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第十章:固体结构一、判断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型。

. ............................. ............................. ............................. ................................ (×)3、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 ............................. ..................................(×)4、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5、某物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1、√2、×3、×4、√5、×二、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C)(A) 金刚砂;(B) 碘;(C) 石墨;(D) 石英。

2、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 ......................................................(B)(A) 四面体;(B) 立方体;(C) 八面体;(D) 单斜体。

3、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B)(A) Si4+ > Mg2+ > Al3+ > Na+;(B) Si4+ > Al3+ > Mg2+ > Na+;(C) Si4+ > Na+ > Mg2+ > Al3+;(D) Na+ > Mg2+ > Al3+ > Si4+。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本章总目标: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2: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4: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掌握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键、配位数、螯合物等概念,○1配位单元: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位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向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

○2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3配位原子:配体中给出孤电子对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4配位数:配位单元中与中心直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

2:学会命名部分配合物,重点掌握命名配体的先后顺序:(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分子类配体(3)同类配体中,先后顺序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4)配位原子相同时,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5)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表次序;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现象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熟悉直线形、三角形、正方形、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构型的中心杂化类型。

2:会分辨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磁矩来计算单电子数μ=。

3:通过学习羰基配合物、氰配合物以及烯烃配合物的d pπ-配键来熟悉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

第三节: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掌握配合物的分裂能、稳定化能概念 2:掌握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了解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 ○1)晶体场的对称性0pt ∆>∆>∆○2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电荷高,与配体作用强,∆大。

○3中心原子所在的周期数,对于相同的配体,作为中心的过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大,∆相对大些。

(4)配体的影响,配体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给电子能力强,配体的配位能力强,分裂能大。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1.把下列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换算成pH和pOH。
(1)[H+]=3.2×10 mol·dm ;(2)[H+]=6.7×10 mol·dm ;
(3)[OH ]=2.0×10 mol·dm ;(4)[OH ]=4.0×10 mol·dm 。

2.把下列pH、pOH换算成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

24.如果BaCO3沉淀中尚有0.010mol BaSO4,在1.0dm 此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应加入多少mol的Na2CO3才能使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

25.某一元弱酸强碱形成的难溶盐MA,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不考虑水解)为1.0×10 mol·dm ,弱酸的K 为10 ,试求该盐在[H+]保持为2.4×10 mol·dm 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19.在0.10 dm3含有2.0×10 mol·dm 的Pb2+溶液中加入0.10 dm3含I 0.040 mol·dm 的溶液后,能否产生PbI2沉淀?

Q=
20.将5.0×10 dm 0.20mol·dm 的MgCl2溶液与5.0×10 dm 0.10mol·dm 的NH3·H2O溶液混合时,有无Mg(OH)2沉淀产生?为了使溶液中不析出Mg(OH)2沉淀,在溶液中至少要加入多少克固体NH4Cl?(忽略加入固体NH4Cl后溶液的体积的变化)

10.欲配制0.50dm3pH值为9,其中[NH ]=1.0 mol·dm 的缓冲溶液,需密度为0.904g·cm 、含氨质量分数为26.0%的浓氨水的体积?固体氯化铵多少克?4和2.0 mol·dm 盐酸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值。

12.取0.10mol·dm 某一元弱酸溶液0.050 dm31.10 mol·dm KOH溶液混合,将混合液稀释至0.10 dm3后,测得pH=5.25,求此一元弱酸得K 。

无机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大学

无机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种条件下,真实气体接近于理想气体?(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答案:B2.在相同体积,相同压力和相同温度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 > M2,则( )A:m1 > m2B:ρ1<ρ2C:m1 < m2D:n1 > n2答案:A3.将一定量的 He 与一定量的 Ar 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混合均匀,在温度不变时,此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He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B:Ar 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C:He和Ar分别占有此容器时压力之和D:混合前He和 Ar 压力之和答案:C4.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050 mol·kg-1的NaCl溶液,H2SO4溶液,HAc溶液,C6H1206(葡萄糖)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A:C6 H1206溶液B:NaCl溶液C:Na2SO4溶液D: HAc溶液答案:A5.稀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不断升高直至溶液达到饱和。

A:错B:对答案:B6.A:30B:100C:250D:150答案:D7.关于溶液浓度表示方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质量摩尔浓度是指1kg溶剂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B:质量分数是指1kg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C:摩尔分数是指溶质摩尔数与溶液中各物质总摩尔数之比D:体积摩尔浓度表示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答案:B8.工业上利用加压膜技术进行溶液浓缩,是利用反渗透技术技术。

A:对B:错答案:A9.乙二醇水溶液的凝固点()A:低于0℃B:高于0℃C:等于0℃D:无法判断答案:A10.现有两溶液:A为0.1 mol·kg-1 氯化钠溶液;B为0.12mol·kg-1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沸点和凝固点相等B:B比A渗透压大C:B比A凝固点高D:A比B沸点高答案:B第二章测试1.同一体系在相同状态时,不可能有不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大学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课后题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解 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解 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解 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 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0.004(mol )4.解 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无机化学强化练习题

无机化学强化练习题

无机化学强化练习题第八章原子结构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

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因为E2s > E1s。

2、在电子云图形中,黑点越密的地方其几率密度就越大,电子出现的机会就越多;反之,黑点越稀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就越少。

