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诗经赏析

合集下载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下面小编整理了关雎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关雎》译文及注释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关雎》诗经译文《关雎》鉴赏及赏析

《关雎》诗经译文《关雎》鉴赏及赏析

《关雎》诗经译文《关雎》鉴赏及赏析《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关雎》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关雎》注释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诗经《关雎》全文赏析

诗经《关雎》全文赏析

诗经《关雎》全文赏析诗经《关雎》全文赏析《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情歌,它声、情、文、义俱佳,是《诗词经》三百篇之冠,《风》之始,说明古人对《关雎》的评价甚高。

孔子论《诗词》,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确如此,诗词歌质朴的语言带你走进纯粹、高尚、至善至美的境界,读它是美的熏陶,是理想的精神向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词经《关雎》全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关雎》全文赏析篇1《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这是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词,对诗词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最浅鲜的分析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词。

最近,我看了《毛诗词正义》和《毛诗词序》,觉得诗词经《关雎》不仅仅是局限于男女的爱情的描写。

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毛诗词正义》和《毛诗词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词歌就是《诗词经》,《诗词经》得以流传要归功于毛亨与毛苌这二个人,毛亨是战国时期的人,他对《诗词经》进行系统的解释,并且著有《毛诗词正义》一书,后传授给侄子毛苌。

毛苌讲解诗词经,后来著有《毛诗词》,先秦到西汉的一些儒家把《毛诗词》的每一篇作了详细解释,所以叫《毛诗词序》。

《毛诗词序》是我国诗词歌理论的第一篇专论。

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对于诗词歌的若干重要认识,可以说是从先秦到西汉的儒家诗词论的总结。

《毛诗词正义》和《毛诗词序》中都写到了《关雎》这首诗词。

《毛诗词正义》里原文是:“《关雎》,后妃之德也”又有“作《关雎》诗词者,言后妃之德也。

《曲礼》曰:‘天子之妃曰后。

’注云:‘后之言后也。

’执理内事,在夫之后也。

《释诂》云:‘妃,媲也。

’言媲匹於夫也。

天子之妻唯称后耳。

妃则上下通名,故以妃配后而言之。

德者,得也,自得於身,人行之总名。

古诗文《关雎》赏析

古诗文《关雎》赏析

古诗文《关雎》赏析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译文及注释【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注释】[1]选自《朱熹《诗集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

周南,周代地域名称,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

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2]关关:雌雄二鸡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一种水鸟,即王雎。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深邃。

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

喻女子仪表美。

[5]好逑,好的配偶。

逑,匹配之意。

[6]参差,长短不齐貌。

荇菜,水生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流,求取。

之,指荇菜。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8]寤寐,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9]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10]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1]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12]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诗经《关雎》赏析:表达了爱情与道德的愿景

诗经《关雎》赏析:表达了爱情与道德的愿景

诗经《关雎》赏析:表达了爱情与道德的愿景《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情文并茂,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以下是对《关雎》的赏析:一、作品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去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用钟鼓奏乐来使她快乐。

2、注释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样子。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求取。

之:指荇菜。

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原文及赏析《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经典诗歌,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开篇的四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美丽的河边。

雎鸠鸟关关和鸣,在那水中的小洲上。

那善良美丽的女子啊,是君子的好配偶。

想象一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位君子漫步在河边,听到那雎鸠鸟的叫声,目光被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吸引。

她或许正轻盈地走过,裙摆随风飘动,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这画面,是不是特别美好?“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水中的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左右去采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看到那些随水流动的荇菜,忍不住伸手去抓。

而那位君子,对心仪的女子也是这样,满心满眼都是她,连做梦都想和她在一起。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眠。

哎呀,这感觉咱们很多人都有过吧。

比如考试前特别想考个好成绩,心里一直惦记着,晚上都睡不好觉。

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也是如此强烈,那种心心念念的感觉,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这就好像我们为了和喜欢的人拉近距离,会想尽办法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华。

君子用琴瑟之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多么浪漫呀!“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选。

美丽贤淑的女子,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这最后的画面,充满了喜庆和欢乐。

就像我们精心准备一场惊喜派对,只为了让心爱的人开心。

整首诗用了反复吟咏的手法,“参差荇菜”多次出现,让诗歌的节奏更加明快,也突出了君子追求淑女的执着。

而且它的语言简洁朴素,却又生动形象,把那种爱情的萌动、追求的急切和期待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来说说这首诗的文化价值。

