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主题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 初二
最新-初中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评价方案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精品
![最新-初中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评价方案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52947c9360cba1aa811da70.png)
者姓名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
(1,0.8)
较好
(0.8,0.5)
需要改进
(0.5,0)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小组分工
(20分)
小组分工合理,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承担不同的工作。各成员各负其责
小组成员分工相对合理,任务基本明确。各成员基本能完成自己任务
小组成员不能积极进行合作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不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小组内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个成员单打独斗
小组交流
(20分)
小组内交流热烈,能通过讨论获得新知,寻求获的问题方法。
小组成员不积极进行交流,但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间缺乏相应沟通交流,缺乏合作意识。
合作效果
(20分)
在小组合作下出色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在分工和合作下及教师的点拨基本完成任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比较差,没有体现小组分工和协作的合作精神。
小组缺乏分工,任务不明确,出现一人包办现象,其他人缺乏积极性。各成员不能很好协作完成工作
合作态度
(20分)
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分工的同时能帮助本组其他成员完成工作,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小组成员能较好开展合作学习,各成员能基本参与到合作中来。小组成员能在老师引导下帮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64067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1.png)
《认识大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认识大洲》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内容,共包括三节,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节非洲,第三节美洲。
这一单元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第一节亚洲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章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方法,难点是学会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关系。
专题的划分是根据教材内容,每一节为一个专题,其中第一个专题是基础,为学习第二三专题打下基础,专题四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之间是平行关系,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都很重要。
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地图、搜集的资料等相互合作讨论研究来学习。
预期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能够依据地图等其他资料简述各个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归纳各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运用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
3.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6.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其他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2.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音乐《多彩的非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多彩的非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8c62a24fd0a79563c1e72a0.png)
初中音乐《多彩的非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多彩的非洲适用年初二年级级所需时三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将非洲与美洲放置在一节里,从音乐角度来说有一定渊源关系,非洲音乐非常古老、乐种非常丰富,从1619年第一批黑人被贩卖到美国以后,非洲的民间音乐就对美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北美是本地的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结合体。
根据两大洲的民族发展及历史有的关知识,,将非洲和美洲的民间音乐集中欣赏,并对比分析,适时小结概括,总结提升。
在介绍非洲民间音乐时,结合听、唱、拍手等活动,充分感受非洲的民间音乐的音色、节奏、形式等;在介绍美洲民间音乐时,结合分析、概括、小结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对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给随录音学唱几首英文歌曲;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习音乐审美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实践中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过程与方法:1、能认真聆听非洲与美洲的音乐,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2、能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记住有特色的乐器的音色,并体验哪里人们歌舞时的心情;3、了解他们音乐形成的特点和主要音乐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音乐本身的内涵,加深对世界音乐的认识;培养热爱优秀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对应课标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1、非洲音乐代表性的乐器、舞蹈、歌曲有哪些,2、非洲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如特殊类型的音阶、自然多声倾向、特殊的跨节奏等。
主题单3、哪些音乐里你能找到非洲音乐的元素, 元问题4、美国与加拿大的音乐代表性的歌曲有哪些,它们的音乐设计有何特征,5、你对非洲与美洲音乐有何认识,6、你是如何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专题划专题一: 介绍非洲民间音乐。
