IOS 版本不同,可用命令和产生的输出可能与实验显示的不一样。
请参考本实验末尾的“路由器接口摘要表”以了解正确的接口标识符。
注意:确保所使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启动配置都已擦除。
如果不确定,请联系教师。
所需资源
∙ 2 台路由器(支持Cisco IOS 15.2(4)M3 版通用映像的Cisco 1941 或同类路由器)∙ 2 台交换机(支持Cisco IOS 版本15.0(2) 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2960 或同类交换机)
∙ 2 台PC(采用Windows 7、Vista 或XP 且支持终端模拟程序,比如Tera Term)
∙用于通过控制台电缆配置Cisco IOS 设备的控制台端口
∙如拓扑所示的以太网电缆和串行电缆
第 1 部分:设置拓扑并初始化设备
第 1 步:建立如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第 2 步:初始化并重新加载路由器和交换机。
第 2 部分:配置基本设备设置并检验连接
在第 2 部分,您将会配置基本设置,例如接口IP 地址、设备访问和密码。
您将检验LAN 连接并确定R1 和R3 的路由表中列出的路由。
第 1 步:配置PC 接口。
第 2 步:配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a. 如拓扑和地址分配表所示配置设备名称。
b. 禁用DNS 查找。
c. 指定class作为使能密码,指定cisco作为控制台和vty 密码。
d. 将运行配置保存到启动配置文件中。
第 3 步:配置路由器上的IP 设置。
a. 根据地址分配表为R1 和R3 接口接口配置IP 地址。
b. S0/0/0 的连接为DCE 连接,要求使用clock rate命令。
R3 S0/0/0 的配置显示如下。
(Cisco 1941 路由器会自动检测DCE,而且时钟频率自动设置为2000000,无需进
行配置。
)
R3(config)# interface s0/0/0
R3(config-if)# 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 clock rate 128000
R3(config-if)# no shutdown
第 4 步:检验LAN 连接。
a. 从每台PC 对为该主机配置的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来测试连接。
在PC-A 上能否对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在PC-C 上能否对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b. 通过在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之间执行ping 操作来测试连接。
从R1,能否对R3 的S0/0/0 接口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如果有任何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请对配置进行排除故障并纠正错误。
c. 测试未直接连接的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在PC-A 上是否能对PC-C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在PC-A 上是否能对Lo0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在PC-A 上是否能对Lo1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这些ping 是否成功?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 5 步:收集信息。
a. 使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检查R1 的接口状态。
R1 上激活了多少个接口?__________
b. 检查R3 的接口状态。
R3 上激活了多少个接口?__________
c. 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R1 的路由表信息。
哪些网络存在于本实验的地址分配表中,但不在R1 的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d. 查看R3 的路由表信息。
哪些网络存在于本实验的地址分配表中,但不在R3 的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并非所有网络都在这些路由器的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 3 部分:配置静态路由
在第 3 部分,您将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静态和默认路由,确认路由已添加到R1 和R3 的路由表中,而且您将根据引入的路由检验连接。
注意:本实验为配置静态路由所需实际命令提供最少协助。
但是所需命令在附录 A 中。
尝试在不参考附录的情况下配置设备,测验您的知识掌握程度。
第 1 步:配置递归静态路由。
在递归静态路由中,会指定下一跳IP 地址。
由于只指定了下一跳IP,因此路由器必须在路由表中执行多次查找才能转发数据包。
要配置递归静态路由,请使用以下语法:
Router(config)# ip route network-address subnet-mask ip-address
a. 在R1 路由器上,配置通往192.168.1.0 网络的静态路由(使用R3 Serial 0/0/0 接口
的IP 地址作为下一跳地址)。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查看路由表,检验新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新的路由如何列在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主机PC-A 上,是否能对主机PC-C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这些ping 会失败。
如果递归静态路由配置正确,ping 可到达PC-C。
PC-C 将对PC-A 发回ping 应答。
然而,ping 应答在R3 上将被丢弃,因为R3 的路由表中没有通往192.168.0.0 网络的返回路由。
第 2 步:配置直连静态路由。
使用直连静态路由时,会指定exit-interface 参数,允许路由器通过一次查找做出转发决策。
直连静态路由通常用于点对点串行接口。
要使用指定的送出接口配置直连静态路由,请使用以下语法:
Router(config)# ip route network-address subnet-mask exit-intf
a. 在R3 路由器上,使用S0/0/0 作为送出接口配置通往192.168.0.0 网络的静态路由。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查看路由表,检验新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新的路由如何列在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c. 在主机PC-A 上,是否能对主机PC-C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此ping 命令应该成功。
