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有的以“谥号”命名,如《昌黎先生集》等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D.老舍被授予“人民的艺术家”的称号,《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门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A.⑥②③⑤①④B.①③⑤⑥②④
C.④⑥①⑤③②D.⑥②①③⑤④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著名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和《秋天的怀念》等。

B.《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字雁冰,是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

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簔笠莅临咄咄逼人人声鼎沸
B.憔悴霎时各得其所花团锦簇
C.荫蔽驯养精易求精见异思迁
D.虐待懒惰刨根问底遥不可急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是《西游记》的第四回。

其中的“弼马”就是“弼马温”,其
官职就是御马监正堂管事,“齐天”即齐天大圣,都是指孙悟空。

B.成语“望梅止渴”“鞠躬尽瘁”“乐不思蜀”“才高八斗”“破釜沉舟”都出自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曹操、诸葛亮、刘禅、曹植、黄盖。

C.《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即舅妈家里(盖茨海德府)、雷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的生活。

D.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

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
....)
....6.题.,不得多选
①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⑦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⑧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我们能够读出作者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心声。

②“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满腔热情欢迎世界各国政要相聚中国,共商发展大计。

(用《<论语>十二章》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7.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从植物学特征看,辣椒属于菅花类茄科,灌木,半灌木,一年或者多年生。

辣椒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差别明显。

辣椒的形状,常见的有扁圆形、圆球形、长线形、圆锥形、樱桃形等多种形状。

辣椒果实的颜色过去一般为红、绿两色,经过人工的裁培选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俱全,五彩缤纷。

辣椒除了食用和观赏之外,还可人药。

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滯、止泻、擦癣”。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

辣椒能有上述功能主要是辣椒素起作用。

材料二:辣椒等蔬莱营养成分对比表(每 100克含量)
材料三:据记载,明朝末年(约3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

而大量的传入,大约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了。

辣椒种子一落脚湖南,就在这里迅速生根、开花、结果,赢得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酷爱。

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

据说在全球同一纬度上,有一条“辣带”,从南美,经太平洋诸岛,贯穿亚洲大陆至东亚、东南欧、北非。

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

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

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

湘菜中的名菜“剁辣椒蒸鳙鱼头”“满堂红”等都是因为辣椒入菜而色香味格外俱全。

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

“ 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

”湖湘在明初和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

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可谓是“辣椒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辣椒果实的颜色经过人工的栽培选育之后,各色俱全,五彩缤纷。

B.红甜椒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辣椒、青甜椒、番茄都高,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居高。

C.辣椒被大量引进中国,大约在公元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

D.辣椒的药用功能,主要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起作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上述文字主要介绍了辣椒的属性、功效、营养成分含量及在湖南落户的缘由。

B.“材料二” 采用了列数字、画图表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不同类辣椒及番茄的营养成分含量。

C.“材料三”中“辣椒在湖南落户,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一句中的“大概”体现了说明语言严谨的特点。

D.辣椒落户湖南就是因为辣椒的特质与湖南的人文特征相通,因而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

3.请你根据上面材料所阐述的知识,结合以下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①湖南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和偏方十分灵验,如辣椒水疗冻疮、辣椒和生姜熬水治感冒、鮮辣椒捣碎敷伤口治蛇咬伤等等。

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为例,十大元帅中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十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人,占60%; 57名上将中19位湖南人,占33. 30%;176名中将中有45位湖南人,占25.5%;1359 名少将中有129位湖南人,占10%。

(1)老百姓用辣椒制成的单方或者偏方为什么比较灵验?
(2)据上述材料推测,影响湖南人性格和气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8.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涵养字外功夫
王树平
①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

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

“字外功夫”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积累、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心灵境界等书法技巧之外的,与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

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

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②一些书家肩挑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繁杂的公事案牍中写家国情怀。

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

③一些书家将禅宗思想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如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不断涤荡心灵上的尘埃,通过智慧将逆境化为前进的阶梯。

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在禅宗“不役于物”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更加自由的艺术之境,故而得以写出一批传世之作。

④可见,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

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
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在风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

如果一个人的根本方向错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时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实现“心正”而后“笔正”。

此外,君子修行还应敬畏天地万物,整肃自律,慎独于己;与人交往之时应敬人为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

⑥其次,要。

当今时代,人们并不缺少工具和知识,缺少的是对工具和知识的驾驭能力,
即人文素养的承扬。

中华传统经典是承载人文精神的巨大宝库。

《论语》直指现实人生,引导人们成就君子人格和圣贤气象;《道德经》教人洞察社会自然之理,形成中国人独有的处世智慧。

古籍经典有如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晶。

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人们找准自己在大时代中的位置,从而不浮不躁,安于当下,收获一份静气。

⑦最后,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

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

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

“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⑧人生如宣纸,人生实践就如同一个书者在洁白宣纸上的创作实践,只有在人事修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驾驭住书艺之魂。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6日12版)
1.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根据上下文结构和第⑥段主要内容,在第⑥段句首横线处填上分论点。

3.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请从论证语言的角度,赏析本文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③段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B.如果把第①段划线句移到第②段前,与②③段形成总分关系也是可以的,不改变文意表达。

C.第④段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作者写此文主要想说明:书者的字外工夫要远比字内工夫重要得多。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竣工的日子。

②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

这个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③FAST的建成已经让国内外专家为之震撼。

④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说:“这是中国射电地理学界初次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设备,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⑤中科院郑晓年介绍说,FAST将能够搜索到更多的奇特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究宇宙来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展开对地外文明的探究。

