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堂练习(2)

合集下载

读书报告会——无机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读书报告会——无机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1 6
大 学 化 学
第2 6卷
12 读 书报告 会的 实施方 法 .
为 了使全 体学生 都参 与读 书和读 书报告会 活动 , 培养学生 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 神 , 可将学生 分成若 干学 习小 组 , 每组 4~6人 。教 师先 介绍科技 写作 的一般 知识 和查 阅、 选 图书资料 的一般 方法 , 筛 让学 生 根 据教师 提供 的信 息材 料和 主题 内容 , 利用 课外 活动 时间或双休 日查 阅参考 书籍 和相 关文 献 , 并利用 网 络 资源搜 集更多 的信息 , 将所 查找 的 内容在 小组 内 围绕 主题 进 行讨论 , 出结论 并 引 出新 问题 , 得 再带 着 新 问题查 找资料 , 进一 步讨论 。经过 反 复 “ 阅资 料一讨 论 ” 查 这样 一 种循 序 渐进 的 学 习 , 读 书报 告 的 将
和新 技术 。下 面是 我们 给学 生布 置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 报告 题 目:
无 机 化学 上 册 ¨ : 1 J ( )熵 与 信 息 、 育 、 济 、 口、 会 发 展 的 关 系 ; 2 教 经 人 社 ( )化 学 对 社 会 的 贡 献 ;
( )化 学 对环境 的影 响 ;4 3 ( )化学 文化 及其 对科 学 的 贡献 ; 5 ( )自然 界 中的酸 碱 指示 剂 ; 6 自发 现 象 () 的热力 学基 础 ;7 ( )多重 平衡 与耦 合反 应 ;8 ( )酶 与催 化 作用 ; 9 ( )臭 氧层 与 大 气污 染 ; 1 )杂化 与 人 (0
在 多年无 机化 学课 程教 学实 践 中 , 我们 先 后尝试 过 课 后讨 论 、 术 报告 、 外 活 动 兴趣 小 组 和读 书 学 课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答案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答案答案

一、填空题1. 完成下列表格化合物BP VP LP 杂化形式 理想电子对构型分子构型 CO 2 4/2=2 2 0 sp 直线 直线CCl 4 (4+4)/2=4 4 0 sp 3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NH 3(5+3)/2=4 3 1 不等性sp 3 正四面体 三角锥(四面体) BCl 3 (3+3)/2=3 3 0 sp 2 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 H 2O (6+2)/2=4 2 2 不等性sp 3 正四面体 V (角)形 H 2S (6+2)/2=422 不等性sp3 正四面体 V (角)形 NO 3-(5+1)/2=3 3sp 2正三角形正三角形2. 完成下列表格3.Cr 铬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四周期,第6族(VIB) Zn 锌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 四周期,第12族(IIB) Cu 2+ 铜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四周期,第11族(IB) 3. [Ag(NH 3)2]OH 的中文名称是_氢氧化二氨合银(I ),中心Ag +的配位数是__2__。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的化学式是 [Co(NH 3)6]Cl 3 。

[Cr(NH 3)5H 2O]Cl 3的中文名称是_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铬(III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_6_,配位原子是 N ,O 。

5. 元反应2A(g)+B(g)→2C(g) ,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_v=kc(A)2c(B)_(或v=kp(A)2p(B)_)____,对A 而言反应级数为__2__,总反应级数为___3__,如果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体系压力,正反应速率 增加 ,会使平衡向__右__移动,则C 的产量__增加__。

