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眼病,是中年和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该病中医可归属于“消渴目病”范畴。
陈超教授认为,消渴目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脏关系密切。
脾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
凡饮食不当,或劳倦内伤,或情志不调,皆可损伤脾胃,祸及肝肾,导致消渴目病的发生。
其病因病机可归纳如下:一、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目,则目失所养,发为本病。
二、脾失运化,浊邪内生,循经上犯清窍,阻于目络,而致此病。
三、脾气亏虚,气虚无以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瘀血阻于目络,脏腑精气不能上输目窍,目络失养,发为此病。
四、脾的运化对肝脏发挥疏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若脾失健运,影响肝的疏泄,则必然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或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留而为瘀,阻于目络,而致本病。
五、脾气统血,循行目络,当脾气虚时统血无权,可致目中血不循经,而导致血溢脉外,从而发生本病。
六、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贮藏于肝,脾气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血之来源减少,加之消渴久病伤阴耗血均可导致肝阴血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
若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无以正常化生,后天之本无以补充培育先天之本,以致肾中精气亏虚;或房劳过度,耗损肾精。
肝肾不足,精血亏耗,目络失养,从而导致DR的发生。
治疗方面,陈超教授认为,该病可从以下六个证型进行论治:(1)脾气亏虚症候:视力减退,闪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黄或萎黄,形体消瘦,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治以健脾益气、升阳明目,方选“健脾升阳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白术、葛根、黄柏、丹参、黄芪、大枣、升麻、当归、僵蚕、刺蒺藜。
(2)浊邪上泛症候:视物昏朦,或兼见黑花飞舞,或视瞻有灰色或黑色阴影,视物变形,头重胸闷,食少口苦,脘闷多痰,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以健脾利湿、化浊明目,方选“健脾化浊汤”加减,方药如:党参、白术、葛根、黄柏、丹参、陈皮、川菖蒲、茯苓、枳实、苍术、青葙子、刺蒺藜、杭菊花。
(3)脾虚络瘀症候:视力减退,眼下紫斑,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肌肤甲错,腹部青筋显露,皮肤出现丝状红缕,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
治以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选“健脾活络汤”加减,方药如下:葛根、丹参、白术、党参、黄柏、川菖蒲、地龙、川芎、黄芪、田七、密蒙花。
(4)气郁血瘀症候:自觉眼珠隐痛,视力减退,眼前有阴影遮隔,视物变形,情志不舒,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涩。
治以健脾疏肝、行气活血为法,方选“健脾解郁方”加减,方药如下:葛根、丹参、白术、党参、黄柏、柴胡、枳实、白芍、川楝子、郁金、刺蒺藜、杭菊花。
(5)气虚血溢症候:视力下降,或眼前中央有带色阴影遮隔,视物变形,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差,舌淡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治以健脾益气、止血明目,方选“健脾止血明目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白术、葛根、黄柏、丹参、生蒲黄、大蓟、小蓟、僵蚕。
(6)肝肾亏虚症候: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昏朦,伴有干涩感,形体消瘦,口干唇燥,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以健脾益肾、滋肝明目,方选“健脾尚可方”合“杞菊
地黄汤”加减。
方药如下:党参、白术、葛根、黄柏、丹参、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密蒙花。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