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铍针在颈肩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
![铍针在颈肩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52f77c5ef7ba0d4b733b51.png)
疼痛的组织特征
7 筋膜: 筋膜是纤维性组织, 浅筋膜是疏松结 缔组织, 富含脂肪;深筋膜是致密结缔组织。 浅筋膜用于促进肌肉之间的运动, 并有绝缘的 作用, 神经血管束行于浅筋膜内, 其主干在深 筋膜内. 位于皮肤和肌肉之间的脂肪在脂膜炎 的疼痛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脂筋 膜炎是纤维质炎的一种形式。 由于关节功能 障碍, 产生皮肤和浅筋膜, 深筋膜及肌肉间的 粘连。
一、不断增加的组织压力造成对神经直接的压迫损害;
二、承受组织压力增高而带来的血供缺乏导致神经的缺 血性损害;
三、卡压后轴浆运输受到影响;
四、神经受到严重的卡压时,神经束膜可发生显著的病 理变化,束膜增厚、束间粘连或疤痕形成,以及神经 外膜增厚,使得神经束变硬变窄,不能完成其生理功 能而形成继发的卡压因素。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病理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 现,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感觉过度、疼痛等常见症状,在祖国医 学中属于“麻木”、“不仁”、“痹 症”、“痛症”等范畴。
病因
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 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 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 任何炎性渗出或软 组织增生肥厚, 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再如关节周 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 这些部位的神经末 梢分布特别丰富, 软组织的结构致密, 活动范围相 对较小。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 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 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全身性:生理性妊娠、更年期的妇女、老年人以及某 些全身性病的患者易发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类全 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 肢 端肥大症、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结 核病、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过量所致的昏迷、营养不 良、血液病和麻风等。其中老年人常患皮神经卡压综 合征可解释为老年期周围神经系统的组织、生理、生 化等方面改变,以及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和脊椎病等慢性疾病,而使神经对压迫的耐受性差。 此外,消瘦、活动少和惯于长时间处在某种姿势不动 也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附加因素。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4909a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b.png)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钟亚彬;乔晋琳【摘要】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27)012【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综述【作者】钟亚彬;乔晋琳【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刘海永[1]通过针刺阿是穴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在观察的102例患者中,治愈89例,占87.2%;好转12例,占11.8%;未愈1例,占1.0%。
总有效率为99.0%,针刺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存积的化学物质的代谢,减轻对神经的刺激,而消除疼痛。
张庆力[2]运用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痊愈165例,占80.1%;显效30例,占14.6%;好转11例,占5.3%。
李晓清等[3]通过火针治疗本病,观察的30例患者中,治愈 22例,占 73.3%;好转 8例,占26.7%。
由于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血疏通,经脉肌肤得以濡养,则疼痛麻木自除。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课件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17a9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6.png)
03
铍针的导热性能好,可 以快速传递热量,促进 血液循环
04
铍针的生物相容性好, 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治疗原理
A
铍针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针 刺皮肤,刺激皮神经,缓解疼痛。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原理
B
是通过针刺刺激皮神经,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神经压迫,减轻疼痛。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效果
C
显著,无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
01
运动障碍:肌 肉无力,活动 受限
03
反射异常:反 射减弱或消失, 如膝反射、踝 反射等
05
02
麻木:感觉减 退或消失,可 伴有刺痛感
04
皮肤感觉异常: 皮肤感觉异常, 如烧灼感、蚁 走感等
2 铍针治疗原理
铍针特性
01
铍针是一种细长、坚硬 的金属针,具有很高的 硬度和韧性
02
铍针的表面光滑,不 易损伤皮肤和组织
04
铍针治疗期间,应避免剧 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 影响治疗效果。
03
铍针治疗后,应指导患者 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 巩固治疗效果。
02
铍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 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铍针治疗前,应充分了解 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 确保治疗安全。
4 铍针治疗案例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 45岁,右上 肢麻木疼痛
铍针治疗可
3 以减少药物 使用,降低 副作用
铍针治疗可
2 以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 量
铍针治疗可
4 以促进神经 修复,提高 神经功能
