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全二册)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考试时长:150 分钟分值:150 分I 卷(选择题,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憎.恶(zèng)岑.寂(cán)流涎.(yán)锱.铢必较(zhī)B.目眦.(zì)攻讦.(jiān)拉纤.(qiàn)一蹴.而就(cù)C.瞋.目(chēng)绮.丽(yǐ)得逞.(chěng)昙.花一现(tán)D.折腾.(teng)帷.幕(weí)露.穷(lù)清沁.肺腑(qìng)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不及不离挥豁无度珍羞美味源源不断B.抱残守却诩诩如生转瞬即逝迫在眉睫C.相形见拙烟熏火燎宠然大物屈指可数D.莫名其妙震耳欲聋猝不及防冠冕堂煌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物体)自鸣.得意(表示)无动于衷.(内心)B.疾.言厉色(急速)胡作非.为(不对)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C.自顾不暇.(时间)冥思苦.想(用心)一丝不苟.(苟且、马虎)D.小心..谨慎(留心)纵横交错.(叉开) 有史可稽.(考核、核查)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都是传统文化。

A.不过如果只要便B.不过即使如果就C.但是不管只要便D.但是也许如果就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A.“你打碎了我的盘子”,她很低沉地说:“我的小儿子没有饭吃了。

”B. 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

霍邱二中2016学年度春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命题:李燕审题:庞瑰英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 Check into a hotel.B. Do some shopping.C. Go to Walt Street.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Play table tennis. .B. Surf the Internet.C. Have a meal in the restaurant.3. How old is the woman’s husband?A. He’s thirty-one.B. He’s thirty-four.C. He’s thirty-five.4. Where will Mary go first?A. The post office.B. Alice’s home.C. The school.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bookstore.B. In a grape field.C. In a restaura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卷2018 .2考生注意:1 本卷分150 分,考150 分。

2.回答題,出每小答案后,用笔把答卡上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后,再涂其余答案号。

回答非,将答案写在答卡上。

写在本卷上无效。

考束后,将本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范国:高考范。

一、代文(35 分)(一)述文本(本共 3 小, 9 分)下边的文字,达成1~3 。

意,是所有秀的共同特点。

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小、散文、等,其本都是,或许,都是充意的。

完莫美的小小集——《印象》,我的种感就更为明。

我相信,美在作每一篇小小的候,必定是作一首首在写的;否,是以这样意盎然的。

种意,最直接的感是来自他的言。

莫美小小的言,以朴、真生、自然流,不雕、不造作、不晦,娓娓道来,在舒散淡的表达中,使作品体出一种化的特点,呈出一种特的境界,展現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

如《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中的“斜阳西沉,霞天”“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牛,一个人,似乎未,其在” “ 耙泥″“抽了老黄牛一鞭”等句频频出,好像《》的“一三唱”,神韵实足。

有的自己就是一首,如《温海垂》中温海迷人风景的描绘:“湖周青山,丛林茂盛,空气清爽,一不染。

湖水自然澄澈,色多,春湛,夏碧,秋斑,冬翠⋯⋯”就是一首山川。

种意,骨子里来自于作者史、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虑。

中国作原副主席:“莫美先生不以亦步亦趋、芸芸众生眼中的‘美’ 美准,种‘莫美’的文学价追求,得称道。

”像典名篇《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就含着作者“三” 、人的自我和醒等主的追和哲学思索,不只深刻,并且示出“多多解的篇气象”。