第 3 步:配置静态路由。
a. 在R1 路由器上,使用上述步骤中的静态路由配置选项之一配置通往198.133.219.0
网络的静态路由。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在R1 路由器上,使用上述步骤中的另一个静态路由配置选项配置通往R3 上的
209.165.200.224 网络的静态路由。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c. 查看路由表,检验新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新的路由如何列在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d. 从主机PC-A,能否对R1 地址198.133.219.1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此ping 命令应该成功。
第 4 步:删除环回地址的静态路由。
a. 在R1 上,使用no命令删除路由表中两个环回地址的静态路由。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
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b. 查看路由表以检验路由是否已删除。
R1 的路由表中列出了多少条网络路由?__________
是否设置了最后选用网关?__________
第 4 部分:配置并检验默认路由
在第 4 部分,您将实施默认路由,确认路由已添加到路由表中,并根据引入的路由检验连接。
在没有获取的路由或静态路由的情况下,默认路由用于确定发送所有IP 数据包的网关。
默认静态路由是将0.0.0.0 作为目的IP 地址和子网掩码的静态路由。
通常将其称为“全零”
路由。
在默认路由中,可以指定下一跳IP 地址或送出接口。
要配置默认静态路由,请使用以下语法: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ip-address or exit-intf}
a. 使用送出接口S0/0/1 为R1 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
在下面空白处写下您使用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b. 查看路由表,检验新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新的路由如何列在路由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最后选用网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c. 从主机PC-A 能否对209.165.200.225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d. 从主机PC-A 能否对198.133.219.1 执行ping 操作?__________
这些ping 都应该成功。
思考
1. 一个新网络19
2.168.
3.0/24 连接到R1 上的接口G0/0。
可以使用什么命令配置从R3 指
向该网络的静态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配置直连静态路由而非递归静态路由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为什么在路由器上配置默认路由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路由器接口摘要表
附录A:第2、第 3 和第 4 部分所需的配置命令
附录 A 中列出的命令仅供参考。
此附录并不包含完成本实验所需的所有特定命令。
设备的基本设置
配置路由器上的IP 设置。
R3(config)# interface s0/0/0
R3(config-if)# 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 clock rate 128000
R3(config-if)# no shutdown
静态路由配置
配置递归静态路由。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1.1.2 配置直连静态路由。
R3(config)# ip route 192.168.0.0 255.255.255.0 s0/0/0 删除静态路由。
R1(config)# no ip route 209.165.200.224 255.255.255.224
serial0/0/1
R1(config)# no ip route 209.165.200.224 255.255.255.224 10.1.1.2 R1(config)# no ip route 209.165.200.224 255.255.255.224
默认路由配置
R1(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s0/0/1
实验–使用VLSM 设计和实施IPv4 编址
拓扑
目标
第 1 部分:检查网络要求
第 2 部分:设计VLSM 地址方案
第 3 部分:布线和配置IPv4 网络
背景/场景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旨在帮助节省IP 地址。
使用VLSM 时,可对网络划分子网,然后对子网再进行子网划分。
该过程可以多次重复,以便根据每个子网所需的主机数量创建不同大小的子网。
为了有效使用VLSM,要求进行地址规划。
在本实验中,您需要根据给定的网络地址172.16.128.0/17 为拓扑图所示网络制定地址方案。
在此会用到VLSM 以满足编址要求。
在设计了VLSM 地址方案后,您将为路由器上的接口配置适当的IP 地址信息。
注意:CCNA 动手实验所用的路由器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2(4)M3(universalk9 映像)的Cisco 1941 集成多业务路由器(ISR)。
也可使用其他路由器以及Cisco IOS 版本。
根据型号以及Cisco IOS 版本不同,可用命令和产生的输出可能与实验显示的不一样。
请参考本实验末尾的“路由器接口摘要表”以了解正确的接口标识符。
注意:请确保已经清除路由器的启动配置。
如果不确定,请联系教师。
所需资源
∙ 3 台路由器(支持Cisco IOS 15.2(4)M3 版通用映像的Cisco 1941 或同类路由器)∙ 1 台PC(支持终端模拟程序,比如Tera Term,用于配置路由器)
∙控制台电缆通过控制台端口配置Cisco IOS 设备
∙如拓扑所示的以太网(可选)电缆和串行电缆
∙Windows 计算器(可选)
第 5 部分:分析网络要求
在第 1 部分,您需要检查网络要求,使用网络地址172.16.128.0/17 为拓扑图所示网络制定VLSM 地址方案。
注意:您可以使用Windows 计算器应用程序和 IP 子网计算器帮助您进行计算。
第 1 步:确定有多少个可用主机地址,需要多少个子网。
/17 网络中有多少个可用主机地址?________
