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re – tetrahedron(四面体) Air – octahedron(八面体) Earth – cube(六面体)
Water – icosahedron(二十面体) Ether – dodecahedron(十二面体)
2020/5/3
.
9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人类对材料微观结构认识的发展过程
.
21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
物理强韧化:是在金属内部晶 体缺陷的作用和通过缺陷之间 的相互作用,对晶体的力学性 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 金属性能
化学强韧化:是元素的本质决 定的因素以及元素的种类不同 和元素的含量不同造成的材料 性能的改变
物理强韧化
化学强韧化
Q:相交处的强韧 化机制是什么?
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
2020/5/3
.
24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强化的途径
细晶强化
Grain refine strengthening: 通过细化晶粒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的方法称为 细晶强化。
Decreasing grain size ⇒ σy increases ⇒ εu vanishes
即为通常所讲的强度上升, 而塑性下降。
未取向,实际强度比理论值小1000倍左右
2020/5/3
.
16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一些金属材料的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
实际材料断裂时的临界分切应力
金属
临界分切应力m (MPa)
实验值 理论值
金属
临界分切应力m (MPa)
实验值 理论值
Al 1.3
4.3
Mn 0.8
2.8
Cu 1.0
7.3
Zn 0.9
.
12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金属材料强韧化主要研究的问题
强韧化问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
结构不敏感的性能 元素的熔点
单一元素物质弹性模量 元素的线膨胀系数 元素的磁性能 。。。
结构敏感的性能 强度 韧性 硬度
疲劳强度 。。。
2020/5/3
.
13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裂纹形核前的塑性形变、裂纹的扩展是与金属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的
它涉及到位错的运动,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位错与溶质原子和沉淀相 的弹性交互作用以及组织形态,其中包括基体、沉淀相和晶界的作用等
断裂是主要破坏形式,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断裂韧性 材料抵抗其内部裂纹扩展能力的性能指标; 冲击韧性 材料在高速冲击负荷下韧性的度量。
在金属中引入大量的缺陷,以阻碍位错的运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是强化金属主 要采用的途径。
例如加工硬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马氏体强化、沉淀强化等综。合 运用这些强化手段,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接近理论强度,例如在铁和钛中可以 达到理论强度的38%
2020/5/3
.
23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强化的途径
细晶强化
加工硬化
强 无缺陷的理论强度 度
冷加工状态
退火状态 缺陷数量
2020/5/3
.
18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金属材料的韧性
韧性是断裂过程的能量参量,是材料强度与塑性的综合表现
当不考虑外因时,断裂过程包括裂纹的形核和扩展
通常以裂纹形核和扩展的能量消耗或裂纹扩展抗力来标示材料韧性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and Toughening for
Metal Materials
.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课程总体内容
金属材料强韧化简介 强韧化原理部分 强韧化应用部分 超常规金属材料制备技术
1)快速凝固技术 2)喷射沉积技术 3)机械合金化 4)半固态加工 5)搅拌摩擦加工 6)大塑性变形加工
2020/5/3
.
15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强度
强度来源是原子键合力,取决于元素本质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是最 典型的结构敏感性能。
根据图所示的曲线 有:
= m sin(2 x /)
式中x为原子平面拉开的距离(从原子平面间距a 0处开始计算, 即原子间的位移),为正弦曲线的波长, a 0为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6.0
Ag 0.6
4.7
Bi 2.2
2.2
Au 0.9
4.5
Sn 1.4
2.7
Ni 5.8
12.4
Cd 1.6
4.2
y
c cos( )cos( )
y 2 c
2020/5/3
.
17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材料强度与缺陷数量的关系
强度是在变形及断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因此研究变形及断裂 是研究强度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2020/5/3
机械强韧化
.
机械强韧化:除了结构、尺寸、 形状方面的机械原因外,主要 指界面作用造成的强韧化
22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提高金属材料强度途径
• 完全消除内部的位错和其他缺陷,使它的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
目前虽然能够制出无位错的高强度金属晶须,但实际应用它还存在困难, 因为这样获得的高强度是不稳定的,对操作效应和表面情况非常敏感,而且 位错一旦产生后,强度就大大下降
材料科学是21世纪四大支柱学 科之一,而金属材料工程则是材料 科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
2020/5/3
.
6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金属材料在新材料研究领域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出现的新材料
新型氮化物、氧化物等陶瓷刀具材料; 新型高温合金、高温陶瓷以及金属间化合物; 新型高强度、高成形性钢铁材料; 新型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复合材料; 高磁化能的磁性材料、非晶合金材料; 新型光导纤维、敏感材料; 新型生物功能材料; 国防军工尖端材料(极端条件下) .......?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
2020/5/3
.
