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质(GST、SDS-PAGE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二、装GSH-Sepharose 4B柱
1. 清洗和装好层析柱,封闭出口; 2. 加入2 mL PBS; 3. 取1-2 mL GSH-Sepharose 4B,加入柱子中; 4. 打开柱子出口,使PBS缓慢流出。
注意:始终保持柱内的液面高于 GSH-Sepharose 4B
14
三、纯化目的蛋白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29:1) 1.5 mol/L Tris-HCl(pH6.8)
10%SDS TEMED 10%AP(最后加) 总体积
加液量 3.4 mL 0.86mL 0.62mL 50 uL 20 uL 50 uL 5.0 mL
29
实验步骤
5. 将胶板放入电泳槽,加入1×Tris-Gly电泳缓冲液, 轻轻拔掉梳子;
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分子大小。 在15-200 KD之间,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logMW=K-bm
22
23
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 度相同。(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 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
4
原亲 理和
层 析
5
6
7
GSH-Sepharose 4B
8
GSH- Sepharose 4B
9
GSH-Sepharose 4B
10
亲和层析流程
11
第一部分 实验步骤
12
一、细胞破碎
3600 mL诱导的菌液,离心分装到12只50 mL 离心管,-20℃保存;(每个班用2管)
每管加30 mL PBS缓冲液,混匀; 超声3S,暂停5S,持续15 min; 4℃,10000 rpm,离心10 min; 取50 uL上清,作为纯化前的样品; 每组取3-5 mL上清液,上柱纯化。
蛋白质区带中心至分离上沿距离
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作为纵坐标,相对迁移 率作横坐标,做标准曲线。根据目的蛋白的迁移率 以及标准曲线,可以计算相对分子量。
34
SDS-PAGE试剂
1. 30%(W/V)凝胶液:丙烯酰胺(Acr) 29.0 g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 1.0 g,加水到 100 mL。
17
亲和层析试剂
PBS(pH 7.4): NaCl(58.5)40 g;KCl(74.5)1.0 g; KH2PO4(136.09)1.2 g; Na2HPO4·12H2O (358.14)18.1 g; 加水定容到5000 mL。
18
亲和层析试剂
50 mM Tris-HCl(pH 8.0): Tris(121.14)6.055 g,溶于900 mL水,用 HCl调pH到8.0,用水定容至1000 mL。
实验七 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
定目的蛋白质
1
实验目的
掌握GST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的原理 和实验方法(第一部分)
掌握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原理和方 法(第二部分)
2
第一部分 GST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3
亲和层析原理
生物大分子与配体特异非共价结合。 酶-底物或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剂) 抗体-抗原 激素-受体 外源凝集素-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 核酸-互补序列(Oligo-dT)
10. 脱色液:50 mL甲醇,75 mL冰乙酸,875 mL 水。
38
26
实验步骤
1. 洗净玻璃板,吹干,安装制胶器; 2. 制作12%分离胶。按下表顺序加试剂,混匀,加入 玻璃板间,加液高度与电泳槽中的横杠上沿等高; 3. 用1 mL蒸馏水封住液面,室温30 min,分离胶与水 之间出现分界线,倒掉水层,用滤纸吸干残余的水; 4. 配制5%浓缩胶,混匀,加入玻璃板间,插入梳子, 静置30 min;
1. 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子,重复3遍。 2. 将混合蛋白质溶液2-3 mL加到柱子中。 3. 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子,重复3遍。 4. 加入1.0 mL 洗脱液。 5. 用1.5 m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 0.2 mL(3-4
滴),共收集5管。 6. 用5 mL PBS 缓冲液洗柱子3遍,关闭出口。 7. SDS-PAGE检测第2和3管中的目的蛋白。
15
四、SDS-PAGE样品制备
1号:过柱前的蛋白溶液80 uL 2号:收集的蛋白溶液(2号管)80 uL 3号:收集的蛋白溶液(3号管)80 uL
1-3号分别加入20 uL 5×上样缓冲液, 混匀后在沸水中加热3 min。
16
1 2 3M 1 2 3M
样品加30 uL Marker加10 uL
洗脱液: 还原型谷胱甘肽(307.32) 0.15366 g,溶于 50 mL 50 mM Tris-HCl(pH 8.0)中。
19
第二部分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质
20
实验目的
掌握SDS-PAGE检测蛋白原理和方法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SDS按1:1.4比例形成复合物,消除 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37