治疗优势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铍针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麻木感 铍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铍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铍 针 技 术
![铍 针 技 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4cab787fd5360cba1adbf3.png)
进针:有点刺法和弹刺法两种
点刺法: 术者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 球或无菌纱布块捏住针体, 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双手骤然向下,使 铍针快速穿过皮肤, 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 有种空虚感, 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 会遇到较大 的阻力, 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 根据不同的病情, 进行松解针法。
铍针技术
长沙市中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东院针灸科 高智颖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是指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
筋膜的紧张、软组织的粘连等)受到慢性套压 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 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 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
一、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点刺法:
主要用于卡压处肌肉组织较薄的头部及四肢
末梢。 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旁, 右手持铍针垂直在卡压点上将针尖点刺,不 留针,轻点后即迅速出针。 一般进针较浅(不超过0.5 cm)。
3、刺割法:
主要适用于卡压后有条索形成的皮神经卡压
综合征。 持针刺入预先选定的部位(部位一定要准确)达 一定深度后, 用针头的刀刃来回划割一下,通常划动度在1 cm左右,以划破条索为目的,动作要轻巧灵 活,不可粗暴。
(一)、
疼痛 1、疼痛的部位:多见于颈、肩、腰、背、臀 或四肢关节的骨突部位。 2、疼痛的时间:静息痛。 3、疼痛的性质:慢痛,呈烧灼感,定位较差, 持续时间长,有时呈难以忍受的疼痛,伴有 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
(二)压痛
选准压痛点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前
提。
感觉异常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临床常见感觉 异常改变,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 失。其特点是范围较小,界限模糊,定位往 往在一个皮节的范围之内。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a7f0d0a58da0116c174997.png)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1 (8) : 7276 .
[ 3 ] 何伟晔 . 针推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例 [J ]. 陕西 中
医, 2001, 22( 10) : 610 .
( 收稿 2007212 2 31; 修回 2008201 2 08)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4 例
尹辛成 张 翔 孙佩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100010) 摘 要 目的: 探讨铍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4 例, 采用铍针疗 法为主配合口服颈痛颗粒; 对照组 54 例 , 单纯采用中、 低频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 88. 4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P < 0. 05) 。提示: 铍针治疗的机理是减轻筋膜的张 力来解除对皮神经的压迫 , 从而缓解症状; 颈痛颗粒的作用在于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主题词 颈椎病 �针灸疗法 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 铍针 @ 颈痛颗粒 自 2004 年至 2007 年, 我科采用铍针配合药物治 疗颈椎病 ,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患者 108 例 , 其中男性 44 例 , 女 性 64 例, 男∶女= 0. 6875 ∶1; 患者年龄最小的为 35 岁, 最大的为 65 岁, 平均 46 岁; 病程最长达 15 年 , 最 短 2 月, 平均 5 年。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于 1994 年 6 月 28 日发布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 主要标准 如下: 临床症状: 颈肩部疼痛不适 , 颈部僵直 , 上肢放射 痛或手指麻木。 检查体征: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 颈肌紧 张, 病变颈椎棘突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 可触及 条索和硬结,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阳性。 影象 学检查: X 线显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增生 明显 ,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 或 C T 可见椎体后赘 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纳入病例标准: 年龄在 35265 岁 之间。 将符合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神经根型颈 椎病的诊断标准并坚持连续治疗者, 作为入选病例。 治疗方法 108 名患者均为北京中医医院 门诊 病人 ,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铍 针药物治疗组 ( 简称治疗组 ) 和理疗对照组 ( 简称对照 组) 。 治疗组: 本组 54 名患者口服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 “颈 痛 颗 粒”( 批 号: 国 药 准 字 Z19991024 ) , 服用以开水冲服 , 每日 3 次, 每次 1 袋, 服 用 2 周。用药期间应用铍针治疗 2~ 3 次。 铍针疗法: 铍针的规格: 直径 0. 5~ 0. 75 mm , 全 长 5~ 8 cm , 针头长 1 cm , 针体长 4~ 7 cm , 末端扁平 带刃 , 刀口为斜口, 刀口线为 0. 5~ 0. 75 mm 。 针柄是 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 , 长约 3~ 5cm 。治疗时要使刀 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 以辨别刀口线 在体内的方向。 治疗过程: 患者取坐位 , 以颈肩部压痛 点为进针点。常规术区消毒 , 术者戴无菌手套。