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岩石记录表
岩石鉴定
岩石鉴定分享作者:红樱桃已被分享46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大理岩
大理石是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 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 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 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 石、石英、方镁石等。具粒状变晶 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
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 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 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 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 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 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 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 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 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 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 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 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 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 80%。
辉长岩
辉长岩,1768年由T.托泽蒂用来称呼异 剥石质蛇纹石及一部分现在命名的辉长 岩,辉长岩为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 的玄武质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广泛分 布于地壳的各种构造环境和月球上。月 球上产出的辉长岩以贫硅、碱,富钙、 钛为特征,并含有陨硫铁、自然金属铁 等宇宙矿物。辉长岩体积密度2.8~3.1g /cm3,孔隙度很小,压缩强度一般20 0~280MPa,粗粒者较低,耐久性也很 高,结构构造均匀,有时具美丽的的花 纹图案,磨光后极富装饰性,因而常用 作高档饰面石材。
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 内部力量(温度、压 力、应力的变化、化 学成分等)改造而成 的新型岩石。固态的 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 力和温度作用下,发 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 重结晶,形成新的矿 物组合。如普通石灰 石和白云岩由于重结 晶变成大理石。
一就大包 下让理含 它我岩: 们们 白 吧了现云 !解在岩 、
石英斑岩
一种典型的酸性喷出岩,与流 纹岩有生成上的联系。 流纹岩中,一般具有斑状结构, 斑晶以长石为主,间有石英。当流 纹岩遭受很大程度的次生变化,长 石暗淡无光,石英斑晶显著,就成 为石英斑岩。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
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3 、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一般地讲,方解石遇稀盐酸后,起泡剧烈,而白云石则需用小刀刻划成粉末后滴稀盐酸,才可见微弱的起泡现象。
2 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常见造岩矿物特征表”,逐块逐项地进行观察。但需注意,教材中所述矿物的各项物理特性,在同一块标本上不一定能全部显示出来,所以在观察时,必须善于抓住矿物的主要特征,尤其是那些具有鉴定意义的特征,如赤铁矿的砖红色条痕、方解石的菱面体解理等。另外,还要注意相似矿物的对比分析,如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石膏等矿物都是白色或乳白色,但在硬度,解理、晶形、盐酸反应方面却有较大差别。
陆源沉积碎屑岩 是在地表由母岩经风化、搬运、堆积、成岩作用而形成 由各类母岩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组成 为钙质、铁质、粘土质等 碎屑结构,宏观层理构造明显 层状 常可以见到化石
常见岩石
常见岩石介绍岩浆岩 (2)1. 橄榄岩 (2)2. 辉长岩 (3)3.玄武岩 (3)4. 闪长岩 (4)5. 闪长玢岩 (4)6. 安山岩 (5)7. 花岗岩 (5)8. 流纹岩 (6)9. 黑曜岩 (6)沉积岩 (7)1. 砾岩 (7)2. 砂岩 (7)3. 页岩 (9)4. 泥岩 (10)5. 石灰岩 (11)6. 鲕状灰岩 (11)7. 生物灰岩 (12)8. 油页岩 (12)9. 铁质岩 (13)10. 火山角砾岩 (13)11. 凝灰岩 (14)变质岩 (14)1. 板岩 (15)2. 千枚岩 (15)3. 片岩 (16)4. 片麻岩 (17)5. 石英岩 (18)6. 大理岩 (19)7 矽卡岩 (20)8. 红柱石角岩 (20)9. 糜棱岩 (21)常见岩石介绍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同心圈层构造所组成的球体。
这些圈层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层,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部圈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里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层,有表及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也就是说,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的表面。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
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花岗岩等;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介于深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是“浅成岩”,如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认识几种岩石实验报告
认识几种岩石实验报告岩石是地壳的主要构成部分,了解岩石的性质和特点对地质学和地质工程学都至关重要。
下面是几种岩石实验报告的介绍:1. 矿物组成分析:该实验主要针对岩石中的矿物成分进行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反应,确定岩石中各种矿物的存在和含量。
实验中可以使用化学试剂,如酸、碱等,进行鉴定和测试。
2. 岩石物理性质测试:这种实验主要测试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弹性模量等。