初中音乐《非洲音乐之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非洲音乐之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3d693e3c1c708a1284a44e0.png)
非洲音乐之旅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两课时每周一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内容以南部黑人音乐为主,选择了有代表性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和各地域民族的民间歌曲。
各部分作品均比较短小,特点突出,适应学生的兴趣。
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主动感知、感受、体验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回味自己的日常演唱方式和情绪表达。
2.了解非洲大陆的人文风情。
3.掌握民族音乐的赏析技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大家眼中的非洲非故人情。
3. 研究民族音乐的一般特点和刻画技巧过程中,掌握音乐鉴赏的一般方法。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民族音乐的情感世界,认同民族音乐的特殊格魅力,增强民族使命感。
3.领略异域音乐特殊的美学价值。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八年级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总目标: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主动感知、感受、体验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2.阶段目标(八年级)(一)聆听、模唱《尼罗河畔的歌声》、《咿呀呀欧雷欧》探究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歌鲜明的节奏和民族风格。
(二)感知马林巴的音色、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积极参与评辩和即兴表演等实践活动。
(三)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爱好,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非洲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2.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3.非洲的舞蹈给你以怎样的感受?4.如何让人们认识民族音乐?专题划分专题1:学习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1课时)专题2: 学习一段简单的非洲舞蹈(1课时)专题一走近《尼罗河畔的歌声》所需课时一课时每周一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能聆听与体验非洲的音乐,理解北非与南非音乐风格的差异,感受南非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非洲》教学设计
![《非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6411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a.png)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先读图分析,经小组讨论后选代表上台展示并作答。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各组的读图分析过程;②板书小组积分的组号;③肯定学生的作答,为回答正确的学习小组积分。
【过渡】我们了解了整个非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
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读图分析的非洲地形。
(2)环节二:分析非洲地形学生阅读课本14页非洲地形分布图,找到并圈出非洲的主要地形,说出非洲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设计意图】结合非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形图上颜色的辨别,搭设学习支架,注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练习,培养学生看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PPT展示学习支架:【学生活动】①全体学生自主读图分析;②各小组学生上台展理资源观(沙漠并不意味着荒芜)和世界观(和平是发展的保障);④展示手抄报中的非洲之最,引导学生认识马达加斯加岛、乞力马扎罗山等非洲地理事物。
【板书】非洲树形思维导图的轮廓和关键词。
【过渡】希望非洲这样一个多灾多难、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能像我们的祖国一样,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至此,关于非洲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就学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节主要的知识点。
4.课堂小结学生小组合作,绘制本节课的知识点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全节知识点;利用希沃白板和手机软件之间的交互功能,将学生当堂制作的手抄报呈现在白板上,现场讲解、评价、鼓励、肯定,充分把握学习的时效性和互动性;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PPT展示学习支架:【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各组的思维导图绘制;②利用希沃白板和手机软件之间的交互功能,拍照上传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③评析学生的思维导图,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积分。
④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现遗漏的知识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过渡】以上就是这节课,我们云上看世界中非洲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看三个小问题,看看同学们对非洲了解的怎么样。
《走进非洲——非洲鼓的表情》研究性学习设计初二
![《走进非洲——非洲鼓的表情》研究性学习设计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63212d0079563c1ec5da71a0.png)
活动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非洲风土人情的视频作为情境导学
上课
播放视频,成龙的电影《我是谁》,欣赏其中非洲鼓乐表演的片段
问:刚才这段表演所用的伴奏乐器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活动二:初步探究——“冬哥”与非洲鼓
(一)“冬哥”音乐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了解“冬哥”这种乐器名称、音色、形制、人与乐器的配合等特点
(二)非洲鼓:
1、播放视频——请学生说一说非洲鼓的来历
2、图片展示——实物展示非洲鼓的样子,请学生说说你看到的非洲鼓的样子
活动三:深入探究——感受非洲鼓的音乐要素
1、请学生试着敲击非洲鼓,初步感受鼓的音色
2、鼓音色的区分:请学生试着敲击鼓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可以形象的分为男高音和男低音
3、鼓的速度、力度变化:师敲击非洲鼓,分别以强弱、快慢表现,让学生区分有何不同?