4. 已知反应2Al(s) + 3Cl 2(g)2AlCl 3(s)在298K 时的r m H θ∆=-1411.26kJ∙mol -1,则f m H θ∆(AlCl 3(s))= _-705.63_ kJ∙mol -1.二、简答题1. [H +]+[HCO 3-]+2[H 2CO 3]=[OH -][H +]+[H 2PO 3-]+2[H 3PO 3]= [OH -]+[PO 33-]2. 2MnO 4-+SO 32-+2OH -=2 MnO 42-+ SO 42-+H 2O 4Zn+10HNO 3=NH 4NO 3 +4Zn(NO 3)2+3H 2O3Br 2+6KOH=5KBr+KBrO 3+3H 2O3K 2MnO 4 +2H 2O= 2KMnO 4+ MnO 2 +4KOH三、计算题(1) 解:设需用HAc x L,则NaAc 用0.5-x L体系H 2O-C 2H 5OH CH 3Cl- CH 3Cl C 2H 5OH –CCl 4 Cl 2- Cl 2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取向力 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诱导力 色散力色散力()lg ()a c Ac pH pK c HAc θ-=+0.5(0.5)0.55 4.75lg0.50.5x x ⨯-=+ 0.5lg 5 4.750.25x x -=-= 0.18x L =需用NaAc 0.5-0.18=0.32L(2)因为c/Ka > 380 所以151.01076.1][--+⋅⨯⨯=⋅=L mol cK H a θ[H +] = 1.3 ⨯ 10-3 mol·dm -3(3)31()(298)(298)178.32298(160.5110)130.49f m f m f m G T H K T S K KJ molθθθ--∆=∆-∆=-⨯⨯=⋅ (2分)323ln 130.49108.315298ln 1.3510r m G RT K K K θθθθ-∆=-⨯=-⨯⨯=⨯。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教案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授课班级:2019级化学专业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1. 无机化学实验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2. 复杂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高中化学知识,回顾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2. 引入无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单质、同素异形体等。

2. 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3.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滴定等。

4. 无机化学实验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误差来源、误差分类、数据处理方法等。

三、实验演示1. 演示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滴定等。

2. 演示复杂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练习。

2. 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误差。

五、课堂讨论1. 讨论无机化学实验的误差来源和误差分类。

2. 讨论复杂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六、总结1. 总结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强调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积极参与程度等。

2. 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数据准确性等。

3.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

教学反思:1.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理解困难、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溶液,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 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 L-1的葡萄糖溶液及0.3 mol 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D.无法比较A.葡萄糖 B.NaCl C.CaCl2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D.无法比较A.葡萄糖 B.NaCl C.CaCl2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 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 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 >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 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 ·L -1CaCl 2 (M=111.0 g ·mol -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 -1B.200mmol ·L -1C.300mmol ·L -1D.400mmol ·L -1三、填充题:1.10.0 g ·L -1NaHCO 3 (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 ·L -1。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 张祖德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  张祖德

再版前言自2001年7月以来,《无机化学习题》在科大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中使用已有五个年头了。

许多刻苦钻研的学生几乎研究过该习题中的每一道题。

我与TA也把该习题都做了参考答案。

在五年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对该习题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在这次再版中,我们接受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该习题中的一些错误,去掉了一些重复性的习题,增添了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

另外,我们把原先的《Study Questions and Material Readings》一书中的Study Questions 拿出来,合并在该习题中,让学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该习题的Study Questions中,我们引入了参考文献(reference papers)的习题,这主要来自美国著名无机化学教授Cotton编写的《Basic Inorganic Chemistry》一书。

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查阅和阅读参考文献,并能从文献中寻找正确答案的能力,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训练。

学生做homework 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锻炼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学生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完成多少道习题,关键在于提高做习题的效益。

怎样才能提高做习题的效率呢?这是大学一年级大学生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许多学生在答疑时,常常问我的问题。

在大学,根本不可能允许学生象中学那样用许多时间搞题海战术来巩固书本知识,学生必须根据大学授课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抓住每门课目的纲,纲举目张,举一反三。

无机化学习题的内容与无机化学授课内容一样,也分成三大部分:化学原理、化学理论与描述化学。

不管做哪一类习题,首先要掌握好该部分的基础知识,必须做到复习课堂和书本知识在前。

不能设想,写不出化学平衡表达式或能斯特方程表达式可以解出化学平衡和电化学题目。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解化学原理习题时,始终不要忘记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这是习题中不用告诉的永恒的条件;在解化学理论习题时,抓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并要善于比较,找出差别;在解描述化学习题时,抓住氧化—还原和酸碱两大反应类型,从理论上弄清楚元素各氧化态之间的性质差别,以及不同的结构会产生不同性质,即结构决定性质的道理。