3、3p电子的电子云图象代表了它在核外空间几率密度的分布而不是径向几率分布。

4、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5、n=2的原子轨道离核的平均距离是n=1的原子轨道离核距离的2倍;m=+2说明该轨道的方向是+2,m=0说明该轨道无方向。

6、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2px,2py,2p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7、根据原子轨道能级图和能级高低的顺序,氟原子2p电子能量应比铍原子2s电子能量高。

8、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9、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最高氧化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次。

10、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11、原子中某电子所受到的屏蔽效应可以认为是其它电子向核外排斥该电子的效应。

12、根据原子轨道的能级,人们将能量相近的轨道划为同一能级组。

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属于同一能级组,它们的能量也很相近。

13、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14、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15、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的递变趋势完全一致,电子亲和能大意味着容易得到电子而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也应该比较大。

电离能小的元素,它的电子亲和能也小。

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为0:A、3PzB、3dz2C、3sD、3Px4、估计一电子受屏蔽的总效应,一般要考虑的排斥作用是:A、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B、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C、所有存在的电子对该电子D、同层和内层电子对该电子5、电子的钻穿本领和受其它电子屏蔽的效应之间的关系是A、本领越大,效应越小B、本领越大,效应越大C、上述两种关系都可能存在D、没有一定关系6、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7、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8、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9、下列元素中,其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A、K Na LiB、O Cl HC、As P HD、三者都是10、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11、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中有的出现“例外”的现象,对于这些元素:A、电子填充的三原则不适用B、电子填充的三原则互相矛盾C、通常使用的能级图不准确D、三者都有可能12、在周期表中,氡(86号)下面一个未发现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A、150B、136C、118D、10913、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4、零族元素中原子序数增加电离能随之减少,这符合哪条规律?A、原子量增加致使电离能减小B、核电荷增加致使电离能减小C、原子半径增加致使电离能减小D、元素的金属性增加致使电离能减小15、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放出的能量最多)是:A、NB、OC、PD、S16、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描述。