通过测量和实验,可以了解岩石的力学特性和物理性质,对岩石的使用和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3. 岩石水分含量测试:岩石中的水分含量对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该实验通过称量和烘干的方法,确定岩石中水分的含量。
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天平和烘箱等设备。
4. 岩石抗压强度测试:该实验是测试岩石抗压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岩石样品上施加压力,然后测量岩石的破裂强度和抗压强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岩石试验机。
5. 岩石渗透性测试:该实验是测试岩石渗透性和孔隙度的方法。
通过向岩石样品施加一定压力,然后测量岩石中的水流量和渗透率。
该实验可以评估岩石的渗透能力和水文特性。
6. 岩石化学腐蚀实验:该实验是研究岩石在特定化学环境下的腐蚀和稳定性。
通过将岩石样品浸泡在酸或碱等化学溶液中,观察岩石的溶解速度和化学反应。
实验结果可以提供岩石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稳定性评价。
7. 岩石剪切实验:该实验是测试岩石剪切力学性质的方法。
通过在岩石样品上施加剪切力,然后测量岩石的剪切刚度和剪切强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岩石力学试验机。
总结起来,岩石实验报告涉及到矿物组成分析、物理性质测试、水分含量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渗透性测试、化学腐蚀实验和剪切实验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岩石的特性和应用。
野外常见岩石描述
斜长浅粒岩,风化色与新鲜面均为灰白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石榴石构成。
其中斜长石(65%±)灰白色,半自形板状-他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约0.5mm;石英(30%±)烟灰色,他形粒状充填,约0.5mm;黑云母少量,黑褐色片状,被绿泥石交代;石榴石少量,他形粒状,约为0.5mm,被绿泥石交代。
橄榄方解石大理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大理岩(55%),白云岩(35%),橄榄石(10%)。
英云闪长岩,风化色为淡黄色,新鲜面为灰白色。
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组成,其中,斜长石近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含量约为60%。
石英它形粒状,含量约为25%,零散定向分布。
黑云母片状,含量为约10%,局部绿泥石化。
石英闪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黑色,粗-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构成。
其中斜长石近半自形板状-他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具绢云母化,含量75%。
石英他形粒状,含量15%。
黑云母鳞片-叶片状,零散略显定向分布,含量10%。
闪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黑色。
岩石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组成。
其中斜长石(70%±),近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绢云母化明显;角闪石(15%±),它形柱、粒状,与黑云母、石英等混杂定向分布。
黑云母(10%±),片状,主与角闪石混杂相对显条纹状定向分布;石英(5%±),石英它形粒状,零散或集合体呈似条纹状等定向分布。
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白色,变余粉晶结构,似板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生物碎屑组成。
其中方解石(90%±),它形粒状,杂乱分布;白云石(5%±),它形粒状;生物碎屑(5%±),主为棘皮类,零星分布。
灰黑色细砂板岩,风化色为黑色,新鲜面为灰黑色,变余粉砂状结构,似板状构造。
常见岩石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1.砾岩 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 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
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 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 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 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教科版科学四下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实验记录单
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探究记录表姓名:_________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魔鬼塔蕨类植物化石菊石化石土壤剖面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探究记录表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3.《岩石的组成》探究记录表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石英长石云母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探究记录表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5. 《岩石、沙和黏土》探究记录单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 _ 探究目标观察、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探究过程一、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并记录下来。
观察方法岩石沙黏土看一看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闻一闻摸一摸二、观察、比较沙和土壤两者的不同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方法沙黏土团一团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涂一涂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痕通过观察,岩石、沙和粘土有什么特征;两个小球要团得一样大。
6. 《观察土壤》探究记录单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 _ 探究目标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探究过程探究环节探究方法特征一、初步观察采集回来的土壤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其他二、观察土壤颗粒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并按照颗粒大小进行排序、观察。