第一章 物质的量

第一章 物质的量

例题9:标况下。 0.448m3的O2的质量 是多少? 解:(1)n= Vo/ Vmo
例题10:标况时0.20L 容器中所含CO的质量 为0.25g, 试计算其分 子量。 解:(1)n= Vo/ Vmo =44.8L/22.4L/mol =0.20L/22.4L/mol =2mol =0.2/22.4mol (2)m=nM (2)M=m/n =2mol×32g/mol = =64g =28g/mol 答:标况下。0.448m3 答:CO的分子量为 的O2的质量是64g。 28g。
四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 m n N 2 若要使N1=N2 则需使n1=n2 3 化学反应中,参与了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 的量之比等于各物质前的系数之比。 即:a A+b B = d D+e E
4 nmol H2SO4 H: 2nmol S: nmol O: 4nmol H+:2nmol SO42-:nmol
1 1 1 32.0 44.0 29
ρ(g/L) 0.0899
1.429 1.977 1.293
Vm(L) 22.4
22.4 22.3 22.4
练习7:下列说法对吗?不对的指出错误之处:
⑴1mol的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⑵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水占有体积约为22.4L。 ⑶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约为22.4L。 ⑷1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约为22.4L。 ⑸ 1mol氧气在20οC时的体积比22.4L小。 ⑹ 1mol氧气在202.6KPa时所占体积比22.4L小。 ⑺32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有体积约为44.8L。
1. m
例3:90g水含多少个水 分子? 解:∵ n=m/M 又∵N=n NA ∴N水= ×NA

无机化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复习题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等方面。

它与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的三大支柱。

无机化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材料科学、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学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复习题。

一、基础概念回顾1. 什么是原子?答案:原子是物质最小的无法分割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什么是元素?答案: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氢(H)、氧(O)等。

3. 什么是化合物?答案: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4. 什么是离子?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二、离子化合物的命名1. NaCl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NaCl是氯化钠,也被称为食盐。

2. Fe2O3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Fe2O3是三氧化二铁。

3. K2SO4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K2SO4是硫酸钾。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1. 写出NaCl和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银和硝酸钠。

2. 写出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HCl + NaOH → NaCl + H2O。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钠和水。

四、氧化还原反应1. H2O2(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答案:氧化剂是H2O2,还原剂是反应物中被氧化的物质。

2. 写出以下反应的氧化还原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

答案:Fe - 2e → Fe2+(氧化),Cu2+ + 2e → Cu(还原)。

合并两个半反应式得到:Fe + Cu2+ → Fe2+ + Cu。

五、晶体结构和化学键1. 什么是离子键?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提高解题技能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无机化学习题的解答示例,供参考。

习题1:描述原子轨道的四个量子数,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答案:原子轨道的四个量子数包括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_l)和自旋量子数(m_s)。

主量子数(n)决定了电子所处的能量层,n的值越大,电子所处的能量层越高。

角量子数(l)描述了电子轨道的形状,l的值从0到n-1,对应不同的轨道形状,如s、p、d、f等。

磁量子数(m_l)描述了在外部磁场中电子轨道的取向,其值从-l到+l。

自旋量子数(m_s)描述了电子自旋的方向,对于一个电子来说,m_s的值只能是+1/2或-1/2。

习题2: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答案:离子键通常形成于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构成的。

在离子键中,原子通过转移电子形成离子,从而产生强烈的静电吸引。

共价键则形成于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一对电子来实现化学键的形成。

在共价键中,原子之间没有电子的转移,而是通过电子的共享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排布。

习题3:描述路易斯结构规则,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路易斯结构规则是一种用于表示分子中原子间化学键和孤对电子的图形表示法。

规则包括:1) 每个原子都尽可能满足八隅体规则,即每个原子周围有八个电子。

2) 单键、双键和三键分别表示两个、四个和六个共享电子。

3) 孤对电子通常以一对对的形式存在,并且不能形成化学键。

例如,水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可以表示为H-O-H,其中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形成单键,并且氧原子还有两对孤对电子。

习题4:说明如何计算一个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答案: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

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需要将构成化合物的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

例如,水(H2O)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摩尔质量= 2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2 × 1.008 g/mol +15.999 g/mol = 18.015 g/mol。