无机化学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一.选择题1. 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A )A. 低压高温B. 高压低温C. 低温低温D. 高温高压2. 下列关于分子论的论点,正确的是( C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C.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D. 以上论述都不正确3. 标况下某气体1.12升,质量为1.25克,则H 2的扩散速度是同条件下该气体扩散速度的( C )倍A. 12.50B. 0.08C. 3.54D. 0.354. 关于摩尔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摩尔是计量一系统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量多少的数量单位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C-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二章 化学平衡习题一.选择题1. 合成氨反应: N 2(g)+3H 2(g) 2NH 3(g)的平衡常数3N NH p 2H 23p p p K =:当体系总压力增大一倍时,同温下重新建立平衡,此时: 3H N 2NH p 223'p 'p 'p 'K =, K p 与K p ’的关系为( D )A. K p =1/4K p ’B. K p =4K p ’C. K p =K p ’D. K p 与K p ’没有如上关系2. 在276K 时反应: CO(g)+H 2O(g) CO 2(g)+H 2(g)的Kc=2.6,当CO(g)与H 2O(g)的浓度(mol·L -1)以何种比例(与下列各组数据接近的)混合时,可得到90%的CO 的转化率( D )A. 1:1B. 1:2C. 1:4D. 1:53. 下列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SO 2(g)+O 2(g) 2SO 3(g) △H=-200kJ·mol-1,欲提高平衡常数Kc的值,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力C. 加入氧气D. 去掉三氧化硫4. 勒沙特列原理(D )A. 只适用于气体间的反应B. 适用所有化学反应C,只限于平衡时的化学反应 D. 适用于平衡状态下的所有体系第三章电离平衡习题一.选择题1.在1.0×10-2mol·L-1HAc溶液中,其水的离子积为( 10-14)A. 1.0×10-2B. 2C. 10-1D. 10-122.在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Ac后,溶液的pH值将( D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3.某温度下,K (Mg(OH)2) = 8.39×10-12,则Mg(OH)2的溶解度为(1.28×10-4)mol·L-1A. 2.05×10-6B. 2.03×10-6C. 1.28×10-6D. 2.90×10-64.下列关于酸碱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CD )A. 电离理论的反应实质是H++OH-=H2OB. 质子理论的反应实质是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C. 电离理论仅限于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碱只限于氢氧化物D. 质子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剂或气体间的酸碱反应5.根据布朗斯特酸碱理论,在NH3+H2O = NH4++OH-中较强的酸是( C )A. NH3B. NH4+C. H2O D,OH-6.下列哪一种关于质子酸碱的说法是错的( C )A. 酸碱反应平衡至少存在着两对共轭酸碱的平衡B. 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组成的化合物C. 任何一种盐实际上是酸和碱结合的化合物D. 很弱的酸或很弱的碱,可以看成是非酸非碱的物质7.无机化学中常用的酸性质子溶剂是( C )A. HFB. HCNC. CH3COOH D,H2O8.甲烷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也可提供质子,因此H2O,NH3,CH4的酸性顺序可表示为:H2O>NH3>CH4.从另一角度来看,可以认为( A )A. 碱性顺序为:CH4 > NH3 > H2OB. 碱性顺序为:CH4 < NH3 < H2OC. 碱性顺序为:NH3 > H2O > CH4D. H2O和NH3是碱而CH4不是碱9.已知氨水在298K时的电离常数K w=1.8×10-5,氨水溶液中[OH-]= 2.40×10-5mol·L-1,这种氨水的浓度(mol·L-1)是( A )A. 0.32B. 0.18C. 3.20D. 1.8010.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浓度约为0.10 mol·L-1,H2S和HS-的K a分别为1×10-7和1×10-14,此时该溶液中[S2-](mol·L-1)是(7×10-9D)A. 7.5×10-5B. 5.7×10-9C. 5.7×10-8D. 1×10-1411.某缓冲溶液含有等浓度的X-和HX,X-的K b=1.0×10-12,此缓冲溶的pH值是( 2 )A. 4B. 7C. 10D. 1412.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来中和等摩尔的CH3COOH与HCl,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A )A. HCl比CH3COOH多B. CH3COOH比HCl多C. CH3COOH与HCl相等D. 不可比13.SO2,CO2均为0.03mol·L-1的水溶液,(设全转为酸)中,各物质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 )A. H2CO3,H2SO3,H+,HSO3-,HCO3-,SO32-,CO32-B. H2CO3,H2SO3,H+,HSO3-,HCO3-,CO32-,SO32-C. H2SO3,H2CO3,H+,HCO3-,HSO3-,CO32-,SO32-D. H2SO3,H2CO3,H+,HCO3-,HSO3-,SO32-,CO32-14.有一弱酸HR,在0.1mol·L-1的溶液中有2%电离,试确定该酸在0.05mol·L-1溶液中的电离度( 24.7% )A. 4.1%B. 4%C. 2.8%D. 3.1%15.一元弱酸弱碱盐水溶液的酸度与溶液的浓度无关,这是由于弱酸弱碱盐( B)A. 在水中不电离B,K a和K相差不太大C. K a和K相等D. 是一种最好的缓冲溶液16.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有( A D)A. 含等浓度的Na2HPO4和NaH2PO4的溶液B. 0.2mol·L-1 NH3·H2O与等体积的0.2mol·L-1 HCl组成的溶液C. 1000mL水中加入0.01mol·L-1 HAc和0.01mol·L-1的NaAc各一滴D. 1000mL 0.1mol·L-1HAc加入8克NaAc(s)_组成的溶液E. 500mL 0.1mol·L-1 NaOH与等体积的0.2 mol·L-1 HCl组成的溶液(已知: H2CO3的K1= 4.3×10-7,K2 = 5.61×10-11)17.298K时0.0500mol·L-1 NH4NO3溶液中,该盐的水解度是( D)已知: K = 0.740×10-1,氨的K b= 1.75×10-5(不考虑H+的活度)A. 9.20×10%B. 9.25×10%C. 9.30×10%D. 9.35×10%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广度性质的是( C )A. 内能B. 焓C. 温度D. 熵2.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0K时,纯物质的标准熵S=0 ;B. 单质的S=0 ,单质的△H和△G均等于零;C. 在一个反应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增大;D. △S>0 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3.已知△r H m(Al2O3)= -1676kJ·mol-1,则标准态时,108g的Al(s)完全燃烧生成Al2O3(s)时的热效应为( D )A. 1676 kJB. -1676 kJC. 3352 kJD. -3352 kJ(原子量Al:27 O:16 )4.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r H m(298)=-92.2 kJ·mol-1表示( CB )A. 1molN2(g)和3molH2(g)反应可放出92.2KJ的热量;B. 在标况下,1molN2(g)和3molH2(g)完全作用后,生成2molNH3(g)可放出92.2kJ的热;C. 按上述计量关系进行时生成1molNH3(g)可放热92.2kJ;D. 它表明在任何条件下NH3的合成过程是一放热反应.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 只适用于( B C )A. 理想气体B. 孤立体系C. 封闭体系D. 敞开体系6.已知反应B和A和反应B和C的标准自由能变分别为△G1和△G2,则反应A和C的标准自由能变△G为( B C)A. △G=△G1+△G2B. △G=△G1-△G2C. △G=△G2-△G1D. △G=2△G1-△G27.已知:298K.101.325kPa下: △H(kJ·mol-1) S(J·mol-1·K-1)石墨0.0 5.74金刚石 1.88 2.39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DE AE)A. 根据焓和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根据焓和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根据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焓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根据焓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E. △G(金刚石)>△G(石墨).8.已知:C(s)+O2(g)=CO2(g) △H=-393.5kJ·mol-12Mg(s)+O2(g)=2MgO(s) △H=-601.8kJ·mol-12Mg(s)+2C(s)+3O2(g)=2MgCO3(s)△H=-1113kJ·mol-1则MgO(s)+CO2(g)=MgCO3(s)的△Hr为( B C)kJ·mol-1A. -235.4B. -58.85C. -117.7D. -1321.39.已知:4Fe(s) + 3O2 = 2Fe2O3(s); △G=-1480kJ·mol-14Fe2O3(s)+Fe(s)=3Fe3O (s); △G=-80kJ·mol-1则△G(Fe3O,s)的值是( B A)kJ·mol-1A. -1013B. -3040C. 3040D. 101310.某化学反应其△H为-122kJ·mol-1,△S为-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自发进行( C D )A. 在任何温度下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第五章化学反应速度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无机化学课后练习题(最新版)

无机化学课后练习题(最新版)