8. 上样缓冲液(5×):1.0 moL Tris-HCl(pH 6.8)40 mL,甘油40 mL,巯基乙醇20 mL, SDS 8.0 g,溴酚蓝0.005 g,体积100 mL。
9. 染色液:考马斯亮蓝R-250 1.0 g,250 mL甲醇 (乙醇),80 mL冰乙酸,670 mL水 。
24
浓缩效应
1. 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2种孔径) 2. 缓冲液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2种缓 冲体系,3种pH):浓缩胶,pH6.8,蛋白质 分子的迁移率比Cl- 低,比Gly高。
25
浓缩效应
3. 电位梯度不连续性:快离子( Cl- )后面形 成高电位梯度区,慢离子(Gly)前面形成低 电位梯度区,高电位梯度和低电位梯度之间 的地方,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断向阳极移动的 界面,蛋白质分子在界面处浓缩成一个狭小 的中间层。
2. 分离胶缓冲液(pH8.8,1.0 mol/L Tris-HC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2.1 g,加80 mL 蒸馏水,用1.0 mol/L HCl调节pH到8.8,用蒸 馏水稀释到100 mL。
35
3. 浓缩胶缓冲液(1.0 mol/L Tris-HCl,pH 6.8) Tris 12.1 g,加60 mL蒸馏水,用1.0 mol/L HCl 调节pH到6.8,加蒸馏水到100 mL。
4-5 min,重复2-3次; 10. 观察胶中的蛋白质条带。
31
纯化前 纯化后 Marker
32
实验试剂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兔磷酸化酶B 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66200 兔肌动蛋白 43000 牛碳酸酐酶 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14400
33
实验结果
绘制标准曲线:log MW = K - bm
6. 点样:每个样点30 uL,Marker点15 uL; 7. 电泳:100 V,约20 min,样品进入分离胶后,将电
压调到130 V,继续电泳。溴酚蓝接近胶底部时,停 止电泳;
30
实验步骤
8. 拆开玻璃板,切除浓缩胶,将分离胶放入塑 料盒内,加入染色液,振荡30 min; 9. 回收染色液,加水清洗,用微波炉高火煮
27
12%分离胶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29:1) 1.5 mol/L Tris-HCl(pH8.8)
10% SDS TEMED(加速剂) 10% AP(催化剂,最后加)
总体积
加液量
2.5 mL 3.0 mL 2.0 mL 75 uL 10 uL 75 uL 7.5 mL
28
5%浓缩胶
4. 10 %(W/V)SDS
5. 10 %(W/V)过硫酸铵(现用现配)
36
6. 10×电极缓冲液(pH 8.3):Tris 30.3 g,Gly 144.2 g,SDS 10 g,加水到1000 mL。
(用时稀释10倍)
7. 蛋白质标准溶液:低分子量蛋白质标准,加 200 uL水溶解,加50 uL上样缓冲液。
二、装GSH-Sepharose 4B柱
1. 清洗和装好层析柱,封闭出口; 2. 加入2 mL PBS; 3. 取1-2 mL GSH-Sepharose 4B,加入柱子中; 4. 打开柱子出口,使PBS缓慢流出。
注意:始终保持柱内的液面高于 GSH-Sepharose 4B
14
三、纯化目的蛋白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29:1) 1.5 mol/L Tris-HCl(pH6.8)
10%SDS TEMED 10%AP(最后加) 总体积
加液量 3.4 mL 0.86mL 0.62mL 50 uL 20 uL 50 uL 5.0 mL
29
实验步骤
5. 将胶板放入电泳槽,加入1×Tris-Gly电泳缓冲液, 轻轻拔掉梳子;
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分子大小。 在15-200 KD之间,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logMW=K-bm
22
23
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 度相同。(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 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
4
原亲 理和
层 析
5
6
7
GSH-Sepharose 4B
8
GSH- Sepharose 4B
9
GSH-Sepharose 4B
10
亲和层析流程
11
第一部分 实验步骤
12
一、细胞破碎
3600 mL诱导的菌液,离心分装到12只50 mL 离心管,-20℃保存;(每个班用2管)
每管加30 mL PBS缓冲液,混匀; 超声3S,暂停5S,持续15 min; 4℃,10000 rpm,离心10 min; 取50 uL上清,作为纯化前的样品; 每组取3-5 mL上清液,上柱纯化。
蛋白质区带中心至分离上沿距离
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作为纵坐标,相对迁移 率作横坐标,做标准曲线。根据目的蛋白的迁移率 以及标准曲线,可以计算相对分子量。
34
SDS-PAGE试剂
1. 30%(W/V)凝胶液:丙烯酰胺(Acr) 29.0 g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 1.0 g,加水到 100 mL。
17
亲和层析试剂
PBS(pH 7.4): NaCl(58.5)40 g;KCl(74.5)1.0 g; KH2PO4(136.09)1.2 g; Na2HPO4·12H2O (358.14)18.1 g; 加水定容到5000 mL。
18
亲和层析试剂
50 mM Tris-HCl(pH 8.0): Tris(121.14)6.055 g,溶于900 mL水,用 HCl调pH到8.0,用水定容至1000 mL。
实验七 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
