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农产品追溯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三利食品出口农产品追溯体系
一、出口农产品产地环境及种植
1、产地环境
项城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基础完备,农产品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生产。

****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如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等****生产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多种****品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生产****,有充足的产品资源用于保鲜贮藏加工和销售。

****通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公司出口示范区在生产原材料、产品易于集散,地势较高易于防灾,交通、通讯地势优越的地点为主。

在生产前,对土壤的要求必须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国家标准DB32/T 343.1-199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我公司****生产工艺采用高温高压蒸气消毒灭菌,所以在****产品加工过程,并不会造成有害气体为产品所吸附而造成某些有害成分的超标现象;****大气环境良好,生产基地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DB32/T 343.1-1999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工业废气并不会给****产品带来污染;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与****直接接触的水质必须符合GB 5749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并符合国家标准DB32/T 343.1-1999 水环境质量指标的要求。

2、示范区种植追溯制度
2.1为了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实现从原料来源、种植过程至产品加工全过程控制,公司对所有产品实行批次编号标记。

2.2 批次编号采用****编号。

****,如2006年12月10日的编号为:****。

2.3 蔬菜基地责任人每交售一批原料蔬菜,必须提供包括蔬菜基地序列号在内的栽培管理记录表,作为蔬菜溯源的基本依据。

2.4 公司从原料验收成品包装的各个工序,记录内容都必须做蔬菜基地序列号的记录。

二、农业化学品采购使用
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种植户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或收购****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收购、果蔬收购、水产品收购,加工所需的原辅料、包装物等采购的控制;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动态控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

3、职责
3.1市场营销部负责按要求组织对原辅料、包装物供方进行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辅导、选种,建立种植户档案。

3.2各厂质检部负责对本厂所用采购物资的进行进货检验;市场营销部负责收购种植户的****。

3.3各厂质检部负责编制《原料****检验标准》、《免检清单》、《生产用水要求及检验方法》、《原料****检验标准》、《纸箱进厂检验标
准》、《塑料包装物进厂检验标准》。

各厂根据生产需求、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

3.4总经理批准《采购计划》、《供方评价记录》。

4、控制程序
4.1对供方的评价
4.1.1各厂根据采购物资分类及其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对相应供方进行分类,通过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产品质量安全、实用性能、价格、供货能力、运输便捷、供方信誉等进行选择评价合格的供方,将评价情况填写在《供方评价记录》,经总经理批准后,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名单,对每次每个供方的供货业绩及其质量安全及时客观记录作为供方业绩评价的依据。

4.1.2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质量安全证明文件,适当时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其质量安全保证能力。

必要时,可从以下方面评价:
a)供方产品质量安全证明材料;
b)供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证书(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QS认证、HACCP认证等);c)其他方面:如规模、价格和交付情况等。

4.1.3 对第一次供应原辅料的供方,除提供4.1.2所述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质检部经样品检验合格,车间试用合格,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才能正常采购。

4.1.4对连续两次供货不合格的供方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终止供货。

4.1.5市场营销部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跟踪复评,作为供方评价的依据,评价时按百分制:
质量安全评分占60%,
交货期评分占20%,
其他(如价格、售后服务等)占20%。

评价总分等于60%(或质量安全评分低于48%),应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4.2采购实施
各厂根据市场营销订单、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

总经理批准后,采购员实施采购。

4.3采购信息
4.3.1各厂根据市场营销订单、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

4.3.2采购计划中信息须准确、完整、清楚。

4.3.3必要时,采购信息还包括:供方规模、检验能力及供方与采购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见《供方评价记录》。

4.4种植户的技术管理和培训
根据种植户的投资、区域帮助他选择良好****,并提供整套种植、管理、采摘技术;每年定期举办种植技术交流会,进行技术培训、质量教育。

4.4采购产品的验证
4.4.1采购产品到厂后,先由仓管员负责验证,验证内容包括:采购物品名称、数量(重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次和合格证
明材料等。

验证合格后通知质检部,采样检验,执行《采购物资进货检验规范》。

4.4.2经验证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4.4.3收购季节,市场营销部执行《原料****检验标准》到种植户现场验收;收购果树进行入厂前的质量检验,质检部执行《果蔬原料检验标准》;收购****品进行入厂前的质量检验,质检部执行《****原料检验标准》。

4.4.4收购后分类简单包装交到加工厂。

5、相关文件:《原料****检验标准》、《原料****检验标准》、《免检清单》、《生产用水要求及检验方法》、《空罐、盖进厂检验标准》、《****分级控制标准》、《原料****检验标准》、《纸箱进厂检验标准》、《塑料包装物进厂检验标准》、《****原料检验标准》、《****检验标准》。

6、相关记录:《供方评价记录》、《合格供方名录》、《****检验记录》、《塑料内包装物验收报告》、《塑料桶验收报告》、《果蔬原料检验记录》。

7、化学品的使用:标准提出植保产品的用量应按照标签的说明并准确计算、配制和记录;所用器械应处于良好的状态,应每年校准,按照标签说明正确混配植保产品,保证混配器具充足。