大学无机化学备课教案模板

大学无机化学备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无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3. 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复杂无机反应的机理分析。

2. 无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一、绪论1. 化学的发展历程2.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无机化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原子结构2. 化学键3. 物质的状态与性质4. 酸碱平衡5. 氧化还原反应三、无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1. 酸碱反应2. 氧化还原反应3. 配位反应4. 沉淀反应四、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1. 氧化剂和还原剂2. 酸碱盐3. 配位化合物4. 沉淀物教学进程安排:一、绪论(2课时)1. 介绍化学的发展历程和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2. 讲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 分析无机化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6课时)1. 讲解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状态与性质2. 讲解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3. 分析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三、无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8课时)1. 讲解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沉淀反应2. 分析复杂无机反应的机理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8课时)1. 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酸碱盐、配位化合物、沉淀物2. 分析无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无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无机化学第一次练习(最简单的题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无机化学第一次练习(最简单的题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无机化学》第一次课堂练习系班学号姓名一、判断题(20分)1.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可以超过该基态原子的单电子数。

2.在电池反应中,正极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负极得到的电子总数。

3.直线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4.通常共价单键是σ键,在双键和叁键中只有一个σ键。

5.凡AB2型共价化合物,分子构型为直线形,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6.CHCl3分子中的C原子是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故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变形四面体。

7.氢键是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一类化学键。

8.经测定可得,在标准状态下,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000 V。

9.在原电池:(-)Cu|CuSO4(c1)|| CuSO4(c2)| Cu(+)中,c2大于c1。

10.标准电极电势只取决于电极本身性质,而与离子浓度等其它性质无关。

11.基态原子电子填充时必须满足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填充时4s轨道先于3d轨道填充电子,所以基态原子中4s能量比3d能量低。

12.如果溶质形成分子内氢键,则会使它的溶解度降低。

13.在周期表中,凡是最外层电子组态为n s1、n s2的元素,均处在s区。

14.将He+的1s电子激发到4 s和4 p轨道所需能量相同。

15.K3[Fe(CN)6]和[Fe(H2O)6]Cl2的中心原子的氧化数相等。

16. 某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其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17. 某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增大一倍,则其反应速率也增大一倍。

18. 反应速率相同的两个化学反应,其活化能也一定相等。

19. 只要标准电池电动势E池 >0,则在任何状态下,该氧化还原反应都正向进行。

20. 内轨型配合物的磁矩小,外轨型配合物的磁矩大。

二、选择题(40分)1. 下列分子中,C原子与H原子键合用轨道为sp-s的是:A.CH4 B.C2H4C.C2H2D.C.C3H82. 一级、二级、零级反应的半衰期:A.都与k、c0有关B.都与c0有关C.都与k有关D.不一定与k和c0有关E.都是随时间变化的3. 下列各组分子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的是:A.苯和CCl4B.N2和N2C.CH3F和C2H6D.H2O和CH3OH E.O2和N2 4. He 的E1s与Kr的E1s相比,应有:A.E1s(He)= E1s(Kr)B.E1s(He)>E1s(Kr)C.E1s(He)<E1s(Kr)D.不能确定5. 下列配离子的磁矩最小的是:A.外轨型[26Fe(H2O)6]3+B.内轨型[26Fe(CN)6]3-C.外轨型[27Co(en)3]2+D.内轨型[27Co(en)2Cl2]+6. 下列试剂中能与中心原子形成五元环结构的是:A.C2O42-B.H2NCH2CH2CH2NH2C.H2NCH2CH2COO-D.-OOCCH2CH2COO- 7. 某一可逆的基元反应,在298.15K时,正反应速率常数k1是逆反应速率常数k-1的10倍。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无机化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无机化学》

对于基元反应:aA + bB = gG + hH:
v = kC C
a A
b B
速率方程

其历程为: 其历程为:
堂 例

2O3 (g) 3O2 (g)
对臭氧转变成氧的反应: Example : 对臭氧转变成氧的反应 O3 O3 +O 适合此历程的速率方程是什么? 适合此历程的速率方程是什么?
a. kc(O3)2 c. kc(O3)2c(O2)
2 0 v = kC A C B
起始速率V/mol·l-1·s-1 V 2.50×10-7 2.50×10-7 2.50×10-7 1.00×10-6 2.25×10-6