医者左 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 右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铍 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 , 使针尖通过皮肤、 皮下组织到 达深筋膜, 在进针过程中可有 2~ 3 层的突破感, 寻找 沉紧涩滞的针感, 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 , 即松解卡 压之处的软组织, 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 不捻 转, 不留针 , 疾刺速拔。出针后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 压针孔止血, 无需敷料覆盖包扎。 每 2 周为 1 个疗程 , 共治疗 2 个疗程。对照组: 本组 54 名患者单纯采用中 低频治疗仪治疗。每周治疗 5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共 治疗 2 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治疗 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估标准对颈肩部疼痛、 颈部活动 范围、 麻木程度三个主症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 轻度、
铍针结合理筋治疗锁骨上神经卡压综合征53例
![铍针结合理筋治疗锁骨上神经卡压综合征53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69544d33687e21af45a934.png)
的疼痛程度做 出评定 。治愈 : 治疗后 疼痛指数 为 0 。受 损神 经支配 区无疼痛 , 无感觉异常 , 压痛 , 无 软组织张力 治疗 前后 下 降明显 , 局部痛性结节或条索状包块消失 , 功能完全 正常。
铍针结合理筋治疗锁骨上 神经卡压综合征 5 3例
胡思进 孙蓓伟 周童飞 叶会 跃 陈 劲
2 燕铁斌. 现代康 复治疗技术. 肥 : 徽科学 技 术 出版社 ,94 合 安 1 : 9
6 2.
3 赵建华. 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 中国康 复,06 2 ( ) 4 . 2 0 :1 1 : 4 4 谭儒民. 综合疗 法治疗肩周炎 6 例 . 8 中国康复 , 0 , ( )2 . 2 31 4 : 0 8 4 5 辛玉甫 , 刘宏建 , 陈勇, 关节腔 内注射透 明质 酸钠 配合关 节松 等. 动术 治疗肩周炎 的临床观察. 中华物理 医学与康复杂志 ,04 2 20 ,6
围略大于治疗 的操作范 围 2倍 。 22 铍针 . 用点刺法 进针 , 进针方 向垂直 于肩胛 骨 内上角 骨表面 , 进针 深度 可达肩胛 提肌的腱 附着 点。平行肩胛 提肌 腱的轴 向行线式松解 3— 5针 , 将针提至皮下 , 按压局部 疼痛
减轻或消失后 出针 。无 菌 敷料按 压 局部 2—3分后结 束 治
明显改 善( 00 ) 综合 分值 明显 提高 , P< .5 , 两组 比较亦 有显
铍针疗法(修改版)(参照资料)
![铍针疗法(修改版)(参照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38f5fbdaaea998fcc220ef7.png)
铍针疗法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它起自古代九针,完善于现代,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节概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中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董福慧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和科研,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并根据皮神经卡压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铍针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其所使用的铍针起自古代九针。
《灵枢·九针》载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三曰钅是针,长三寸半;……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钅是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在临床上有大量常见的以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和不适,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有相当数量属于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卡压”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而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
术中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张力性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
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第二节铍针疗法一、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定义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皮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周身的皮肤及筋膜中。
2.病因1)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任何炎性渗出或软组织增生肥厚,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
再如关节周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这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特别丰富,软组织的结构致密,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铍针在临床的应用
![铍针在临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31c64da8956bec0975e3dd.png)
铍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临床症状 以腰部肌肉紧张、局部胀痛为主要症状为主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提示腰椎间盘以膨隆为主。
铍针在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又称胫前跛行、胫腓 综合征、胫中综合征,夹板胫等。其发病率 不高,但近年来有增长趋势,应引起注意。
临床表现 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型: Ⅰ型 运动型发生于剧烈的运动或行军运动后,突然 胫前部疼痛,上床休息时加重。 Ⅱ型 运动时发生,休息即好,肌肉没有坏死,但胫 前间室松解后,症状即消失。 Ⅲ型 血管疾患型,为血管外伤,疾病或栓塞所致。 Ⅳ型 小腿外侧间隙综合征,症状与胫前间隙综合征 相似。但主要是腓骨肌受累,由于腓神经深支在外 侧间隙缺血而变性,也有胫前肌等的麻痹。