三、放入水中观察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用小棒搅拌后静置,用图文记录整个过程出现的现象搅拌前搅拌静置后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我的发现通过观察和实验,我发现:土壤由组成的。
7.《比较不同的土壤》探究记录单姓名: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年____月_ _ 探究目标观察、比较并不同土壤的特性。
探究过程探究:观察、比较三种不同土壤的特征实验方法特征1号土壤2号土壤3号土壤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用手触摸感受光滑度将潮湿的土壤团成小球,看哪一种能够团城小球黏性容易团不容易团容易团不容易团容易团不容易团将水倒入装有土壤的漏斗中,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渗水性1、我预测号土壤渗出的水最多。
各种常见岩石照片及描述(下)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 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质条 带白云岩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藻团块)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变形构造灰岩条带)
含砾砂岩,粒间孔分布较均匀,面 孔率达8%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黄色油斑内碎屑石灰岩(藻灰岩团块)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黄色泥灰岩 :高缝面方解石充填
1、【岩心】Or 【岩屑】:鄂尔多 斯盆地 山1组 2、【钻进工艺】: 常规钻井 3、【岩心讲解】: 岩心较疏松,断面 干燥,无咸味,密 闭试验呈薄雾~无 雾状无水珠,浸水 试验见气泡呈串珠 状冒出。钻遇浅灰 色中-粗粒岩屑石 英砂岩9.6m,测井 解释含气层1.5m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山西组 4、【岩心讲解】:泥岩,见植物化石碎片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山西组 4、【岩心讲解】:钙质胶结致密细砂岩, 砂岩中常含有黑色的碳屑。
1、【岩心来源】:鄂尔多斯盆地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二叠系太原组 4、【岩心讲解】:黑色泥岩,还原环境下常见黄铁矿结核
1、【岩心来源】:柴西 2、【钻进工艺】:常规钻井 3、【所属层位】:N2 4、【岩心讲解】:灰色灰质泥岩(见方解石脉、高缝发育)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
教科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PPT课件1
游戏规则:
描述岩石1个或2个明显的特 征, 让其他同学一下子就能猜出 这块岩石的名称,大家能猜出来 就说明你的描述成功了。
No Image
1.所有制 形式单 一,排 斥多种 经济形 式和经 营方式 。 2.经营决 策集中 在国家 手中, 企业缺 乏自主 权。 3.分配实 行统收 统支, 国家统 负盈亏 ,吃“ 大锅饭 ”。 4.否定商 品经济 的存在 ,否定 市场及 价值规 律对经 济的调 节作用 。 5.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放学生的思维 ,让学 生们进 行抢答 。 6.总结答案,鼓励表扬。不要求“标 准答案 ”,理 解意思 就行 7.师生总结,生答,师引导总结。
铁杆学区
张媛
岩石观察记录表
捏住胶头
竖直取出
悬空对准
竖直放回
温馨提示:
1. 小组内分好工,明确观察的任务和记录的内 容;实验过程中边观察边记录。
2. 滴稀盐酸时要小心谨慎,滴过稀盐酸的岩石 要用镊子夹住放在水中清洗,然后用毛巾擦干。 实验完毕,组长马上把稀盐酸交回原处。
3. 实验完毕,请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用自己 的话来描述岩石的特征。
常见矿物岩石识别实验报告
常见矿物、岩石识别实验报告
⑴实验目的:
1)通过在室内对手上的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的矿物与岩石,掌握其各种物理特征;2)区分相似矿物;3)根据各种特征对岩石准确命名;4)对矿物与岩石进行分类;
(2)实验仪器:
放大镜、计算机
(3)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1)观察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状、片状、致密块状等集合体)与物理性质(颜色、光泽、解理等),2)还可以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的条痕,用指甲或小刀来估计硬度;3)对矿物进行分类;4 )观察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5)按三大类岩石进行分类;6 )观察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对火成岩进行分类;7)观察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对沉积岩分类;8)观察变质岩的矿物、结构、构造等
(4)实验结果分析(重点部分):
矿物分类:
三大岩类:
区分相识岩石:
相同点
普通辉石
颜色均为绿黑至黑色, 条痕为灰绿色,玻璃光泽,
普通角闪石
两组解理
(5)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严肃认真。
2)爱护仪
器,保持 环境卫生。
3)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
4)室外采集岩石样品
不同点
辉石晶体为短柱状
角闪石晶体为长柱状
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5)室内识别岩石样品时不得大声喧哗,节约水电。
(6)总结与感悟:通过老师讲解与认真地观察,认识了常见的矿物与岩石,能对岩石进行初步的分类与描述,能通过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与颜
色等物理特征,对岩石进行完整、准确的命名。
认识矿物与岩石的实
验,为以后的野外实习奠定基础。
14认识常见岩石
岩石的应用
【做建材的岩石】如大理岩的岩面质感 细致,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花岗岩 多用于寺庙里的龙柱、地砖、石狮。
岩石的应用
【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如含金的岩石经 过风化和侵蚀作用,金会被分离出来而 成自然金,因为金比泥沙重得多,容易 沉积下来,经过淘洗,就成为黄金。
岩石的应用
【珍贵的宝石】岩石中的矿物若具有坚 硬、稀有、耐久、透明且颜色美丽的特 点,即常被用来作为装饰品,一般称为 宝石。
【岩石】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 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之后的 样子。 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 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
下面的物体中,哪些是岩石?为什么 说它们是岩石?