某化学反应:A+2B = 2C,在250K时,其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
起始浓度C /mol·l-1 A 0.10 0.10 0.20 B 0.010 0.040 0.010
1、能量足够 2、方向合适
如同投掷篮球
相 关
图 片
反应: H2O(g)+CO(g) → H2(g)+CO2(g),只有当高能量CO中的C原子与高能量 H2O中的O原子靠近,并且沿着 C—O‥‥O—H直线方向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O
C
(a)有效碰撞
H
O
H
O C
(b)弹性碰撞
课 堂
对于反应 NO2 + CO →NO + CO2
ν
N 2O5
: NO 2 : O 2 = 2:: ν ν 41
一、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瞬时速率 苯胺 瞬时速率是缩短时间间隔,令△t趋近于零时的速率。
dC 反应物 −∆C = − v = lim dt ∆t→ 0 ∆t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2)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酸碱盐的基本概念2. 第二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3)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应用3. 第三章:无机化合物(1)氧化物及其分类(2)酸碱盐的性质及分类(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4. 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1)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2)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3)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5. 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2)常见仪器的使用(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2. 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3. 设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3. 期中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教材;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3. 多媒体课件:用于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4. 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1)滴定分析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七、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5. 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1)无机化学实验(2)分析化学实验(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八、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6. 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1)金属元素化合物(2)非金属元素化合物(3)无机化合物的工业应用九、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7. 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1)X射线荧光光谱法(2)质谱法(3)色谱法十、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8. 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1)实验室安全知识(2)化学品的安全使用(3)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十一、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9. 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1)化学事故案例分析(2)环境保护案例分析(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十二、第十章:复习与拓展10. 第十章:复习与拓展(1)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复习(2)化学实验技能的拓展(3)化学研究前沿的介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五、教学资源六、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七、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八、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九、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十、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十一、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二、第十章:复习与拓展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环保意识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覆盖了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合物、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

无机化学部分教案

无机化学部分教案

无机化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第一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一、摩尔提问:“方程式Fe+S=FeS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

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单位名称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1-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

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

“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

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

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

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某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某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某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不能。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某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的无机化学教材在众多高校中被广泛使用,其配套的习题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一份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章的习题。

第一章主要涉及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例如,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计算一个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n=2 能级时所释放的光子的频率。

我们知道,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能级跃迁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是由能级差决定的。

所以,先计算出能级差:ΔE = E₃ E₂。

然后,根据光子能量公式 E =hν(其中 h 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子频率),可以得到ν =ΔE / h 。

经过计算,得出具体的频率数值。

再来看第二章,关于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习题。

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比较氮气(N₂)和一氧化碳(CO)分子的化学键类型和键能大小。

氮气分子中存在的是三键,而一氧化碳分子中是一个三键和一个配位键。

由于氮气分子中的键是同种原子间形成的,键能较大。

通过分析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以得出详细的比较结果。

第三章的化学热力学基础部分,也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

像这样一道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A + B = C 的焓变ΔH < 0,熵变ΔS >0,判断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自发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ΔG =ΔH TΔS < 0 时,反应自发进行。

由于ΔH < 0 ,ΔS > 0 ,所以在温度不是极低的情况下,ΔG 一定小于 0 ,该反应是自发的。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部分的习题,往往需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有一个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而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也加快。

请解释这两种情况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

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升高温度,则增加了分子的能量,更多的分子具有了达到活化能的能力,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无机化学练习题