第二章热化学一、选择题()01.下列物质中,△f H mθ不等于零的是a Fe(s)b C(石墨)c Ne(g)d CI2(l)()02.已知△c H mθ(C,石墨)=-393.7KJ·mol-1,△c H mθ(C,金刚石)=-395.6KJ·mol-1,则△f H mθ(C,金刚石)为a -789.5 KJ·mol-1b 1.9 KJ·mol-1c -1.9 KJ·mol-1d 789.5 KJ·mol-1()03.已知在298K时,反应2N2(g)+O2(g)=2N2O(g)的△r U mθ为166.5 KJ·mol-1,则反应的△r H mθ为a 164 KJ·mol-1b 328 KJ·mol-1c 146 KJ·mol-1d 82 KJ·mol-1()05.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a Hb Qc △Hd △U()06.元素S的燃烧热与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相等?a SOb SO2c SO3d H2SO4()07.氧气的燃烧热应为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不存在()08.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a 系统温度不变b 系统不从环境吸热c 系统与环境无热量交换d 系统内能保持不变()09.如果X是原子,X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则反应X2(g)→2X(g)的△r H应该是a 负值b 正值c 零d 不能确定()10.反应3/2H2(g)+1/2N2(g) →NH3(g),当ξ=1/2mol时,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 消耗掉1/2molN2b 消耗掉3/2molH2c 生成1/4molNH3d 消耗掉N2,H2共1mol()11.下列反应中,△r H mθ与产物的△f H mθ相同的是a 2H2(g)+O2(g)→2H2O(l)b NO(g)+1/2O2(g)→NO2(g)c C(金刚石)→C(石墨)d H2(g)+1/2O2(g)→H2O(g)二、填空题3.热力学体系的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一定为零。

无机化学 f区过渡元素

无机化学  f区过渡元素
利用Ln3+离子半径的微小差别, 亦即碱度的微小差别, 可以对镧系离子进行分离:
第十章: f 区过渡元素

如:Ln3+水解生成 Ln(OH)3沉淀的趋势随 原子序数的增加(即碱 度减弱)而增加, 当加入 NaOH时, 溶解度最小、 碱度最弱的Lu将最先 以Lu(OH)3的形式沉 淀出来, 而溶解度最大, 碱度最强的La将最后 以La(OH)3沉淀析出。
4 配合物 f电子的配体场效应, 配合物的特点 5 锕系元素的一般性概貌
习题:1(2),(4),(6),,2,4,5,6(2),(4),(6),(8),7,9,13
第十章: f 区过渡元素

10.1 概述
镧系和锕系通常称为f区元素。一般地, f区元素是指最后 一个电子填入(n-2)f亚层的元素, 也称为“内过渡元素”。
第二个原因是Eu和Yb的碱土性较强, 其性质接近于碱 土Ba, 因而半径较大。
第三个原因是Eu和Yb分别是半充满(f7)和全充满(f14)的 结构, 这种结构稳定, 屏蔽效应强, 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小,
故半径较大。
第十章: f 区过渡元素

原子序数
离子半径
镧系元素+3价离子从f 0的 La3+到f14 的Lu3+, 依次增加4f电 子(与原子的电子排布不一样), 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离子的 半径依次单调减小(没有峰谷现 象), 收缩的程度比原子半径更大, 由La3+的106.1 pm到Lu3+的84.8 pm, 共缩小了21.3 pm, 平均每两 个相邻元素间缩小了21.3/14≈ 1.5 pm。
这是因Gd3+具有f7半满稳定结构, 屏蔽稍大, 半径略 有增大之故。
第十章: f 区过渡元素

原子序数 第十章: f 区过渡元素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无机化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无机化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无机化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正常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多少度参考答案:100第一章测试1.98℃下水沸腾时的压力是()。

参考答案:低于1atm2.下面几种溶液的浓度都是0.1mol/L,①NaCl溶液,②蔗糖溶液,③CaCl2溶液。

按照溶液的渗透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③①②3.质量摩尔浓度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bB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的本质是()。

参考答案:蒸汽压下降5.医学上,下列哪些溶液是等渗溶液?()。

参考答案:0.9% NaCl溶液;5% 葡萄糖溶液;12.5 g/L 碳酸氢钠溶液;渗透浓度为300 mmol/L NaCl溶液6.下列浓度表示方法中,与温度无关的是()。

参考答案:bB;xB;wB7.为了防止水在仪器内结冰,可以在水中加入甘油或乙二醇。

()参考答案:对8.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共同组成。

()参考答案:对9.溶液只有液体形式。

()参考答案:错10.只要两个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就可以产生渗透压。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对于可逆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是,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是()参考答案:2.对于可逆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是()。

参考答案:3.对于可逆反应 aA(g) + bB(l)→ cC(g)+ dD(s),增大气体总压,平衡正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 c4.对于可逆反应 aA(g) + bB(l)→ cC(g)+ dD(s),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5.对于放热反应来说,升高温度会使其标准平衡常数变小。

()参考答案:对6.浓度的改变可以改变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从而影响化学平衡。

()参考答案:错7.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达到化学平衡。

()参考答案:错8.达到化学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本章总目标: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2: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4: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掌握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键、配位数、螯合物等概念,配位单元: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位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向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配位原子:配体中给出孤电子对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配位数:配位单元中与中心直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

2:学会命名部分配合物,重点掌握命名配体的先后顺序:(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分子类配体(3)同类配体中,先后顺序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4)配位原子相同时,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5)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表次序;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现象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熟悉直线形、三角形、正方形、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构型的中心杂化类型。

