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word测试题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相同②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
物净化实现的③水体的自净能力只与水量有关④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自净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④ Co①④ D.③④
解析污水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这与水体的运动、循环特点有一定关系。
答案B
2。
伦敦燃烧煤所产生的SO2,会在挪威和瑞典降下酸雨,原因是
()。
A.挪威和瑞典位于西风带内
Bo挪威和瑞典受副高控制
C.挪威和瑞典距伦敦太近
D。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解析挪威和瑞典在英国伦敦的东北部,燃烧煤所产生的SO2 [体,受西风
的吹拂飘向北欧地区,容易形成酸雨。
答案A
3.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B.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防治酸雨的途径有:法律法规的制定,能源的控制与调整,尾】的净化
等。
虽然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答案C
4。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o Ao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吸入大量颗粒物或颗粒物中含有有毒成分时,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Co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Do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能引起恶性病变
解析吸入大量颗粒物或颗粒物中含有有毒成分时,可能造成免疫功能障碍、
引发传染病、尘粒大量沉积肺部,易患“尘肺病”,重者引起恶性病变。
答案A
5。
下列属于防治酸雨的措施的是
()o
①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②调整能源结构③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④ 植树造林⑤加强对建
筑工地的环境管理
解析防治酸雨措施从减排酸性G体入手,可通过制定防治酸雨的法令;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使用低硫燃料;限制烟囱高度;控制与净化汽车排];安装排烟脱硫脱氮装置;加强监测和研究等。
关健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只能相应的减少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可
吸入颗粒污染等,与酸性G体的排放无关。
答案A
6、某学校环保小组对一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湖泊,从上游①到下游②,进行溶解氧量
(DO)、生化耗氮量(BOD)、无机物(N、P)的浓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最有可
能的统计图是
生活
污水
|||上游①下游②
湖泊
解析水体中氧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富营养化水体表面溶解氧充足。
而在由上游①到下游②时,中间经过一个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使得下游溶解氧含量增高,但是湖泊中的浮游生物消耗掉了大量的氮、磷的组成的化合物,因而减少。
答案B
全球变暖愈演愈烈,专家们预计在未来100年内,由于,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趋势,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南极洲将有望长出树木。
据此回答7~9题.
7。
温室气体主要是下列选项中的
()。
A.NOz
B.SOz
Co CO: D.N2 8o全球气温升高对地理环境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球变得更加湿润
C.森林带将向高纬推移
D。
冰川加快融化
9.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遭到更多的绿色贸易壁垒
B.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
C.有利于促进我国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D。
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解析第7题,大]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其次是二氧化碳,其他的还有臭氧、甲烷、氧化亚氮、含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 )、含氯氟烧
(HCFCs)及六氟化硫(SF6 )等。
第8题,全球G温上升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候发生变化,G温升高,冰川融化,高纬度暖和,利于植物生长;降水也会重新分配,有的地区变得干旱,有的地区降水量增加。
第9 题,限制温室1体的排放,有利于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使我国很多企业遵守国际约定,减少绿色壁垒的限制,从而促进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
答案7、C 8> A 9> C
10。
近百年来,喜马拉雅山区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o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o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上分布有广大的山岳冰川,由于近几十年来地球上温室G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G候变暖,冰川融化后退,面积迅速减少。
答案A
11。
关于“赤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
B。
因为有很多藻类有毒,且残体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所以致使鱼类死亡Co在任何水体中都有
D.常在缓流水体中发生
解析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
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水文[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并非任何水体中都有该现象的。
答案C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中程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据此回答12〜13题。
12.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 )o
①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②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③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
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④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泾,影响臭氧层
C.②③④Do①③④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
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Ao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Co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
解析第12题,当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G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G污染;垃圾分解,释放有害G体和沼G ;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等。
并不逸出氟氯烧。
第13题,电脑等产品也成为垃圾的范围,体现了城市垃圾品种增多的特征。
答案12、A 13、B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水空G变得干燥。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1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二据此回答14〜15题。
14.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
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o港口建设
15。
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不正确的叙述是
()<> Ao海水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解析本题组是一道新材料、新情境分析题。
做题时,要把握住材料中的信息及相关信息间的联系.第14题,单纯就题目,来说,海洋污染物来源众多,但由
材料中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的形成主要与废油入海有关,所以,其来源主要是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
第15题,油膜覆盖,抑制海水蒸
发,减少海面潜热释放,使水温升高。
答案14、C 15、D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目前多数湖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湖”正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工程之一。
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的“三湖”污染物最主要来源是
A.工业大量排放的污水
Bo农药的大量使用
C.石油污染
D.氟氯燃的使用
17。
关于“三湖”污染治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
严格实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B.科学合理施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
G开展大范围的清淤
D.限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解析第16题,“三湖”地区的污染物质是氮、磷等,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
第17题,因为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所以要严格实行工业
污染源达标排放。