14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强度
强度是在给定条件(温度/压力/应力状态/应变速率/周围介质)下材 料达到给定变形量所需要的应力,或材料发生破坏的应力
材料的内部应力:拉伸、压缩、剪切 强度分为: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剪切强度 加载特征分为:弯曲、扭曲、冲击、疲劳 若未到破坏强度,则因形变而失去承载能力
可知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多晶体强度高 于单晶体
常规的多晶体(晶粒尺寸大于100nm)中,处于晶界核心区域的原子 数只占总原子数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数(小于0.01%)
纳米微晶体材料(晶粒尺度在1-100nm间) 中,如果晶粒尺寸为数个纳米, 晶界核心区域的原子所占的分数可高达50%,这样在非晶界核心区域 原子密度的明显下降,以及原子近邻配置情况的截然不同,均将对性 能产生显著影响
1、古代中国: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正语》);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交而生万物”
(《易经》)
2020/5/3
.
8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2、古代欧洲 Plato 柏拉图(427-347BC, 古希腊哲学家) Euclid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 用fire, air, earth, water, ether-以太) 描述世界万物.
2020/5/3
.
10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晶体的微观周期性结构
晶体点阵中的缺陷
电子在周期势场中的运动
晶体的宏观 几何形貌
位错在晶体中运动
量子力学Schrödinger方程
表面组装
金属材料强化理论
2020/5/3
能带理论 固体半导体理论
.
晶体生长理论
11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结构材料 功能及智能材料
2020/5/3
.
7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人类对材料微观结构认识的发展过程
1)逻辑推理(古 代 哲 学 家,432 BC.) 2)宏观形貌观察、观测(by eye, 1669) 3)数学理论计算 4)科学测定(X-ray diffraction, electron diffraction,等)
金属材料强韧化目的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增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延长服 役寿命 希望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较好的韧性,通常的材 料二者不可兼得 理解材料强韧化机理,掌握材料强韧化现象的物理本质,是合理 运用和发展材料强韧化方法从而挖掘材料性能潜力的基础
2020/5/3
2020/5/3
.
26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细晶强化
晶界对位错滑移的阻力 • 滑移面不能连续 • 晶界处存在缺陷 • 控制晶粒尺寸来增加晶界
2020/5/3
.
27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霍耳-配奇(Hall-Petch)关系式
y = 0+ky·d-1/2
0和ky是两个和材料有关的常数,d为晶粒直径
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2020/5/3
.
19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各种材料的强韧性指标
2020/5/3
.
20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涵
材料组织与性能关系
强韧化问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材料的性能,但是性能是由组织决定的。
2020/5/3
The future of metals
2020/5/3
.
5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金属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金属”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对可见光强烈反 射的结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这一类物质。”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左下角绝大部分是金属的领域,仅右上角才是 非金属的地盘。也就是说在人类至今认识的109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只有 22种,而金属元素有87种,在总体的化学元素中占了近80%。可以说,金属 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020/5/3
2020/5/3
.
25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细晶强化
细化晶粒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 1. 晶界对位错滑移的阻滞效应
位错在多晶体中运动时,由于晶界两侧晶粒的取向不同,加之 这里杂质原子较多,增大了晶界附近的滑移阻力,因而一侧晶粒中 的滑移带不能直接进入第二个晶粒。
2. 晶界上形变要满足协调性,需要多个滑移系统同时动作,这同样导 致位错不易穿过晶界,而是塞积在晶界处,引起强度的增高。 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位错被阻滞的地方就越多,多晶体的 强度就越高
2020/5/3
.
2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概述 —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回顾 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人类历史的划分 石器时代陶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铝 (Al) 钛(Ti)
金属时代开始
五千年
2020/5/3
.
3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2020/5/3
.
4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2020/5/3
.
28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反Hall-Petch效应
在低于100nm的纳米晶中Hall-Petch关系仍然有效 ➢ 理论模拟的结果显示存在一个临界尺寸dc, Cu的临界尺寸dc≈19.3nm,
Pa的dc≈11.2nm
临界尺寸dc,十几到二十纳米之间
反Hall-Petch效应
2020/5/3
1669, N. Steno, 晶面角守恒定律 1885, A. Bravais, 晶体空间点阵学说 1912, M. Laue*, 晶体的X射线衍射 1915, W. H. Bragg and W. L. Bragg**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 电子显微镜(SEM、TEM) 扫描探针显微术***(STM、AFM)
.
29
金属材料强韧化原理及应用
细晶强化
细晶强化是常温下一种有效的材料强化手段
高温时晶界滑动导致材料形变 ,导致细晶材料比粗晶材料软 增加金属材料高温强度要增大晶粒尺寸 镍基高温合金利用定向凝固方法获得较大晶粒尺寸甚至单晶,减少晶界 对高温强度不利影响,提高高温下的强度(例如汽轮机叶片)
Q: 是不是晶粒越细韧性越高呢?
理想晶体解理断裂的理论断裂强度: m = (E. s / a 0 )1/2
— E= 100 GPa, s =1J /m 2 ,a 0 =310-10 m, m =18.3 GPa,其值大约为E/7。 — 如金属铁,E= 200GPa,, s = 2 J /m 2 , a 0 =2.510-10m, m =40GMPa,约为E/5。 高度取向,实际拉伸强度最大值为1.2G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