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定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PPT课件
34
DCS和95度切割钢板治疗反转子 骨折
完整版PPT课件
35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6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7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8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9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0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1
股骨头-髓腔髓内针
主要有Gamma钉、PFN、Unioex钉等,其特点 是通过髓内针插入一螺栓至股骨头颈。其优点 主要如下:有固定角度的螺栓可使股骨颈干角 完全恢复;有效的防止旋转畸形;骨折闭合复 位,髓内固定使骨折端干扰减少,提高愈合率 ;中心位髓内固定,内固定物所受弯曲应力较 钢板减少,内固定物断裂发生率降低。目前股 骨头-髓腔髓内针已逐渐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 特别是粉碎、不稳定型的首选固定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12
Evans' classific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13
Evans' classification
Type I: Un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 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I: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support, owing to displacement of greater trochanter fragment
48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49病例病例50病例病例51病例病例52锁定钢板锁定钢板锁定钢板为立体固定增加骨折近端固定和抗拔出作用有效防止骨折旋转移位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及其愈合多枚锁定螺钉均匀承担所受应力对骨的切割就小减少了螺钉穿出股骨头的发生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
完整版PPT课件
1
完整版PPT课件
2
解剖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7
DHS(Dynamic Hip Screw )
主要特点
(1)螺钉在股骨头内固定作用强,即使在骨质疏松的情 况下亦能有效固定;(2)套简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 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可直接传导至骨,而非 内固定物;(3)保持骨折端复位并嵌紧,减少不愈合。 也就是说DHS主钉为一根较粗的螺纹钉,钉的近端为 粗螺纹,远端是滑动槽,侧方为套筒钢板,粗螺纹钉 远端可在套筒上滑动,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当 局部肌肉收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滑动 槽内后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力,有利于促进 骨折愈合。
完整版PPT课件
28
DHS不能用于反转子间骨折
完整版PPT课件
29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0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1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2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3
DCS的优点
⑴它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螺钉的入点,手 术操作方便。动力加压拉力螺钉与钢板呈95°角,适 合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特点,符合髋部的生物力学要 求;⑵DCS类似悬臂梁系统,负重时负重力首先加于 钢板的短臂,然后再分散至各螺钉上。由于应力分散 ,骨折端不易变形,且借助长拉力螺钉使固定呈三角 化,固定异常牢固;⑶DCS入点高,因而可于骨折近 端增加了数枚螺钉固定,增加了骨折近端的抗屈曲、 旋转能力,达到牢固固定,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⑷DCS近端带有的2个松质骨钉孔,可打入两枚松 质骨钉到股骨颈或股骨颈基底部,有效地控制股骨近 骨折端的旋转。
完整版PPT课件
22
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不 断发展更新,其中常用的内固定物分为 三类:第一类是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 板,如Richards钉板、DHS、DCS等;第 二类是髓内固定,如Ender针,带锁髓内 针、Gamma钉、PFN等;第三类:锁定 钢板。
完整版PPT课件
23
术前评估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肾功能。 4、肝功能。 5、糖尿病。 6、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7、实验室相关检查。
完整版PPT课件
24
术前评估
8、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9、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0、失血量。
完整版PPT课件
25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内固定
二十世纪70年代,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 开始应用于一些转子间骨折的加压固定 。髋拉力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是获得 对近端骨折块最大把持力至为重要的因 素,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0.5~1cm 以内。
完整版PPT课件
10
分型
骨折稳定性评估 骨折复位后稳定性评估 内固定物选择 术后早期部分负重 普遍应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分型
解剖学描述 (Evans; Ramadier;
Decoulx and Lavarde).
提示预后 (Tronzo; Ender; Jensen's
modification of the Evans grading; Müller et al.).