定目的蛋白质
1
实验目的
掌握GST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的原理 和实验方法(第一部分)
掌握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原理和方 法(第二部分)
2
第一部分 GST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3
亲和层析原理
生物大分子与配体特异非共价结合。 酶-底物或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剂) 抗体-抗原 激素-受体 外源凝集素-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 核酸-互补序列(Oligo-dT)
10. 脱色液:50 mL甲醇,75 mL冰乙酸,875 mL 水。
38
26
实验步骤
1. 洗净玻璃板,吹干,安装制胶器; 2. 制作12%分离胶。按下表顺序加试剂,混匀,加入 玻璃板间,加液高度与电泳槽中的横杠上沿等高; 3. 用1 mL蒸馏水封住液面,室温30 min,分离胶与水 之间出现分界线,倒掉水层,用滤纸吸干残余的水; 4. 配制5%浓缩胶,混匀,加入玻璃板间,插入梳子, 静置30 min;
1. 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子,重复3遍。 2. 将混合蛋白质溶液2-3 mL加到柱子中。 3. 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子,重复3遍。 4. 加入1.0 mL 洗脱液。 5. 用1.5 m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 0.2 mL(3-4
滴),共收集5管。 6. 用5 mL PBS 缓冲液洗柱子3遍,关闭出口。 7. SDS-PAGE检测第2和3管中的目的蛋白。
15
四、SDS-PAGE样品制备
1号:过柱前的蛋白溶液80 uL 2号:收集的蛋白溶液(2号管)80 uL 3号:收集的蛋白溶液(3号管)80 uL
1-3号分别加入20 uL 5×上样缓冲液, 混匀后在沸水中加热3 min。
16
1 2 3M 1 2 3M
样品加30 uL Marker加10 uL
洗脱液: 还原型谷胱甘肽(307.32) 0.15366 g,溶于 50 mL 50 mM Tris-HCl(pH 8.0)中。
19
第二部分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质
20
实验目的
掌握SDS-PAGE检测蛋白原理和方法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SDS按1:1.4比例形成复合物,消除 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37
8. 上样缓冲液(5×):1.0 moL Tris-HCl(pH 6.8)40 mL,甘油40 mL,巯基乙醇20 mL, SDS 8.0 g,溴酚蓝0.005 g,体积100 mL。
9. 染色液:考马斯亮蓝R-250 1.0 g,250 mL甲醇 (乙醇),80 mL冰乙酸,670 mL水 。
24
浓缩效应
1. 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2种孔径) 2. 缓冲液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2种缓 冲体系,3种pH):浓缩胶,pH6.8,蛋白质 分子的迁移率比Cl- 低,比Gly高。
25
浓缩效应
3. 电位梯度不连续性:快离子( Cl- )后面形 成高电位梯度区,慢离子(Gly)前面形成低 电位梯度区,高电位梯度和低电位梯度之间 的地方,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断向阳极移动的 界面,蛋白质分子在界面处浓缩成一个狭小 的中间层。
2. 分离胶缓冲液(pH8.8,1.0 mol/L Tris-HC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12.1 g,加80 mL 蒸馏水,用1.0 mol/L HCl调节pH到8.8,用蒸 馏水稀释到100 mL。
35
3. 浓缩胶缓冲液(1.0 mol/L Tris-HCl,pH 6.8) Tris 12.1 g,加60 mL蒸馏水,用1.0 mol/L HCl 调节pH到6.8,加蒸馏水到100 mL。
4-5 min,重复2-3次; 10. 观察胶中的蛋白质条带。
31
纯化前 纯化后 Marker
32
实验试剂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兔磷酸化酶B 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66200 兔肌动蛋白 43000 牛碳酸酐酶 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14400
33
实验结果
绘制标准曲线:log MW = K - bm
6. 点样:每个样点30 uL,Marker点15 uL; 7. 电泳:100 V,约20 min,样品进入分离胶后,将电
压调到130 V,继续电泳。溴酚蓝接近胶底部时,停 止电泳;
30
实验步骤
8. 拆开玻璃板,切除浓缩胶,将分离胶放入塑 料盒内,加入染色液,振荡30 min; 9. 回收染色液,加水清洗,用微波炉高火煮
27
12%分离胶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29:1) 1.5 mol/L Tris-HCl(pH8.8)
10% SDS TEMED(加速剂) 10% AP(催化剂,最后加)
总体积
加液量
2.5 mL 3.0 mL 2.0 mL 75 uL 10 uL 75 uL 7.5 mL
28
5%浓缩胶
4. 10 %(W/V)SDS
5. 10 %(W/V)过硫酸铵(现用现配)
36
6. 10×电极缓冲液(pH 8.3):Tris 30.3 g,Gly 144.2 g,SDS 10 g,加水到1000 mL。
(用时稀释10倍)
7. 蛋白质标准溶液:低分子量蛋白质标准,加 200 uL水溶解,加50 uL上样缓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