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7.1事故风险分析
3.7.1.1事故类型
3.7.1.1.1平巷运输事故类型
机车平巷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有车辆挤人、撞人、车辆脱轨、机车追尾、碰头等类型。

3.7.1.1.2斜巷运输事故类型
斜巷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有车辆挤人、撞人、钢丝绳伤人、车辆脱轨、斜巷跑车、钢缆皮带断带等事故类型。

3.7.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斜巷运输事故易发生在绞车房制动装置、钢丝绳磨损严重位置、皮带接头位置,斜巷轨道失修处。

3.7.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斜巷运输事故易发生在中夜班,机车蹭帮是指并列运行的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车体之间发生碰撞摩擦或者机车运行过程中与巷道及巷道两侧的管线相碰撞摩擦易造成运输生产中断、人员伤亡、机车设备及轨道损坏等事故。

跑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连接件脱落、连接件断裂、断绳、绞车闸失灵及斜巷人车制动机构失灵,造成矿车及人车高速下滑的事故。

运输跑车事故是重大的运输事故,会造成现场人员伤亡,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胶带输送机由于受到意外外力的作用时或由于本身输送带的胶带及接头质量较差时容易造成断带事故,运行中的输送机断带危险性较大,将造成巷道、设备的损毁和人员伤亡。

3.7.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断绳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征兆主要有:钢丝绳断丝、磨损、锈蚀超过规定;松绳、过卷、过速、限速、满仓等保护装置失灵;在特殊情况下钢丝绳打弯、挤压、撞击变形、重物砸击或受猛烈拉力伸长而不能及时更换。

3.7.2应急工作职责
3.7.2.1指挥机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机电副矿长
成员:其他矿领导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各职能部室及医务室负责人、救护队队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兼任。

应急救援办公室电话:
地面0692773336,0117539243, 680(联通),6401(移动),井下直拨7,8000,8001。

3.7.2.2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责
3.7.2.2.1指挥部职责
(1)根据提升运输事故的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
(2)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及时向公司汇报事故抢险进度等抢险信息。

(4)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战斗指令;
(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安全生产措施。

3.7.2.2.2办公室职责
(1)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时传达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
(2)负责各有关单位(或抢险小组、人员)的通信联络工作;
(3)及时调度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小组汇报。

3.7.2.2.3指挥部下设的专业组职责
(1) 抢险救灾组职责:负责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指导、组织现场救援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技术专家组职责:负责制定现场抢险技术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决策和指导,为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对隐患整改提供技术指导;参与事故鉴定和事故调查工作。

(3)后勤保障组职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4)警戒保卫组职责: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指挥交通、设置路标等工作。

(5 )医疗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6)通讯保障组职责:保障应急指挥的通讯畅通。

(7)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8)事故调查组职责: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9)信息发布及媒体协调组职责: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负责对事故动态及现场救援情况信息发布;接待协调新闻媒体,真实报道抢险救援情况;接待来信来访,稳定矿区秩序。

3.7.3应急处置
3.7.3.1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然后矿调度室向贵州豫能调度室汇报;召请公司救护大队,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2)调度员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按照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应领导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

事故要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①发生事故、灾害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②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③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方案、措施和进展情况,必要时附事故现场图。

3.7.3.2应急响应
生产单位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参照有关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

如果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向矿应急救援组织汇报,由矿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3.7.3.3现场指挥
发生事故后,由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工作。

当采取应急自救处置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或出现人员伤亡时,
应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

3.7.3.4应急结束
(1)应急处置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应急处置结束后,由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实施。

(3)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人员撤回本单位,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对应急进行总结评审。

3.7.3.5后期处置
(1)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事故后期的损失评估和生产秩序恢复。

(2)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事故后期的善后赔偿、影响消除。

(3)安监部负责事故后期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3.7.3.6现场处置措施
3.7.3.6.1断绳事故处置措施
当出现断绳时,必须立即停车,汇报分管机电矿领导制定可行性方案和措施,把断绳回收,同时调备用钢丝绳进行更换,按更换钢丝绳单项措施执行,然后在进行其他事项的处理。

3.7.3.6.2过卷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当副井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卷事故时,应立即停车并采取相关措施恢复提升机运行。

若施闸不能停车则拍下急停开关使绞车停车,并立即指派专职维修工到停车地点进行维修。

3.7.3.6.3跑车事故处置措施
(1)斜巷发生跑车事故时,信号工必须及时利用信号与司机或其他信号工取得联系,并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造成人员伤害的,应先对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然后护送上井。

(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恢复。

3.7.3.6.4车场摘挂钩、人力推车人身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1)车场摘挂钩及人力推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造成人员伤害的,应先对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然后护送上井。

3.7.3.6.5乘坐架空乘人装置人身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1)乘坐架空乘人装置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停止架空乘人装置运行,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造成人员伤害的,应先对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然后护送上井。

3.7.3.6.6电机车运输事故处置措施
(1)电机车发生运输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造成人员伤害的,应先对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然后护送上井。

(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恢复。

3.7.3.6.7车辆掉道复轨伤人事故处置措施
(1)出现伤人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人员抢救伤者。

(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恢复。

3.7.3.6.8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处置措施
(1)出现断带伤人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人员抢救伤者。

(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恢复
3.7.3.6.9带式输送机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措施
(1)出现机械伤人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造成危害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向矿调度室和本单位汇报。

(2)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根据现
场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人员抢救伤者。

(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措施进行恢复
3.7.6.13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
报警负责人为现场负责人(一般为跟班队长、班组长),现场有其他管理人员时如矿管理人员、安检员、调度员也须主动向调度室汇报。

报警电话:7,8000,8001。

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参照预案附件明细执行。

3.7.4注意事项
3.7.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主要事项
(1)救护人员都在进入提升运输事故现场时,必须规范穿戴防护服,佩戴安全帽、佩戴防护面具,规范使用安全带。

(2)认真检查佩戴工具的完好性能,不完好时禁止使用,特别是涉及危及人身安全的绝缘防护用具及安全带必须保证完好。

3.7.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井筒作业使用安全带时必须固定在牢固可靠的位置,并保证摘接可靠。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3.7.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3.7.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3.7.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