2:会分辨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磁矩来计算单电子数。

3:通过学习羰基配合物、氰配合物以及烯烃配合物的配键来熟悉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

第三节: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掌握配合物的分裂能、稳定化能概念2:掌握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了解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晶体场的对称性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电荷高,与配体作用强,大。

中心原子所在的周期数,对于相同的配体,作为中心的过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大,相对大些。

(4)配体的影响,配体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给电子能力强,配体的配位能力强,分裂能大。

4:重点掌握(1)配合物颜色的原因之一——d-d跃迁以及颜色与分裂能大小的关系;(2)高自旋与低自旋以及与磁矩的大小的关系。

第五节: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1:熟悉影响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中心与配体的关系(2)螯合效应(3)中心的影响(4)配体的影响(5)反位效应(6)18电子规则。

无机化学第十章练习题

无机化学第十章练习题

1.下列有关Cu-Zn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电子通过盐桥流动B. 盐桥中的电解质用于平衡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C. 盐桥用于维持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D. 盐桥中电解质不参与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2.对于Ag +的浓差电池:(-) Ag |Ag+( 0.010 mol·L-1) ||Ag+ ( 1.0mol·L-1 )|Ag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 E MFӨ≠ 0,E MF= 0B. E MFӨ= 0,E MF= 0C. E MFӨ= 0,E MF≠ 0D. E MFӨ≠ 0,E MF≠ 03.将氢电极(p(H2)=100kPa) 插入纯水中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则E MF为(C)A. 0 VB. 0.828 VC. 0.414 VD. -0.414 V4. p (H2)=100kPa时,在下列各溶液中,E (H+/H2)最小的是()A. 1.0 mol·L-1 NaOHB. 1.0 mol·L-1 H2SO4C. 0.50 mol·L-1 NaOHD. 1.0 mol·L-1 HCl5.下列反应均能正向进行:FeCl3 + Cu →FeCl2 + CuCl2,KMnO4 + FeSO4 + H2SO4→MnSO4 + Fe2(SO4)3+ K2SO4 + H2O,由此可以判断,其中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是: (D )A. Fe3+ / Fe2+B. Cu2+ / CuC. H+ / H2D. MnO4-/ Mn2+6.若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差值为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E值越大,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大B.E值越大,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小C.E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D.E值越大,反应速度越快7.下列电池可用来测定Ag2Cr2O4的溶度积的是(C )A.Pt│Ag2CrO4│CrO42–(1 mol·dm–3)║Ag+ (1 mol·dm–3)│AgB.Ag│Ag+ (1 mol·dm–3)║CrO42–(1 mol·dm–3)│Cr3+(1mol·dm–3)│PtC.Ag│Ag2CrO4│CrO42–(1 mol·dm–3)║Ag+ (1mol·dm–3)│AgD.Pt│CrO42– (1mol·dm–3),Cr3+(1 mol·dm–3)║Ag+(1 mol·dm–3)│Ag8.下面物质加入电池负极溶液中,使Zn2+/Zn-H+/H2组成的原电池电动势增大的是(B)A.Na2SO4固体B.ZnSO4固体C.Na2S溶液D.Zn粒9.下列电对中,电极电势与溶液pH无关的是(A )A.B.C.D.10.正确答案是(A )A.Br2B.C.D.11.正确答案是(C )A. 0.403VB. 0.286VC. 1.028VD. 0.683V12. 以Cu2+/Cu组成浓差电池,正极中Cu2+浓度是负极中的50倍,则电池电动势为(A )A.0.050VB.0.10VC.0.12VD.0.059V13.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明显减小的是(D)A. KClB. K2CO3C. K2SO4D. KHSO414.某氢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Eθ=+0.240 v)组成原电池,若要使电池电动势达到+0.299 v ,则溶液的pH 值是(D)A. 1B. 4C. 3D. 215向已达平衡的铜锌原电池正极中逐滴滴加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则此过程中电池电动势将:A.降低B.升高C.不变D.先降低再升高正确答案:A16已知某原电池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E池,则可以确定的是:A.反应的△r G mΘB.反应的KөC.当前的Q/Kө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D17两个原电池的电池反应相同,则这两个原电池:A.E池θ相同,△r G mΘ不一定相同B.△r G mΘ相同,E池θ不一定相同C.E池θ和△r G mΘ都相同D.E池θ和△r G mΘ都不一定相同正确答案:A18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氢离子浓度的增大,下列电对电极电势(φ)增大的是:A.φ(I2/I-)B.φ(MnO4-/Mn2+)C.φ (Fe2+/Fe)D.φ(Cl2/Cl-)正确答案:B19 根据下列反应设计原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反应是:A.H2 + Cl2 = 2HCl(aq)B.Ce4+ + Fe2+ = Ce3+ + Fe3+C.Zn + Ni2+ = Zn2+ + NiD.2Hg2+ + Sn2+ +2Cl- = Hg2Cl2 (s) + Sn4+正确答案:20下列各电对中Eө最大的是:AA.Ag+/AgB.AgCl/AgC.AgBr/AgD.AgI/Ag正确答案:21对于KClO3->KClO4 + KCl的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1C.3:1D.1:3正确答案:D22已知某特定原电池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E池,则可以确定的是:A.反应的△r G mΘB.反应的KөC.当前反应条件下的Q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3在标准Cu电极和标准Zn电极组成的原电池中,如想使电动势增加,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Zn2+浓度B.减小Cu2+浓度C.向Cu2+溶液中加氨水D.向Zn2+溶液中加氨水正确答案:A24.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电极电势是0.2415V,电极中的离子浓度为1.0 mol·L-1。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