由于“三湖”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质较差,只是表层含氧量丰富,下层缺氧,其它水生生物较少,若扩大水产养殖势必造成大面积死亡。
答案16、A 17、B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垃圾存量占世界的1/4且以每年8% ~ 10%的速度增长。
我国约有
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
据此回答18〜19题。
18。
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会造成
()o Ao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o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o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
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19.面对“垃圾围城”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
()o Ao将垃圾全部填埋
Bo将垃圾全部焚烧
Co对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D.将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加工粉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解析第18题,由题意中“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垃圾乱
扔”。
结合生活常识,可知有噪声污染、大G粉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第19题,将垃圾全部填埋、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应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例如,将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加工生产成有机复合肥料。
答案18、C 19、C
20.2011年枣庄依托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和山水山亭,成功实现城市转型。
市民们感
慨的说:“几十年来终于能放心穿白衬衫了”。
枣庄市市民过去不敢穿白衬衫,说明该市的首要污染物是
Ao硫氧化物Bo氮氧化物
C.总悬浮颗粒物Do铅的化合物
解析过去,枣庄以煤炭、电力(火电厂)、水泥等为支柱产业,因此,首要
污染物主要为总悬浮颗粒.也可以从市民不敢穿白衬衫中看出空】中灰尘太 多,而非酸性气体太多,与铅的化合物也没关系。
答案C 二、综合题
21.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 意图,图
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5 -1
「
300
(-kTSE)
膻送去
0 5 0 5 0 • • • •
2 110
(一—y •詈)«超零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和<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和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解析(1)读图①可知,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化石燃料燃烧和有
色金属冶炼,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从环境摄取和摄食.(2 )重金属
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可以在大篮圈和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转化,
所以③满足。
(3 )读图②可知,距高速公路越远,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
越低,则说明汽车尾片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 )根据第(3)
问,可知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就是要减少汽车尾气中重
金属的含量,因而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是降低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
,⑵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22。
垃圾围城是全球都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阅读20L0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垃圾的主要危害有
⑵据图分析堆肥及生化处理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O
(3)采用新型焚烧设施处理城市垃圾是发达国家解决城市垃圾的主要措施。
简要叙述垃圾焚烧的好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垃圾的处理。
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有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由图示可以看出堆肥及生化处理厂主要沿交通线分散布局,这是因为这类垃圾的性质决定的;焚烧垃圾有利有弊,利表现在简单、快捷、高效等方面.
答案(D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2)特点:主要分布于主城区的边缘;沿交通线分散布局.
原因:主城区人口多,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多;交通便利,便于垃圾及时运出处理。
(3)处理垃圾速度快,处理量大;垃圾焚烧后减容量大;高温焚烧杀死大量病原体,无
害化程度高;发电供暖实现垃圾资源化;工艺简单,运行可靠;焚烧厂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等。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海洋局今年发布的«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稳定,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赤潮灾害发
生次数及面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材料二海上漂浮垃圾和海滩垃圾来源图示
2010年监测海域海面漂浮垃圾和海滩垃圾来源
材料三污染物迁移模式图
(1)材料二图示表明我国海洋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之所以能总体维持稳定,近岸
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海洋污染主要是由于
陆源排污造成的;因而,能否控制好陆源排污是解决海洋污染的关键。
目前
我国主要是通过合理处理近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垃圾,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答案(1)陆源排污。
(答近岸地区工业、生活排污也可以)
(2)控制近岸垃圾排放,加大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等等.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滇池是昆明市著名的天然湖泊,在上世纪60 ~ 70年代为了发展养猪业,有人
把从外界引进的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生物放入湖中养殖,作为猪饲料,殊不知水葫芦在湖中疯狂生长。
目前,昆明市政府每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它。
⑴为什么水葫芦在滇池中能疯狂生长?
(2)昆明市引进水葫芦这样的外来物种给我们什么启示?
(3)昆明市政府为何要花费大量的“三力”来处理水葫芦?
解析第⑴题,水葫芦的疯狂生长与滇池适宜的G候条件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等因素有关。
第(2 )题,昆明市引进水葫芦这一外来物种给我们的启示为:引进前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以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第(3 )题,水葫声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滇池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的破坏,也会对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答案(1)纬度较低,滇池终年温暖,阳光充足;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湖水富营养化。
(2)慎重(或要经过论证等).
(3)滇池是昆明的著名风景旅游区;滇池中水葫芦的疯狂生
长,造成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差,并导致湖泊萎缩。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5。
新华网2013年3月27日报道国土资源部下属科研机构耗时6年初步完成的研
究.对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结果显示、华北平原
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I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
I ~ III类地下水仅占22、2%.结合“中国地下水枯竭与水源污染综合指数分布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地区地下水枯竭与水源污染综合指数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就保障我国的水安全,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和水安全。
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北方水污染较南
方重,这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决定的;保护我国水安全主要抓住“开源节流”即
可.
答案(L)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更为严重。
与南方地区比较,北方降水较少,水资源
短缺,地下水开发过度;河流径流量较小,自净能力差。
(或答:与北方地区比较,
南方降水较多,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开采相对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大,自净能力较强。
)
(2)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控制、治理水污染;发展节水技术,提
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利建设,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其它答案合理亦可,答出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