拓扑图中需要的主机地址总数是多少?________
网络拓扑中需要多少子网?______
第 2 步:确定所需的最大子网。
子网说明(例如BR1 G0/1 LAN 或BR1-HQ WAN 链路)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____
支持这些地址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
是否能对172.16.128.0/17 网络划分子网以支持该子网?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3 步:确定所需的第二大子网。
子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_
是否能继续划分剩余子网并且仍然支持该子网?_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4 步:确定下一个最大的子网。
子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个最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_
是否能继续划分剩余子网并且仍然支持该子网?_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5 步:确定下一个最大的子网。
子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个最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_
是否能继续划分剩余子网并且仍然支持该子网?_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6 步:确定下一个最大的子网。
子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个最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_
是否能继续划分剩余子网并且仍然支持该子网?_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7 步:确定下一个最大的子网。
子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个最大的子网需要多少IP 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网支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____
是否能继续划分剩余子网并且仍然支持该子网?______ 该子网划分可以生成哪两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子网使用第一个网络地址。
第 8 步:确定需要支持串行链路的子网。
每个串行子网链路需要多少个主机地址?______
支持这些主机地址的最小子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a. 对剩余子网进行子网划分,并在下面写出通过该子网划分得到的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 请继续对每个新子网的第一个子网进行子网划分,直到您得到四个/30 子网。
在下面写
出这些/30 子网的前三个网络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c. 为以下这三个子网输入子网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部分:设计VLSM 地址方案
第 1 步:计算子网信息。
使用您在第 1 部分获得的信息填写下表。
第 2 步:完成设备的接口地址表。
将子网中的第一个主机地址分配给以太网接口。
应该为HQ 分配指向BR1 和BR2 的串行链路上的第一个主机地址。
应该为BR1 分配指向BR2 的串行链路的第一个主机地址。
第 7 部分:连接并配置IPv4 网络
在第 3 部分,您将连接网络拓扑并使用您在第 2 部分制定的VLSM 地址方案配置三台路由器。
第 1 步:建立如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第 2 步:配置每个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a. 为路由器分配设备名称。
b. 禁用DNS 查找,以防路由器尝试将输入有误的命令视为主机名进行转换。
c. 指定class作为特权EXEC 加密密码。
d. 指定cisco作为控制台密码并启用登录。
e. 指定cisco作为vty 密码并启用登录。
f. 加密明文密码。
g. 创建一个向访问设备者发出警告的标语:未经授权,禁止访问。
第 3 步:配置每台路由器的接口。
a. 使用您在第2 部分完成的表格为每个接口分配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b. 配置每个接口的接口说明。
c. 将所有DCE 串行接口上的时钟频率设置为128000。
HQ(config-if)# clock rate 128000
d. 激活接口。
第 4 步:保存所有设备上的配置。
第 5 步:测试连通性。
a. 从HQ,对BR1 的S0/0/0 接口地址执行ping 操作。
b. 从HQ,对BR2 的S0/0/1 接口地址执行ping 操作。
c. 从BR1,对BR2 的S0/0/0 接口地址执行ping 操作。
d. 如果ping 操作不成功,则请排除连接故障。
注意:对其他路由器上的GigabitEthernet 接口执行ping 操作不会成功。
模拟指向GigabitEthernet 接口的LAN。
由于没有任何设备连接这些LAN,因此它们处于down/down 状态。
必须将路由协议放到适当位置,以使其他设备了解这些子网。
在路由协议能够将子网添加到路由表中之前,GigabitEthernet 接口也必须处于up/up 状态。
这些接口会保持down/down 状态,直到有设备连接到以太网接口电缆的另一端。
本实验的重点在于VLSM 和接口的配置。
思考
您能否想到一种用于计算连续的/30 子网网络地址的快捷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路由器接口摘要表
实验- IPv4 静态路由故障排除
拓扑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建立网络并配置设备的基本设置
第 2 部分:IPv4 网络中的静态路由故障排除
背景/场景
作为网络管理员,您必须能够配置使用静态路由来路由流量。
了解如何配置和排除静态路由故障是基本要求。
静态路由通常用于末节网络和默认路由。
您公司的ISP 聘用您去排除网络中的连接问题。
您可以访问HQ、BRANCH 和ISP 路由器。
在本实验中,开始时,您将向每台路由器加载配置脚本。
这些脚本中包含错误,从而使网络无法进行端到端通信。
您需要对每台路由器进行故障诊断,确定配置错误,然后使用正确的命令来纠正配置。
在您纠正了所有的配置错误之后,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就应该能够彼此通信了。
注意:CCNA 动手实验所用的路由器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2(4)M3(universalk9 映像)的Cisco 1941 集成多业务路由器(ISR)。