此症最早报道是发生在剧烈的运动或行军之后, 因此,称为“行军性坏死”,以后报道在骨折、 动脉病患或损伤、胫前肌疝修补、下肢扭伤,甚 至静脉输液和癫痫等患者都有发生。 关于本征发病机制目前较多的是肌肉微循环障碍 学说。对各种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造成红细胞 聚积,体液由微血管外渗,组织肿胀压力增加, 又进一步影响微循环,最后导致肌肉坏死。这一 机制在一般肌肉中表现不明显,但在一个密闭的 间隔腔中则矛盾突出。 手术中可见肌肉膨出,伤口不能闭合,即是证明。 至于血管损伤则系动脉不能灌注,组织缺氧,使 微循环障碍所致。 关于运动型可能由于剧烈的运动造成组织出血, 水肿所致,慢性可能属于运动时肌肉体积增大, 使间室压力增大所致。
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一般好发于肩胛骨下方的肋间隙,患者常有 投掷或剧烈挥臂的病史,症状严重者影响呼 吸及肩关节运动。 压痛点位于肩胛下角或肩胛骨内缘,局部可 触及条索壮物质或结节,压痛明显,卡压点 多是1~2个,重坠感强,上提肩胛骨疼痛加剧, 有时可牵及前支。
铍针疗法(集)
![铍针疗法(集)](https://img.taocdn.com/s3/m/c35796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b.png)
铍针疗法(集)•中医铍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 个回复 - 85 次查看患者均为针灸门诊的患者,男56例,女35例,年龄19 -74岁,病程2 d-35年。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①有外伤或受凉史;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③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 ...2016-8-12 16:55 - 大道至简 - 铍针疗法•铍针疗法治疗甲下血肿1 个回复 - 94 次查看患者年龄20一65岁,平均26. 5岁。
均为单纯甲下血肿,发于手指者11例,足趾者26例。
临床表现为手指、足趾末端明显胀痛或剧烈跳痛,进行性加重,甚至难以入睡。
伴指(趾)腹张力增大、指(趾)尖纵向压痛,均摄X线 ...2016-8-8 16:41 - 百草堂 - 铍针疗法•铍针疗法治疗肩周炎1 个回复 - 111 次查看本组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46一63岁,平均55岁。
病程6一22个月。
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肩周炎”诊断标准1)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肩 ...2016-8-5 16:45 - 妙手仁心 - 铍针疗法•铍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 个回复 - 128 次查看患者均为康复科就诊患者。
符合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标准;年龄40-70岁;病程在3月以上;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精神、肿瘤等疾病。
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脱落1例,实际 ...2016-8-1 16:59 - 五行养生 - 铍针疗法•中医铍针疗法治疗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1 个回复 - 97 次查看患者(107膝),男性21例,女性65例;年龄12一83岁,平均52.1岁;病程2周一25年;左膝29例,右膝36例,双膝21例。
所有患者均有膝关节反复疼痛,行走或上、下楼梯困难;膝关节内侧明显压痛点;部分患者膝关节肿胀或不 ...2016-7-27 16:48 - 冰儿 - 铍针疗法•中医铍针疗法治疗颈腰痛1 个回复 - 80 次查看患者均来源于门诊,根据病史、症状、查体等确诊,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320例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320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7325be561252d381eb6e6a.png)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320例摘要目的总结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综合康复治疗经验。
方法对320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观察综合应用中药塌渍、针刺、超短波、药物四种方法对本病的临床治疗。
结果治愈280例,好转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5.6%。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使皮神经及周围软组织在多层次、多靶点上得到干预;其减张减压、消炎镇痛的疗效显著,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中药塌渍;针刺;超短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个早已存在但未引起重视的临床常见病,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的董福慧教授于2002年首次提出该病名。
从2011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综合应用中药塌渍、针刺、超短波、药物四种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320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年龄15~74岁,病史3个月~5年;男180例,女140例;15~20岁52例,21~40岁139例,41~60岁102列,61~74岁27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9例,胸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46例,腰臀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87例,四肢关节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18例。
诊断标准[1] :①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
②明确的局部压痛点。
③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
④局部肌肉紧张但不影响躯体运动。
⑤除外其他神经源性及肌源性疾病。
1. 2 治疗方法1. 2. 1 中药塌渍采用本科自制的中药处方,主要组成:大黄100 g、当归100 g、川芎100 g、丹皮100 g、乳香100 g、没药100 g、丁香100 g、花椒50 g、红花100 g、血竭50 g、冰片30 g、桂枝100 g、细辛100 g、川乌100 g、附子100 g、三七100 g等。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0 ml,用较大不锈钢锅浸泡1 h,煎30 min,连续两煎,混合入壶,冰柜冷藏,备用。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65b4f0c26fff705cd170a53.png)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铍针、手法、药酒联合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的疗效。
方法:用针灸用具中的刃宽约3mm的铍针,先确定扳击点,严格无菌操作,局麻后用铍针剥离;术后3天开始用手法治疗,15天后用药酒外用治疗。
结论:病例在用铍针、手法、药酒联合治疗前均进行过其他治疗,甚至用小针刀治疗,且疗效不佳,多数诊断为腰突症,甚至经治医建议手术治疗。
铍针充分剥离,手法治疗保持铍针的疗效,中药巩固治疗,使皮神经得以恢复,使病情好转或痊愈。
