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阅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东坡的背景和贡献。
2. 掌握苏东坡的代表作品,并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教学内容: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例如:“你听说过苏东坡这个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开始学习之前,了解
学生的知识背景。
二、苏东坡介绍(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苏东坡的基本背景,包括生平经历、官职、才能等。
可以使用图片、简单的文字描述等多种形式。
三、苏东坡代表作品展示(15分钟)
教师准备苏东坡的代表作品,如《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通过多媒体投影或手写板展示给学生。
讲解每篇作
品的背景、创作动机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
四、阅读理解及讨论(20分钟)
学生分组阅读苏东坡的短篇作品,如《黄州快哉亭记》、《东坡七兄弟行七绝》等。
教师提供适量的背景介绍和解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讨论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五、创作与解读(30分钟)
学生根据阅读的作品主题或风格,进行小组创作。
可以是仿写、续写、改编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之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中分享,并互相评论和解读。
六、文学鉴赏讲座(15分钟)
请一位文学专家或教师来为学生讲解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苏东坡的作品和他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七、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帮助学生回顾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延伸拓展:
1.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苏东坡的其他作品,扩大阅读面,提升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苏东坡相关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增加实地体验和感受。
3. 组织学生参加苏东坡相关的文学比赛或活动,提供展示和交流的
平台。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了解苏东坡的背景和作品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和艺术特点。
同时,通过创作与解读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鉴赏
能力。
希望学生在此过程中,对苏东坡及其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