像《温海垂》《老客》等,在看似散淡的表达中,寄寓政治、社会、人生等的深度思虑和表达。

比那种着重情起伏波折的写法更功力。

莫美善于在小小中奇妙运用象征种极易生意的手法,如《路》《子》等,完好能够当成充象征意味和真理思虑的散文来。

种意,受益于人物的生塑造。

一些小小作者,受小小文体限制,常常着重故事的出奇出新,表达的千回百,而忽视人物的塑造。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中职高一升学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中职高一升学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2017~201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升学班)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请将一至三题答案填入下表格: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共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岑.寂( ch én ) 家当.( d àng ) 燠.热( y ù ) 奖券.( ju àn )B .一绺.( li ū ) 抽噎.( y è ) 自诩.( x ǔ ) 娇嗔.( ch ēn )C .吮.吸( sh ǔn ) 箭镞.( z ú ) 推搡.(s ǎng ) 宁谧.( mì )D .瞥.见( pi ē ) 慰藉.( j í ) 粗糙.( c āo ) 殷.红( y ī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寒喧 算账 踽踽而行 残羹冷灸 B .偏袒 崭新 锱铢必较 自惭形秽C .凛冽 暴燥 礼上往来 豁然贯通D .缘份 懊丧 爱屋及屋 门当户对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赫尔岑说过:“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 。

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②索洛警告美国人枕木下的尸首。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③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A.忠告当心当心震动B.劝告当心当心振动C.劝告担心担心震动D.忠告担心担心振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中美顶尖高中生的对比中,感受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到哪里寻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B.某市应急处置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适时启动雾霾天气应急三级预警,并紧急部署应对雾霾天气的各项措施。

C.这家电厂的发电量,除了满足本市用电需要外,还不断向周边地区输送。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秘密★启用前2018年XXX高2020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8.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下面。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原创)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的自然美XXX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

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XXX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

正如XXXXXX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XXX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

XXX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XXX的诗和生活完整打成一片,他似乎偶然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光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XXX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

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

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

正如XXX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XXX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斋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往往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

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霍邱县2023 -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在“试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青春逢盛世,逐梦正当时。

我们青少年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的远大追求,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不凡抱负,还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的坚韧意志。

(2)古人游玩,多有记述。

欧阳修游醉翁亭,坦言“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表明自己游玩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苏轼夜游承天寺,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庭院中月光如水,其中枝叶的影子如同水草横斜交错的景象。

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破坏一个旧中国,又建设一个新中国……”江姐荡yàng的声音里透着的向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mào,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人口众多,土地,强大的祖国,强大的党!我们的革命,对世界,对人类,将来应该做出更大的啊!”………牢门外掠过一个看守员的身影,轻轻的脚步声,引起了静卧着的孙明霞的注意,她一转身便向门边走去。

“江姐”!孙明霞轻快地跑了回来,惊喜地叫了声:“又有信来了。

”江姐低头亲了一下李青竹身边睡着的“监狱之花”,便迎着满脸含笑的孙明霞站了起来。

孙明霞精亮的眼波凝视着那张纸片。

许多战友早已翻身起来,挤到孙明霞身边。

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尽管她们知道今夜那值班看守员是自己人。

女室的人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每一次那看守员都把信送到女室,而从未送到其他牢房去。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一、混合默写1.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

(《诗经·邶风·静女》)(2)《荀子·劝学》里的“_____,_____”这两句中,作者将“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3)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2.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

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

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

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语言得体——谦敬辞专题训练

语言得体——谦敬辞专题训练

语言得体——谦敬辞专题训练1.【18届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

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

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答案】D 试题分析:A项,“心领”,用于自己推辞;B项,“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词。

C项,“垂询”是欢迎别人问自己。

2.【18届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 在是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C. 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D. 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走!”【答案】C 试题分析:A项,“内人”只能称自己的妻子;B项,“大作”应改为“拙作”;D项,“留步”为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而本句正好用反了。

3.【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三期中联考】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 承蒙奉书并赐佳作,拜读之时,获益匪浅。

因琐务未及回复,深以为歉。

C、若有言语失当,务请阁下随时指摘,君之厚爱,铭感不已!B. 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C. 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答案】B 试题分析: A项,“奉书”,致书,给人写信,敬辞误用。

C项,“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大师”等; D 项,“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5.①一语双关。

XXX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

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

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

XXX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XXX家的“传家宝”。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概念,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XXX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XXX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

