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_《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参考学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学习目标】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了解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情况。
4、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自主学习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参考答案: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18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许多发现和发明。
2、研制过程与应用:
参考答案:18世纪60年代,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18世纪80年代,制造联动式蒸汽机(直线——旋转)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二: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
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达到50.2%。
材料三:1807年,富尔顿研制蒸汽轮船; 1819年,横渡大西洋。
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结起来。
19世纪50年代,英国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
3、结合材料分析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③形成了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蒸汽交通运输工具)。
【自主学习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参考答案:科学家对电的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理论基础
2、过程:
参考答案: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报等
3、电力为什么能够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答案:发电机不断完善;输变电技术完善;电力的优越性
4、电气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①工业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③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④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⑤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主学习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参考答案:基础: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互联网的影响:
参考答案:①互联网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③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
⑤青少年应该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应有的作用。
【史料阅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现代文盲的定义是:(1)不识字;(2)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包括文字、图表符号;(3)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
2.关于互联网社会发展和未来世界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存在激烈的争论,不同的人观点迥然不同。
观点一:认为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必将会对人类的生产、生
活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任何国家和个人不抓住信息革命这一机遇,必将会被时代抛弃。
观点二:认为互联网的产生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网络色情和暴力充斥着互联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酿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必须严格控制互联网的过快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指的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整合】
1、结合必修二,比较中外近代科技成就:
2、中西科学在特征和本质上的差异
①中国科技主要是应用科学。
科学研究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②西方科技主要是理论研究。
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采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
③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在本质差异上的具体表现。
3、与西方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原因何;
4、“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区别:
【达标检测】
1、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B、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
D、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2、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关于“万能蒸汽机”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人类使用的动力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B、促进了汽油、柴油等燃料的应用
C、促使铁路时代的到来
D、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4、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发现及应用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C、内燃机和汽车的创制
D、电力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5、(2008年四川高考)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
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B.信息经济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C.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D.对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③、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总之: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8、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
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中来了。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
(2)综合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3)材料三所说的“文明”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句话的?
【分析】(1)主要观点:蒸汽机的发明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大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世界形势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2)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3)指资本主义。
理解: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能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有能力按自己的意愿去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