4、体会非洲鼓的情绪与表情变化:
师:通过刚才对非洲鼓的体验,我们可以知道非洲鼓能够利用这些音乐要素,即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表情,这是非洲鼓的作用——传递信息
⑴老师演奏非洲鼓,请学生闭上眼睛,猜一猜老师此刻的心情
⑵设计一段鼓语: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
(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思维导图 单元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思维导图 单元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5e8fab4b73f242336c5fa3.png)
第六单元 “信息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2.《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思维导图六
第七单元 “作家笔下的人” 1.《人物描写一组》
2.《刷子李》
3.《金钱的魔力》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七
第八单元 “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一单元 “走进西部 ” 1.《草原》
2.《丝绸之路》
3.《白杨》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一
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 1.《古诗词三首》
2.《冬阳·童年·骆驼队》
3.《祖父的园子》
4.《童年的发现》
5.《儿童诗两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二
第三单元 “语言的艺术” 1.《杨氏之子》
2.《晏子使楚》
3.《半截蜡烛》
4.《打电话》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三
第四单元 “爱满人间” 1.《再见了,亲人》
2.《金色的鱼钩》
3.《桥》
4.《梦想的力量》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四
第五单元 “亲近名著” 1.《将相和》
2.《草船借箭》
3.《景阳冈》
4.《猴王出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五
2.《威尼斯的小艇》
3.《与象共舞》
4.《彩色的非洲》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单元主题》课件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单元主题》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1695c60242a8956bece47e.png)
2.《丝绸之路》
3.《白杨》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一
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 1.《古诗词三首》
2.《冬阳·童年·骆驼队》
3.《祖父的园子》
4.《童年的发现》
5.《儿童诗两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二
第三单元 “语言的艺术” 1.《杨氏之子》
第六单元 “信息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2.《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
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 告》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六
第七单元 “作家笔下的人” 1.《人物描写一组》
2.《刷子李》
3.《金钱的魔力》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七
第八单元 “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晏子使楚》
3.《半截蜡烛》
4.《打电话》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三
第四单元 “爱满人间” 1.《再见了,亲人》
2.《金色的鱼钩》元整体思维导图四
第五单元 “亲近名著” 1.《将相和》
2.《草船借箭》
3.《景阳冈》
4.《猴王出世》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五
2.《威尼斯的小艇》
3.《与象共舞》
4.《彩色的非洲》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八
中图版高三一轮复习地理第九讲 非洲 课件(共23张)
![中图版高三一轮复习地理第九讲 非洲 课件(共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e04ca988f5335a8103d22054.png)
环节三:课堂小结——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四:当堂检测——检查基础知识把握情况。
1、 (重庆市沙坪坝区2013届高三质检)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 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自然因素:萨赫勒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包 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引发了严重的荒 漠化。人为因素: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定居牧业 经济的转化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必然导致过度放牧 和过度农垦,草场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加剧。
(2)绘制示意图说明你对萨赫勒地区人口、荒漠化与贫困问题 三者关系的理解并试着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行的 措施。