所用的交换机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0(2)(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
也可使用其他路由器、交换机以
及Cisco IOS 版本。
根据型号以及Cisco IOS 版本不同,可用命令和产生的输出可能与实验显示的不一样。
请参考本实验末尾的“路由器接口摘要表”以了解正确的接口标识符。
注意:确保所使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启动配置都已擦除。
如果不确定,请联系教师。
所需资源
∙ 3 台路由器(支持Cisco IOS 15.2(4)M3 版通用映像的Cisco 1941 或同类路由器)∙ 2 台交换机(支持Cisco IOS 版本15.0(2) 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2960 或同类交换机)
∙ 3 台PC(采用Windows 7、Vista 或XP 且支持终端模拟程序,比如Tera Term)
∙用于通过控制台电缆配置Cisco IOS 设备的控制台端口
∙如拓扑所示的以太网电缆和串行电缆
第 8 部分:建立网络并配置设备的基本设置
在第 1 部分,您需要建立网络拓扑和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某些基本设置,例如密码和IP 地址。
预设配置还为您提供初始路由器配置。
您还需要配置拓扑中的PC 的IP 设置。
第 1 步:建立如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按照拓扑图所示连接设备和电缆。
第 2 步:初始化并重新加载路由器和交换机。
第 3 步:配置每个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a. 禁用DNS 查找。
b. 如拓扑所示配置设备名称。
c. 指定class作为特权EXEC 模式密码。
d. 指定cisco为控制台密码和vty 密码。
e. 配置logging synchronous以防止控制台消息中断命令输入。
第 4 步:配置主机和Web 服务器。
a. 配置用于IPv4 和IPv6 的IP 地址。
b. 配置IPv4 默认网关。
第 5 步:加载路由器配置。
路由器HQ
hostname HQ
ipv6 unicast-routin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128
interface Serial0/0/0
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252
clock rate 800000
no shutdown
interface Serial0/0/1
ip address 192.168.0.253 255.255.255.252
no shutdown
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10.1.1.1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0.254 路由器ISP
hostname ISP
ipv6 unicast-routin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
ipv6 address 2001:DB8:ACAD:30::1/64
ip address 172.16.3.11 255.255.255.0
ipv6 address FE80::1 link-local
no shutdown
interface Serial0/0/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252
no shutdown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1.1.2 路由器BRANCH
hostname BRANCH
ipv6 unicast-routin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ipv6 address 2001:DB8:ACAD:1::1/64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pv6 address FE80::1 link-local
no shutdown
interface Serial0/0/0
ipv6 address 2001:DB8:ACAD:2::2/64
clock rate 128000
ip address 192.168.0.249 255.255.255.252
clock rate 128000
no shutdown
ip route 0.0.0.0 0.0.0.0 10.1.1.2
ipv6 route ::/0 2001:DB8:ACAD::1
第 9 部分:I Pv4 网络中的静态路由故障排除
IPv4 地址分配表
第 1 步:排除HQ 路由器故障。
HQ 路由器是ISP 路由器和BRANCH 路由器之间的链路。
ISP 路由器代表外部网络,而BRANCH 路由器代表公司网络。
HQ 路由器配置了到ISP 和BRANCH 网络的静态路由。
a. 显示HQ 的接口状态。
输入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根据需要记录并解决所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从HQ 路由器到BRANCH 路由器(192.168.0.254)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
________
c. 从HQ 路由器到ISP 路由器(10.1.1.1)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d. 从PC-A 对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e. 从PC-A 对PC-C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f. 从PC-A 到Web 服务器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g. 显示HQ 上的路由表。
路由表中显示哪些非直连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h. 根据ping 的结果、路由表输出和运行配置中的静态路由,关于网络连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i. 需要输入什么命令(如果有)来解决路由问题?记录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j. 重复从b 到f 的任意步骤,检验问题是否已解决。
记录您在排除连接故障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和可能的后续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 2 步:排除ISP 路由器故障。
对于ISP 路由器,应有通向HQ 和BRANCH 路由器的一条路由。