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炎铍针手法药酒联合治疗臀上皮神经炎(或臀上皮神经损伤)是腰腿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此症多数因弯腰姿势不当或扭伤,引起臀上皮神经的移位致臀部疼痛,有时会蔓延至大腿,但不会超过膝盖。
患者一般有腰部损伤或受风寒史,伤后患侧腰臀部酸痛、刺痛,甚者有撕裂痛,大腿后侧之膝以上部分可有牵扯痛,腰部前屈受限。
由从坐位而立起时,须抓扶才可站起,臀上皮神经由腰1、2、3神经后支之外侧支组成,通过腰背筋膜进入皮下,越过髂嵴上方行至臀正部皮肤,受到臀部皮下脂肪的衬垫和保护。
臀上皮神经分为外、中、内3支,以中支最长,甚至可以越过臀沟至大腿后侧。
其神经在髂嵴下方一段易受损伤或者发生细微的解剖位置改变,中医称为“筋出槽”。
病久者,常在髂嵴中下方形成条索状纤维,按之疼痛。
在髂嵴中点下3~4cm处有明显压痛点伴麻胀感,可触到痛性筋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无神经根性症状。
痛性筋束一般为“扳击点”,触之可加重平日所表现的症状,有时不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条索状物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体征之一,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此痛性筋束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应加以区别对待。
虽然臀上皮神经炎与坐骨神经炎的患者都会感到腰臀部疼痛,也同样有刺痛、酸痛或撕痛的感觉,但臀上皮神经炎的患者腰部向前屈时,疼痛会明显加重且不出现神经根性症状。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3岁,40~50岁18例,50~60岁9例,60~65岁5例;只右侧发病14例。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0c2a7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f.png)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陈敏;左振芹;向东东;陈裔英;乔晋琳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3(029)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方法:把90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4.4%,对照组的愈显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疗法是一种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陈敏;左振芹;向东东;陈裔英;乔晋琳
【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小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35例 [J], 柳爱红
2.弧刃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37例临床观察 [J], 王学昌;刘延青;张董喆;张中义;周松林;刘玉明;李科;程少丹;牛朝阳
3.探讨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的发病机理和针刀治疗本病的机制 [J], 陈润林
4.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9例 [J], 王基萍;王春叶;张锡娥
5.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J], 周建国;陈军刚;毛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77b9f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f.png)
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陈敏;左振芹;向东东;陈裔英;乔晋琳【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tomology in treating the lateralfemoral cutaneous nerve. Methods: Ninty patients with the lateralfemoral cutaneous nerv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a treatment group of 45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45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cupotomology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therapy. Results:The cure rate was 84. 4%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68. 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Conclusion; Acupotomology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e lateralfemoral cutaneous nerve.%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疗效.方法:把90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4.4%,对照组的愈显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疗法是一种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针刀疗法;针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作者】陈敏;左振芹;向东东;陈裔英;乔晋琳【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亦称Bernhardt-Both综合症、股外侧皮神经炎、感觉异常性股痛,是指股外侧皮神经在循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髂腹股沟处受到周围病变组织的牵拉、挤压而导致大腿前外侧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中的一种。
臀上皮神经炎中医外治研究近况
![臀上皮神经炎中医外治研究近况](https://img.taocdn.com/s3/m/bf78e2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2.png)
臀上皮神经炎中医外治研究近况王晓红【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473-475)【作者】王晓红【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卫生学校中医教研室,安徽阜阳2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9臀上皮神经炎中医外治有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李常法等[1]用排针攒刺松解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患处采用一排或多排排针攒刺,共治疗40例,治疗4周后,显效3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涂慧英等[2]用毫针齐刺腰3~5夹脊穴,髂嵴中部痛点,并施以艾灸。