《关雎》注释和赏析

《关雎》注释和赏析

《关雎》注释和赏析《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

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

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但《关雎》究竟如何呢?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

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

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

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流”,《毛传》训为“求”,不确。

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

诗经关雎赏析_诗经关雎写作手法

诗经关雎赏析_诗经关雎写作手法

诗经关雎赏析_诗经关雎写作手法《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关雎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诗经关雎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

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

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

《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

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

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

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

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

《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

《关雎》赏析

《关雎》赏析

《关雎》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诗,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以下是其大致的赏析:
1.诗歌的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和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联想美。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关关”
形容雎鸠的相和鸣叫,“窈窕”形容女子心灵美,“淑女”是指善良的女子,“好逑”是好对象的意思,这些词语都增添了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之美。

2.诗歌的艺术手法巧妙,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以雎鸟相向和鸣,让君
子兴起了陪伴淑女的联想,又以采集荇菜兴起了主人公对淑女思念和追求。

这种手法不仅引出了主角,还形象地描绘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

3.诗歌的情感真挚,写了君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淑女的心灵美和形态美
让君子辗转反侧。

诗歌没有过多的粉饰和矫揉,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里,“求之不得”表达了君子的苦恼,“寤寐思服”则展现了他对淑女的痴情和思念之苦,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夜不能寐、思念殷切的状态。

总的来说,《关雎》以其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手法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

《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

《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及赏析【原文】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11)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芼:芼(音帽):拔取。

有选择之意。

【赏析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诗经关雎赏析

诗经关雎赏析

八下语文教学研究资料 11、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赏析(第一层):写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鸣叫声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渲染和谐悠扬的气氛。

三四两句统领全篇,直接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和善良,交代了男子追求她的原因,奠定了全篇的基调。

参差荇菜,左右流(“流”字极妙,使满篇生辉,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优美的姿态,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之。

【进一步刻画了姑娘窈窕之色,又突出赞美了她的勤劳】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看到水边劳动的优美身影,使他更增加了对少女的思慕和爱恋。

让他如痴如醉,醒时梦里都在想着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极其生动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加上“悠哉”的叠用,深刻地表达了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揭示了男子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和炽烈的渴望之情。

】赏析(第二层):写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以采摘荇菜起兴,写主人公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

表现了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炼字:“寤寐”二字,写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已经到了长夜不能眠的程度。

“悠”是长的意思,形容其夜长不寐时的忧思。

此处两个“悠”字,以感叹的语气道出,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第三层):虚写,描写琴瑟钟鼓,欢庆娱乐的场面,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以采摘荇菜起兴,写小伙子想象中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展现了求之既得的喜悦。

“琴瑟友之”的“友”是指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以“钟鼓乐之”描绘婚礼的盛况,是男子对未来的设想。

“采之”“芼之”“乐之”等一系列心理描写,道出了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关雎诗歌鉴赏

关雎诗歌鉴赏

关雎诗歌鉴赏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这首短小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以下是对《关雎》的鉴赏:
1、情感表达:《关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中的“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展现出人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和执着。

同时,诗歌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

2、艺术手法:《关雎》采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淑女比作美好的事物,君子则比作美好的人,这种比喻让人感到十分生动形象。

3、文化背景:《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而《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

《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爱情和婚姻的重视。

同时,诗歌中的描写也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关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好寓意的诗歌,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体现。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诗经·关雎》古诗赏析《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诗经·关雎》古诗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关关:鸟互相应和的鸣叫一声。

雎鸠:鸟名,又名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纯洁的女子。

窈窕,美好的样子。

淑,善良的,品德好的姑娘。

君子好逑:能给君子做好妻子。

君子,周代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

逑,通“仇”,匹,这里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湖泊中,夏秋季开鲜黄|色的花,根茎可食用。

流:指顺水势采摘。

寤寐:醒来和睡去,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寤,睡醒。

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悠:长,指思念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身体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辗转,转动。