应记录使用的植保产品处理的作物名称和品种、植保产品购货渠道、使用地点、使用日期、商品名和有效成份、使用人员、使用理由、技术授权记录、使用量、施用器械、遵守安全间隔期的情况。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公司技术人员每月2-3次到基地检查指导,进行病虫害检测,并做记录。

2、植保员和基地区域负责人负责所辖区域的病虫害测报工作,每月2次以上并做记录。

3、上述检测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基地总负责人报告,由总负责人组织分析情况,确定是否开始防治和防治使用的农药品种。

4、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在种植前曝晒大棚,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种植过程中使用杀虫灯诱杀虫害。

三、原料采收、储藏及运输
1、为确保原料采收时清洁卫生,无污染,特制定如下采收办法:
1.1 采收用刀必须用公司唯一消毒过的专用刀具;
1.2 采收用筐必须用公司统一定期喷雾消毒过的采收专用筐;
1.3 运输车辆必须打扫清洁,保持干净无污染;
产品撞车后1小时内封闭运到加工厂,不得在基地逗留隔夜
2、****的储藏保鲜
****。

2.1用于储藏的****质量要求
****完整,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无杂质异物,无畸形破损,****光滑,****无斑点锈渍,****无机械损伤,****无空心,具有
****特殊香味。

2.2储藏之前的处理
去除杂质,分级,放入周转箱中待保鲜处理。

2.3储藏的****采收前的管理要求
加强防腐工作,严防微生物侵染,****腐烂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侵染、生理性病害及采收后运输中的机械损伤。

所以在采收前后均应加强对微生物的防治,否则在采收前侵入****的微生物,在采收后由于环境改变,****抵抗力减弱,致使微生物活动泛滥,导致保鲜失败。

在采收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机械损伤。

做好贮运场所和用具的清洁消毒。

应用防腐剂降低微生物的侵染力。

2.4****储藏保鲜原理
减少营养物质损耗,保持****固有的品质和风味****采收后,仍有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十分强烈,不断消耗****内的营养物质,其颜色、重量、品质、香味都会发生变化。

为此,在****运贮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抑制其呼吸作用和酶活动,保持****优良品质,减少物质消耗。

2.5****储藏保鲜的具体方法:低温保鲜法****实际贮藏中,温度0~4℃,相对湿度90%~100%最为适宜,且要求稳定,不宜多变。

3、出口****的运输措施
****在运输期间既要控制呼吸作用也要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防止发生有害代谢。

多数****等,在气温低于15℃时,可用普
通车运送,高于15℃时须用冷藏车(1~3℃)运送。

远途销售或出口的****必须考虑运输所需的时间和商家的销售时间。

****保鲜有效期因气温升高而缩短,气温在1℃时可保鲜18天,6℃时可保鲜14天,14℃时可保鲜7天,20℃时可保鲜4天。

而****,不可低温运输,只能在15~20℃保存和运输。

****运输前的包装和装箱很重要,除真空包装外,普通的包装都应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否则,影响其正常代谢,影响产品风味;包装不可过大,尽可能一次包装减少破损;包装箱不可过大,以减少挤压,减少对****的破坏;路途要减少颠簸,以免造成****破碎;避免高温运输。

四、出口产品加工卫生要求
1、生产卫生总要求
1.1 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下脚废料应装在指定的容器内,并最迟在下班之前清理出去和打扫干净。

1.2 同一车间同时不得加工不同品种的罐头食品。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或包装的应在不同生产线上进行,不得混淆。

2、原料卫生质量控制.
2.1 经验收合格的原料才能投入车间生产,进厂原料做到先进先投产。

2.2 质量规格部分不合格的原料,由专人挑选合格后才能投产。

3、原料整理工序质量控制
3.1 投产的原料必须按各种生产工艺要求,将原料清洗干净。

不同规格的原料应分别堆放。

3.2 工序质量应经常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翻工处理。

4、预煮工序质量控制。

4.1 原料预煮时,水与原料的比例以及预煮的时间与温度必须按照其生产工艺要求执行。

4.2 预煮后的产品立即用流动水冷却,冷却后的制品温度不能高于40℃。

4.3 工序质管员应经常检查预煮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发现投料时多,温度、时间不够的应予纠正。

同时注意检查制品有无积压现象。

如果积压时,车间应采用或少投料等措施,保持均衡生产。

5、调味工序质量控制
5.1 调味员必须按照技术检验部书面下达的通知要求进行汤汁配制。

5.2 调味员必须做好每锅汤汁的配制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生产期、班次、生产品种、规格、水调料重量。

5.3 每锅汤汁调制后,调味员应测试汤汁中调料的含量,并记录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提供装罐的含量,并记录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提供装罐工序使用。

5.4 化验室应对调味工配制的汤汁进行抽查测定,每班不少一次,并做好抽查记录。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6、装罐工序质量控制
6.1 空罐搬位和使用要轻拿轻放,防止凹罐及翻边损伤。