治疗臀上皮神经炎20例,临床治愈1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李新伟等[3]用五虎擒羊针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五针并用,效果较好。
于卫民等[4]采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66例,治愈23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90.9%。
一手拇指首先先垂直于臀上皮神经疼痛性条索左右各分拨数次,然后顺着向下按压数次,直到双手拇指触诊时感到条索样物平复或基本消失,随后采用分筋、理筋手法,直至包块平复。
谢晓焜等[5]采用弹拨牵拉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2例,治愈29例,好转13例。
弹拨牵拉手法分为六步操作,首先在腰臀部及患处施以揉、按、、拿、推等手法放松局部肌肉,再用拇指指腹点按患侧的气海俞、肾俞、环跳、承山等穴。
术者用双手拇指重叠弹拨压痛点,以患者能耐受为限。
而后施以腰椎扳法、牵拉法。
最后放松腰臀部,推督脉及膀胱经,结束手法。
曹刚毅[6]采用单纯按摩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0例,痊愈29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5.0%。
6个月后随访,痊愈2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0.0%。
术者采用单纯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分为理筋解痉法、理筋整复法、舒筋活血法三步。
首先施以快速提捏、局部按揉手法使局部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弹拨令其复位,而后患者以趴跪位充分牵张腰臀部肌肉,术者以按揉手法充分平复患处的肌筋。
杨海文等[7]使用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彻底松解狭窄的深筋膜出口,解除卡压,总有效率92%。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三册试卷1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三册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b694a3d604a1b0717fd5dda4.png)
古浪县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A、透热B、扩热C、传热D、散热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B、渎鼻C、足三里D、外膝眼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A、活血化瘀B、祛风除湿C、消肿止痛D、通络散结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A、祛瘀生新B、活血散结C、消肿止痛D、活血化瘀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A、中枢神经靶点B、外周神经靶点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A、平衡针B、火针C、铍针D、雷火灸法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B、平补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C、双点温和灸、多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D、雀啄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两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A、钩治B、割治C、挑治D、灸疗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A、运动区上2/5B、运动区中2/5C、运动区上1/5D、运动区中1/5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A 、孕妇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C、70岁以上的老人D、心衰患者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A 、0.5mmB 、0.8mm C、1.1mm D、1.5mm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A、头晕B、心悸C、呕吐D、麻木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A、神门B、列缺C、内关D、阿是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A、雀啄法B、小回旋法C、摆阵法D、螺旋灸法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A、定位B、消毒C、进针D、松解二、多项选题。
(每题5分,共25分)1、平衡针疗法中取穴原则是()A、特异性取穴B、非特异取穴C、交叉取穴D、对称取穴E、远近取穴2、穴位埋线疗法常用于()A、心悸B、三叉神经痛C、哮喘D、面肌痉挛E、虚劳3、热敏灸法禁忌症是()A、中暑B、高血压C、糖尿病D、腹泻E、汗证4、雷火灸疗法中常用的操作方法()A、雀啄法B、小回旋法C、大回旋法D、螺旋灸法E、摆阵法5、带刃针疗法的禁忌症是()A、皮肤破损B、感染C、凝血障碍D、心脑血管疾病E、精神高度紧张三、判断题。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5efbf0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1.png)
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缪滋光;田春荣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19
【摘要】目的:研究铍针、手法、药酒联合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用针灸用具中的刃宽约3mm的铍针,先确定扳击点,严格无菌操作,局麻后用铍针剥离;术后3天开始用手法治疗,15天后用药酒外用治疗.结论:病例在用铍针、手法、药酒联合治疗前均进行过其他治疗,甚至用小针刀治疗,且疗效不佳,多数诊断为腰突症,甚至经治医建议手术治疗.铍针充分剥离,手法治疗保持铍针的疗效,中药巩固治疗,使皮神经得以恢复,使病情好转或痊愈.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总页数】1页(P209)
【作者】缪滋光;田春荣
【作者单位】734200,甘肃临泽县中医医院;734200,甘肃临泽县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局封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80例 [J], 黄金波
2.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J], 段朝霞;任丰涛
3.铍针、手法、药酒并治臀上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J], 缪滋光; 田春荣
4.小针刀联合手法辅治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修磊
5.铍针加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J], 胡思进;陈永向;罗进林;蔡锦成;王向东;周童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安全性评价:本项研究所采用的疗法均为 临床常用的保守疗法,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所采用的疗法不涉及医学伦理问题。为保证 所得结果的真实性及严肃性,每张观察表的 备注栏请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亲笔签字。
