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历史教案(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历史教案(二)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但不发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教学重点: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2.导入新课: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
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
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
3.讲授新课:一.保国会的成立1.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
(让学生阅读P81-P92内容)2.康、梁组织保国会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二.百日维新1.光绪帝下诏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
光绪帝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
三.戊戌政变1.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慈禧太后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
慈禧太后宣布“亲政”。
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
2.百日维新失败去留肝胆两昆仑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小结:“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
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
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
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
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课后记: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