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加点词语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A.你们两位,一个是戏剧界的泰斗,一个是音乐界的才女,若能联袂登场,相得益彰,一定可以发挥卓绝的效果。
(相辅相成)
B.他贪得无厌,为了谋取钱财,无所不至。
(无所不在)
C.直到近来,经过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半斤八两)
D.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备得其所。
(各司其职)
2 .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塑造了闰土、孔乙己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B.“说”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不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C.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感情基调严肃低沉,但通过“阿廖沙”的眼光描述出来,作品又不乏天真浪漫的色彩。
D.《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其中。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盔甲(kuī)莅临(lì)搓捻(niǎn)感慨(kài)
B.应和(hè)贮蓄(chù)菜畦(qí)模仿(mó)
C.确凿(záo)倜傥(tì)和蔼(ǎi)争执(zhì)
D.高邈(miǎo)吝啬(sè)啼叫(tí)竦峙(zhì)
4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肄业(yì)慎密忍俊不禁(jīn)妇孺皆知
B.归省(xíng)伎俩戛然而止(gá)销声匿迹
C.藩篱(fān)瑟缩锲而不舍(qiè)班门弄斧
D.枯涸(hé)脊梁怙恶不悛(quān)提心掉胆
二、现代文阅读
大脑应得到休息,这样你才能进入更好的思维状态。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合理安排休息
①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劳?为什么你花了许多时间去度假,回来后依旧没有生活的热情?这是因为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让你得到放松。
那么抛弃它,来一场休息的革命!
②休息方式有很多种,睡眠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
它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非常适用。
“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引起的。
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
通过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
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
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一味地补睡眠并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③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感叹道:“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
”其实这是一个陷阱。
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的方式来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让精神放松下来。
这群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下班后游泳半小时,你就会神采奕奕,而周末两天不出门你依旧无精打采。
④既然睡眠不是帮助脑力劳动者休息大脑的最好方式,那么什么休息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个区域活动,另一个区域就休息。
所以,不必停止活动,只需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很长时间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裁剪剪枝,以便使头脑清醒,而不是睡到日上三竿。
⑤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进行转换。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学问时,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倦,甚至不能连续半小时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
但是,他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他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思考下去。
他说:“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大脑。
我在治学中充分利用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
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
”所以,如果你有好多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以免过度疲劳,耗尽精力。
⑥如果你的精神超级紧张,不妨尝试去做点儿有挑战的事。
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
精神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想获得有效的治疗建议。
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竟然完全康复。
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的职业类似。
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做学徒,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等。
⑦可见,变换思考和活动的内容,的确是针对脑力劳动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休息方式。
它调整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和工信的动力。
5 .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6 . 选文第③段中加横线的“极度”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7 . 选文第④段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三种诸葛亮
邓拓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
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
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
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
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
②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
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
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
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
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
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
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
③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
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
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
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
④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
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
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
⑤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
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
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
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
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
否则,就是不应该的。
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
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
⑥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
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
⑦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
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
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
……议论自负,莫敢近之。
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盖意以孔明自许。
……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
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
传者莫不拊掌。
”
⑧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
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
8 . 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
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
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
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
9 . 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0 . 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
①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
________________
②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11 . 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
”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黑发底下
(1)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2)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
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
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3)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
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
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滋溜有声。
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
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
”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4)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5)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
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
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
”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6)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
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
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7)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
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
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8)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
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
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9)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
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10)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
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
(11)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
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
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12)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13)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7日第15版,简默作,有删改)
12 . 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瞥见白发)——()——()——(掉光头发)——()
13 . 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
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我”和弟弟的“密秘”被父亲轻淡写地揭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扣紧文章的最后三段,以“我”的口吻“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小题。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16 . 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武将/见匈奴使B.然/床头捉刀人C.追杀/此使D.魏王/雅望非常
17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形雄然
18 . 翻译下列句子。
(1)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2)魏王雅望非常
19 . 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四、情景默写
20 . ⑴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君子身在污浊世间却能保持自身清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⑵纪昀的《河中石兽》: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
⑶《木兰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战地苦寒生活。
⑷《登飞来峰》中,王安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⑸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在困境中忽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⑹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民生的社会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 . 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___,下阙重在____________。
22 . 词人借“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六、名著阅读
23 .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
完成下面题目。
(甲) A 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弹不得。
A 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 B 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
他两个怎么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 A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1)选文中A是_______ B是_______ (填人名)
(2)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24 . 综合性学习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
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妇联覃可欣。
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里成年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
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
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左右,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
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漫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出来。
(3)请你为本次活动你写一则宣传标语。
(4)如果当时你在医院看到材料二中的情景,想要上前去劝说图中的青年孝亲敬老,你该怎么说?
八、作文
25 . 作文: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尤其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
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身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文言文阅读
1、
四、情景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