中止撤出标准: 1、违背试验方案。 2、失去随访。 3、患者要求退出试验。
成果提供形式和验收鉴定指标:修正完 善诊疗规范,形成操作规范和应用指南,发 表论文,并通过办学习班、培训、以区县级 医院为试点基地以点带面等方式惊醒基层培 训推广。
出针:完成松解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 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持续按压进针 点1-2分钟,同时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一般 患者原有的疼痛都减轻或消失。无菌敷料覆 盖进针点,24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即可。 盖进针点,24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即可。
研究内容:在既往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 研究内容: 症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规 范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 完善技术操作,形成操作规范和应用指南, 开展诊疗技术培训及向农村基层单位示范推 广应用。
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 受刺激者 4、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投资者感染倾向 者 5、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鉴别诊断 1、神经干卡压 2、神经根病变 3、多发性神经根炎 4、周围神经炎 5、脊髓空洞症
治疗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 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估标准) 1、对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压 痛按不同程度(VAS法)分为正常(0 痛按不同程度(VAS法)分为正常(0)、 轻度(1 )、中度(4 )、重度(7 10) 轻度(1-4)、中度(4-7)、重度(7-10) 四级,并分别给予0 四级,并分别给予0、1、2、3不同的分值。 2、对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所引起的软组织张 力变化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进行测试,以 数字的形式给予量化。
进针:有点刺法和弹刺法两种 1、点刺法:术者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 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球捏住针体,针尖对 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双手骤然向下,使 铍针快速穿过皮肤,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 尖的阻力较小,进针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 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 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根据不同的病情,进 行松解针法。
2、弹刺法:术者一手捏住套有塑料管针 的针体,针尖对准十字压痕的中点,垂直下 压套管,另手的拇指端相对,中指指甲对准 针尾,用力弹击露出在套管外的针尾,使其 瞬间穿过皮肤,然后取下套管,再逐层进针。
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松解的 目的是减轻皮神经通过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 内压力。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 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岀血及减 少术后反应。
研究对象、抽样方 诊断标准: 1、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 2、明确局部压痛点 3、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 4、局部肌肉紧张但不影响躯体运动 5、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纳入标准: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其中2、5 纳入标准: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其中2 必须具备),年龄在岁之间的患者,且签署 知情同意书后均可依次入选。
评价标准 1、效应判定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软组 织张力与健侧相等,随访两周无复发。有效, 疼痛减轻,软组织张力与健侧相近,随访两 周无加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 法:{(治疗前计分-治疗后计分)÷ 法:{(治疗前计分-治疗后计分)÷治疗前 计分} 100%,以百分数表示。 计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显效:≥67%;有效≥34%-66%;无效: 显效:≥67%;有效≥34%-66%;无效: ≤33%
预期的效益:铍针疗法相当于一种创伤较小 的神经外松解术,铍针能够充分松解粘连, 解除压迫,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 于推广的新疗法,它的提出为临床常见的疼 痛性疾病增添了新的疗法,可获得良好的社 会、经济效益。 3、成果转化能力、推广应用价值:铍针疗法 安简便,疗效肯定,通过学习班、培训易于 推广,有很强的转化能力,推广应用价值高。
创新之处: 1、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诊疗技术 2、铍针诊疗在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操作规范和应 用指南 3、初步探讨软组织张力量化指标测试方法
研究方案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入选病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铍针 张力,的作者采用中、低频治疗,观察其疗 效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操作规范和应用指 南。在完成全部临床实验后将采用统计软件 进行统计学处理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 诊疗规范及示范推广研究
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铍针疗法包括以下程序: 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
定位: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后,用指端垂直 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 准压痛点的中心。 消毒:用碘伏或酒精-碘酒消毒:用碘伏或酒精-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 其范围略大于治疗的操作范围2 其范围略大于治疗的操作范围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