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必修二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复习总结
遗传与进化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概念】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原理】基因重组(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即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使人们所需要的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过程】(1)具有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2)F1表现出显性性状,让F1自交,获得F2。
(3)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性状进行多次自交纯化获得新品种。
【优缺点】(1)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缺点:不会创造新物种,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漫长,操作复杂。
杂交育种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2)技术要求:①材料的选择,要求所选育的材料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所选的原始材料,是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
②杂交一次,获得的F1是杂合子,不管在性状上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③让F1自交得到F2。
性状的重新组合一般是在F2中出现,选出性状上符合要求的品种,这些品种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④把初步选出的品种进行隔离自交,根据F3是否出现性状分离,确定被隔离的亲本是否是纯合子。
如果是纯合子,F3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诱变育种【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Y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原理】基因突变。
基因在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人们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生物,诱发基因突变,提高变异的频率,然后从获得的大量突变个体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诱变因素】(1)物理因素:X射线、Y射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等的照射都可以使生物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
高考生物复习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复习
高考生物复习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复习一、基因工程育种1.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获取途径⎩⎪⎨⎪⎧ 直接分离基因人工合成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②加入DNA 连接酶③质粒和目的基因结合成重组DNA 分 子↓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方法↓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测:根据受体细胞中是否具有标记基因, 判断目的基因导入与否鉴定: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如棉 花抗虫性状的表现2. 基因工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不要把质粒和运载体等同,除此之处,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也可作为运载体。
运载体的化学本质为DNA ,其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只能抗虫不能抗病毒、细菌。
(2)DNA 连接酶和DNA 聚合酶①DNA 连接酶: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②DNA 聚合酶: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③相同点:这两种酶都是蛋白质,都可以形成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二、育种方法的选择1.育种的目的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基因型可能是纯合体,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有可能是杂合体,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培育、玉米的制种等。
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
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二节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它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
2.过程: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1) 应采取的步骤是:①先让两纯种亲本进行 杂交 ,得到F 1。
②再将F 1进行 自交 ,得到F 2。
③将F 2种植,从中选育出 矮秆抗锈病 新类型。
(2)过程如右图,请回答:①过程表示 ;②过程表示 ; ③过程表示 。
④写出图中F 2表现型及其比例。
⑤从F 2代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基因型为 ,能否立即推广,为什么? ⑥怎样处理才能得到比较纯的矮秆抗锈病个体?3、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4、杂交育种的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_优点_集中在 同一个体 上,即“集优”。
预见性强。
5、杂交育种的不足:不能创造出新的__基因__,进程缓慢,过程繁琐,后代易出现 性状分离 。
6、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 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的常规方法。
杂交育种的方法也用于 家畜、家禽 的育种。
思考: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深入拓展:若该生物靠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则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该生物靠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那么只要得到该优良性状就可以了,纯种、杂种并不影响后代性状的表达。
二、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 (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基因突变 。
3、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了 突变率 ,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加速 产生新基因 的进程,创造生物新品种、新类型。
其优点是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知识点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3.诱变因素:(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4.工具: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5.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 (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④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④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⑤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 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A .①③⑤B .①②④C .①④⑤D .①②⑥解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太空育种,其原理为基因突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属于无性生殖,应用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应用的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C2.(2012年湖州模拟)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 分子。
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 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互换D .染色体变异解析:“生物导弹”携带DNA 分子,注射入组织中,然后进入细胞内,DNA 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答案:B3.(2012年常州质检)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1)(2)(3)是杂交B .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 .过程(2)有减数分裂解析:该育种过程中,(1)为杂交,(2)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3)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4)为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恢复成正常纯合个体,故D 对。
答案:D4.(2012年南京调研)下列各育种过程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 .小麦育种,F 1自交,选择F 2中矮秆抗锈类型,不断自交,不断选择B .亲本杂交,取F 1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选择所需类型C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D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需用鉴别培养基鉴定,用病原体感染解析: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是通过标记基因是否表达实现的,目的基因的表达则可通过生物体是否具有相关性状确定,若为抗虫基因,则可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确定。
(新课)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B、产生的突变全部是有利的
C、提高了后代的稳定性
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答案:[
D
]
秋水仙素 (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 体培养 和处理幼苗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 。
秋水仙素处 (3)用③培育⑥所采用的G步骤是 理幼苗 。其遗传学原理是
。
染色体变异(多倍体育种)
1. 4倍体草莓比野生的普通草莓的果实大,营 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4倍体草莓的培育成功属 于( B ) 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神舟”五号搭载育成的巨人南瓜
太空青茄大过小孩头
四、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 素处理 秋水仙 素处理 八倍体
二倍体
四倍体
杂交
四倍体
二倍体
花粉刺激
三 倍 体
联会紊乱 无子西瓜
三 倍 体 无 子 西 瓜 的 培 育 过 程
杂交育种 原 理
常 用 方 法 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练习题
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品种的 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 AABB D ③AaBb E F Ab ------------④ H AAbb----------⑤
②aabb
G
AAaaBBbb----⑥
杂交 自交 和 。其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 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重组 。 花药离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育种方法
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 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你用什么 方法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得到矮秆抗病的 优良品种(ddTT)?