答案: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加 剧的恶性循环(如图)。如果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 与实行环境整治同时进行,恶性循环可以得到有效 控制。
该区是以单一商品(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主要出口哪 类产品?
100
90
80
70
60
主
50 40 30
可咖铜 可啡
活 牲 畜
原 油
原 油 木 材
金 刚 石
要 商 品
20
10
0
科特 迪瓦
乌 干达
赞比 亚
索马里 尼
日利亚 刚果布 博茨瓦
纳
收入:出口矿产、森林、畜产 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 低价)
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国家
发达国家
支出:进口机械、汽车等工
业制成品
(高
价)
南非的重要城市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开普敦 :南非最大的港口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走出非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829d4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0.png)
06 卷五 别了,农场!
一直想换一种活法?去过《走出非洲》那样自由而狂野的一生!奥斯卡7项大奖电影原著小说!两次诺贝尔 奖提名的大师杰作!村上春树、海明威、麦卡勒斯深受鼓舞的挚爱读物!全新收录7幅南非艺术家Pierneef的非 洲高原画作,全景式呈现“写给非洲的至美情书”。译自美国Penguin Classics 2001地道底本,洗练译文还原 非洲狂野之美。海明威:如果卡伦得了诺贝尔奖,我会更高兴,因为她写出了《走出非洲》!麦卡勒斯:我每年 都会读一遍《走出非洲》,因为它总能给我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力量!村上春树:《走出非洲》是一部必须慢慢品 读的书,就像流动在非洲大地上的时间。杜鲁门·卡波特:《走出非洲》是20世纪罕见达到唯美之巅的一部作品! 1914年,刚刚结婚的丹麦女孩卡伦随丈夫来到东非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在这里,她驰骋旷野,看斑马成群;在 这里,她也经历了离婚、农场亏损、挚爱坠机…… 在这里,卡伦终于发现了自己那个勇敢而狂野的灵魂。
激发个人成长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编者注
卷一 卡曼提与璐璐
恩贡农场 土著小男孩
移民家中的野蛮人 林羚璐璐
卷二 农场枪击案
1
枪击事故
2
在居留地驰骋
3
瓦玛伊
4
万扬格里
5
吉库尤大酋长
卷三 农场来客
盛大的舞会 亚洲来客
索马里女人 老努森
逃亡者在农场歇脚 友人到访
高贵的拓荒者 翼
卷四 移民手记
01
萤火虫
02
生命之路
04
艾萨的故事
03
野物赐野物 以解脱
05
鬣蜥
06
法拉与《威 尼斯商人》
01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2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2](https://img.taocdn.com/s3/m/374599f758fb770bf78a55db.png)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
评价量规2
《从世界看中国》
者姓名学科地理年级初二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说明:将设计的针对主题单元中某一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粘贴在下面)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及赋分评价指小组小组师评标自评互评好一般需要改进
通过读图比较通过读图比较得出:俄罗斯和得出: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纬度位
加拿大两国纬地区位于北温置的优度位置较高、巴描述不准确或带和北寒区、巴
越性15西纬度位置较者错误(3分) 西大部分位于分低,而中国大部热带,而中
国大分位于中纬度部分位于北温(4分) 带和热带(5分)
能够描述出我能够描述出我国大部分位于国我国大部分描述不准确或中低纬
度,气候位于中纬度(4者错误(3分) 适宜人类居住分) (5分)
小组成员能合小组成员人人作参与活动,1小组成员合作参,到2人不积极不积极(3分) (5分) (4分) 能够通过读图
比较得出:蒙古能够通过读图是一个内陆国海陆位比较得出:蒙古家,日本是一个置的优是一个内陆国描述不准确或海上岛国,中国越性15家,日本是一个错误(3分) 既临海,又深入分岛国,中国二者内陆,是一个海都有(4分) 陆兼备的国家
(5分)
能够描述出中
国是一个海陆能够描述出中兼备的国家,既国是一个海陆有利于发展海描述不准确或兼备的国家,其洋事业,又有利错误(3分) 优越性说出完于同周边陆上整(4分) 邻国进行贸易
(5分)
总分。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https://img.taocdn.com/s3/m/a7580b43bd64783e08122b61.png)
成果展示形式比较新颖,能思路清晰的展示其过程
(10分)
成果展示形式不新颖,不能吸引学生眼球
(5分)
成果的评价
(5分)
成果完善、有保存价值,可选为资源
(5分)
成果比较完善,但很难保存
(4分)
成果不完善,支离破碎,不值得保存
(3分)
(小组活动)
(20分)
小组合作任务分配合理
(10分)
小组配合有序,任务分工明晰,组织调理,和谐有序,配合默契
小组成员参与态度不积极,拖沓,不主动,展示不合作,缺少展示和谐
(5分)
总结评语
总分
合计总分
(10分)
小组配合基本有序,组织比较有序,有配合但配合不够默契
(8分)
小组配合无序,缺少组织,成员间无配合
(5分)
小组成员参与态度
(10分)
小组成员能参与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过程,展示合作非常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
(10分)
小组成员基本能参与探究过程,展示基本能做到大方、声音洪亮
(8分)
我们生活的大洲
者姓名
学科
地理
年级
初一
主题单元名称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多样的地域文化探究活动》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权重)
好
一般
需要改进
生评
(60%)
师评
(40%)
(内容方面)
(50分)
亚洲的文化特色
(30分)
亚洲地域文化主题选择明确、特色突出,内容丰富调理。