A3.1 Simple, oblique A3.2 Simple, transverse A3.3 With a medial fragment
完整版PPT课件
17
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目的是让患 者早期恢复活动,尽快恢复伤前的功能 状态,减少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仅考虑骨折愈 合,保守治疗(牵引)即可奏效。但由于保 守治疗合并症较多,如褥疮、尿道感染 、关节挛缩、肺部感染以及血栓等。
3
转子间线
转子间窝
转子间嵴
大转子 小转子
股骨头 股骨颈
股骨上端解剖示意图
完整版PPT课件
4
解剖
完整版PPT课件
5
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
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骨折。
多为老年人,男多于女(?),青少年较少发生。
多数与骨质疏松有关。
相对于股骨颈骨折者少见平均年龄要比股骨颈骨折的
Type IV: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medial support, owing to displaced lesser trochanter or femoral arch fragment
Type V: 4-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and medial support (combination of Type III and Type IV)
患者大5~6岁。
股骨转子间部位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很少发生骨折不
愈合或缺血性坏死,其预后远较股骨颈骨折为佳。
完整版PPT课件
6
病因
受伤原因及机制与股骨颈骨折相同,多因间接 暴力引起。多为粉碎性骨折。
老年人:生活伤,如:自床上滑落、行走跌倒 。
青年人:交通伤、坠落伤。
完整版PPT课件
7
诊断要点
⒈有外伤史;多见于老年人。 ⒉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功能障碍。 ⒊患者不能站立,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 ⒋有广泛的瘀斑,大转子部压痛,纵向叩击痛阳
R: Reversed obliquity fracture
完整版PPT课件
14
AO classific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15
AO classific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16
AO classification
A1: Simple (2-fragment) pertrochanteric area fractures
完整版PPT课件
45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6
外固定支架
毫无疑问,使用外固定支架的优点是创 伤最小、失血量最少、最为安全的一种 手术,但是,外固定支架的针道感染率 较高,且让患者戴着一个外固定支架直 至骨折愈合,尤其在髋部,对患者生活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A1.1 Fractures along the intertrochanteric line A1.2 Fractures through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1.3 Fractures below the lesser trochanter
A2: Multifragmentary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完整版PPT课件
26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内固定
髋拉力螺钉套筒与侧方钢板的最佳角度一直存在争议。许多作者 认为,钢板角度为150°时最好,因为此时拉力螺钉的角度与股骨 颈内的压力骨小梁更为平行,理论上讲,此时螺钉于套筒更易滑 移,也降低了内植物因折弯而断裂的机率。但临床上135°的髋加 压滑动螺钉与150°的在加压能力方面并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实际 中转子间骨折钢板因折弯而出现断裂的报告也极为罕见。150°拉 力螺钉植入时其位置容易偏向股骨头上方,要将其准确置于股骨 头中心有一定难度,这样会造成螺钉切割股骨头脱出的几率增加 。而135°的装置安放容易,且临床效果与150°的类似,因此应 用更为广泛。更大角度的钢板目前仅适用于有严重的股骨颈外翻 及骨折更靠近远端的病人。临床上常用的135°的髋加压滑动螺钉 尽管加压螺钉在股骨头颈内的理想位置仍有争论,但均同意应位 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后方。股骨头颈的前上部为骨质最差 的部位。
性。 ⒌×线照片可以明确诊断及类型。
完整版PPT课件
8
与股骨颈骨折鉴别
从发病年龄、压痛点、肿胀、瘀斑、外旋畸形 、预后等方面进行鉴别
完整版PPT课件
9
分型
Evans' classification (1949) Boyd and Griffin's classification (1949) Ramadier's classification (1956) Decoulx & Lavarde's classification (1969) Ender's classification (1970) Tronzo's classification (1973) Jensen's classification (1975) Deburge's classification (1976) Briot's classification (1980) AO classification (1981)
A2.1 With one intermediate fragment (lesser trochanter detachment) A2.2 With 2 intermediate fragments A2.3 With more than 2 intermediate fragments
A3: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完整版PPT课件
18
治疗
因此,近年来一致认为,如患者伤前能 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骨 折的坚强内固定及病人术后早期肢体活 动。 保守治疗只适于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 患者(如近期心梗患者),以及伤前不能活 动且伤后无明显不适患者。
完整版PPT课件
19
保守治疗
转子间骨折有一定的保守治疗适应症, 包括那些不能行走的患者,脓毒症患者 和手术切口周围有皮肤破损的患者。 Lyon和Nevins认为,如果患者不能行走 或没有机会重新行走,非手术治疗将比 入院手术更安全,更人道,而且费用更 低。
完整版PPT课件
20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两种方案:早期活动而不考虑患者 正常解剖位置(不考虑骨折),或者利用牵引 维持骨折位置,希望骨折能近似解剖位置愈合 。 前一种治疗方法以患者将来没有希望行走为前 提,患者可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可用止痛剂控 制疼痛。对可能获得行走能力的患者,通常使 用胫骨近端骨牵引,患肢平衡牵引轻度外展, 维持力线,避免髋内翻或短缩畸形。维持牵引 8~12周,骨折完全愈合前允许患者部分负重 。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及康复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42完整版PPT课件43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4
人工关节置换术
转子间骨折在患者骨质疏松严重、骨折粉碎程度较高 时,可考虑行人工假体置换,但对于活动要求不高、 而且预期寿命不长的老年患者而言,这一较大手术就 显得没有必要。对于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即使类 风湿关节炎未累及髋部)发生转子间骨折时,通常考 虑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而不是采用修复的处理方法。 Bogoch报道认为,在他观察到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 者发生的转子间骨折病例中,采用固定装置失败率高 达24%,并有严重的骨不连和感染。毫无疑问,人工 假体置换对较少发生的转子间骨折骨不连、内固定失 败及病理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21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总体上依赖于五个因 素:骨的质量、骨折类型、复位情况、 内固定的选择以及内固定与骨的位置。 骨科医生仅能控制后三种因素,但必须 考虑前两种因素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骨折复位对于内固定后的稳定非常重 要,应该力求达到解剖复位。因为解剖 复位,特别是内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恢复 ,仍是复位后稳定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