ISP 路由器上配置了一条静态路由,以到达192.168.1.0/24、192.168.0.0/25 和192.168.0.252/30 网络。
a. 显示ISP 的接口状态。
输入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根据需要记录并解决所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从ISP 路由器到HQ 路由器(10.1.1.2)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c. 从Web 服务器对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d. 从Web 服务器对PC-A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e. 从Web 服务器对PC-C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f. 显示ISP 上的路由表。
路由表中显示哪些非直连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g. 根据ping 的结果、路由表输出和运行配置中的静态路由,关于网络连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h. 需要输入什么命令(如果有)来解决路由问题?记录命令。
(提示:ISP 只需要一条总结路由来到达公司网络192.168.1.0/24、192.168.0.0/25 和192.168.0.252/3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i. 重复从b 到e 的任意步骤,检验问题是否已解决。
记录您在排除连接故障的过程中观
察到的结果和可能的后续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 3 步:排除BRANCH 路由器故障。
对于BRANCH 路由器,默认路由可以到达网络与ISP 的其余部分。
a. 显示BRANCH 的接口状态。
输入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根据需要记录并解决所有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从BRANCH 路由器到HQ 路由器(192.168.0.253)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
________
c. 从PC-C 对默认网关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d. 从PC-C 对PC-A 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e. 从PC-C 到Web 服务器执行ping 操作。
ping 是否成功?________
f. 显示BRANCH 上的路由表。
路由表中显示哪些非直连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g. 根据ping 的结果、路由表输出和运行配置中的静态路由,关于网络连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h. 需要输入什么命令(如果有)来解决路由问题?记录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i. 重复从b 到e 的任意步骤,检验问题是否已解决。
记录您在排除连接故障的过程中观
察到的结果和可能的后续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实验- 配置基本RIPv2
拓扑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建立网络并配置设备的基本设置
第 2 部分:配置并检验RIPv2 路由
∙配置并检验路由器是否正在运行RIPv2。
∙配置被动接口。
∙检查路由表。
∙禁用自动总结。
∙配置默认路由。
∙检验端到端连通性。
第 3 部分:在设备上配置IPv6
第 4 部分:配置并检验RIPng 路由
∙配置并检验路由器是否正在运行RIPng。
∙检查路由表。
∙配置默认路由。
∙检验端到端连通性。
背景/场景
RIP 第2 版(RIPv2) 用于小型网络中的IPv4 地址路由。
根据RFC 1723 中的定义,RIPv2 是无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由于RIPv2 是无类路由协议,路由更新中将包含子网掩码。
默认情况下,RIPv2 自动总结主网边界上的网络。
禁用自动总结后,RIPv2 不再在边界路由器上将网络总结为有类地址。
根据RFC 2080 中的定义,RIPng(RIP 下一代)是用于路由IPv6 地址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RIPng 以RIPv2 为基础,并具有相同的管理距离和15 跳的限制。
在本实验中,您将使用RIPv2 路由配置网络拓扑、禁用自动总结、传播默认路由,并使用CLI 命令显示和检验RIP 路由信息。
然后使用IPv6 地址配置网络拓扑、配置RIPng、传播默认路由,并使用CLI 命令显示和检验RIPng 路由信息。
注意:CCNA 动手实验所用的路由器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2(4)M3(universalk9 映像)的Cisco 1941 集成多业务路由器(ISR)。
所用的交换机是采用Cisco IOS Release
15.0(2)(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
也可使用其他路由器、交换机以
及Cisco IOS 版本。
根据型号以及Cisco IOS 版本不同,可用命令和产生的输出可能与实验显示的不一样。
请参考本实验末尾的“路由器接口摘要表”以了解正确的接口标识符。
注意:确保所使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启动配置都已擦除。
如果不确定,请联系教师。
所需资源
∙ 3 台路由器(支持Cisco IOS 15.2(4)M3 版通用映像的Cisco 1941 或同类路由器)∙ 2 台交换机(支持Cisco IOS 版本15.0(2) lanbasek9 映像的Cisco 2960 或同类交换机)
∙ 3 台PC(采用Windows 7、Vista 或XP 且支持终端模拟程序,比如Tera Term)
∙用于通过控制台电缆配置Cisco IOS 设备的控制台端口
∙如拓扑所示的以太网电缆和串行电缆
第 10 部分:建立网络并配置设备的基本设置
在第 1 部分,您将建立网络拓扑并配置基本设置。
第 1 步:建立如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第 2 步:初始化并重新加载路由器和交换机。
第 3 步:配置每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a. 禁用DNS 查找。
b. 如拓扑所示配置设备名称。
c. 配置密码加密。
d. 指定class为特权EXEC 密码。
e. 指定cisco为控制台密码和vty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