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学》网课测
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怎样解决税基的选择问题?
2.选择关税(名词解释)
3.简述对税负转嫁两种基本方式的理解?
4.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
5.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合理的国防支出规模的原因?
6.简述我国现行关税制度改革?
7.公共规则(名词解释)
8.从量税(名词解释)
9.现金收付制(名词解释)
10.简述大多数情况下,税收的最优原则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税基是指政府征税的客观基础,它描述的是政府征税的广度,即解决对谁的“什么征税内的问题。

从各国的容税收实践看,税收制度的客观基础,从广义角度可以分为国民收入型、国民消费型和国民财富型。

从狭义角度看,税基是指计税依据,它是从量的规定性上界定某一税种征税的广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法定基础和依据。

可以根据以下两点适当解决税基问题。

计算税额依据在税基为实物量时,税率多为定额税率,在税基为价值量时,税率多为百分比形式的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如果实行累进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大,税率也不断提高。

税源分布变化选择税基在结构上要同税源分布相适应,尽量选择那些税源较为广泛、充裕的课税对象,作为主导税基。

同时,根据税源变化,适时调整税基结构。

2.参考答案:选择关税是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规定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征税时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课征的关税。

3.参考答案:1)前转:也称为顺转,它是指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高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

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2)后转:也称为逆转,它是指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劳务的供应者。

例如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的生产者。

4.参考答案: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入,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虑归还的期限和能力。

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

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

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

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

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

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5.参考答案:1)国防总需求难以界定(“免费搭车”,偏好隐瞒) 2)国防总效益难以确定3)国防的负担难以合理确定以上分析表明,国防支出的合理数量界限,难以由一般模式来确定的。

实际上,如何安排国防支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程序决定的。

6.参考答案:一、优化关税结构,提高产品的有效保护程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关税税率结构的调整应从初级产品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随着加工程度的不同税率也应有所提高,特别是比例要协调,还有应提高某些下游产业产品的有效保护制度,降低冶金,化学,工业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

二、实现征收标准多样化(1)运用关税配额,超过规定数量就实行高关税的办法(2)研究征收差额税率,滑动税率(3)必要时征收反倾销关税,反补贴关税三、完善海关估价制度(1)尽快制订现行《关税条例》使之与新修订的《海关法》及WTO海关估价协议相适应(2)加强对“成交价格”的审查,严格执行(3)要求各地海关应统一执行中央政策(4)总而言之,税收既要服务于国家宏观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策的需要,也要迎合世界各国关税改革的潮流。

7.参考答案:是指全体公民公认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8.参考答案:从量税是以货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为计税标准的一种关税计征方法。

9.参考答案: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基础(Cash \r\nBasis),是以款项是否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标准。

采用这一标准处理会计事项,凡是在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收入,不论该项收入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来处理;同样,凡是在本期内实际付出的费用,也不论该项费用是否应归属于本另外,凡本期未曾收到和未曾支付的期,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10.参考答案: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

“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

但是,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企业和决策者,要对未来做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只能做到满意决策。

具体原因如下:由于认识上的限制,最优方案可能并未被提出,决策者只能在已被提出的方案中选择。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中及时作出决策,不能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比较。

由于任何决策都需要执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最优的方案可能在实际中不能被正确执行。

决策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很多决策可以在执行中反复调整逐步最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