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基本概念及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
一、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
定义:从化合价角度:特征及判断依据
三氧三还:(氧化剂)降→得→还(发生还原反应或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升→失→氧(发生氧化反应或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KClO3+I2=2KIO3+Cl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KClO3被还原为Cl2
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l2D.该反应中氧化剂为I2
2、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2F2+2H2O==4HF+O2B.C+H2O==CO+H2(加热)
C.2Na+2H2O==2NaOH+H2↑D.Cl2+H2O==HCl+HClO
3、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钙
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
A. 1:3
B. 2:3
C. 1:1
D. 4:3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H2S+ SO2 =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3I2 + 6KOH5KI + KIO3 + 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5
D.2FeS+ 6H2SO4(浓)Fe2(SO4)3+ 3SO2+ 2S↓+ 6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3
7、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Sb2S3+3O2+6Fe=Sb4O6+6FeS①;Sb4O6+6C=4Sb+6CO②。
A.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还原性比C强B.反应①②中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C.每生成1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D.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FeS时,共转移2mol电子
8、xR2++yH++O2mR3++nH2O中,对m和R3+判断正确的是
A.m=4,R3+是还原产物B.2m=y,R2+是氧化剂
C.m=4,R3+是氧化产物D.m=y/2,R2+是还原剂
二、基本应用
以强制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反应条件)
价态规律:歧化反应规律
1、四大规律价态归中规律
优先反应原理: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强的先反应
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计算、配平(1)以强制弱”规律(性质强弱规律)
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检测]
1.判断下列粒子:Fe3+、Fe2+、SO2、Cl2、F2、Cl-、H2O2 、Mg
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2.在下列反应中的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铁和18 mol / L热硫酸
B. FeO和1 mol / L热硫酸
C. Fe3O4和热硝酸
D. Fe2O3和18 mol / L热硫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4.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A.Fe、H2O、CO2B.Fe3+、MnO-4、NO-3C.Cl2、HClO、Mg D.ClO-、Cl-、Ag+[检测]
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2+D.Fe2+、Sn2+、Ce3+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1) 金属X 不和1 mol / L Y 2+溶液反应;(2) 金属Y 可溶解在1 mol / L Z 2+溶液中,并析出金属Z ;(3) 金属Z 不和1 mol / L X 2+溶液反应。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还原性强弱的次序是( )
A. Y >X >Z
B. X >Z >Y
C. Y >Z >X
D. X >Y >Z
3.已知:I —、Fe 2+、SO 2、Cl —和H 2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Cl —<Fe 2+< H 2O 2 <I —<SO 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 2++I 2=2Fe 3++2I —
B 、2Fe 3++SO 2+2H 2O=2Fe 2++SO 42—+2H +
C 、H 2O 2+H 2SO 4=SO 2↑+O 2↑+2H 2O
D 、I 2+SO 2+2H 2O=H 2SO 4+2HI
4. 根据下列反应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化性由强到弱排列的一组是( )
①2KMnO 4+16HCl = 2KCl+2MnCl 2+5Cl 2↑+8H 2O ;②Cu+2FeCl 3 = 2FeCl 2+ CuCl 2;③2FeCl 2+Cl 2 = 2FeCl 3,
A. KMnO 4>FeCl 3>Cl 2>CuCl 2
B.Cl 2>FeCl 3>KMnO 4>CuCl 2
C. KMnO 4>Cl 2> FeCl 3>CuCl 2
D. FeCl 3>KMnO 4>Cl 2>CuCl 2
5.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 3-+Cl 2==Br 2+2ClO 3-②ClO 3-+5Cl -+6H +==3Cl 2+3H 2O ③
2FeCl 3+2KI==2FeCl 2+2KCl+I 2,④2FeCl 2+Cl 2==2FeCl 3。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 3->BrO 3->Cl 2>Fe 3+>I 2
B. BrO 3->Cl 2>ClO 3->I 2>Fe 3+
C. BrO 3->ClO 3->Cl 2>Fe 3+>I 2
D. BrO 3->ClO 3->Fe 3+>Cl 2>I 2
6. X 、Y 、Z 为三种单质。
已知:Y 能将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 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
7. 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 3+2KI==2FeCl 2+2KCl+I ②2FeCl 2+Cl 2==2FeCl 3 ③2KMnO 4+16HCl==2KCl+2MnCl 2+8H 2O+5Cl 2↑ 若某溶液中有Fe 2+和I -共存,要氧化除去I -而又不影响Fe 2+和Cl -,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Cl 2
B. KMnO 4
C. FeCl 3
D. HCl
(2)价态规律
1.G 、Q 、X 、Y 、Z 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① G → Q +NaCl ② Q +H 2O −−→
−电极
X +H 2↑+… ③ Y +NaOH → G +Q +H 2O ④ Z +NaOH → Q +X +H 2O 由以上各反应判断:
(1)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价态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2)由反应②可看出Q 、X 中氯元素价态高低顺序所依据的理由是 。
2. 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3.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得不同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不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HNO3、NO、H2O B.N2、HNO3、H2O
C.N2、O2、H2O D.N2O、H2O
4. 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5:1
B、3:1
C、1:3
D、1:5
5.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N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
D.3NO2 + H2O2HNO3 + NO
(3)反应先后规律:
1.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B.NaCl,NaBr
C.NaCl,I2
D.NaCl,NaI
2.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过量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FeCl3溶液跟铁粉也能反应2FeCl3+Fe3Fe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4)电子转移守恒规律
1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 0.75mol
2.24 mL浓度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 / 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6
B. +3
C. +2
D. 0
16.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
已知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8: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的化合价将
A.无法确定B.升高 C.不变D.降低
[单元检测]
1.已知还原性S2->I->Fe2+ >Br->Cl-,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Fe3+ 与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氧化性:Cl2>Br2>I2
C.将足量Br2加入到FeCl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 + 2Cl-= 2Br-+ Cl2
D.将Cl2 通入到FeBr2溶液中,Cl2 应优先氧化Fe2+,再氧化Br-
2. 下列反应:8NH3+3Cl2=6NH4Cl+N2被氧化的氨气和未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比为()
A.3︰1 B.1︰3 C.1︰1 D.3︰8
3. 已知:Ni+CuSO4=NiSO4+Cu Cu+2AgNO3=Cu(NO3)2+2A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Ag>Cu
B、氧化性:Ni2+ >Cu2+ >Ag+
C、还原性:Ni<Cu<Ag
D、氧化性:Ni2+ <Cu2+ <Ag+
4. 在H2SO3+2 H2S=3 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2:1
C、1:2
D、3:2
5. 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
6. 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7. 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D.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8、配平下列方程式
Fe3C + HNO3-Fe(NO3)3 + NO2 + CO2 + H2O
NH4NO3-HNO3+N2+H2O
S+Ca(OH)2-CaSx+CaS2O3+H2O
P +CuSO4+H2O =CU3P +H3PO4+H2SO4
BiO3-+Mn2++-Bi3++M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