无机化学练习题(大一完整版)

第一、二章检测题一、名词解释1.拉乌尔定律2.渗透压3.渗透压定律4.饱和蒸气压二、填空题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______;而在冷却时,它的凝固点______。

2.用半透膜将渗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隔开,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______。

3.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将红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__。

4.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和NaCl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最先结冰的是______,最后结冰的是______。

5.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渗透的方向是_____ 。

三、判断题(对着打“√”,错着打“×”)1.液体的蒸气压与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

( )2.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 kPa时的温度。

( )3.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大。

( )4.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在沸腾时,溶液的沸点逐渐升高。

( )5.当渗透达到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一定相等。

( )6.两种溶液相比较,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 )7.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低于大分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所以血浆中晶体渗透压力也低于胶体渗透压力。

( )8.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因此在室温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 )9.0.1 mol·L-1葡萄糖溶液与0.1 mol·L-1甘油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均相等。

( )10.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两溶液的蒸气压相等。

( )四、单项选择题1.室温下,在一密闭器放有a、b两个烧杯,a杯盛有半杯纯水,b杯盛有半杯蔗糖水溶液。

若外界条件不变,久置后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a杯水增多,b杯水减少B.a、b两杯均未发生变化C.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D.b杯水干,剩有蔗糖晶体,a杯水满2.3.10 g白磷溶于100 g二硫化碳中,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二硫化碳升高0.585 K。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1第二章------9第三章------14第四章------18第五章------28第六章------44第七章------52第八章------66第九章------69第十章------72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 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无机化学第五版北师大版第十章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北师大版第十章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北师大版第十章答案1、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A酮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2、除了能够沉淀有羧基或邻二酚羟基成分,还能沉淀一般酚羟基成分的是()[单选题] * A碱式醋酸铅(正确答案)B中性醋酸铅C酸碱沉淀法D以上都不对3、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4、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6、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7、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单选题] * A脱水化合物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正确答案)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醌式结构8、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多为液态或呈挥发性B多为无色C因分子内多具有酚羟基,多呈酸性(正确答案)D易溶于水9、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10、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 *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11、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12、酸碱沉淀法中的酸提碱沉法主要适用于()[单选题] * A黄酮类B香豆素类C醌类D生物碱类(正确答案)13、萃取时,混合物中各成分越易分离是因为()[单选题] * A分配系数一样B分配系数相差越大(正确答案)C分配系数越小D以上都不是14、下列不能作为极性吸附剂的是()[单选题] *A活性炭(正确答案)B氧化铝C硅胶D氧化镁15、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16、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7、碱水提取芦丁时,若PH过高会使()[单选题] *A产品质量降低B产品收率降低(正确答案)C苷键水解断裂D内酯环开环18、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单选题] *AC5-C3BC5-C2CC6-C3(正确答案)DC6-C419、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C槐花(正确答案)D陈皮20、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21、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D菲醌类(正确答案)22、与水不分层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B石油醚C三氯甲烷D丙酮(正确答案)23、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单选题] * A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柠檬烯C色原酮D天精24、香豆素母核为()[单选题] *A苯骈-A-吡喃酮(正确答案)B对羟基桂皮酸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25、一般情况下,为无色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黄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正确答案)D查耳酮26、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单选题] *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正确答案)C受热时间短D提取量较大27、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28、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10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10