无机化学练习题

无机化学练习题练习一:1. 在无机化学中,离子是指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可根据其电荷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请列举出以下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a) 氧离子b) 铵离子c) 氯离子d) 氢离子e) 碳离子2. 给定以下化学式,请判断其为无机离子还是有机化合物:a) NH4Clb) C6H12O6c) NaCld) CH4e) H2SO43.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O2c) MgOd) N2O4e) H2O练习二:1. 请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a) Fe2O3 + CO → Fe + CO2b) Li + H2O → LiOH + H2c) Al + Br2 → AlBr3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未标注的反应物或产物:a) BaCl2 + Na2SO4 → ?b) Fe + H2SO4 → FeSO4 + ?c) AgNO3 + NaCl → AgCl + ?练习三:1. 对于以下离子,写出其电子构型:a) Fe2+b) Cl-c) Al3+d) O2-e) Cu+2.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a) H2O2b) KMnO4c) NaCld) HCle) K2Cr2O73. 给定以下化学方程式,请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Zn + 2HCl → ZnCl2 + H2练习四:1. 下列哪些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a) Nab) Fc) Cld) Ne) S2. 请写出以下化合物的化学式:a) 二氧化硫b) 氯化铁(III)c) 硝酸铵d) 氯化铵e) 硫酸镁3. 对于以下化合物,请判断其是酸、碱,还是中性物质:a) HClb) NaOHc) H2Od) NH3e) CaCO3练习五:1. 给定以下化学方程式,请写出反应类型:a)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CaCO3 → CaO + CO2d)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e)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2. 对于以下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Cu + 2AgNO3 → Cu(NO3)2 + 2Ag3. 下列哪种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哪种是吸热反应?a) HCl + NaOH → NaCl + H2Ob) NH4NO3 → N2O + 2H2Oc) 2Na + Cl2 → 2NaCl以上为无机化学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化学的理解。

2023无机化学课堂练习及答案

2023无机化学课堂练习及答案

2023无机化学课堂练习及答案1. 实验室常用的无机化学试剂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用途。

- 盐酸(HCl):用于调节酸碱度、催化剂和溶剂。

- 硫酸(H2SO4):用于酸化反应、脱水剂和溶剂。

- 硝酸(HNO3):用于氧化反应、脱水剂和溶剂。

- 碳酸钠(Na2CO3):用于酸性物质的中和、沉淀物的沉淀剂。

- 硝酸银(AgNO3):用于检测氯离子的存在、沉淀反应。

- 硫化氢(H2S):用于检测金属离子的存在、沉淀反应。

- 碘酸钠(NaIO3):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

- 氢氧化钠(NaOH):用于中和反应、溶剂和沉淀剂。

- 氯化铵(NH4Cl):用于生成氯离子、缓冲剂和溶剂。

- 硝酸铵(NH4NO3):用于生成氨气、氧化反应和溶剂。

2. 简要描述以下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二氧化碳(CO2)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O2。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处于气态。

CO2的结构特点是线性分子结构,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之间有双键。

CO2的应用广泛,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也是工业中常用的溶剂和制冷剂。

- 氯化钠(NaCl)NaCl是由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组成的无机化合物,是我们常说的食盐。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常温下为固态。

氯化钠的结构特点是离子晶体结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电静力相互吸引形成晶体。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剂,并且在医药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二氧化硫(SO2)SO2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SO2。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处于气态。

二氧化硫的结构特点是斜线性分子结构,硫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之间有双键。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制造硫酸和其他化学物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 硝酸铜(Cu(NO3)2)Cu(NO3)2是由一个铜离子和两个硝酸根离子组成的无机化合物,是一种蓝色结晶体。

无机化学教案

无机化学教案

无机化学教案教案一: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性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能够:1. 理解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如颜色、溶解度等;3. 了解无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a.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无机元素)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b.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鉴定及其性质等。

2. 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a. 颜色:无机化合物的颜色是由其中的离子或配位体的色素发生变化引起的;b. 溶解度: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与其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关;c. 酸碱性:无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可以通过其离解度和反应性来判断;d. 稳定性:无机化合物的稳定性与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3. 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a. 无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如光电材料、催化剂等;b. 无机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剂、吸附剂c. 无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合成、化学分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2. 讲解(25分钟):依次介绍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3. 案例分析(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释一些真实的应用案例,加深对无机化学应用的理解。

4. 活动设计(10分钟):设计一道无机化学实验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进行结果展示和讨论。

5. 总结(5分钟):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无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2. 实验室设备和药品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和问题解决能2. 实验表现评估: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评估。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离子共存及配位化合物练习题

无机化学离子共存及配位化合物练习题

无机化学离子共存及配位化合物练习题在无机化学中,离子共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在一个物质中同时存在不同的离子或离子组合。