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

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你想说什么?”军人问。约纳撇嘴一笑,哑着嗓子说:“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怎么死的?”
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这是天意。”
“鬼东西!赶车吧,赶车吧……”乘客喊叫道。
车夫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到维堡区后,乘客下了车,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
人物形象塑造的“诗笔”运用
虚实相生是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塑造人物,通常是截取其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想象。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但其美貌却如在目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先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已;又写韦盎派遣家僮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简单的一问一答,让任氏的绝美之姿跃然纸上。
六安一中2024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唐传奇,创作才真正进入自觉与成熟阶段。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说:“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不仅道出了唐传奇的创作背景,更是精准地概括了它的文体特征与艺术特色。特别是诗意笔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化风格,使作品洋溢着诗的审美意蕴。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4分)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认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草木萌发和着轻风流水传递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

热烈又粗guǎng的夏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应和 贮蓄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iáo 亮粗guǎng 2.(6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立春不似春,寒意仍徘徊。

②立春期间,冷空气虽然势力有所减弱,但活动仍较频繁。

③立春在我国预示着寒冬的过去,春天的到来的季节。

④而春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气变化节奏快,忽冷忽热。

⑤在立春期间,寒冷时,寒潮与冰雪,霜冻天气会杀个回马枪冻死牛;⑥热时犹如一夜之间进入夏季,热得让人只想穿短袖。

(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中“减弱”的反义词是 ;从词性上看,第④句中的“节奏”是 。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推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色彩。

②《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础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③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

④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⑤有人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4.(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习题(含解析)

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习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卷I 总分100分一、语言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坍圮.(pǐ)窸窸窣.窣(sū) 熨.帖(yùn) 隽.永(juàn)B. 田凫.(fú) 慰藉.(jiè) 老饕.(tāo) 椋.鸟(liáng)C. 跌宕.(dàng) 锡镴.(là) 玉墀.(xī) 狙.击(zǔ)D. 湔.雪(qián) 蓊蓊.郁郁(wěng) 倩.影(qiàn) 敛裾.(j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A.熨yù;C.墀chí,狙jū;D.湔jiā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朱拓顿响寒喧百无聊赖B. 桌帷蹙缩炮烙泅水C. 拮据糍粑剌造纨绔子弟D. 踌躇谬种俨然沸反盈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A.钝响,寒暄;B.桌帏;C.敕造。

3.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游客不仅可以游走在清新可人的桂花树下,还可以到本土明星献上的文艺表演。

②精彩绝伦的文博会既让我们领略了文化的博大,也把一大批民间艺人推到了前台。

③对不少新生而言,大学生教官的出现让军训的和可怕一扫而光。

A. 欣赏精妙苍白B. 鉴赏精深苍白C. 欣赏精深枯燥D. 鉴赏精妙枯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欣赏则是对一个人的人品或者才能很是满意和赞同,也可以是对一部电影和戏曲的满意。

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鉴赏一般是物而不针对人,而欣赏不仅包括人,也包括物。

所以第一空选“欣赏”,排除BD。

精妙:主要指思想或者想法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寓意是恰到好处。

精深,是一个形容词,释义有精熟深通、精微深奥。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賡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宇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卷纸和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卷纸和答案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提.防(tí)昧.心(mèi)忏.悔(chàn)謇.朝谇(jiǎn)B.勾.当(gōu)规矩.(ju)伺.候(cì)汗涔涔..(chén)C.玉簪.(zān)罪愆.(qiān)凝噎.(yē)周公吐哺.(bǔ)D.平仄.(zè)着笔(zháo)敛裾(jū)夙.兴夜寐(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撕杀拔擢一椽破屋少不更事B.像貌庇佑以德抱怨老态龙钟C.蟊贼妆饰要言不烦脉搏微弱D.屏气寒伧和盘托出鸦鹊无声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水滴降落时由于空气动力学作用会使液滴产生______ 变形与无规则转动,这些都会影响它降落的轨迹。

