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概括鉴赏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7
概括鉴赏形象
突破点一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散文中的形象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写作的目的并非塑造形象,而是借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或事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或事物)。
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019天津)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你认
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萨丽娃姐姐的
春天》)
概括分析事物形象特点:
(2015北京)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
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说起
梅花》)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1 / 7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三角度”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如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时,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三步骤”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我们可以由表及里地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答题区间,找准描写形象的有关内容。
第二步:勾画关键词句,找出体现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句,分析形象的特点。
第三步:点明所塑造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向往或追求。
(只要求概括特点的题目不涉及此步骤)
[典例1](2014山东,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
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