离子共存的情况下,常常会发生配位化合物的生成,这是由于不同离子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1. 问题一: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共存的情况?a) NaClb) CaOc) CuSO4d) NH4OH解答:离子共存是指在一个物质中同时存在不同的离子或离子组合。

根据物质的离子化程度,我们可以判断出哪些是离子共存的情况。

a) NaCl: Na+和Cl-离子共存于氯化钠中。

b) CaO: Ca2+和O2-离子共存于氧化钙中。

c) CuSO4: Cu2+和SO42-离子共存于硫酸铜中。

d) NH4OH: NH4+和OH-离子共存于氢氧化铵中。

因此,答案是a) NaCl,b) CaO,c) CuSO4,d) NH4OH都是离子共存的情况。

2. 问题二:下面是一些离子的名称,请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高锰酸根离子b) 氧化亚铁离子c) 氢氧根离子d) 亚硝酸根离子解答:离子的名称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

a) 高锰酸根离子:MnO4-b) 氧化亚铁离子:Fe2+c) 氢氧根离子:OH-d) 亚硝酸根离子:NO2-因此,答案是a) MnO4-,b) Fe2+,c) OH-,d) NO2-。

3. 问题三:给出以下离子的配位数。

a) 铁离子b) 铜离子c) 银离子d) 锌离子解答:配位数是指一个离子或原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a) 铁离子的配位数可以是2、4、6或8。

b) 铜离子的配位数可以是2、4、5、6或8。

c) 银离子的配位数可以是2、3或4。

d) 锌离子的配位数可以是2、4或6。

因此,答案是a) 2、4、6或8,b) 2、4、5、6或8,c) 2、3或4,d) 2、4或6。

4. 问题四:给出以下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

a) 四氟合铜(II)酸根b) 六水合硝酸铁(III)c) 五氯化铋(III)d) 二氯合二乙烯铂(II)解答: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根据离子和配位体的配位数推导得出。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分支,对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基石。

而第五版的无机化学教材,更是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优化和拓展,相应的习题也更具挑战性。

在这一版的习题中,涵盖了无机化学的各个重要领域。

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探讨,到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分析;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到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各类化学平衡的研究;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与应用,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每一个章节的习题都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原子结构部分的习题为例,这部分通常要求学生理解原子的电子构型、能级分布以及各种原子轨道的特点。

习题可能会让学生通过计算来确定某个原子的电子排布,或者根据给定的原子构型来推断其可能的化学性质。

对于这类习题,答案的关键在于对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不同原子轨道能量顺序的清晰认识。

在化学键的习题中,学生会遇到关于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特点以及键能计算等问题。

要正确解答这些题目,需要清楚地了解不同化学键的本质差异,以及影响键能和键长的因素。

比如,在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元素的电负性差异、原子间的成键方式等。

化学平衡相关的习题是无机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酸碱平衡中,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酸碱浓度和酸碱常数,计算溶液的 pH 值或者判断酸碱反应的方向。

沉淀溶解平衡的题目则可能要求计算沉淀的溶解度,或者通过控制条件来实现沉淀的生成或溶解。

对于这类问题,答案的得出往往需要运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结合数学运算进行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习题通常涉及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以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等。

正确解答这些题目,需要掌握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概念,熟悉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和趋势。

配合物的习题则集中在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稳定性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无机化学课堂练习(2)
1、XeF 4分子构性为( )
(A) 正四面体 (B) 正四边形 (C) 四棱锥型 (D) 正立方体
2、可用来检验Fe 3+离子的试剂是( )
(A) NH 4SCN (B) KI (C) K 3[Fe(CN)6] (D) NH 3
3、FeCl 3溶液中加入NH 4SCN 产生血红色溶液,再加入过量NaF ,其现象为( )
(A) 变为无色 (B) 产生沉淀 (C) 红色加深 (D) 没有变化
4、某钠盐溶于水,加入稀HCl 后有刺激性气体和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 )
(A) Na 2S (B) Na 2SO 4 (C) Na 2SO 3 (D) Na 2S 2O 3
5、能级交错现象E 4s <E 3d 可发生在( )的4s 和3d 轨道之间。