②它曾经啸傲疆场,万马军中夺上将首级。

它曾用耀眼的光焰装点着春秋辉煌!如今,春秋时代的辉煌渐渐地______了,冷兵器时代的人唤马嘶远去了……③“红楼梦中人”选秀获胜选手李旭丹无疑是个幸运儿,但许多观众认为她无论在外形还是气质上都与想象中的“林妹妹”不太______,难以超越86版中的林黛玉。

A.振荡暗淡契合B.振荡黯淡吻合C.震荡暗淡吻合D.震荡黯淡契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话剧《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相认后,已经基本洞悉剧中人物之间血缘关系的读者(或观众)对此后事情的发展怀着紧张、担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邱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

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

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

汉代规定“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因而大量识字及作赋则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

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没有描写,类似于铺陈之法,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

诵读这样的教材,在识字、积累知识、培养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顾炎武说“唐之取士以赋”。

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

《千字文》尚且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由此,《急就篇》开始衰落。

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

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甚至在明清时先后被收入《唐音统签》《全唐诗》等唐诗总集。

宋代科举考试文体增加了论。

宋初规定“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南宋建炎二年,又规定“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

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以“性”的变化来论证“教”的重要性,四句之间就是起、承、转、合的基本体制;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紧承上文,以事实证明“教之道,贵以专”。

明代科举废除了诗赋,仍然讲求对仗的八股文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

此后,清代科举又恢复了律诗,并置于首场试艺之后。

因此,对仗、格律仍然是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

另外,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所以,元代开始兴起了声律类启蒙教材,明清时期,声律类教材则更加兴盛。

其他类型的教材也迅速反应,最典型的就是《龙文鞭影》,它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在学习典故、陶冶性情的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对仗声律。

将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因此诞生了一批经典教材。

在功利教育盛行的状况下,能否满足仕进的需要,则决定着蒙学教材能否被广泛接受。

从蒙学教材的兴替来看,如果无法满足仕进需求,即便再为古朴纯正的教育,也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就如同《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的结局一样。

1. 下列关于古代蒙学教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

诵读这样的教材,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它流行的根本原因。

B. 唐代科举主要考律诗、律赋,因此,以采用切韵、四对八句一韵编排历史故事而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的《蒙求》受到普遍欢迎。

C.《三字经》里主要是叙述或议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四句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体制。

D.《龙文鞭影》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学生既能学习典故、陶冶性情,又能初步掌握对仗声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汉代的读书人把大量识字及作赋作为入仕的必备技能,缘于“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规定。

B. 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声律类启蒙教材开始兴起并兴盛,其中的《龙文鞭影》反应迅速。

C. 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中有对仗和格律,是因为明代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是八股文,而清代科举又把律诗置于首场试艺之后。

D. 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就是把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也出现了一批经典教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是诗文写作,而诗文技术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

B. 宋代科举考试文体有所变化,新增加了论,而且宋初的规定后来还有变化,南宋建炎二年,又重新作了规定,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 无论律诗还是律赋,都十分讲求平仄押韵,并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所有应试者都掌握切韵,此时《千字文》可帮助学习对仗。

D.《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它作为古朴纯正的教育,所以无法满足仕进需求,不会真正得到推广。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C.往往有得——得:心得,体会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察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因左手把秦王之.袖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选出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作者在文中认为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B.本文阐述了要到达险远之处,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本文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一定要有坚定的志向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当然还要善于借助外物,。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分)(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吴姬: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8.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请简要分析“香”字有哪些含义。

(6分)答:9.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

请简要分析全诗传达出哪些感情。

(5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

(12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赤壁赋》中,苏轼通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叹,对江水长流不息的羡慕。

(2)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两句,以鸟和鱼为喻,表达了自己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之情。

(3) 《氓》中用桑树叶从润泽到枯黄、凋落,比喻女子的容颜逐渐衰老,其中一句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另外一句是, 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短歌行》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4分)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诱?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