⑥“我要向FAST的建立者们表示恭喜,他们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设备。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泰勒先生说,“我估计FAST将会带来许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效果,我十分期待看到这些效果。


⑦“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⑧这只“大眼睛”的反射面是由4450块面板拼成的。

与普通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

说得通俗一点,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

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⑨FAST“藏在”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

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

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⑩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

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⑪“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⑫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1.文中引用彭勃、郑晓年、泰勒的话,有什么作用?
2.简要概括中国“天眼”三大创新的好处。

3.举例说明文章所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通过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科学精神或者思想方面的启示?
10.学会宽容李忠东
①曼德拉在自传中谈及获释出狱那天的心情时写道——“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 曼德拉将悲痛与怨恨置于身外,而真正获得了自由,这是一种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容。

②宽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虽然不时掀起惊涛骇浪,但却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尽管难免留下马蹄践踏的空隙,可能容忍各种草类共同生长;宽容像冰山上的一轮骄阳,融化了怨恨和猜疑的冰雪;,。

③一位名人说得好:“宽容为文明之考验”。

愈是睿智的人,愈有宽广的胸怀。

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一个人都会有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宽容是一种美德,懂得宽容,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为人的真谛。

现代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事实上我们是在一个连好心人都会互相伤害的世界里艰难地跋涉着。

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就像是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会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面对怨恨,我们应该不念旧恶,不计新怨,能宽容时就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④当然,要做到宽容并非易事,离不开修身养性、修心修德,使自己具备“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涵养;离不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设身处地多想想对方的感受和处境。

惟有如此,才能以德报怨、宽以待人。

⑤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为定比定律争论了9年之久。

最后,普鲁斯特以胜利告终,被确认为定比定律的发明者。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目空一切、得意忘形,而是对曾经激烈反对过自己的论敌贝索勒感激不尽。

普鲁斯特衷心地说:“贝索勒先生,如果没有您一次次的质难,我是绝对不可能把定比定律的研究深入下去的。

事实上,发现这一科学定律,有您一半的功劳。

您允许别人的反对,从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令我感动,终生难忘。


⑥宽容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它带来的凝聚力使人们团结在一起;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可以把嫉妒焦虑扫地出门,化干戈为玉帛;宽容蕴含着深厚的涵养,它教人怎样善待生活,善待他人,使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

⑦当今有一句常听到的话,叫“活得太累”。

其实,“累”与“不累”,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对有些事“糊涂一点”,对有些事“主动放弃”,对有些事“淡化处理”。

⑧人生在世,难免会与他人磕磕碰碰,发生矛盾。

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甚至被伤害一类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然而其中有些矛盾并非大是大非,有些伤害也非他人有意而为。

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以消除芥蒂,化解矛盾,改善人际关系。

宽容不仅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出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

学会宽容,就是严于律己、与人为善,这样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如果耿耿于怀,以牙还牙,睚眦必报,就难免加深隔阂,加剧冲突,种下“怨恨”。

⑨有哲人说:“紧握拳头,抓住的只是空气;伸开五指,触摸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当你面对周围所有的人,不管他们给你带来爱或帮助,还是恨或伤害,你都能秉持一颗感恩的心,明了他们的行为对你生命的意义,并以超脱的心感激和联络他们,那么你就会发现,那颗感恩之心会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氛围,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和璀璨,爱你的人会加倍爱你,伤害过你的人也有可能从你的宽容中觉醒过来。

1.(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么提出的?
2.(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第⑤段中的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

事例:作用:
3.(小题3)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②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4.(小题4)仔细阅读文章第⑧段,说说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宽容。

5.(小题5)“紧握拳头,抓住的只是空气;伸开五指,触摸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③。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④,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④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子独后吊.吊:吊唁
B.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去:到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恶:厌恶
D.愿闻余.教余:您的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D.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

B.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C.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

D.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风子传
滇多产细竹,坚实可为箸。

武生以火绘其上,作禽鱼花鸟、山水人物、城门楼阁,精夺鬼工。

人奇之,每得其双箸,争购钱数百。

于是武生之交戚贫者,因以为利。

生顾未尝售也,颇自矜重,一箸成,辄把玩不释,保护如头目。

或醉后痛哭,悉焚之,醒复悔,悔而复作。

然靳①不轻与人。

好事者每瞷②其谋醉时,置酒招之,造必尽欢。

酒酣,以火与箸杂陈于前而不言。

生攘③臂起,顷刻完数十箸,挥手不顾也。

或于酒中以箸相属,则怒,拂衣出,终身不与之见。

或遇贫士及释道者流,告以困穷,辄忻然④为之,虽累百不倦。

于是滇之士夫或相馈遗,皆以武生箸为重。

王公大人游于滇者,不得武生箸即不光。

(选自《虞初新志·武风子传》,有删改)
(注)①靳:jìn,吝惜,不肯给予。

②瞷:jiān,窥视,偷看。

③攘:捋。

④忻xīn然:高兴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辄把玩不释.释:______
②造.必尽欢造:______
③或于酒中以箸相属.属:______
④滇之士夫或相馈遗.遗: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武生以.火绘其上以.其境过清
B.悔而.复作乃记之而.去
C.因以为.利不足为.外人道也
D.置酒招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①酒酣,以火与箸杂陈于前而不言。

②王公大人游于滇者,不得武生箸即不光。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武生是个怎样的人?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②曰:“君与知之者③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①不聪:听不清。

②石:针石,治病的工具。

③知之者:指懂得医术的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3.请结合选文
..,阐述扁鹊所讲道理。

....内容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
B.曾.益其所不能曾.不吝情去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