(30分)
(10分)
(成果方面)
(30分)
成果汇分总形式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美洲》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以及评价表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美洲》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以及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2d57de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9.png)
有思考,但 启发性不 强,能参与 课堂活动但 兴致不高, 对待分析美 洲地形和气 候关系的问 题有点困难
1、能大胆分享自
己搜集整理的资 料,解说条理有 序,全部同学能听 懂并了解
1、能分享自己
搜集整理的资 料,解说基本 条理,大部分 同学能听懂认 可
1、基本的资料
能大体说出来 但内容表述欠 佳,本要素主 题不搭
小组活 动
2、小组内关系融
洽,活动规范有 序,组织性强,合 作性强
2、大部分同学
活动规范有
2、个别同学懒
散,合作性一
序,组织性强,
般
合作性强
3、能很快分析出
美洲地形对气候 造成的影响,并且 组织答案完整有 序
3、大部分同学
会分析美洲地 形队气候造成 的影响,组织 答案合理有序
3、个别同学不
会看图分析, 不会全面看问 题组织答案
说出地形的异同 图有一定难
点
度。
1、不会分析南
北美洲地形的 异同点,不会 阅读地形剖面 图
总分及评语
2、根据纬度知道
美洲气候的分布 特点,能根据地区 熟练填写空白地 图的气候类型
2、根据纬度大
体知道气候的 分布特点,基 本能根据地区 填写空白地图 的气候类型
2、根据纬度不
知道气候的分 布特点,不能 填写空地图的 气候类型
通过预习能熟 练明确美洲的 主要地形特 点,美洲的主 要气候类型, 并能运用多种 渠道,搜集与 美洲相关的资 料,有价值,
基本能明确 美洲的主要 地形特点, 美洲的主要 气候类型。 运用网络或 书籍搜集一 些基本的资 料,大部分
地形特点不 明确,气候 类型不能全 面说出,单 一渠道搜集 资料,数量 有限,和本 节主题没有 多大关系,
初中地理《欧洲的自然地理要素》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
![初中地理《欧洲的自然地理要素》主题单元评价设计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https://img.taocdn.com/s3/m/57d8cf3976a20029bc642d41.png)
作者姓名学科ຫໍສະໝຸດ 地理年级初一
主题单元名称
认识大洲——亚洲和欧洲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第一课时》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赋分
小组
自评
小组
互评
师评
好
一般
需要改进
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的资料
(15分)
1.使用地图册、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查找资料
(5分)
1.能使用单一一种途径搜集资料。
(4分)
收集资料途径进局限于本课课本(3分)
2.针对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方面分别收集到对应图片和文字资料。(5分)
2.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方面联系的某几种对应资料,但不够全面(4分)
2.只能收集到简单的一种关于欧洲某一方面的资料,十分不完整。
2.基本掌握了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8分)
2没有掌握了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读图析图能力较差。(6分)
深入分析发现联系
归纳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25分)
1.能通过收集的地图、分析资料和已总结的特征,归纳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熟练的运用地图或部分视频、文字资料分析各要素直接的关联,理解其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影响。
。(5分)
2.能部分的说明欧洲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直接的联系和影响。解析过程方法不够准确。(要结合图片等资料,最好制成PPT的形式加以解释说明)。(4分)
2.基本不能运用图片准确表达地理要素的关联或基本不能表达。(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歌曲风格不明显,韵味不足
1、没有表情
2、没有情绪,演唱不积极
3、演唱不流畅完整,磕磕绊绊
4、没有歌曲特征和韵味
学习态度
(30分)
1、参与热情高涨2、学习状态积极3、学习兴趣浓厚
1、参与程度一般2、学习状态一般
3、学习兴趣一般
1、参与热情不高
2、学习状态不积极
3、学习兴趣不浓厚
3、演唱状态一般,积极程度不够
4、声音宏亮但缺乏美感,喊叫现象严重,或者声音不够优美
1、咬字不清晰,吐字不圆润
2、没有气息支持
3、演唱状态不积极,口腔打开很小4、声音虚弱无力
音乐表现
(30分)
1、表情自然,情绪饱满、投入
3、演唱完整流畅、自信大方
4、能准确表现出非洲歌曲的风格特点
1、表情有些紧张
2、有情绪能去尽量做,但还不够积极
2、旋律音高基本准确,个别走音现象,节奏基本准确
4、节拍的强弱规律表现不明显
1、歌唱姿势不规范
2、旋律音高不准确,有跑掉现象,节奏不规范
4、没有节拍强弱的变化
发声技巧
(20分)
1、咬字清晰,吐字圆润
2、气息支持到位
3、演唱状态自然积极,口腔打开
4、音质优美、宏亮
1、咬字基本清晰,吐字不够圆润
2、有气息支持不够,还有些紧张
总分和评语
模块6作业模板
作者姓名
杨琳琳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走进非洲》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走进非洲——学唱歌曲》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
【10,8】一般(8, Nhomakorabea]需要改进
(6,0]
生评
师评
音乐要素
(20分)
1、歌唱姿势正确
2、音高、节奏准确
4、能体现出节拍的强弱规律
1、歌唱姿势基本正确,但紧张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