大理岩
煤
砖
砾岩
鹅卵石
玻璃块
【岩石的种类】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 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 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 岩。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地壳深处
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 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 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形成
流动的岩浆
沉积岩,岩石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 、风
吹、浪打,会风化逐渐破碎成为沙砾和泥土。沉 积形成慢慢固结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岩石的风化 砾 岩
油页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
绿石英岩 板岩 大理岩
※ 化石 沉积岩里常有化石— —古代动物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鱼化石
树叶化石
有昆虫的琥 珀
※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燃性 有机岩。
【煤】地下的煤层是古代森林中植物 的遗骸形成的。
煤 的 形 成 过 程
认识常见岩石
露天岩石
山涧旁
被森林覆盖
在下面的物体中,哪些是岩石?为 什么说它们是岩石?
• 砾岩
玻璃块
水泥块
砂岩
砖
煤
大理石桌凳
饰品
雨花石饰品
• 103克拉
金刚石
103克拉
可制作玻璃刀 或钻头。质优 粒大的金刚石 可做精美的钻 石饰品。
滑石
•
有滑腻感, 是生产化妆 用品的好原
有无气孔
是否冒气泡
较硬
无
否
较硬
有
否
软
无
否
较软
有
是
较软
无
是
给岩石分分类
颜色、结构 软 硬 有无气孔 是否冒气泡
•再见!
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岩
• 1.花岗岩
岩浆岩
岩浆岩
• .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 广的喷出岩。矿物成 分以斜长石、辉石为 主,黑色或灰黑色, 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 状构造,玄武岩本身 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 石原料。
花岗岩•颜色:来自白色或•肉(粉)红色
•
结构:花斑状或粒状
玄武岩
•
颜色:黑色、黑褐色、
•
暗绿色
•
结构:致密状或泡沫状
页岩
•
颜色:红、黄、黑等
•
结构:泥沙质小颗粒状
石灰岩
•
颜色:灰色或灰白色
•
结构:碎屑或晶粒结构
大理岩
•
颜色:白色或灰白色
•
结构:具粒状变晶结构
花岗岩
软硬:较硬
玄武岩
软硬:较硬
页岩
软硬:软
石灰岩
•
软硬:较软
大理岩
认识岩石
长春街小学
放大镜
稀盐酸
镊子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
实验员:
岩
石 岩石
编 颜色
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生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滴稀盐酸的
反应
层气斑条物
岩石种类
理 孔 点 纹 痕 粗 细 松 紧 冒 不冒
迹 粒 粒 散 密 气泡 气泡
6
2
8Leabharlann 5符合的打“√”符合的打“√”
层
气
理
孔
斑点
条 纹
生物痕迹
温馨提示:
1、每人选择一块自己感兴趣的岩石,先仔细地 观察它们的主要特征, 然后再组内交流,完成 记录表。
2、滴稀盐酸时要小心谨慎,如果手上不小心接 触了稀盐酸,请立即将手放入水杯中清洗。
3、观察记录结束,请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用 自己的话来描述岩石的特征。
砾岩 √
砂岩
小石或卵石
松散
颗粒 粗细
多孔
浮石
颗粒粗或中等
紧密
颗粒有不 同的颜色
花岗岩
微细颗粒
滴
成层
稀
盐
冒
石灰岩
泡
颗粒晶莹, 有的有纹理
敲击后 有砰声
板岩
大理岩
√
敲击后 无砰声
页岩
大理岩
花岗岩
砂岩
石灰岩
花岗岩
砂岩
页岩
砾岩
石灰岩
大理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观察岩石标本
1.介绍科学器材及药品。
2.讨论:我们利用这些科学器材及药品在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滴稀盐酸:
★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衣服、皮肤上,所以实验时要在岩石下垫上一张纸(或培养皿),并用滴管在岩石上小心地滴一两滴稀盐酸即可。(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盐酸应该是稀释以后的稀盐酸,在稀释稀盐酸时,要将盐酸倒入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边倒边搅拌,切不可将水向盐酸中倒,以防意外。)
★实验完毕后,应用镊子夹住岩石在清水杯中清洗,将用过的垫纸(或培养皿清洗干净)放进纸篓子。
放进水里:
岩石应沿着烧杯壁轻轻放入,以免打碎烧杯。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实验总结
交流观察结果,认识岩石的主要特征。
4.整理器材
清洗相应的器材,并进行整理,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遇酸反映等方面各有特征。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岩石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1、认识常见岩石
实验器材:岩石标本若干、放大镜、稀盐酸(也可用醋代替)、烧杯、滴管、镊子、白纸、小木锤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提出观察要求
1.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科学地观察岩石标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