琴瑟友之:弹着琴瑟和他亲爱地在一起。

琴瑟,两种乐器。

芼:选择,采摘。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乐:使……快乐。

【翻译】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

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顺着流水左右采摘得正忙。

美丽善良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它想。

追求她追不上啊,日夜都萦绕在心头上。

忧思长长夜漫漫,翻来复去不能忘。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手左右采摘忙。

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弹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慕之情。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边仔细挑选采摘。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注释、原文带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注释、原文带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注释、原文带赏析《国风;周南;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注释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的原文及译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诗经赏析

关雎 诗经赏析

关雎诗经赏析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题解及原文】这诗写男恋女之情。

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

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白话翻译】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

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右采摘忙不停。

美丽贤良的女子,做梦也在把她思。

追求她却不可得,日夜思念在心间。

想啊想啊心忧伤,翻来覆去欲断肠。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

美丽贤良的女子,弹琴鼓瑟永相爱。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

美丽贤良的女子,鸣钟击鼓乐她怀。

【讲解一】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

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

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

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

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

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

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

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

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从古以来,《关雎》就有两种分章的方式。

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

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

《关雎》诗经赏析

《关雎》诗经赏析

《关雎》诗经赏析关雎(朝代:先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注释:[1]选自《诗经・周南》(朱熹《诗集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

周南,周代地域名称,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

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2]关关:雌雄二鸡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一种水鸟,即王雎。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深邃。

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

喻女子仪表美。

[5]好逑,好的配偶。

逑,匹配之意。

[6]参差,长短不齐貌。

荇菜,水生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流,求取。

之,指荇菜。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8]寤寐,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9]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10]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1]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12]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诗经周南关雎》简短赏析

《诗经周南关雎》简短赏析

《诗经周南关雎》简短赏析1.关雎最简短的赏析是《诗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是一首产生於二千多年前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娓娓细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他的倾慕、爱恋与渴望,而这正是亘古以来每一个人心中对爱情最深的企盼。

有人说:「这首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

」细读全诗,若最后只是像童话故事中大团圆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那麽诗意就荡然无存了!爱到深处无怨尤,爱的渴求能导致爱的升华。

这位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男子,并没有伤心到吐血病倒,也没有绝望的自残杀人,而是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一条出路,架构起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幻想著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一刹那间他满足了,他和他的爱人美满和谐的结合了!於是一场虚构的热闹的结婚场面快快乐乐的展开,让我们不禁陶醉在其中为其祝福。

孔子在《论语.八佾》有中肯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综观全诗充满著男子的浪漫情怀,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深刻细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热烈又不陷於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

这真是我们现代人每谈感情便置之死地,玉石俱焚的毁灭作为,要好好省思的。

2.诗经关雎的最简洁的赏析《关雎》赏析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

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

作者用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他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

下一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个青年男子所恋的乃是河边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字用得极妙,使满篇生辉,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去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使全篇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关雎》诗经赏析

《关雎》诗经赏析

《关雎》诗经赏析《关雎》诗经赏析关雎(朝代:先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注释:[1]选自《诗经·周南》(朱熹《诗集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

周南,周代地域名称,泛指洛阳以南到汉江流域一带。

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2]关关:雌雄二鸡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一种水鸟,即王雎。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深邃。

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

喻女子仪表美。

[5]好逑,好的配偶。

逑,匹配之意。

[6]参差,长短不齐貌。

荇菜,水生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流,求取。

之,指荇菜。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8]寤寐,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9]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10]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1]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12]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此处有亲近之意。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阅读欣赏。

关雎原文欣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原文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关雎原文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诗经赏析
导读: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的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的翻译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的赏析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

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
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

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

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

“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

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

前面说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

所以,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

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美观。

其实《诗经》中,不只是《关雎》,还有《桃夭》、《蒹葭》等大量的诗歌都体现着这种理想的审美关系。

《蒹葭》更是把爱情的审美体验提升到了主体对于时空和生命哲性思考的高度。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早期的儒家学说以“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

《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

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

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

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但是,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本意象,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真实。

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
以上说的是它的情感美。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

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
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

”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

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

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关雎诗经赏析】
1.关雎诗经赏析
2.关雎诗经赏析拼音
3.关雎
4.《关雎》改写
5.关雎改写
6.关雎配图
7.《关雎》改写
8.《关雎》原文及翻译
上文是关于关雎诗经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