(A) 所有原子 (B) 绝大部分原子 (C) 少部分原子 (D) 仅氢原子
6、不溶于水但可溶解在HAc 中的化合物是( )
(A) BaS (B) MnS (C) ZnS (D) HgS
7、下列两性氧化物( )的酸性最强。

(A) SnO (B) SnO 2 (C) PbO (D) PbO 2
8、子结构为正三角形的是( )。

(A) 34PO - (B) 24SO - (C) 3NO - (D) 4N H +
9下列物质中,离子极化作用最强的是( )。

(A) MgCl 2 (B) AlCl 3 (C) TiCl 3 (D) TiCl 4
10、溶解在氨水中,又能溶解在过量NaOH 溶液中的氢氧化物是( )。

(A) Ni(OH)2 (B) Zn(OH)2 (C) Fe(OH)3 (D) Al(OH)3
11、下列离子对中,用浓NaOH 溶液处理后能进行分离的是( )
(A) Al 3+、Cr 3+ (B) Cr 3+、Fe 3+ (C) Al 3+、Zn 2+ (D) Mg 2+、Ag +
12、与浓盐酸反应会产生氯气的物质是( )。

(A) Fe 2O 3 (B) PbO (C) PbO 2 (D) FeO
13、[Cr(en)2Cl 2]+配离子有( )种几何异构体。

(A) 2 (B) 3 (C) 4 (D) 5
14、下列物质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
2N CO 和 (B) +2N CO 和 (C) 2N CO 和 (D) +22N CO 和
15、下列配离子中,电子分布呈高自旋状态的是( )。

(A )[Fe(CN)6]3- (B )[Co(NH 3)6]3+ (C )[FeF 6]3- (D )[Mn(CN)6]3-
16、下列物质中不能被空气中的O 2氧化的是( )。

(A )Mn(OH)2 (B )Ni(OH)2 (C )Ti 3+ (D )[Co(NH 3)6]2+
18、下列离子与过量的KI 溶液反应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的是( )。

(A )Cu 2+ (B )Fe 3+ (C )Hg 2+
(D )+2
2Hg 19、下列钡盐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BaCO 3 (B )BaSO 4 (C )BaCrO 4 (D )BaS
20、下列四组酸性未知液的定性分析报告合理的一组是( )
(A ) ---+2442C r O M n O NO K 、、、 (B ) -224
2Cl Mn O S Fe 、、、+-+ (C ) --++Cl I i N Fe 33、、、 (D ) ---+27
232O Cr Br NO Ba 、、、 21、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组内离子均能生成沉淀的是( )。

(A )Ag +,Cu 2+ (B )Al 3+,+2
2Hg (C )Ag +,+22Hg (D )Ba 2+,Al 3+
2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43π 键的是( )
(A ) 3O (B ) 3NO - (C ) 24SO - (D ) 23SO -
23、可以采用湿法制备的硫化物是( )
(A ) Al 2S 3 (B ) Cr 2S 3 (C ) Fe 2S 3 (D ) As 2S 3
24、下列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不是正三角形的是( )
(A ) -3NO (B ) 3SO (C ) -3C l O (D ) -23CO
25、下列氧化物溶解在浓盐酸中不会产生黄绿色气体的是( )
(A ) Fe 2O 3 (B ) Co 2O 3 (C ) PbO 2 (D ) Ni 2O 3
26、Ag 可在( )酸中溶解
(A ) H 2SO 4 (B ) HBr (C ) HCl (D ) HI
27、配离子[CoCl 2(NH 3)3H 2O]+的几何异构体数目为( )种
(A ) 2 (B ) 3 (C ) 4 (D ) 6
28、六角立方密堆的金属晶体,其配位数为( )。

(A ) 4 (B ) 6 (C )8 (D ) 12
29、强酸性介质中不能将Mn 2+氧化为MnO 4-的氧化剂是( )
(A )3NaBiO (B ) 822O S Na (C ) 65IO Na (D ) 3ClO Na
30、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共存的是( )
(A ) H 2S 和H 2O 2 (B )MnO 2和H 2O 2
(C ) H 2SO 4和H 2O 2 (D )PbS 和H 2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