2019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课本——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一般在
自交要看优良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
可以用在三倍体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代替。
②如果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基因型为AA,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
诱变育种⑥诱变剂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多倍体育种⑦低温或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基因重组牢记原理
物的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附表1:五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2)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3)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抗锈病高产小麦新品种()
(4)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基因()
(5)单倍体育种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均为纯合的二倍体()
(6)诱变育种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达到育种目的()
(7)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2、判断关于基因工程育种的叙述
(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2)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3)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4)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只有质粒()
(5)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都是不安全的()
参考答案:
1、(1)√.(2)×.(3)×.(4)×.(5)×(6)√(7)×。
2、(1)×.(2)√.(3)×.(4)×.(5)×.(6)×。
高中生物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记一记知识图谱判一判1.采用诱变育种可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2.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3.杂交育种第一步杂交的目的是将两个亲本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4.太空育种能按人的意愿定向产生所需优良性状。
(×)5.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6.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7.利用高产、感病小麦与高产、晚熟小麦品种间杂交筛选可获得高产、抗病小麦的品种。
(×)悟一悟选择显性纯合的动植物方法不同1.植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自交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动物: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与隐性类型测交,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的个体。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某某学业水平测试]某某省农科院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培育出高产优质的“黑农五号”新品种,该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答案:B2.甲地区的油菜,籽大抗逆性差(籽大为显性性状,抗逆性差为隐性性状);乙地区的油菜,籽小抗逆性强。
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简单易行的育种技术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解析:由于甲、乙两地的油菜分别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所以要先通过杂交将位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而后对于植物而言,杂交育种比单倍体育种简单易行。
答案:A3.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分别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B4.某某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原丰早”水稻,是以“科学6号”为基础,经过反复诱变选育出的新品种,既保持了原品种的特性,又提前15天成熟,且产量比成熟期相同的其他品种高10%以上。
人教版教学素材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刘冬兰单元评价一、单选题1、DNA连接酶的作用是()A. 识别DNA分子上的特定碱基序列B. 将DNA分子长链切开C. 将碱基进行配对D. 将来源不同的两个DNA分子片段进行连接2、生产上培育下列品种,依据基因突变原理的是()A. 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B. 青霉素高产菌株C. 常规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D. 杂交获得矮杆糯性水稻品种3、用紫外线照射下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最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4、下列基因型的生物中最可能是单倍体的是()A. BbbB. AaaC. ABCDD. AaBb5、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B.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都能遗传6、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染色体组数是()A. 1组B. 2组 D. 3组C. 4组7、苏州地区的油菜,籽大抗性差,常州地区的油菜,籽小抗性强,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通常使用的技术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细胞培养D. 嫁接繁殖8、要想使大肠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使用的是()A. 基因工程育种B. 诱变育种C. 杂交育种D. 单倍体育种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B.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C. 体细胞中只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二倍体D. 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单倍体10、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杆抗病小麦的方法是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 ①②③B. ④①②②③① D. ①④③11、下列哪组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运载体()A.大肠杆菌、噬菌体B. 蓝藻、质粒C. 动物病毒、噬菌体D. 线粒体、质粒12、下列不是基因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具有某些标志基因B. 具有环状DNAC. 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保存D.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13、下列不属于基因操作的工具有()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连接酶C. 运载体D. 解旋酶1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表达;④提取目的的基因;正确的顺序是()A. ③②④①B. ②④①③C. ④①②③D. ③④①②15、DNA连接酶的功能是()A. 子链与母链间形成氢键B. 黏性末端之间形成氢键C. 两DNA末端间的缝隙连接D. A、B、C都对1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B. 基因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C. 基因工程不能改变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D.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7、单倍体经秋仙素处理,得到的()①一定是二倍体②是二倍体或多倍体③一定是杂合体④一定是纯合体⑤是纯合体或杂合体A. ①⑤B. ②⑤C. ①③D. ②④18、基因工程中,不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有()A. 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B.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细胞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1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直接酶的运载体B. 所有的限制酶都能识别同一种核苷酸序列C. 选用的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20、在红粒高秆麦田中偶见一株白粒矮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杆麦种通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人工嫁接D. 单倍体育种二、非选择题21、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小麦杂交,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长成植株;试问:(1)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属于倍体植株。
生物 必修2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知识总结 复习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3)举例: 如上(杂交育种—图解法) (4)特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
(5)说明:①该方法常用于:a .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如上例;b .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②若该生物靠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则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该生物靠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那么只要得到该优良性状就可以了,纯种、杂种并不影响后代性状的表达。
二.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3)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4)特点:提高了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但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该种育种方法具有盲目性。
(5)说明:该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育种、农作物诱变育种等三.基因工程1.原理:DNA 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2.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基因的“针线”:DNA 连接酶3)、基因的运载体:质粒、病毒等4.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P DDRR × ddrr↓F 1 DdRr↓自交 F 2F 3 离个体(纯合子)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
5.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6.特点: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
高三一轮复习完整: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ppt课件
B非小生麦物的材矮料秆:不根抗据锈需病要试纯自种试选,看C水,稻的你迟行熟种吗子?
