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群工作一体化”战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要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分类指导、突破难点、抓好典型”,紧紧围绕实现“两个有”的目标,努力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
一、健全党建工作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夯实“两新”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
组建党组织是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
抓基层、打基础,提高覆盖率。
抓好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各级党委要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针对“两新”组织的不同情况,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与业主协商等方式,在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建立党的组织。
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按照便于管理、居住地
就近、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
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组建到哪里”的原则,按照“就近管理、方便灵活、理顺关系、不留空白”的原则,推行两新组织党建以“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坚持把“支部建在企业”与“支部建在行业”、“支部建在社区”相结合,采取建、联、挂、派等多种形式,灵活组建,讲求实效,力求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实行资源共享,提高组建率,通过在“两新”组织中积极组建党组织,实现有党员就有党组织的目标。
健全党建工作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夯实“两新”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增强党的影响力、渗透力。
党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诚心换取理解,以行动争取支持,用服务企业发展的实际工作成效逐步消除外商、企业主的疑虑,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和社会事务等方面的服务,赢得外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推动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加强宣传力度,整合各种资源,营造和谐“两新”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
充分运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永久性标语等媒体和载体,实行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向“两新”组织开放活动场所,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总结和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营造良
好氛围。
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党员新形象,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不断创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
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采取“灵活、务实、多样”的办法,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岗”、“业务示范岗”、“技术创新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和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宣传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通过推行“党群一体化”,维护权益,凝聚群众;参与管理,影响决策;沟通信息,协调关系。
有效地形成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群团建设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和谐“两新”组织建设的制度保障。
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实行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抓亮点,积极开展党建示范点建设。
推行“八个一”党建工作法:就是构建一个党组织网络,建立一个党员活动室,发放一张党建服务卡,确保一笔党员活动经费,建立一个党建指导员联系制度、建立一个网上党建园地,创建一批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立一个私营业主联谊会。
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建立健全联系汇报制度,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考核检查制度。
设立流动党员接待站和联络站,设立“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
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让党员切实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积极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
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制定管理方法,发挥“两新”组织党员“传帮带”作用,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
特别是要注重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
吸收优秀工人、经营管理骨干和知识分子入党。
要把符合党员标准的“两新”组织负责人按照规定培养发展成为党员。
实行“三推优”,即工会推荐优秀员工、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妇委会推荐优秀妇女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以此扩大党组织吸纳新党员的基础,促进“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及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完善管理体系、资源支撑体系、考核评价与激励体系。
一是多渠道筹措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将其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党费全额返还,从企业上缴税中按一定比例返拨,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缺乏问题。
二要社区资源共享,解决党组织活动设施和场地的问题;三是以奖代补,调动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性;四、激励业主,活跃“两新”组织党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