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10-1 (1)解:P b i2(s)=p b2+(aq)+2I-(aq)设溶解度为S.则:k sp(I2) =S×(2S)2=4S3=4×(1.29×10-3)3=8.6×10-9(2)解:溶解度S=2.91×10-3/253=1.15×10-5BaCrO4(s)=Ba2++CrO42- (BaCrO4)=S2 =(1.15×10-5)2 =1.32×10-10 10-2 .(1) Zn(OH)2(s)=Zn2++2OH-K sp (Zn(OH)2)=S×(2S)2=4S3=4.12×10-17S*=2.18×10-6=2.17×10-4g/L(2) 解:P b (s)=P b2++2F-K sp(PbF2(s))=S*×(2S*)2=4S3=7.12×10-7S*=2.61 mol/L=6.39 g/L10-3 (1) 解:设AgIO3溶解度为S1, 设Ag2CrO4溶解度为S2, 则: AgIO3(s)=Ag++ IO3-K sp(AgIO3)=S1× S1=S12S1=( K sp(AgIO3)) 1/2=(9.2×10-9) 1/2=9.59×10-5 mol/L.Ag2CrO4(s)=2Ag ++ CrO42—K sp(Ag2CrO4)=(2S2) S2=4S23S2=( K sp(Ag2CrO4)/4) 1/3=(1.12×10-12/4) 1/3=6.54×10-5 mol/L(2)解:设AgIO3溶解度为S1, 设Ag2CrO4溶解度为S2, 则:AgIO3(s)=Ag++ IO3-S1 S1S1+0.01S1K sp(AgIO3)=(S1+0.01)× S1=0.01×S12=9.2×10-9Ag2CrO4(s)=2Ag ++ CrO4—2S2 S22S2+0.01S2K sp(Ag2CrO4)=(2S2+0.01)× S2=0.01×S22=1.12×10-12S2=1.12×10-8 mol/L∴S1>S2AgIO3在0.01 mol*L-1的AgIO3溶液中的溶解度大10-4(1)解:沉淀Ca2+:[SO42-]1=K sp(CaSO4)/ [Ca2+]=7.1×10-5/0.01=7.1×10--3沉淀Ba2+:[SO42-]2=K sp(BaSO4)/ [Ba2+]=1.07×10-10/0.01=1.07×10-8=1.07×10-10/0.01/7.1×10-5/0.01=1.5×10--8 mol/L﹤1×10-5用Na2 SO4作沉淀剂能将Ca2+与Ba2+分离(2) 解:n(SO 42-)=100×10-3 ×0.01=1×10-3 mol/L∴ m(Na 2 SO 4) =142×1×10-3=0.142(g)∴加入0.142 g Na 2 SO 4才能达到BaSO 4完全沉淀的要求10-5解:C(MgCl 2) =10×0.1/20=0.05 mol/LC(NH 3.H 2O) =10×0.01/20=0.005∴C(Mg 2+)=0.05 mol/L∝C(NH 3)/K b =0.005/1.774×10-5=281﹤500 [OH -]=1.774×10-5+(3.147×10-10+3.548×10-10) =2.89×10-4 mol/LJ =C(Mg 2+)×C(OH -)2=0.05×(2.89×10-4)2 =4.81×10-9﹥K sp(Mg(OH)2)=5.61×10-12 ∴有Mg(OH)2沉淀生成 10-6解:沉淀Fe 3+[OH -]=( K sp(Fe(OH)3)/ [Fe 3+])1/3=(2.64×10-39/0.05) 1/3=3.75×10-13 mol/L 沉淀Fe 2+[OH -]=( K sp(Fe(OH)2)/ [Fe 2+])1/2=(4.87×10-17/0.05) 1/2 =3.12×10-8 mol/L当Fe 3+沉淀完全时,[Fe 3+]=10-5 mol ·L -1[OH -]完全=(2.64×10-39/10-5)1/3=6.42×10-12 mol ·L-1∴pH 完全=14-12+0.8=2.8 ∴pH 开始=14-8+0.5=6.5 ∴pH 的范围为2.8~6.510-7在10mL 0.201-⋅L mol 溶液中加入10mL 含的0.010氨水溶液,计算含多少克CL NH 4才不至于生成()2OH Mn 沉淀?[]1210.0-+⋅=Lmol Mn[]5310*8.1*10*10*01.0--=OH =410*42.0-离子积Q=[][]22-+OH Mn =1010*8.1-()[]13210*06.2-=OH Mn K sp θQ >>SP k 有沉淀生成要使不析出沉淀,应加抑制3NH 电离。

《无机化学》题库(含答案)

《无机化学》题库(含答案)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C) 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 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 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D)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 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 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 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 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C) A.2n2(n 为主量子数); 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 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 D. n + 0.7 规则 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 A.ns2np3 B.ns2np4 C.ns2np5 D.ns2np6 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B) A.B B.C C.Al D.Si 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B) 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 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 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 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 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C) A.亲合能 B.电能 C.势能 D.动能 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 ……………………………(D) A.Na B.Ne C.F D.H 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 A.电子亲合能 B.电负性 C.电离能 D.原子体积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第十章:副族元素(1)

无机化学-第十章:副族元素(1)
• 3.
3 4
铬在医药中的作用
铬是人体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只含有6-7毫克 ,但对人体很重要。尽管需要量很少,但缺铬的问题仍然存 在。 铬在自然界存在缺铬严重的地区糖尿病发病率高。已有 非常足够的证据证明,钻不足引起糖耐量异常,绝大部分最 终发生糖尿病的人都从糖耐量异常开始,预防糖耐量异常起 着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摄入足够的铭,可使糖耐量正常而预 防糖尿病的发生。II型糖尿病病人产生大量胰岛素,但血糖 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随着铬的补充,内源胰岛素减少,糖耐 量改善。含铬丰富的食物,可增强胰岛素的效应,预防糖尿 病的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紫红
绿
蓝紫

淡粉红
粉红

上 如: Cu Ag Au 活 泼 性 逐 渐 减 弱 下
越来越不活泼

核电荷增加,
原子半径并无多少增加, 相当Z*增大,对最外层电子 引力大,化学活泼 性降低。
d区元素在药物中的应用
• 1.KMnO4是最重要的也
是最重要的氧化剂之 一。 • 可用于器械设备的消 毒,它的5%溶液可治 疗轻度烫伤。
Chapter 10 :Transition metals
学习目的
1. 副族元素的范围以及性质。
2.一些副族元素在医药中的运用。
3.副族元素在医药中的应用与前景。


副族元素是指电子未完全充满d轨道或f轨道的元素。副族元素位于长 式周期表的中部,典型的金属元素(s区)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p区)之间,包 括d区、ds区和f区元素。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看,价电子依次填充(n-1)d 轨道(f区元素,价电子依次填充(n-2)f轨道,称内过渡元素),恰好完成了该 轨道部分填充到完全充满的过渡。副族元素又称过渡元素或过渡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一、判断
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
2、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型。

. ............................. ............................. ............................. ................................ ()
3、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 ............................. ..................................()
4、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5、某物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A) 金刚砂;(B) 碘;(C) 石墨;(D) 石英。