(1)育种名称:
(2)所选择
的生物材料: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
3
高考总复习·生物
P
AABB × aabb
F1
AaBb
配子 AB、Ab、aB、ab
花药离 体培养 可得到基因型为AB、Ab、aB、 ab这四种单倍体植株
人工诱导 染色体加倍 就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这种纯合子的二倍体植
点滴收获之2: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 组织 单倍体 秋水仙素处理 正常植株 自交 体培养 培养 植株 染色体加倍 (纯合体)
3.现代农业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 性状,其原因是: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
B、产生的突变全部是有利的
C、提高了后代的稳定性
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答案:[ ] D
.
11
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 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 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 材料,每小组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阅读教材104~ 105的“基因工 程的应用”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阅读教材105~106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 品的安全性”
【即时巩固】 (2008·山东理综)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 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 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人教必修2)
严格控制 大范围推广
1.(2008江苏T23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基因。( 【分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 因,故创造出变异新类型;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没有产 生新的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 ×
2.(2009上海T21C)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也能培育获得抗锈高产小
麦新品种。( ) 【分析】花药离体培养只能得到单倍体植株,必须经过秋水仙 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才可能获得高产新品种。
×
3.(2010全国卷ⅡT5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
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属于基因工程。(
人为因素,所以不属于基因工程。
)
【分析】基因工程是在人为作用下进行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无 × 4.(2010浙江T2A)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 核酸,进行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 段,而不能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RNA。 × ) 【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用来切割获取抗除草剂基因片
点
举
例
单 倍 体 育 种 多 倍 体 育 种
基 因 工 程 育 种
花药离体 染色 培养,用秋 体变 水仙素处 异 理 染色 体变 异
①明显缩短 育种年限 ②子代均为 纯合子
技术复杂, 需与杂交育 种合
单倍体 育种获 得矮秆 抗病小 麦
三倍体 无子西 瓜
用秋水 仙素处 理萌发 的种子 或幼苗
将一种生 物的特定 基因转移 到另一种 生物细胞 中
优
点
缺
点
举
例
基因 重组
①使不同个 体优良性状 集中在一个 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①育种时间 长 ②局限于亲 缘关系较近 的个体
高三生物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异 考点一 比较几种遗传育种复习 新人教版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异考点一比较几种遗传育种一、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1)含义: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3)方法:杂交→自交→选种→自交。
2.诱变育种(1)含义: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育种原理:基因突变。
判一判]1.太空育种能按人的意愿定向产生优良性状( ×) 2.杂交育种的范围只能在有性生殖的植物中( ×) 3.诱变育种的优点之一是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 提示此特点为缺点,不是优点。
4.诱变育种时突变的个体中有害个体多于有利个体( √) 5.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 6.杂合子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 √)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两种工具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
2.原理:基因重组。
3.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应用:(1)育种,如抗虫棉;(2)药物研制,如胰岛素等;(3)环境保护,如超级细菌分解石油。
解惑] (1)基因工程操作水平——分子水平;操作环境——体外。
(2)操作工具有三种,但工具酶只有两种,另一种工具运载体的化学本质为DNA。
2.分析以下几种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可缩短育种年限。
(2)让染色体加倍可以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也可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且此方法能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进行。
(3)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
易错警示与杂交育种有关的4点注意(1)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则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二代出现该性状个体即可。
高考生物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一个小题5分,共60分)1.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路,应采纳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2.(2021·廊坊模拟)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3.(2021·桂林模拟)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二倍体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合子在最初几回细胞割裂中玉米染色体被排除,最后形成只具有小麦染色体的幼胚,经培育取得植株M。
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培育取得的M为不同于双亲的新物种B.该方式应用于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C.植株M是单倍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性D.该方式能解决花药培育不易产生愈伤组织的问题4.(2021·秦皇岛模拟)人类B型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Ⅸ致使凝血异样。
