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9分)
1. (1分)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表面上,每一个地区都有机会接受到太阳光的直射
B . 只有南北回归线上及其之间的地区才能接受到太阳直射的光线
C . 直射点就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D . 直射点所在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2. (1分) (2019高三上·山东月考)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勘察加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
A . 受太平洋板块挤压
B . 受美洲板块挤压
C . 亚欧板块张裂
D . 印度洋板块张裂
(2)图中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最有可能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堪察加半岛地表植被南北差异较大,主导影响因素是()
A . 水分
B . 热量
C . 光照
D . 地形
3. (2分) (2017高二下·信丰月考)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

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

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

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外力带到图示地区堆积。

图甲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图乙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中央山脉走向及锡矿堆积的主要外力判断正确的是()
A . 南北走向、风力
B . 西北-东南走向、河流
C . 东北-西南走向、河流
D . 东西走向、风力
(2)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 . 台风多发、热量不足
B . 多山地,地势起伏大
C . 多红壤、土壤贫瘠
D . 河流少,灌溉水源不足
4. (1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2018 年 9 月 28 日北京时间 18 时 2 分,印度尼西亚(图中黑点处)发生 7. 4 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完成下列小题。

(1)印尼地震、火山多发,其成因主要是()
A . 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B . 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张裂
C . 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
D .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
(2)地震引发的海啸,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1分) (2016高三上·江西模拟)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
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读图甲、图乙,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 . 太阳高度
B . 气温变化
C . 降水变化
D . 大气洁净度
6. (1分) (2013高一上·德州期中) 北温带许多国家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一般将夏季定为()
A . 4、5、6三个月
B . 5、6、7三个月
C . 6、7、8三个月
D . 7、8、9三个月
7. (1分)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 . 地方时相同
B . 季节变化相同
C .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 . 昼夜长短相同
8. (1分) (2013高一上·沈阳月考)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A . 23°26′
B . 66°34′
C . 33°26′
D . 56°34′
9. (2分)读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壳是一个不连续圈层
B . A以上为岩石圈
C . H和D都是地核的组成部分
D . 图中B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10. (2分) (2020高一上·常德期末) 下图中甲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种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M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边界附近会形成裂谷、海洋②M边界附近会形成褶皱山脉、高原
③M边界属于生长边界④M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 . 红海的面积将会继续扩大
C . 阿尔卑斯山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隆起形成
D . 图乙所示边界类型可能位于图甲中的①处
(3)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都是侵蚀地貌
B . 景观③不可能出现在沿海地区
C . ④由风化、侵蚀形成
D . 景观②多形成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11. (1分)有关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B .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
C .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
D . 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
12. (3分) (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 下图为“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貌所处的边界类型与a附近边界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A . 马里亚纳海沟
B . 日本群岛
C . 安第斯山脉
D . 东非大裂谷
(2)图中b处附近因太平洋板块的持续移动而形成()
①岛弧②巨大山脉③海沟④海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3. (2分)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 .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 .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 . 臭氧吸收紫外线
14. (1分) (2014高一下·玉溪期末)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B .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C .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D . 白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15. (2分) (2018高一下·阳高开学考)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下面小题。

(1)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 . 南半球,低气压
B . 北半球,低气压
C . 南半球,高气压
D . 北半球,高气压
(2)受该天气系统控制,天气为()
A . 晴朗天气
B . 梅雨天气
C . 雨雪天气
D . 暴雨天气
16. (3分)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 断层的发生② 砂岩沉积③ 页岩沉积④ 岩浆的侵入⑤ 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⑤③④②①
(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17. (1分) (2018高二下·安康期末) 挪威被世界地质专家称为“峡湾国家”。

峡湾是一种狭长、伸入内陆的海湾,这种海湾宽仅数千米,长度却可达几十到数百千米,峡湾两侧山上森林密布。

图示为挪威峡湾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挪威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海浪侵蚀
(2)挪威位于极圈附近,但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 . 全球气候变暖
B . 受暖流影响
C . 山地海拔高
D . 地热资源丰富
18. (1分) (2017高三上·孝感月考) 下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右图为沿图3中PM -线所作的剖面图。

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例(图4中C坡)栽种小树苗。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0°N夏至日昼长约为15小时)
(1)一年中正午时分,右图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 . 60天
B . 100天
C . 180天
D . 340天
(2) 6月22日,右图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最接近()
A . 1小时
B . 2小时
C . 3小时
D . 4小时
(3)图中A埂的作用是()
A . 改变沟内光照
B . 拦蓄地表径流
C . 升高沟内温度
D . 增加地表粗糙度
19. (1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有火山、地震发生。

2016年1月4日夜间,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强烈喷发,喷出了大量的火山灰,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富埃戈火山南部山脉位于()
A . 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区
B .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区
C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区
D .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区
(2)本次火山刚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会使火山附近地区()
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
B . 太阳辐射会增强
C . 地面射向宇宙的辐射会增加
D . 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20. (1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2016年10月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多日弥漫空中。

火山灰多日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 . 夜晚气温降低
B . 地面辐射增强
C . 昼夜温差变小
D . 大气发射作用减弱
二、综合分析题 (共3题;共13分)
21. (6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中)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

(2)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喜马拉雅是图中的哪两个板块相撞而成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④、⑤
(4)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 .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 . 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22. (3分) (2016高三上·望城模拟)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
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带B为________,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探险社团经过F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双选)
A . 轮船顺风顺水
B . 轮船逆风逆水
C . 白昼越来越长
D . 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E . 轮船桅杆中午的日影一年中最长。

(4)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的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那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3. (4分) (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此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________)
(2)图中B处是________风带,它是________环流的组成部分。

(3) C所处的风带,吹________风,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
(4) A处是________气压带,它是________因素形成的。

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 _______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9分)
1-1、
2-1、
2-2、
2-3、
3-1、
3-2、
4-1、
4-2、
5-1、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1-1、
12-1、
12-2、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18-1、
18-2、
18-3、
19-1、
19-2、
20-1、
二、综合分析题 (共3题;共13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