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笔记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然笔记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要】“为自然写照”自然笔记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专注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与勤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与实践的能力、深层品味自然的能力”为目的。
注重自然笔记完成方式的多样性及实效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
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五个单
元主题:(一)与万物同,又与众不同(二)我是小小饲养员(三)探寻自然的
奥秘(四)可爱的植物标本(五)边走边看边画
【关键词】课程背景课程思路课程内容实施策略
一、课程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为贯彻“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中小学面临着基于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
汉渝
路小学校“为自然写照”自然笔记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专注的观察能力、善
于发现与勤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与实践的能力、深层品味自然的能力”为目的,拟定自然笔记校本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二、课程设计思路及目标
“为自然写照”自然笔记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能力,实
现内容的整合,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五个单元主题:1.与万物同,又与众不同2.我
是小小饲养员3.探寻自然的奥秘4.可爱的植物标本5.边走边看边画。
单元主题
下设置课题,采用绘画、制作、电脑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制定以下课程设计目标: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现象的观察,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在自然笔记制作中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逻
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三)回归教育的本源
达到感知生命、尊重生命,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回归教育的本源。
三、课程内容设置
“为自然写照”校本课程通过五个主题单元自然笔记的实践活动,涉及自然
界多个领域,体现课程理念与目标,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每个主题单元有不同
的设计目的,具体到各个任务安排。
(一)与万物同,又与众不同
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原有7种智力(即语言——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
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的基础上增添了第8种智力“:自然
观察者智力”[1]。
“与万物同,又与众不同”主题单元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的观察记录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通过通识教学举一反三,涉及《各
种各样的花蕊》、《叶的那些事》等课题,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捕获自然现
象更加详细与完整。
(二)我是小小饲养员
“我是小小饲养员”主题单元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学生
通过观察、实验、栽培、饲养等方式,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感受生命的成长,发现
书本中没有提及的现象与知识,记录情感体验,遇到困难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个主题单元要填写反思记录并与同学交流,逐步提高自身实验能力和互学能力。
内容安排《蚕宝宝成长记》、《小蝌蚪的故事》、《植物的历程》
(三)探寻自然的奥秘
“探寻自然的奥秘”主题单元包括的内容很多:《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云的语言》、《神奇的天象盛宴》,这个单元主题的设计目的是探究神奇的自然现象,尽量保存过程的完整,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将观察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建议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拍摄,后期软件制作,加入文字,旨在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自然笔记有效结合。
(四)可爱的植物标本
“可爱的植物标本”内容包括《植物标本制作》和《创意植物标本制作》两大类,植物标本保存了植物的结构与色彩,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
单元主题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在观察、制作的基础上辨别植物,增强对植物特征敏感的能力,能够把几种物种之间类似与不同分辨出来等等。
制作中要求细心、讲究科学性,还能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五)边走边看边画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边走边看边画”内容学生自拟,单元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学生旅途中感受不同的地域风情,将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相机,用文字表述,增强学生的见识,激发走遍大好河山的热忱,树立保护自然、呵护生命的意识。
四、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设计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我校探索出了适合校情与生情的自然笔记实施策略,为“为自然写照”自然笔记校本教材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一)通识教学活动
根据课程安排,推进每个“单元主题”的通识教学,达到预期指导效果,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自然笔记基础知识、基本绘画技能,多种信息技术能力。
(二)学生实践活动
以小组合作或个人为基本单位组织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驱动力,引导学生在自然中有目的观察、探究,通过绘画、拍摄、制作、信息技术等方式作品展示等方式完成自然笔记,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创设真实任务
每个“单元主题”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自然观察的具体任务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任务的难度合适,有具体的指导,便于学生亲近自然,通过观察体验活动感受自然笔记的快乐。
(四)有效交流互动
学生主动参与自然笔记,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也产生很多思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展示和交流。
交流观察探索过程、交流实践反思,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纳、理解同学的观点,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的思考或探索。
【参考文献】
[1] 加德纳(Gardner,H.)著 .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 世纪的多元智力[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