以下关于对患者进行基因医治的设计,正确的选项是( )A.逆转录病毒的核酸可直接用作运载体B.需将凝血因子Ⅸ和运载体连接起来C.必需把目的基因插入X染色体D.需选择患者自身细胞作为受体细胞5.(2021·广州模拟)以下关于生物学中常见育种方式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在杂交育种中,一样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挑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育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置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常选用萌生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处置材料6.(2021·金华模拟)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纳转基因方式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质粒是最经常使用的运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受体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作用B.为了保证金花茶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花茶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再也不遵循中心法那么D.通过该方式取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以后产生的花粉中不必然含有抗病基因7.(2021·湛江模拟)基因工程是将目的基因通过必然进程转入受体细胞,通过受体细胞的割裂,使目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扩大,再进行表达,从而培育成工程生物或生产基因产品的技术。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2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件必
4.利用高产、感病小麦与高产、晚熟小麦品种间杂交筛选 可获得高产、抗病小麦的品种。( )
答案:×
[基础测评] 1.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 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改变 答案:B
按照染色体组数目划分共有 6 种细胞,A 错误。图 2 中四倍体 植株的基因型为 AAaa,产生的配子有三种:AA、Aa、aa,二 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Aa,产生的配子有 A、a 两种,故产生的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 AAA、AAa、Aaa、aaa 四种,B 错 误。图 1 中 a 过程为植物细胞杂交过程,常用的试剂是聚乙二 醇,C 错误。由于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Aa,其产生的花粉有 A 和 a 两种,并且各占 1/2,因此图 1 中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 的基因型有两种:AAa、Aaa,数目各占 1/2,D 正确。
答案:C
3.(2019 年安徽六校联考)科学家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 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 法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甲产生的 F1 有四种表现型 B.该育种方法选育的优良品种不可育 C.过程乙没有涉及花药离体培养 D.该育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D
考向 1 各种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 [典例 1]下图表示的是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两种方法,若 图 1、图 2 中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Aa,下列说法正确 的照染色体组数目划分,图 2 中会出现 4 种染色体组数 目不同的细胞
B.图 2 中获得的三倍体西瓜植株中有两种基因型 C.图 1a 过程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 D.图 1 中获得的三倍体西瓜中 AAa 个体占 1/2 [解析]图 2 中二倍体植株正常体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二倍体植株产 生的配子中有 1 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植株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的体细胞中含 8 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正常体细胞中含 3 个 染色体组,而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6 个染色体组,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一: 方法一:杂交育种
P DDTT 高秆抗锈病 × ddtt 矮秆不抗锈病
F1
DdTt 高秆抗锈病 ×
F2
D_T_ 高秆抗锈病
D_tt ddT_ ddtt 高秆不抗锈病 矮秆抗锈病 矮秆不抗锈病 1/3ddTT、 1/3ddTT、 不再发生性 2/3ddTt × 状分离为止 ddTT 矮秆抗锈病(纯种 纯种) 矮秆抗锈病 纯种
方法二: 方法二:单倍体育种
P DDTT 高秆抗锈病 × ddtt 矮秆不抗锈病
F1
DdTt 高秆抗锈病 减数分裂
花粉类型
DT
Dt
dT
dt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二倍体植株 DT DDTT Dt DDtt dT dt 秋水仙素处理 ddTT ddtt 矮秆抗锈病
人工诱导多 倍体在育种 上的应用
二倍体(父本) 二倍体(父本)
三倍体
联会紊乱
无子西瓜
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 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 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 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 成熟的花粉, 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 而成果实(无子西瓜)。 而成果实(无子西瓜)。
约一万年前: 一粒小麦(AA) ╳ 山羊草(BB) 约一万年前: 一粒小麦(AA) 山羊草(BB)
杂种(AB) 杂种(AB)不育
人工诱导多 倍体在育种 上的应用
约3000年前: 3000年前: 年前
染色体加倍
(异源四倍体)二粒小麦 ╳ 节节草 异源四倍体) (AABB) (DD) DD) 杂种(ABD) 杂种(ABD)不育 染色体加倍 (异源六倍体)二粒小麦 异源六倍体) AABBDD) (AABBDD) 普通小麦 ╳ 黑麦 RR) (RR)
分析
小麦高秆(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 对矮秆( 为显性,抗锈病(
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 对不抗锈病( 为显性, 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 育种工作者, 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 (ddTT)?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 ddTT)?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 )?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
杂种(ABDR) 杂种(ABDR)不育
(2)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
染色体加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 AABBDDRR) (AABB倍体) (同源多倍体)
二倍体 杂交
秋水仙素处理的时间: 秋水仙素处理的时间:幼苗期 处理的部位: 处理的部位:茎尖 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 的过程中, 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联 会发生紊乱, 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 正常的生殖细胞。 正常的生殖细胞。
四倍体(母本) 四倍体(母本) 第一年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