2、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 ......................................................()(A) 四面体;(B) 立方体;(C) 八面体;(D) 单斜体。

3、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Si4+ > Mg2+ > Al3+ > Na+ ;(B) Si4+ > Al3+ > Mg2+ > Na+ ;(C) Si4+ > Na+ > Mg2+ > Al3+ ;(D) Na+ > Mg2+ > Al3+ > Si4+ 。

4、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A) 使负离子极化;(B) 被负离子极化;(C) 形成正离子时放热;(D) 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5、下列两组物质:① MgO、CaO、SrO、BaO ② KF、KCl、KBr、KI每组中熔点最高的分别是............. ............................. ...........................................()(A) BaO 和KI;(B) CaO 和KCl;(C) SrO 和KBr;(D) MgO 和KF。

1、C
2、B
3、B
4、A
5、D
三、填空题
1、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类型:Ba2+ ____ e-;Mn2+ ____ e-;Sn2+ _ _ e-;Cd2+ _ _ e-。

2、钾原子半径为235 pm,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

试确定每个晶胞内有___个原子,晶胞边长为__ __pm,晶胞体积为__ _cm3,并推算金属钾的密度为_ _ g·cm-3。

(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
3、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NaCl ___RbCl,CuCl____NaCl,MgO ____BaO,NaCl____MgCl2。

4、氧化钙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 _和_ _;粒子间作用力为_ _,晶体类型为__ __。

1、2;9~17;18 + 2;18。

2、2;543;1.60 ×10-22;0.812。

3、>;<;>;>。

4、Ca2+;O2-;离子键;离子晶体。

第十章固体结构
填空题
1、CO2,SiO2,MgO,Ca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其中熔点最低的物质是CO2 。

2、NaCl的熔点高于RbCl的,CaCl2的熔点低于NaCl的,MgO的熔点高于BaO的熔点。

NaCl,MgO,SrO,KCl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KCl,NaCl,SrO,MgO 。

3、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配位数为12的密堆积中,以ABCABC…方式堆积的是面心
立方密堆积,以ABAB…方式堆积的是六方密堆积。

4、石墨为层状晶体,每一层中每个碳原子采用sp2 杂化方式以共价键(σ键)相连,未杂化的p 轨道之间形成大π 键,层与层之间以分子间力而相互联结在一起。

5、O2-,F-,Na+,Mg2+,A13+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 ,这些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13+,Mg2+-,Na+,F ,O2- 。

Mg2+, Ca2+, Sr2+, Ba2+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Mg2+, Ca2+, Sr2+, Ba2+ 。

6、CsCl型和ZnS型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比分别为8:8 和4:4 ;r+/r-的范围分别为0.732-1.00 和0.225-0.414 。

每个NaCl晶胞中有 4 个Na+和4 个C1-。

7、稀有气体分子均为单原子分子,这些气体的分子间力有色散力,而没有诱导力和取向力。

它们的沸点出低到高的次序为He<Ne<Ar<Kr<Xe 。

8、PH3,AsH3,SbH3的沸点高低顺序为PH3<AsH3<SbH3 ,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氨分子间有分子间力中的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存在,还有氢键。

9、O2-,S2-,Se2-的极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2-<S2-<Se2- ; Li+, Na+,K+,Rb+,Cs+的极化力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s+< Rb+< K+< Na+< Li+ ; Fe3+的极化力比Fe2+的极化力大。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根据能带理论,绝缘体有满带和空带(B)半导体有满带和空带,但禁带宽度较窄
(C)分子间力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氢链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金属钾是体心立方堆积,每个晶胞中只有一个钾原子
2、在金属晶体面心立方密堆积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 D ) (A)4 (B)6 (C)8 (D)12
3、下列离子中,属于(9~17)电子构型的是( C ) (A)S2- (B)Sn2+ (C)Cr3+ (D)Pb2+
4、下列离子中,极化率最大的是( D ) (A)K+ (B)Rb+ (C)Br- (D)I-
5、下列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 (A)Si (B)HF (C)KF (D)Cu
6、下列氯化物熔点高低次序中错误的是( B )
(A)LiCl<NaCl (B)BeCl2>MgC12 (C)KCl>RbCl (D)ZnCl2<BaCl2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单原子分子的偶极矩等于零(B) 键矩愈大,分子的偶极矩愈大
(C) 具有对称中心的分子,其偶极矩等于零(D) 分子的偶极矩是键矩的矢量和
8、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是( D ) (A)NH3 (B)N2H4 (C)CH3COOH (D)CH3COCH3
9、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各种相互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
(A)氢键>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B)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C)氢键>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D)氢键>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下列各组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小顺序中错误的是( B )
(A)AgF>AgBr (B)CaF2>CaCl2 (C)HgCl2>HgI2 (D)CuCl<NaCl
计算题:
已知r(Li+)=60pm,r(F-)=136pm,fHmΘ(LiF,s)=-615.97kJ·mol-1,Li(s)的升华焓为159.37 kJ·mol-1,Li的第一电离能为520.2 kJ·mol-1,F2的键解离能为159 kJ·mol-1,F的电子亲和能为-328.0 kJ·mol-1。

(1)试根据Born-Haber循环计算LiF(s)的晶格能;(2)再根据Born—Landé公式计算LiF(s)的晶格能。

两者的相对偏差是多少?
解:(1)1047.0 kJ·mol-1 (2)1032.6 kJ·mol-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