6.2 空罐必须经不低于82℃热水清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经清洗待装产品的空罐,不能在罐内放置任何杂物。

6.3 称量时必须使用经校准的天平,按各有关品种生产工艺规定的入量称取重量,并要求重量误码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6.4 称量人员应经常检查称重砝码是否完整,有无丢失,防止砝码掉入罐内,造成质量事故。

6.5 化验室应对每个班次、每条作业线上的装入量用经核准之天平进行抽查,每班至少不低于一次。

发现超出公差范围,车间应立即措施,确保装入量符合规定。

7、封口工序质量控制
7.1 封口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7.2 每班生产前先试车,经检查其外观和卷封结构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运行。

7.3 封口机在运行中,操作人员每隔30分钟抽取一罐头的产品做外观检查,每隔2小时抽取一个已封口的产品进行卷封结构解剖检测。

7.4 封口机经调整后或长时间停机重新使用时都必须进行外观目视检查和卷封结构解剖检测。

7.5 经外观目视检查和卷封结构剖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封口机才能投入运行。

所有的检查和检测结果以及停机校车都要进行记录并保持三年。

7.6 封口机的各种备件,特别是模具、精密配件应放在专用工具箱内,防止锈蚀、碰撞罐损之情况发生;不合格或报废的模具,配件应及时从现场中清理出去,防止误用。

7.7 生产结束后,用清水或热水将附着在机上的食物残渣、汁液和其它污物中洗干净,擦干水滴,加注润滑油,空转1——2分钟,防止设备生锈。

8、杀菌工序质量控制
8.1 杀菌工艺规程由权威机构制订或引进其他厂成熟工艺,当杀菌条件改变时,由技术检验科汇同有关领导负责修订。

8.2 杀菌的明显位置上应标示“杀菌工艺规程”和装设一个准确的计时器,不得使用个人表计时。

装有罐头的笼格,已经杀菌的与未经杀菌的应分开堆放,防止未经杀菌的罐头误入仓库。

8.3 杀菌操作要求
8.3.1 杀菌锅持作和管理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8.3.2 杀菌前应测定和记录罐头的初温,根据各产品杀菌工艺,严格按照《杀菌工序操作规格》进行杀菌操作。

8.3.3 杀菌期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杀菌锅操作记录。

生产结束,操作人员应将杀菌锅操作记录并附温度自动仪曲线图,在不迟于一人工作日内,交车间主任审核签字保存二年。

8.3.4 在审核杀菌操作记录和曲线图发现杀菌温度或时间不能满足杀菌工艺规定要求时,应通知仓库将有问题的产品进行隔离或标识,并作处理。

8.4 罐头冷却质量控制
8.4.1 采用冷却池冷却其内壁应光滑、易洗涤,每周应清洗、消毒一次。

冷却水进口处必须同时滴加漂白粉溶液使其排水口处的冷却水余氯含量保持在0.5—1PPM。

8.4.2 采用锅内反压冷却方法的,应按反压冷却操作方法小心操作防止罐头产生突角变形。

8.4.3 罐头内容物中心温度冷却至38℃—40℃时,即可停止,冷却温度过低易使容器表面生锈;过高易产生堆积热,引发嗜热菌生长。

8.4.4 罐头冷却后,应及时附件在罐头容器表面和卷边缝隙中的水份用于净毛贴或用红外线烘箱烘干。

五、产品包装及出口
1、包装用纸箱及其衬垫材料必须清洁、干燥、无破损,纸箱大小适合包装规格要求,不得过松过紧。

1.1 成品包装前应逐罐进行打检,剔除胖听、漏听、锈听、瘪听和真空不良听,并分别登记造册。

同时将待包装的罐头表面的灰尘、脏污清抹干净,并抹上一层少许的中性防锈油(脂)。

1.2 成品装箱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商标进行。

不得混乱。

包装规格按客户需要可分别为6.1
2.24听等不同规格。

纸箱外应标明:品名、牌名、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重量(毛量、净量),厂名等。

粘贴商标及封箱必须使用中性胶水或胶带,不得使用易发霉的浓粉胶、动物胶等胶水,由客户提供包装的或合同、信
用证规定有包装要求的,按客户要求包装。

2、成品储存及出口
2.1 ****头须经保温7天处理后才能包装出厂。

2.2 成品仓库应干燥、整洁、防鼠、防虫、防潮、库内安装2—3台干湿温度计。

当库温达不到常温处理要求时或库相对温度超过75%时,仓管员就采取升温、降温措施,确保仓储产品安全。

2.3 库内成品分品种、规格堆放整齐,放置在垫板上,距地面不少于10cm,距墙壁不少于30cm,各等级产品在堆前应挂牌标识。

2.4 库内成品要做到先进后出、账物相符,堆垛合理。

轻拿轻放。

2.5 出口时根据相应种植及生产批号做好溯源记录及产品包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