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汤配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42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郁汤配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42例
唐艳;王小龙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解郁汤(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郁金等)结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利培酮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HAMD评分、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异显著,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06
【总页数】2页(P677-678)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疗法;柴胡疏肝散/治疗应用;利培酮
【作者】唐艳;王小龙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沭阳223600;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沭阳22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精神分裂症常需要长期服药,但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1],尤其是女性患者,易引起月经失调、甚至闭经[2]。

目前临床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的利培酮就是如此。

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狂证”范畴,中西医结合疗效日益得到肯定。

我们自创解郁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
症患者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门诊患者8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36分。

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

治疗组男18例,女24例;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

病程3月
至2年,平均1.1年。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均做肝、肾功能,心脑电图,尿常规检查,
血常规,每2周查1次。

观察治疗前后的BPRS和副反应。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解郁汤。

基本方药组成:白芍、川芎、香附、郁金各10g,茯苓、柴胡、合欢花各12g,薄荷、甘草各6g。

失眠者加酸枣仁、茯神各15g,竹茹10g,远志、柏子仁各12g,磁石30g等;纳差者加焦山楂
15g,鸡内金、六曲各10g,麦芽12g等;腹胀腹痛者加元胡、木香各10g,青
皮6g,枳壳12g等;便秘者加厚朴、枳实各10g,生大黄6g,火麻仁15g,肉
苁蓉12g等;口燥咽干者加玄参、沙参各12g,生地15g,麦冬10g等;腰酸、尿频者加杜仲、益智仁各15g,菟丝子、补骨脂各12g,淫羊藿10g,等;周身
不适或疼痛者加羌活、独活、桂枝各6g,木瓜12g,丝瓜络15g等。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两组均在用药4周后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经过4周的治疗后,按疗效判断标准评价显效(痊愈+显效)、好转和
无效。

对照组:利培酮首次剂量1mg,每天2次;以后每天增加1mg,至第3天为3mg,每天2次。

疗效按BPRS减分率为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治疗结果 BPRS量表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BPR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2 51.2±80.6 30.2±4.93对照组40 50.9±8.15 31.3±5.92
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组别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1 24 8 9 59.52对照组 6 19 10 7 57.50
不良反应治疗组锥体外系反应10例、头痛2例、便秘6例、流涎7例、心动过
速11例、体质量增加6例、月经失调2例;在对照组中锥体外系反应12例,头痛2例,便秘6例,流涎6例,心动过速10例,体质量增加25例,月经失调
19例。

其中锥体外系反应、头痛、便秘、流涎、心动过速经χ2检验,两组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但体质量增加及月经失调,治疗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月经失调病例中,均是月经量减少或周期延长。

讨论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增加。

常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西医学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存在着明显副作用大。

如利培酮一般可见嗜睡、疲乏、失眠、流涎及月经障碍、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血清催乳激素水平可增高。

偶见谷丙转氨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轻度增高。

少数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轻度记忆障碍,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缓。

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狂证”范畴。

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多由于劳神过度,忧思
郁结,内伤七情,五志过极而致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发病。

故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以肝气郁结证最为多见。

故我们拟解郁汤疏肝解郁。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活血调经;郁金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凉血清心;合欢皮安神活血;栝楼、白芥子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薄荷助柴胡以散肝郁;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4];取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义。

以上诸药共奏疏肝解郁,补中养心之功,使肝气得舒,脾气得健,气血调和。

临床应用灵活加减,每获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5]:柴胡皂苷和柴胡挥发油有中枢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的提取物具有类似琥珀酰胆碱功效,并有抗焦虑和抑郁的作用;而薄荷挥发油对
中枢神经亦有双向调节作用等。

郁金[6]有中枢抑制作用。

栀子[7]和合欢花[8]有抗抑郁作用。

川芎[9]有镇静作用。

上述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在服用西药基础上加服解郁汤,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彭昌孝.精神药物引起泌乳和闭经[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5):314.
[2]杨勇超,马中华,安湘雨,等.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状况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5):299.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6.
[4]张丽萍.抑郁症治疗中重视脾胃气机的作用探讨[J].陕西中医,2005,26(1):45.
[5]李洪,徐舒,李滨,蔡红兵.逍遥散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41例[J].陕西中医,2009,30(1):50.
[6]兰凤英.郁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院大学学报,2009,25(1):27.
[7]Tian J S,Gui Y L,Hu L M et al.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 of genipin in mice
[J].neurosci Lett,2010,479(3):236-239.
[8]李作平,赵丁,任雷鸣,等.合欢花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初探[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24(4):214.
[9]成丽.浅议川芎的药理学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4(6):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